【增刊】古城西安

2021-03-02 品界文化

9月15日晚20:00-22:00中秋月圓,而2016央視中秋晚會將在西安呈現。之前我們介紹過G20為什麼選成都、杭州,那中秋晚會為什麼選址西安呢,今天小編就給大家說說這十三朝古都-——西安吧^_^

西安,古稱「長安」、「鎬京」,是陝西省省會,地處關中平原中部,北瀕渭河,南依秦嶺,八水潤長安。全市下轄10區3縣,總面積10108平方公裡。

長安自古帝王都,其先後有西周、秦、西漢、新莽、西晉、前趙、前秦、後秦、西魏、北周、隋、唐13個王朝在西安地區建都(積年為1077年)。是中華文明和中華民族重要發祥地之一,絲綢之路的起點豐鎬都城、秦鹹陽宮、兵馬俑,漢未央宮、長樂宮,隋大興城,唐大明宮、興慶宮等勾勒出「長安情結」。

● 史前:百萬年前,藍田猿人留下了古人類活動的足跡。新石器時代,半坡的母系氏族聚落是原始社會的縮影。


西安半坡博物館

● 西周:西周伯姬昌(周文王)在今西安城西南營建豐京,將臣民從岐山周原遷於此。又命子姬發(周武王)在灃水東岸營建鎬京。後者為政治中心,前者為宗教、文化中心,合稱「宗周」,為西安建城之始。武王滅商建立周王朝後,以豐鎬為都,為西安作為都城之始。

● 秦:秦獻公二年(前383年),將都城自雍城(今寶雞市鳳翔)遷至櫟陽(今西安市閻良區武屯鄉)。公元前356年,商鞅變法在此開始。公元前349年,秦孝公將都城由此遷鹹陽。

【秦建阿房宮】秦始皇統一全國後,於始皇三十五年(前212年)開始營建阿房宮。由於工程過大,始皇在位時只建成一部分。秦始皇又收天下兵器,熔鑄成十二金人立於殿前。始皇死後,二世胡亥又繼續了這項勞民傷財的巨大工程,直至秦亡,尚未竣工。項羽進關中後,將其付之一炬。


秦阿房宮遺址復原圖

【鴻門宴】公元前206年,項羽在函谷關攻破秦軍,進駐鴻門(今臨潼區東北)。此前,劉邦已由武關(在今藍田縣)入關中,駐軍霸上(在今西安城東灞橋區)。按當初約定,當以先入者劉邦為關中王。但項羽自恃強大勢力,邀請劉邦赴鴻門宴,意圖伺機除掉劉邦。劉邦在張良和樊噲的幫助下脫險,逃回霸上。這是楚漢之爭的轉折點。


鴻門宴

● 漢:漢高祖六年(前201年),劉邦在擊敗項羽之後,定都洛陽。張良等謀士認為關中是形勝之地,人口眾多,物產豐富,應該建都。劉邦採納此建議,遷都於櫟陽(今閻良區武屯鄉)。翌年又將都城遷至長安。

【西漢建長安城】公元前202年,西漢開始營造長安城。高祖命丞相蕭何主持營建工程,在秦宮基礎上興建了長樂宮(皇宮)和未央宮。漢城為不規則的方形。南像南鬥星,北像北鬥星,故稱「鬥城」。漢武帝時期,在城西開闢了上林苑,開鑿了昆明池。當時長安面積36平方公裡,為世界第一大都市。


漢未央宮遺址復原圖

【張騫通西域開通絲綢之路】漢武帝時,張騫兩次從長安出發出使西域,開通了從長安通往地中海東岸全長7000公裡的「絲綢之路」,成為東西方之間經濟、文化交流的通道,對中西文化交流有著極為深遠的影響。史稱「西有羅馬,東有長安」。


張騫通西域開通絲綢之路

● 隋:北周大象二年(公元580年),掌握朝政大權的相國外戚楊堅脅迫北周靜帝宇文闡禪位,改國號隋,以長安為都。

【隋建大興城】隋開國之初,都城仍在長安舊城,因久經戰亂,殘破不堪。因此,隋文帝放棄龍首原以北的故長安城,於龍首原以南漢長安城東南選擇新址,建造新城大興城。


隋大興城復原圖

【創立科舉制】隋開皇十八年(公元598年),文帝命京官五品以上、總管刺史,以志行修謹、清平幹濟二科舉人。大業三年(公元607年),煬帝詔以十科舉士,標誌著科舉制度的確定。


科舉放榜圖

● 唐:隋大業十三年(公元617年)二月,唐公李淵起兵反隋。其子李世民佔領關中渭北,弟李神通、女平陽公主在今戶縣起兵,佔領今周至等縣。十一月克大興城,翌年在大興城太極殿稱帝,建立唐朝。


唐大明宮復原圖

【唐建長安城】唐定都長安後,改隋大興城為長安城,並進行了增修和擴建。唐太宗貞觀八年(公元634年),在原外郭城東北龍首原上營建大明宮。之後年間又不斷修建城牆、城樓、興慶宮等建築。


大唐芙蓉園

【日本遣唐使】唐貞觀五年(公元631年)十一月,日本舒明天皇派遣以犬上御田鍬為大使、藥師惠日為副使的第一批遣唐使團到達長安城。此後,到唐昭宗乾寧元年(公元894年)的264年中,日本共派出13次遣唐使團。


