邱帥:碧水藍天的堅定守護者
1月7日,邱帥在進行水環境監測分析工作。 向韜 攝
湖南日報·華聲在線記者 田育才 通訊員 易善任
名片
邱帥,30歲,張家界生態環境監測中心分析室副主任,主要從事水質、土壤等監測分析工作。2019年,在第二屆全國生態環境監測專業技術人員大比武中,她代表湖南隊參加全國生態環境監測綜合比武,獲團體二等獎、個人一等獎。
故事
1月7日,在張家界生態環境監測中心,記者見到邱帥時,她穿著白大褂、手拿儀器,眼神專注,正在做水質化驗分析。
「我的工作其實很普通,也很瑣碎,主要是和水、土壤打交道,就是對它們進行監測採樣,形成科學、準確的監測數據,為環境管理提供決策參考。」說起自己的工作,邱帥平淡的語氣中透著自豪。
三十而立的邱帥,是長沙寧鄉人,2011年從長沙學院環境工程專業畢業。2014年,她考入張家界生態環境監測中心,成為一名正式員工。
邱帥所在的中心分析室,承擔著張家界市地表水、空氣、土壤、汙染源等各類環境監測樣品的實驗分析工作。
「基本功紮實,專業能力強。」張家界生態環境監測中心負責人胡家忠說,交給邱帥的工作,總能保質保量完成,讓人很放心。
2017年12月,邱帥父親查出患肺癌晚期,她請假回到寧鄉,希望陪父親走完人生最後的時光。
剛回家幾天,單位接到上級部門安排的一項重要的土壤檢測任務。由於人手緊張,單位打來電話,看她能不能克服困難回來。
一邊是躺在病床上的父親,一邊是單位急需完成的任務,怎麼辦?
父親知道後,催促她回去上班。於是,邱帥含淚趕回單位,投入緊張的工作中。整整一個月,她泡在實驗室,完成了100多個土壤樣品重金屬分析測試。
「沒有好好陪伴父親,是我這輩子最大的痛。」邱帥回憶,當她完成上級任務回到寧鄉時,父親已病入膏肓,不久便離開了人世。
「既是工作狂人,還是技術達人。」同事黃斌說,6年來,邱帥熟練掌握了40多個項目的分析技術,涉及儀器分析和化學分析等多種方法。
2019年全省環境監測技能大比武通知剛下發時,邱帥正在休產假,她小兒子出生才3個月,張家界生態環境監測中心的參賽人選中並沒有她。「這是一次提升自己業務能力的重要機會,必須抓住!」邱帥主動要求參加。
比賽備戰期間,從周一到周五,邱帥給兒子餵好奶後,便趕到單位進行實操訓練。
省級決賽,邱帥獲得一等獎,與其他幾位優秀選手一起代表湖南參加全國大賽。集訓期間,集訓隊採取軍事化管理、封閉式訓練、分批考核淘汰的方式。訓練是高強度的,對於產後身體尚未完全恢復的邱帥來說,是難以忍受的。
「還好,我堅持過來了。」邱帥自信地說,付出終有回報,在第二屆全國生態環境監測專業技術人員大比武活動中,邱帥等選手代表湖南隊參賽,奪得全國生態環境監測綜合比武團體二等獎,她本人獲生態環境監測綜合比武個人一等獎。
邱帥個人收穫多,她所在的團隊也在不斷進步。這幾年,張家界水環境監測碩果纍纍。2018年,澧水水源地上榜「中國好水」水源地,張家界所有地表水監測斷面水質保持Ⅱ類,城市所有在用集中式飲用水水源地水質達標率為100%。2019年一季度國家地表水考核斷面水環境質量排名,張家界位居全國第九。
「成績都是拼出來的。」邱帥說,自2017年10月以來,她和同事每月都要承擔國家採測分離10個斷面300多瓶水樣,以及全市地表水、飲用水25個點位29項,降水12次樣、每次11個項目的分析任務。
「自己的努力得到肯定,心裡當然高興。但我最高興的,還是看到天空中美麗的『張家界藍』、河流裡清澈的『張家界水』。」邱帥笑著說,作為一名環保人,守護好張家界的碧水藍天,就是她堅守的初心和使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