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肥晚報」合肥再添大動作促進科技成果轉化

2020-12-26 瀟湘晨報

對科技成果在肥轉化形成的首臺(套)重大裝備等,將給予最高不超過100萬元的獎勵;布局建設科技成果轉化承載區,積極爭創國家科技成果轉移轉化示範區……12月15日,合肥市科技局發布《合肥市進一步促進科技成果轉化的若干意見(試行)》,公開徵求意見。

根據該徵求意見稿,合肥將進一步暢通科技成果轉化的渠道。一方面,將建立應用型科技成果資源庫,面向全市企業開放。此外,圍繞重點發展產業,將構建一批產業技術創新聯盟、行業協會等,研究發布年度成果轉化產品名單;支持高等院校、科研機構設立概念驗證中心,為實驗階段的科技成果提供技術概念驗證、商業化開發等服務。

同時,將促進成果轉化應用,支持就地轉化。其中,企業購買高等院校、科研機構的科技成果在肥轉移轉化的,將按其年度技術合同成交並實際支付額給予獎勵,對年度累計實際支付200萬元以上的給予10%獎補,單個企業獎勵不超過50萬元;對科技成果在肥轉化形成的首臺(套)重大裝備、首批次新材料、首版次軟體市場化應用,將按照採購金額20%給予不超過100萬元的獎勵;支持科技成果完成團隊或創業企業參加中國創新創業大賽等賽事活動,對獲得中國創新創業大賽合肥賽區決賽一、二、三等獎的創業團隊和企業,將分別給予30萬元、20萬元、10萬元的獎勵。

在成果轉化孵化平臺方面,將以企業為主體,高質量組建一批市級技術創新中心,積極爭創國家和省技術(產業、製造業)創新中心;推動建設智慧財產權促進中心,吸引國內外智慧財產權在肥交易和運營;布局建設科技成果轉化承載區,積極爭創國家科技成果轉移轉化示範區。

此外,將加強創業投資,設立專項基金。圍繞量子技術、能源技術、生命技術、環境技術等,以財政資金、社會資本共同建立專項科技成果轉化基金,推動重大原創技術的發現、孵化和評價工作,探索構建從原始創新到產業發展全過程、全鏈條的創新服務體系。(記者 劉暢司晨)