日本遣唐使船

【文成公主入藏】唐貞觀十四年(公元640年),吐蕃贊普松贊幹布遣相國祿東贊來長安,以黃金5000兩、珍寶數百件作聘禮,請求和親。太宗以宗室女為文成公主,許配松贊幹布。文成公主的入藏使漢族高度發展的文化與生產技術得以輸入吐蕃。


文成公主與松贊幹布

【玄奘天竺取經著《大唐西域記》】玄奘精通佛家經典,被譽為「三藏法師」。他決心赴印度取經,貞觀三年(公元629年)毅然私自離開長安,從涼州出玉門關沿絲綢之路冒死出國。途中歷盡艱險,最終抵達天竺(今印度)那爛陀寺。玄奘在此苦讀5年,成為第一流學者。貞觀十九年(公元645年)他攜帶大量經書返抵長安。此後玄奘在大慈恩寺等皇家寺院譯經傳教,並口述西行見聞,由弟子筆錄,寫成《大唐西域記》,是研究古代印度、尼泊爾、巴基斯坦、中亞及中國西北的重要文獻。


《大唐西域記》

【西安碑林的創始】唐開成年間,朝廷將12部儒家經典校訂刻石,作為士子應試進士的標準版本,稱《開成石經》。唐亡廢棄。北宋哲宗元二年(1087年),漕運大使呂大忠把《開成石經》由故唐尚書省西南隅(今鐘鼓樓廣場)移置長安府學北面,以利保存。即今西安碑林所在。


西安碑林博物館

● 明:明王朝建立後,洪武二年(1369年)改奉元為西安府,「西安」由此得名;朱元璋又封次子朱木爽為秦王,駐西安,在城東北部(今省政府一帶)建秦王府。洪武三年(1370年)開始增修西安城,建城牆。明中期以後,西安城牆又經歷幾次修葺。


明城牆-永寧門閘樓


鐘樓(近)鼓樓(遠)

● 近現代:

【創立易俗社】1912年8月13日,陝西省修史局總纂李桐軒與修纂孫仁玉等創立易俗伶學社(後稱易俗社),招生排演新編秦腔劇目,進行戲劇改革,倡導社會新風尚。魯迅於1924年暑期在西北大學講學期間,曾5次觀看易俗社的演出,並親筆題贈「古調獨彈」匾額。講學結束後,將自己的部分講學酬金捐贈易俗社,支持其秦腔改革。1949年後,易俗社有了新的變化和發展,至今仍是西北地區最有影響的戲曲團體。


西安易俗社

【西安事變】1936年,日本帝國主義不斷擴大對中國的侵略,蔣介石堅持「攘外必先安內」,但以張學良和楊虎城為首的部分軍隊,與紅軍實現了停戰。12月上旬,蔣介石到西安督戰,迫張、楊進攻紅軍。12日凌晨,張學良和楊虎城發動了西安事變,在臨潼華清池扣留了蔣介石,實行「兵諫」。隨即,張、楊發表了對時局的通電,提出了八項抗日救國主張。中共中央派周恩來為全權代表來西安調停,爭取蔣抗日。經過談判,蔣介石被迫答應抗日。西安事變和平解決,是中國現代史上的一個重要轉折點。


《大公報》西安事變

中國歷史上定都西安的朝代

西周

鎬京

豐鎬遺址

周武王-幽王,共12王

前1046年-前771年

鹹陽

秦鹹陽城遺址

秦孝公-子嬰,共6帝王

前350年-前206年

西漢

長安

漢長安城遺址

漢高祖-孺子嬰,共12帝

前200年-9年

常安

漢長安城遺址

王莽

9年-23年

東漢

長安

漢長安城遺址

漢獻帝

190年-195年

西晉

長安

漢長安城遺址

晉愍帝

313年-316年

前趙

長安

漢長安城遺址

劉曜

319年-328年

前秦

長安

漢長安城遺址

苻健-苻堅,共4帝

352年-385年

後秦

長安

漢長安城遺址

姚萇-姚泓,共3帝

386年-417年

西魏

長安

漢長安城遺址

元寶炬-元廓,共3帝

534年-557年

北周

長安

漢長安城遺址

周閔帝-周靜帝,共5帝

557年-581年

大興

隋大興城遺址

文帝-恭帝,共3帝

581年-618年

長安

唐長安城遺址

唐高祖-唐昭宗,共20帝

618年-904年


 

關中八景,所在地長安,又名長安八景,是八處關中地區著名的文物風景勝地。西安碑林中有一塊碑石,用詩和畫的形式描述了關中地區的錦繡河山。這塊碑石刻於清康熙十九年 (公元1680年),作者朱集義,距今已有三百多年的歷史。碑面書、畫、詩為一體,分十六格,一景一畫,即:華嶽仙掌、驪山晚照、灞柳風雪、曲江流飲、雁塔晨鐘、鹹陽古渡、草堂煙霧、太白積雪。

關中八景(長安八景)華嶽仙掌玉屑金莖承露盤,武皇曾到舊長安。何如此地求仙訣,眼底煙霧指上看。驪山晚照幽王遺沒舊荒臺,翠柏蒼松繡作堆。入暮晴霞紅一片,尚疑烽火自西來。

