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9日,在內蒙古天潤化肥股份有限公司的庫房內,工人們搬運化肥 新華社圖
⊙劉立 記者 滕飛 ○編輯 全澤源
隨著春回大地,春耕備耕從南到北已經有序展開,化肥等農資需求量也持續攀升。「公司全國13個生產基地已經全部復工復產,並且聯合郵政部門,開通了湖北春耕肥專列,馳援荊楚大地。」「公司通過智能化改造,生產效率大幅提升。」近日,多家化肥上市公司負責人向上證報表示,已開足馬力生產,全力為春耕護航。
化肥供應總量基本有保障
莊稼一枝花,全靠肥當家。「為保春耕,河北省大型氮肥、複合肥企業春節以來實行了嚴格的防疫措施,都在正常生產。」河北省工信廳相關負責人介紹。據估算,今年春管春播期間,作為農業大省的河北需求肥料320萬噸,目前貨源較為充足,基本能夠滿足生產需要。
不僅是河北省,據國家統計局最新統計,年初以來,各地在全力抓好疫情防控的同時,緊鑼密鼓地謀劃部署春耕備耕工作,多地化肥企業開工率有所上漲,從目前形勢來看,基本可以保證春耕期間用肥需求。
據中國氮肥工業協會、磷復肥工業協會和鉀肥工業協會預計,2020年春耕期間(1月至4月),氮肥供應量約為1405萬噸,同比基本持平或略有增加;磷肥供需盈餘105萬噸,同比增長26.5%;鉀肥供應量約517萬噸,供需盈餘137萬噸,化肥供應總量基本有保障。但在疫情還沒有解除的情況下,企業由於物流不暢導致氮肥資源分布不均,或因庫存壓力被迫減產,春耕期間化肥供應量還有可能下降,尤其是部分化肥企業少、社會庫存少的地區也可能出現化肥供應緊張的現象。
開足馬力生產與春耕「搶時間」
3月2日,在瀘州市納溪區外灘路的瀘天化包裝碼頭,敘永縣後山鎮種糧大戶趙啟全買了20噸尿素。趙啟全說,他家今年預計種20多畝水稻、40多畝玉米,自家用不完,還會勻一些給鄉親們。
疫情發生以來,瀘天化克服各種困難,及時復工復產。近半個月來,公司每天發運尿素、複合肥、有機肥等農資產品量超過1萬噸,主要銷往廣東、四川、雲南、貴州、重慶、湖北等25個省份。
在山東,全省16家規模以上化肥生產企業均滿負荷運轉。複合肥龍頭公司金大正也在為春耕「搶時間」。金正大相關負責人告訴上證報記者:「受鄉鎮道路不暢影響,現在農資化肥供應很緊張,公司現在聯合郵政開啟了農資綠色通道來保證化肥供應,公司在各地經銷商和相關部門人士甚至為了最後一公裡,肩扛手挑,把化肥送到農戶手中。」該人士進一步表示,「公司全國13個生產基地已經全部復工復產,並且聯合郵政部門,並且開通了湖北春耕肥專列,馳援荊楚大地。」
家有餘糧,心裡不慌。在2019年底,複合肥優勢企業史丹利就已儲備了約40萬噸的原料庫存用於春耕旺季生產之用,基本滿足了短期生產需求。公司負責人表示:「公司也存在一些困難,國內磷肥大部分產自湖北省,現在市場供應緊張,價格也有所抬升,採購周期也拉長了,這些都會造成農戶種植成本提高,現在公司正在協調鐵路、水路部門,替代傳統公路運輸,克服運輸難題,儘量控制成本。」
化肥上遊原材料端近期受到春耕效應,開始漲價。山東某上市公司高管向記者介紹,現在運輸影響緩解,下遊肥料企業補庫存需求很旺,尿素價格進入3月份後開始上漲。
史丹利「智慧」工廠的優勢在今年彰顯出功效,原本勞動密集型的產業,如今幾乎全部被「機器人」替代。公司高管表示:「公司通過智能化改造,實現了自動投料、包裝、機械手碼垛、託盤整體裝卸,生產效率大幅提升。」
在內蒙古,中海石油化學旗下的天野公司調整生產人員倒班制度,加強值帶班管理滿負荷生產,確保化肥供應。考慮到各地交通運輸不暢的問題,公司提前做好發貨調控準備,並及時與鐵路部門聯繫,保證卸貨效率及車皮利用率。
保供應還要包服務
上市公司在線「雲指導」
因為疫情,一些化肥生產企業還開通了網上直播平臺,視頻教學,為農民介紹科學施肥方法,解決農藝難題,提供全方位的技術服務。
史丹利今年開通了「雲指導」業務。以往春耕備耕時節,農資公司一線人員早已進入田間地頭,開展銷售,指導種植,面對疫情,線上代替線下。截至目前,史丹利農化服務人員進行網絡直播講課149場,觀看人數達86萬多人。
當前正是海南冬季瓜菜集中大量上市的季節,因溫度異常、加之疫情期間管理條件有限,病蟲害現象嚴重,農化技術人員無法到達現場解決。中海石油化學全力提升線上線下服務能力,針對無法到現場的情況,農化技術人員充分利用微信等網絡平臺第一時間為農戶答疑解難,了解供肥需求,並及時發送施肥信息,豐富服務農民的渠道和方式。
值得注意的是,肥料公司一般在上年12月進行春耕儲備,在沒有新貨源入庫的情況下,儲備量基本能覆蓋2個月左右生產需求,現如今下遊化肥公司儲備庫存基本見底,肥料公司陸續進入補庫存階段,這是導致尿素價格回升的主要原因,目前山東尿素主流報價在每噸1700元至1800元之間,較月初每噸上漲約50元至100元。
化肥中另一種關鍵原料磷酸一銨,進入3月份也開始漲價,據Wind顯示,該產品3月9日最新報價(主流平均價)為2150元/噸,相比月初漲幅約100元/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