【來源:合肥晚報A】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

相關焦點

  • 「合肥晚報」合肥打造國家級公共安全技術創新先導區
    合肥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將打造國際一流的公共安全科技基地,推動多學科交叉前沿研究和產業創新轉化。近日,記者從合肥公共資源交易中心獲悉,清華大學合肥公共安全研究院二期公共安全與應急科技創新基地、研發總部基地項目施工總承包啟動招標,催生合肥安全文化名城進一步崛起。
  • 「合肥晚報」我省發布176項 省科技重大專項項目計劃
    日前,安徽省科技廳發布《關於下達2020年安徽省科技重大專項項目計劃的通知》。記者梳理項目計劃獲悉,本次計劃共有176個項目,主要包括高新技術領域專項,農業領域專項,社會發展領域專項,大別山貧困革命老區、皖北地區和貧困縣專項,重大科技成果工程化研發專項。
  • 「新華網」2020中國(合肥)數字經濟創新峰會即將啟幕
    為集中展示合肥數字經濟領域高水平創新成果,催生新產業新業態模式,助力打造具有國內領先優勢的數字經濟高地,2020中國(合肥)數字經濟創新峰會再度舉行。據悉,本次峰會以「新經濟新基建新要素」為主題,將集中展示合肥數字經濟建設最新成果,籤約一批數字經濟重點項目,揭曉年度新經濟人物,並邀請相關政府領導、學界專家、行業大咖聚焦數據賦能,暢談數字經濟與實體經濟融合、傳統產業數位化轉型、智慧城市建設等話題,探討新生態下的新機遇。
  • 「安徽推進長三角一體化發展巡禮」合肥:爭當長三角一體化發展「排...
    新安晚報 安徽網 大皖客戶端訊 當好長三角科技創新策源地;當好長三角產業發展生力軍;當好對接「一帶一路」西大門;當好長三角生態綠色後花園……近年來,合肥市努力打造「五高地一示範」,加快融入長三角一體化發展,爭當「皖軍排頭兵」。
  • 合肥再添一所本科院校!清華、復旦等名校也在搶入...
    合肥將再添一所民辦本科院校!霸都教育資源全面爆發!天津大學、北京電影學院、清華、北外、復旦、北航全要來,以後家門口也能上高校!【買房諮詢電話:400-8908-365轉505】一、再添一所本科院校!「合肥城市學院」要來!
  • 他山之石|合肥觀察之三:這回為什麼又是合肥?
    研究表明,合肥科學中心獲批兩年來,安徽省認真落實中央戰略決策,放百年眼光,集全省之力,統籌項目建設、科研攻關、成果轉化、體制機制創新,著力建設具有全球影響力的國家科學中心,取得一系列創新發展成果。 成果一:形成一批引領性項目成果(合肥夜景。) 爭創國家實驗室有序推進。
  • 「全國晚報看合肥」活動登科技島進高新區 實地感受合肥40年
    12月12日—15日,由中共合肥市委宣傳部、中國晚報工作者協會主辦,合肥報業傳媒集團合肥晚報、合肥報業傳媒有限公司策劃承辦的「全國晚報看合肥」活動舉行。「全國晚報看合肥」採訪團與科大訊飛機器人「阿爾法蛋」互動記者隨全國50餘家媒體社長、總編輯一起,走進科學島,看大國重器;走進高新區,看各類科技創新明星展品;在三十崗感受美麗鄉間的文藝範;在長豐縣非遺園尋找廬州的味道……改革開放
  • 回訪| 鍥而不捨、久久為功,加快科技成果轉化
    鍥而不捨 久久為功夯實創新基礎,加快科技成果轉化(合肥日報2020
  • 中安在線:合肥再添一科研「國之重器」
    此次開通,標誌著這一在合肥「落地」的國家重大科技基礎設施建設取得裡程碑式進展,該分中心將進一步推動智能網絡領域的科學研究、產業轉化以及應用服務等取得新突破。合肥為未來網絡試驗設施全國四大中心之一什麼是未來網絡?通俗理解,就是相對於當下,更快捷、更簡單、更安全的下一代網際網路,因此,未來網絡又被稱作新一代網絡。
  • 合肥高新區-運河新城:科創新軸心助力合肥躋身GDP萬億俱樂部
    合蕪蚌自主創新試驗區,這是多年來立足科技創新和產業發展的重要區域。也因此,這在自貿試驗區的批覆中,被作為安徽的特色區域,是中央對安徽自主創新領域發展的肯定和期盼。力促科技成果就地轉化從安徽自貿試驗區來看,合肥無疑是核心片區。
  • 繼遵義京師研究院啟用,北師大擬與合肥共建北師大合肥研究院
    上述北師大官方消息稱,雙方認為,北師大作為全國師範院校排頭兵和「雙一流」高校,歷來以教育興邦、服務社會為己任,推動學科交叉融合與協同創新,促進科技創新發展與複雜社會問題解決。合肥實施創新驅動發展,動力十足,戰略性新興產業集聚,勢頭強勁。雙方深化合作恰逢其時,將實現優勢互補、資源共享,共同打造服務國家戰略和社會經濟重大需求的「師大方案」「合肥模式」。
  • 合肥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交出兩年建設「成績單」