灞柳風雪

古橋石路半傾欹,柳色青青近掃眉。淺水平沙深客恨,輕盈飛絮欲題詩。

曲江流飲坐對迥波醉復醒,杏花春宴過蘭亭。如何但說山陰事,風度曾經數九齡。雁塔晨鐘噌弘初破曉來霜,落月遲遲滿大荒。枕上一聲殘夢醒,千秋勝跡總蒼茫。

鹹陽古渡

長天一色渡中流,如雪蘆花載滿舟。江上丈人何處去,煙波亦舊漢時秋。

草堂煙霧

煙霧空濛疊嶂生,草堂龍象未分明。鐘聲縹緲雲端出,跨鶴人來玉女迎。

太白積雪白玉山頭玉宵寒,松風飄佛上琅雲。深何處高僧臥雲,五月披裘此地寒。  華嶽仙掌

西嶽華山為國家級風景名勝區,位於西安東120公裡的華陰市南。北瀕黃河、

南依秦嶺,奇峰突兀、巍峨壯麗,以「險、奇、 峻、絕、幽」而名冠天下。旅遊區內著名的景觀點有玉泉院、青柯坪、回心石、千尺幢、百尺峽、老君犁溝、長空棧道和東、西、南、北 峰。東峰觀日出已成為旅遊者所喜愛的觀光遊覽活動。1994年,新建黃南峪道竣工通車,華山索道將於1995年底投入營運。華山西嶽廟是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規模宏大,文物眾多,目前正在修復並對外開放,供中外遊客參觀遊覽。



驪山晚照

驪山位於陝西臨潼區城南地區,西距西安市25公裡。是秦嶺東端的一個支脈,海拔800米,東西長約5公裡,南北寬約3公裡,系秦嶺山脈一個支峰,最高峰仁宗廟海拔1256米。「驪」在古漢語裡是黑色駿馬的意思。古時山上松柏滿坡,林濤滾滾,從遠處看去,鬱鬱蔥蔥,活象一匹奔騰青駿的驪馬立於渭河平原,美如錦繡,所以人們叫它驪山。山上有兩峰,稱東繡嶺和西繡嶺,均滿披青松翠柏,鬱鬱蒼蒼。每當夕陽西下,雲霞滿天,蒼山繡嶺塗上萬道紅霞,景色嫵媚動人,酷似一匹「火焰駒」,因此,這一美景被譽為關中八景之一——「驪山晚照」。

山腰有兵諫亭,是1936年12月12日西安事變時蔣介石被捕處。過後,可往西直上山峰至「晚照亭」。西繡嶺第一峰上的烽火臺。歷史上「烽火戲諸侯,一笑失天下」的典故就發生在這裡。相傳,周幽王為博取愛妃褒姒一笑,曾在這裡舉烽火戲弄諸侯。驪山秀麗的風景和誘人的溫泉吸引了後代的王宮貴族。周、秦、漢代都在這裡建立了離宮,到了唐代,皇室大興土木,先建湯泉宮,後建溫泉宮。公元 747年,唐明皇令匠人擴建離宮,從此改名華清宮,華清池是楊貴妃休浴處,今已建成遊覽區和療養所。


 雁塔晨鐘

這裡的雁塔指的是西安市城南薦福寺內的小雁塔。塔旁保存著一口金明昌三年(公元1192年)鑄的2萬多斤重的大鐵鐘。

過去,每天清晨都要按節律敲擊大鐵鐘,向人們報曉。清脆而宏亮的鐘聲,遠震古城內外。小雁塔是唐代著名佛教寺院薦福寺的佛塔。薦福寺建於唐睿宗文明元年,是唐高宗李治死後百日,宗室皇族為他「獻福」而建造的。小雁塔建於唐景龍年間,15級,是密簷式磚構建築,塔形秀麗,是我國唐代精美的建築藝術遺產。小雁塔內有一口金代鑄成的大鐵鐘,鐘聲清脆悅耳,10公裡之外都聽得清楚,人稱「神鍾」。鍾高4.5米,重10噸,上面刻有「皇帝萬歲,臣佐千秋,國泰民安,法輪長轉」16字吉祥語。據說如果有人思念遠方的親人,只要把親人的名字和去處寫在一張黃箋上,鐘聲就會把思念之情傳到千裡之外的親人耳中.因此「雁塔晨鐘"被譽為關中八景之一。


曲江流飲

曲江流飲,曲江池位於西安市南郊、距城約5公裡。它曾經是我國漢唐時期一處極為富麗優美的園林。

常年的曲江池兩岸樓臺起伏、宮殿林立綠樹環繞水色明媚每當新科進士及第、總要在曲江賜宴。新科進士在這裡乘興作樂,放杯至盤上,放盤於曲流上,盤隨水轉,輕漂漫泛轉至誰前。誰就執杯暢飲遂成一時盛事「曲江流飲」由此得名。


草堂煙霧

位於鍾馗故裡秦嶺終南山的圭峰山北麓的戶縣草堂鎮草堂營村。創建於後秦,後秦王姚興迎西域高僧鳩摩羅什於此,率三千弟子一起翻譯佛經。今寺內有建於唐代的姚秦三藏法師鳩摩羅什舍利塔一座,塔北竹林內有一井,井中常有煙霧升騰而出,與周圍山崗水氣及草堂寺上空繚繞的香菸混為一體,形成草堂煙霧的美景,為著名的長安八景之一。草堂寺,相傳始建於晉代。日本的日蓮宗視草堂寺為祖庭,1982年為草堂寺奉送高級木質鳩摩羅什雕像,以永久紀念。

每年該宗都組團來此參拜,與中國佛教界進行交流。姚秦三藏法師鳩摩羅什舍利塔一座高2.33米八面12層,全部使用西域玉石相拼而成。玉色燦爛瑩潤,每曾玉色不同,故此塔又稱「八寶玉石塔」塔前有二柏一井,人稱「二柏一眼井,爬柏龍雀樹」。傳說當年井中央有石一塊,每見一蛇臥石上,輒有白霧沖天而上繚繞於帝都長安,因而被稱「煙霧井」,形成 「草堂煙霧」。


灞柳風雪

灞橋位於西安城東12公裡處,是一座頗有影響的古橋。

春秋時期,秦穆公稱霸西戎,將滋水改為灞水,並修了橋,故稱「灞橋」。王莽地皇三年(23年),灞橋水災,王莽認為不是吉兆,便將橋名改為長存橋。以後在宋、明、清期間曾先後幾次廢毀,到清乾隆四十六年(1781年),陝西巡撫畢沅重建橋,但橋已非過去規模。直到清道光十四年(1834年)巡撫楊公恢才按舊制又加建造。橋長380米,寬7米,旁設石欄,橋下有72孔,每孔跨度為4米至7米不等,橋柱408個。1949年後為加固灞橋,對橋進行了擴建,將原石板橋改為鋼混凝土橋,現橋寬10米,兩旁還各留寬1.5米的人行道,這大大地改善了公路交通運輸。

灞河是發源於秦嶺藍谷的一條河,橫貫西安東部,向北注入渭河。早在秦漢時,人們就在灞河兩岸築堤植柳,陽春時節,柳絮隨風飄舞,好像冬日雪花飛揚 。自古以來,灞水、灞橋、灞柳就與送別相關聯。



灞岸風光,無柳不成,唯柳亦難成,需要其它物景陪襯其間。潺潺北流的灞河之水,無疑是灞岸風光的另一精妙所在。有詩云: 「筵開灞岸臨清淺,路去藍關入翠微」,「淺水平沙深客恨,輕盈飛絮欲題詩」。灞水之清冽有其得天獨厚的條件,灞水源於秦嶺,漢唐時期相對溫溼的氣候,適合植被的生長,由之秦嶺植被茂盛,從源頭上保證了灞河的水質。其後秦嶺雖有所開發,但總體而言,人為破壞有限,且其支系龐雜,流域亦廣,兩岸又廣植柳樹,起到了很好的固堤固沙之效,由此才得以呈現「水憶池陽淥滿心」。

唐朝時,在灞橋上設立驛站,凡送別親人與好友東去,多在這裡分手,有的還折柳相贈,唐時就有「都人送客到此,折柳贈別因此」的風氣,為文人騷客所樂道。因此,曾將此橋叫「銷魂橋」,流傳著「年年傷別,灞橋風雪」的詞句,「灞橋風雪」從此被喻為「關中八景」之一。


鹹陽古渡

"鹹陽古渡幾千年"。就是鹹陽的渭河渡口,橫貫關中的渭河,從古秦都鹹陽旁邊流過。古橋遺蹟,在隱沒百年後數年前重現人間。


據鹹陽地方志記載,「鹹陽古渡」建築於明嘉靖年間,渡口處建有一座木橋,通隴通蜀,過客眾多,為秦中第一渡。「鹹陽古渡」為古長安通往西北西南的咽喉要道,處於十分重要的地理位置。木橋遺址的發現,為研究明清時期西北地區的交通、經濟、軍事,以及渭河流域的橋梁建築提供了一個重要的物證。


太白積雪

太白山是秦嶺山脈的主峰,位於眉縣、太白、周至三縣交界處。主峰仙臺海拔3767米,自然保護區 5.4萬公頃,

太白積雪

距西安120千米。太白山得名已久。《水經注》載:「漢武帝時,已有太白山神祠,其神名谷春,是列仙傳中人」,《錄異記》載:金星之精,墜於終南主峰之西,因號為太白山。太白山崇高峻 偉,草木繁盛,海拔3000米以上地帶發育有第四紀末冰川。山巔有大爺海、二爺海、三爺海和玉皇池4個高山湖泊,池水清澈,深不可測。由於山高雲淡、空氣稀薄、氣候寒冷,終年積雪不化,即使三伏盛暑,皚皚白雪,仍然莽莽天際銀光四射,其景致格外壯觀美麗,是譽為關中八景之一的「太白積雪」。


 西安部分景點介紹秦始皇兵馬俑博物館

秦始皇兵馬俑博物館:世界文化遺產、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國家AAAAA級旅遊景區、國家一級博物館

秦始皇兵馬俑博物館被譽為「世界第八大奇蹟」,是當代最重要的考古發現之一。

兵馬俑

大雁塔

大雁塔:世界文化遺產、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國家AAAAA級旅遊景區

大雁塔被視為古都西安的象徵。大雁塔是8世紀為保存玄奘法師由天竺經絲綢之路帶回長安的經卷佛像而建。

大雁塔

小雁塔

小雁塔:世界文化遺產、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國家AAAA級旅遊景區

小雁塔建於唐代景龍年間。塔原有15層,現存13層,高43.4米。

小雁塔

興教寺塔

興教寺塔:世界文化遺產、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興教寺塔位於陝西省西安市長安區少陵原畔興教寺內。中國唐代高僧玄奘的墓塔。