    以中科院量子信息與量子科技創新研究院為載體,積極爭創量子信息科學國家實驗室,目前,研究院1號科研樓主體結構已封頂。與中科院籤署的合肥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能源研究院及人工智慧研究院共建協議,兩個研究院組建工作已基本就緒,將於近期正式掛牌運營。在重大科技基礎設施建設方面,當前合肥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集群效應逐步顯現。
  • 合肥:崛起的「創新之都」
    自開館以來,已舉辦科技成果轉化活動90場,為全省5000家企業提供服務,直接促進技術合同金額47.1億元,促成成果轉化籤約項目金額達473億元。  清華合肥院:  創國際一流公共安全科技創新和產業培育基地  清華大學合肥公共安全研究院(以下簡稱「清華合肥院」)是清華大學的外派研究院,是由清華大學與合肥市共建的新型產學研用一體化科技創新平臺和成果轉化基地
  • 2019上海科技成果轉化白皮書Unit2:上海科技成果轉化實踐
    為促進科技成果轉化,上海不斷深化科技體制機制改革,進一步提升有利於科技成果轉化的生態。」深化改革釋放科研機構轉化動能2019年3月21日,上海出臺《關於進一步深化科技體制機制改革增強科技創新中心策源能力的意見》(滬委辦發〔2019〕78號),簡稱「科改25條」。
  • 合肥將推動長三角地區異地電子證照、資質認證實現互信互認
    民盟安徽省委在調研中發現,宣城、蕪湖、合肥雖然積極參與G60科創走廊建設,取得了初步成效,但也存在一些困難和問題。比如,統籌工作機制不健全,跨行政區劃協調難度大;地區間創新資源差異較大,人才虹吸效應明顯;科技成果轉化不夠,協同創新機制和載體缺乏等。
  • 合肥又添一家上市企業,附合肥上市企業大盤點!
    合肥今年新增10家上市企業從7月3日合肥誕生全省首個科創板上市企業皖儀科技,到11月18日會通新材料正式登陸上交所科創板,今年以來,合肥在資本市場上備受矚目——科創板上市公司總數達6家,新增上市公司共10家,均位居全國省會城市第2。資本市場的「合肥板塊」呈現「井噴式」發展,從一個側面反映出合肥經濟的喜人和穩健。
  • 2020中國(合肥)數字經濟創新峰會本周五在肥開幕 多個重點項目發布
    為集中展示合肥數字經濟領域高水平創新成果,催生新產業新業態模式,助力打造具有國內領先優勢的數字經濟高地,2020年12月18日,「2020中國(合肥)數字經濟創新峰會」將在合肥舉辦。自2017年起,「合肥數字經濟產業峰會」已連續舉辦三屆,該會議已經成為全國數字經濟領域具有影響力的會議之一。
  • 努力促進高校科技成果轉化高質量發展
    高校要堅持與區域崛起同休共戚、與國家興盛同頻共振、與世界進步同向共行,努力擴大科技成果的源頭供給,加快探索科技成果轉化的有效途徑,不斷縮短從「0到1」「1到N」「N到100」的突破進程,著力以卓越的全面創新貫穿科技成果轉化全鏈條。一要始終將促進科技成果轉化工作的高質量發展作為高校服務國家創新驅動發展的重要使命。
  • 【兩會焦點】「五高地一示範」成合肥兩會「熱詞」 政協委員建言...
    加大成果轉化力度市政協委員于振中科技創新成果要如何走出實驗室的研究,轉化為推動經濟社會發展的現實動力?政協委員于振中表示,加速科技成果轉化、提高科技成果轉化的有效性很有必要。「產品從研發設計到樣機生產,再到批量生產是一個全套的過程。」優化先進位造供應鏈結構,加快智能供應鏈的創新和應用,對促進經濟高質量發展、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實施製造強市和質量強市戰略,助力合肥建設先進位造業高地等都極具重要意義。「目前,很多的技術都掌握在科學家或科研團隊手裡面,但是科學家、科研團隊未必都適合做企業家。」于振中建議,政府一定是要重視人才引進。
  • 中國聲谷「牽手」中科院合肥創新院,共促人工智慧產業發展
    12月4日,中國聲谷與中科院合肥技術創新工程院(以下簡稱「中科院合肥創新院」)戰略合作籤約啟動儀式舉行。據了解,為了更好地促進人工智慧領域科技創新和產業發展,中國聲谷與中科院合肥創新院達成戰略合作關係,雙方將從產業集聚、平臺建設、投資孵化、企業合作、宣傳推廣、人才培養到支撐服務等模塊開啟全面合作,積極開展科技成果轉化先行先試,優化創新創業生態,共同圍繞人工智慧關鍵核心技術開展聯合攻堅,完善以技術為核心、以產權為紐帶,以市場為導向的科技成果轉化機制,並建立緊密的人才合作培養機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