興教寺塔

大明宮

大明宮:世界文化遺產、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國家AAAA級旅遊景區

大明宮是東方宮殿建築藝術的傑出代表,被譽為絲綢之路的東方聖殿。

大明宮國家遺址公園丹鳳門

未央宮

未央宮:世界文化遺產、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未央宮遺址又稱西宮,劉邦稱帝後七年(前200年)始建。使用時間達360多年。

未央宮前殿遺址

秦始皇陵

秦始皇陵:世界文化遺產、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國家AAAA級旅遊景區

秦始皇陵是中國歷史上第一個規模龐大,設計完善的帝王陵寢。

秦始皇陵

華清池

華清池: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國家AAAAA級旅遊景區、國家重點風景名勝區

華清池亦名華清宮,南依驪山,北臨渭水,是以溫泉湯池著稱的中國古代離宮。

華清池

大唐芙蓉園

大唐芙蓉園:國家AAAAA級旅遊景區

大唐芙蓉園是首家唐文化主題公園,擁有全球幅寬最大的水幕電影,是國內最長的唐文化長廊。

大唐芙蓉園

陝西歷史博物館

陝西歷史博物館:國家AAAA級旅遊景區、國家一級博物館

陝西歷史博物館是一座綜合性歷史類博物館,是中國第一座擁有現代化的設施的大型國家級博物館。

陝西歷史博物館

西安明城牆

西安城牆: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國家AAAA級旅遊景區

總周長13.74公裡。有主城門四座:東長樂門,西安定門,南永寧門,北安遠門。

西安明城牆

西安碑林博物館

西安碑林博物館: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國家AAAA級旅遊景區、國家一級博物館

碑林博物館是陝西創建最早的博物館,它以收藏、陳列和研究歷代碑刻、墓誌及石刻為主,成為在中國獨樹一幟的藝術博物館。

西安碑林博物館

西安博物院

西安博物院:國家AAAA級旅遊景區、國家一級博物館

西安博物院是西安市的一座集博物館、名勝古蹟、城市園林為一體的博物館。

西安博物院

驪山

驪山:國家AAAA級旅遊景區、國家重點風景名勝區、國家森林公園

周、秦、漢、唐以來,驪山一直是遊覽勝地,曾營建過許多離宮別墅,吸引著各代遊人。

驪山-華清池

翠華山

翠華山:世界地質公園、國家森林公園、國家AAAA級旅遊景區

傳說太乙真人在此修煉,而得此名。

翠華山

曲江海洋世界

曲江海洋世界:國家AAAA級旅遊景區

主要由海豚表演館、海洋科普館、熱帶雨林館、海底隧道、水下大觀園五部分及配套的服務設施組成。

曲江海洋世界

秦嶺野生動物園

秦嶺野生動物園:國家AAAA級旅遊景區

景點位於秦嶺北麓淺山地帶,是集野生動物移地保護、科普教育、旅遊觀光、休閒度假等功能於一體的綜合性園林項目。

秦嶺野生動物園天鵝湖

關中民俗藝術博物院

關中民俗藝術博物院:國家AAAA級旅遊景區、國家文化產業示範基地

博物館是以民俗文化遺產搶救、保護、收藏、研究和展示為主。

關中民俗藝術博物院

半坡博物館

半坡遺址博物館: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國家AAAA級旅遊景區、國家一級博物館

中國第一座史前遺址博物館。

半坡博物館

西安世博園

西安世博園:國家AAAA級旅遊景區

位於陝西省西安市廣運潭,園區總面積6270畝。

西安世博園長安塔

大唐西市

大唐西市:國家AAAA級旅遊景區

國內唯一在唐長安西市原址上再建的以盛唐文化、絲路文化為主題的國際商旅文化項目。

大唐西市

漢城湖

漢城湖:國家AAAA級旅遊景區

是集防洪保安、園林景觀、水域生態、文物保護和都市農業灌溉為一體的特色生態公園。

漢城湖

樓觀臺

樓觀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國家森林公園、國家AAAA級旅遊景區

號稱「天下第一福地。其中大秦寺塔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樓觀臺

太平國家森林公園

太平國家森林公園:國家森林公園、國家AAAA級旅遊景區

公園有石門子、月宮潭、石船子、黃羊壩、樺林灣五大景區近百個景點。

太平國家森林公園

朱雀國家森林公園

朱雀國家森林公園:國家森林公園

朱雀國家森林公園是以自然山水為基礎,天然森林為主體的自然風景旅遊區。

朱雀國家森林公園

黑河國家森林公園

黑河國家森林公園:國家森林公園

黑河國家森林公園森林茂密,奇峰若雕,怪石嶙峋,山水如畫。

黑河國家森林公園

鐘樓

西安鐘樓: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西安鐘樓是西安的象徵,是中國古代遺留下來眾多鐘樓中形制最大、保存最完整的一座。

鐘樓

鼓樓

西安鼓樓: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西安鼓樓始建於明太祖朱元璋洪武十三年。樓上原有巨鼓一面,每日擊鼓報時,故稱鼓樓。

鼓樓

青龍寺

青龍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又名石佛寺,中國佛教密宗寺院。1986年,青龍寺從日本引進千餘株櫻花樹,植於寺院,每年三、四月間,櫻花盛開,風光異常。

青龍寺

昭慧塔

昭慧塔: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昭慧塔,高53米,為密簷式磚塔,共十三級,頂為圓形寶瓶式。

昭慧塔

興慶宮公園興慶宮公園位於西安城牆外東南角,因在唐代皇宮興慶宮遺址上修建而得名。該公園是中國最古老的歷史文化遺址公園,與西安交通大學毗鄰。

興慶公園

曲江池遺址公園

曲江池遺址公園是一所對外開放的免費大型娛樂休閒場所。北接大唐芙蓉園,南至秦二世陵遺址,佔地面積1500畝。

曲江池

西安滻灞國家溼地公園西安滻灞國家溼地公園地處滻灞生態區規劃布局結構「一心三翼」的北翼,整個區域分布在灞河的東西兩岸,總規劃面積約5.81平方公裡。

西安滻灞國家溼地公園

大雁塔北廣場大雁塔北廣場位於西安市南郊,內有亞洲最大的音樂噴泉,每晚都會向觀眾呈現非常壯觀的噴泉盛會。

大雁塔北廣場

環城公園環城公園以古城牆為主線,輔以環城綠化,護城河環繞,風格古樸、粗獷,有野趣,具有濃鬱地方特色。

環城公園

唐大慈恩寺遺址公園唐大慈恩寺遺址公園是大雁塔文化休閒景區中相對獨立且主題特色鮮明的開放式園林。

唐大慈恩寺遺址公園

大興善寺大興善寺,中國佛教密宗的發源地,始建於晉,初稱遵善寺。
  

大興善寺

陝西自然博物館
  陝西自然博物館主要面向社會普及科學自然知識,豐富市民文化娛樂生活。

陝西自然博物館

清真大寺清真大寺又稱為東大寺或清真大寺,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清真大寺

廣仁寺廣仁寺為全國重點寺院,是陝西省唯一藏傳佛教寺院。1703年由清聖祖康熙帝敕建,寓意「廣布仁慈」。

廣仁寺

革命公園革命公園建於1927年2月,為紀念西安的死難軍民,馮玉祥率眾公祭,負上築冢,建立烈士祠和革命亭,供市民憑弔紀念。

革命公園

蓮湖公園蓮湖公園位於西安市蓮湖路南,坐落在唐代宮城承天門遺址上。明代秦王朱樉(朱元璋次子)取其高低不平地勢,引注通濟渠水,在此建王府花園。1916年闢為蓮湖公園。

蓮湖公園

 


特色麵食

biángbiang面是陝西關中民間傳統風味麵食,特指關中麥子磨成的麵粉,通常手工拉成長寬厚的麵條。

biángbiang面

油潑辣子biangbiang面

餃子宴餃子宴是西安市著名小吃宴席,是在發掘研究唐代和中國傳統餃子的基礎上研製成功的。西安餃子宴的得名,主要因這種宴賓筵席由千姿百態的餃子組成。

餃子宴

秦鎮涼皮秦鎮涼皮已有2000餘年歷史,秦鎮本地傳說在秦始皇時期已經開始有涼皮,為皇朝供物。以大米粉為原料製成,因主產於戶縣的秦鎮,也叫秦鎮米皮,製作時把大米粉調成糊狀,平鋪在多層竹籠內,旺為蒸熟,做出的涼皮筋、薄、細、軟,具有獨特風味。

涼皮

牛羊肉泡饃牛羊肉泡饃是西安市著名小吃,用優質牛羊肉加佐料入鍋煮爛,湯汁備用。把烙好的「虎背菊花心」——坨坨饃,掰成碎塊,加輔料煮製而成。其特點是:肉爛湯濃、香醇味美、粘綿韌滑。

牛羊肉泡饃

老童家臘羊肉老童家臘羊肉是西安市著名小吃,相傳1900年八國聯軍攻打北京,慈禧太后攜光緒皇帝逃難來西安,品嘗了之後大加讚賞。並由兵部尚書趙福橋之師邢庭維手書「輦止坡」三字,製成匾額懸掛門口,從此老童家臘羊肉名聞遐邇,近百年來長盛不衰。

老童家臘羊肉

鍋盔鍋盔是陝西關中地區城鄉居民喜食的傳統風味麵食小吃。鍋盔源於外婆給外孫賀彌月贈送禮品,後發展成為風味方便食品。

鍋盔

肉夾饃肉夾饃陝西乃至西北大部分地區的著名小吃,起源於戰國,當時稱「寒肉」。在西安,老樊家幾乎成了臘汁肉的代名詞。樊記臘汁肉由樊鳳祥父子倆創於1925年,已有70多年歷史。於1989年參加商業部「金鼎獎」評選活動,被評為部優產品。

肉夾饃

臘汁肉臘汁肉是一種用著鍋佔制的醬肉,但比一般醬肉酥爛,滋味鮮長。由於選料精細,調料全面,火功到家,加上使用陳年老湯,因此所制的臘汁肉與眾不同,有明顯的特色,人們稱讚它是:「肥肉吃了不膩口,瘦肉無法滿嘴油。不用牙咬肉自爛,食後餘香久不散。」

臘汁肉

葫蘆頭葫蘆頭是西安特有的風味小吃,它和羊肉泡饃有相似的地方,即同為掰饃,但主要原料不是羊肉,而是豬腸。其主料由豬大腸頭、豬肚頭、肥腸去腥臊後加佐料煮成湯,再用湯煮饃而成。

葫蘆頭

蜜棗甑糕甑糕是陝西關中地區的漢族傳統糕類早點食品。以糯米、紅棗為原料,相間疊放,鋪三四層。用大、小火蒸熟。色澤鮮豔,紅白相間,粘甜味美。以糯米和紅棗為原料製成的一種甜糕。

蜜棗甑糕

石子饃石子饃外觀焦黃鮮亮,中凹邊突,活像一個橢圓形的小金盆,咬開後層次分明,外酥內軟,鹹香可口,經久耐貯。這種饃是用上等白麵粉,放入油和鹽(糖),有的還加入鮮花椒葉,製成饃坯,烙制而成。具有油酥鹹香,營養豐富,易於消化,攜帶方便,經久耐貯的特點。

石子饃

帶你省錢遊古城西安

相關焦點

  • 西安,這座「現代」的「古城」,日新月異
    我記得2002年左右第一次來西安, 這時的西安有點舊,很多建築物還是灰色的青磚顏色,這種顏色感覺很古樸,連回家的車站都還沒有成型,白色塑膠袋在很多街道上徘徊, 這是經濟衰退時的西安,印象最深的是最早的超市,在綜合超市媽媽給我買了雞腿, 顏色是金黃色的,皮軟,油不膩, 這是我第一次吃到如此好吃的美食
  • 張寶通:呼籲西安古城退出明城牆申遺,不要把古都西安降為「諸侯」之城
    西安是世界著名古都,是中國唯一入選世界十大古都的城市。古都的標識是古城,西安的市徽就是古城+大雁塔。西安古城是目前世界上規模最大、保存最完整、歷史上最偉大的唐王朝的皇城。唐以後不作國都了,唐皇城被用作歷代的府城,到明代修葺時又在外面包了一層磚,就是目前古城的樣子。我們不能因為包了一層磚唐皇城就變成明城牆了。就像夏天男士穿的T恤,女士穿的裙子,冬天冷了又加了一件羽絨服,人並沒有變呀,帥哥還是帥哥,靚妹還是靚妹。
  • 西安古城中心有一家「尷尬」的商場,地理位置優越,卻沒什麼人氣
    幾天前,我和我的朋友來年除夕來到西安,在古城西安迎接2021年,說到西安,我相信任何喜歡旅行的人都不會陌生,西安不僅是我國「四大古都」之首,而且還是炙手可熱的「網紅」城市,魅力越來越大。在2021年元旦前夕的晚上,我和朋友在西安古城內逛街,無意間發現了一家很「特別」的商場,這家商場就在西安古城最中心的「鼓樓」旁邊,名字就叫做「世紀金花」。之所以說這家商場很「特別」,主要就是因為它位於下沉廣場,就像是建在「地下」一樣。
  • 西安古城的守護者——張錦秋
    而人們卻說,她之於古城西安的意義,就像梁思成之於北京城,安東尼奧·高迪之於巴薩羅那,瓦爾特·格羅皮烏斯之於魏瑪。著名評論家肖雲儒說:在西安,想躲開張錦秋是不可能的。公共汽車跑了兩站,犄角旮旯一拐彎就遇見了『張錦秋陝西歷史博物館、陝西省圖書館、大唐芙蓉園、曲江池遺址公園、大雁塔南廣場、鐘鼓樓廣場、唐華賓館、長安塔……但凡能叫得上名字的建築,幾乎都有她的身影張錦秋先生用唐風漢韻的建築風格,為西安樹立了一系列的標誌性建築,為西安城市規劃和建築設計的系列原創和方法出謀劃策,為西安名城保護和特色彰顯發揮了引領作用,為中國建築現代化做出了有益的探索,為中國建築文化復興做出了卓越的貢獻
  • 拾珠亭|王朝增刊2020第4期
    相關連結拾珠亭|王朝增刊2020第3期拾珠亭|王朝增刊2020第2期拾珠亭|王朝增刊2020第1期
  • 大同古城管委會與西安曲江文化旅遊股份有限公司籤署戰略合作協議
    7月4日,山西省委常委、大同市委書記張吉福,市政協主席、市古城保護與發展領導組第一副組長郜向華與來同考察對接合作事宜的西安市曲江新區黨工委書記、管委會主任姚立軍一行座談,並共同見證大同市古城管委會與西安曲江文化旅遊股份有限公司戰略合作協議的籤署。
  • 古城西安,在建體育「新房子」
    即便保守的西安人,在體育的催化下,也開始變得開放起來。所有人就像聽到發令槍響一樣,都在跟隨著變化而變化。「5、4、3、2、1……」9月15日晚,坐在西安奧體中心現場的觀眾,可以清晰聽到這樣的倒計時聲,當時距離在陝西(主會場在西安)舉辦的2021年全運會還有整整一年。計時器從第365天開始倒數,秒針每一次跳動,仿佛都在刺激著每一個西安人的心臟。
  • 不分享只私藏|西安,古城今日,怦然心動
    比起西安四處的唐代遺蹟,被完整保存的城牆,北京這座城似乎在歲月中受到了更多的傷,所以,我也羨慕著西安,在讓歷史怦然心動後仍舊能留存自己的「未央」。就像賈平凹所說的:「時至今日,氣派不倒的,風範猶存的,在全世界的範圍內最具古城魅力的,也只有西安了」。
  • 古城牽手小姐姐 何必西安千裡遙
    前段時間,「西安不倒翁小姐姐」火爆網絡,全國不少遊客不遠千裡只為和「小姐姐」見上一面。這兩天,漳州古城裡也有了「不倒翁小姐姐」。昨晚,記者在漳州古城北京路看到,一位身著古裝的美女在「不倒翁」上翩翩起舞,不時伸出手跟觀眾互動。
  • 2020西安兒童戲劇展演古城啟幕
    伴隨南湖小學學生的童聲合唱,10日晚,與孩子們一年一見的西安兒童戲劇展演在古城啟幕,再續童心。記者從展演開幕式獲悉,2020西安兒童戲劇展演以「勇氣·成長」為主題,將為西安兒童呈現多部優秀兒童劇作品,也通過舞臺方式,鼓勵孩子們勇敢面對生活,茁壯成長。
  • 自然指數AI增刊:中國在人工智慧(AI)應用研究上居於主導地位
    最新出版的自然指數AI增刊(Nature Index AI supplement)顯示,中國在人工智慧(AI)應用研究上居於主導地位。這是自然指數首次聚焦涉及人工智慧的研究。最新出版的自然指數AI增刊(Nature Index AI supplement)使用自然指數數據,以及規模更大的來自Digital Science的Dimensions資料庫,對這個快速發展且不乏爭議的話題展開了研究。
  • 古城石榴花 含苞待怒放——走近西安奧體中心「一場兩館」
    古城石榴花 含苞待怒放>——走近西安奧體中心「一場兩館」■文/圖 西安報業全媒體記者 靳鵬西安人一說起全運會場館,首先想到的肯定是西安市奧體中心。8月11日上午,「聚焦全運場館·聚力追趕超越 」第十四屆全運會融媒體採風活動首先組織記者團來到了位於西安國際港務區核心區並擁有西安奧體中心體育場、西安奧體中心體育館和西安奧體中心遊泳跳水館這「一場兩館」的西安奧體中心園區,未來的十四運盛會上,這裡將因承辦全運會開幕式、田徑、跳水、遊泳等大型活動和焦點賽事而吸引眾人的目光。
  • 2019己亥新春西安城牆古城全球徵春聯繫列活動 徵聯啟事
    「千載長安城·盛世中國年」2019己亥新春西安城牆古城
  • 【國慶4日】華山,平遙-壺口瀑布-秦始皇兵馬俑-西安古城-登華山 無夜車
    活動行程Day1:10.1日集合出發 北京-平遙古城上午07:30惠新西街南口地鐵站集合出發!一路高速前往平遙古城;預計下午15:30左右到達【平遙古城】,辦理入住後大家自由閒逛,拍照。這裡是個放鬆心情的地方,體驗平遙的古香古色吧!
  • 經典秦晉——王家大院 平遙古城 壺口瀑布 兵馬俑 華清池西安博物院
    平遙古城被稱為「保存最為完好的四大古城」之一。登上古城牆,俯瞰大半個平遙古城;參觀古縣衙,了解舊時的政府行政職能;遊覽日昇昌票號,現代銀行鼻祖,一度操縱十九世紀整個清王朝的經濟命脈,以」匯通天下「著稱於世;逛逛百年華爾街明清老街,嘗嘗著名的平遙牛肉,幸運的話你還可以淘寶到喜歡的古董;參觀平遙文廟博物館,看平遙目前規格最高、規模最大的孔子及先賢塑像群。
  • 古城西安首組國象職業隊 中化學生態環境隊旗開得勝
    古城西安作為中國西北部中心城市,擁有深厚的文化底蘊,足夠滋養智力運動項目的蓬勃發展。近年來,西安的西洋棋運動發展迅速,尤其在青少年培養和項目普及工作上開展得如火如荼,並成功舉辦了國際女子特級大師邀請賽等高級別賽事。
  • 西安明城牆的古往今來,600年中見證了古城的風韻和歲月的滄桑
    西安是中國最早的城邑。早在100萬年前,藍田古人類就在這裡建造了聚落;7000年前仰韶文化時期,這裡已經出現了城垣的雛形;從楊官寨遺址算起,西安有城的歷史有6000多年;從西周算起,有13個王朝在西安建都,持續的歷史有1100年之久。
  • 西安翻譯學院江蘇校友會成立大會暨江蘇校友節在古城蘇州隆重召開
    西安翻譯學院江蘇校友會成立大會暨江蘇校友節在古城蘇州隆重召開 http://www.huaue.com  2017年6月23日  來源:華禹教育網   6月17日,西安翻譯學院江蘇校友會在江南古城蘇州隆重成立
  • 西安旅行:在古城裡遇見洲際,收穫不一樣的幸福感
    很多時候我們提到西安,想到的第一個詞就是熱鬧,從網紅打卡點的大唐不夜城步行街,到回民街、永興坊,再到小寨賽格,能逛能吃的地方不要太多,更別說像古城牆、陝西省博、兵馬俑、大雁塔等等歷史名勝古蹟。所以我個人對西安的好感還是很多的,這次過來入住了西安洲際,在古城裡的相遇,收穫不一樣的幸福感。
  • 【黨史故事】中共西安歷史上的第一(五)
    西安作為西北地區的中心城市,是國家重點建設的城市之一。勤勞智慧的西安人民在黨的領導下,創造了許多世界第一、中國第一、西北第一、陝西第一,充分顯示了西安人民積極探索進取的創新精神,也顯示了西安雄厚的科技實力和創新的人文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