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水門事件」,最不光彩的政治醜聞

2020-12-23 新民周刊

美國「水門事件」,最不光彩的政治醜聞

日期:2020-06-17 【 來源 : 新民周刊 】 閱讀數:0

閱讀提示:水門事件嚴重侵害了後水門時代美國的政治,對三權分立的美國憲政體制中總統的權力產生了巨大影響。

作者|吳 雪


  華盛頓特區西北區潑託馬克河畔,有一家由五星級飯店、高級辦公樓和兩座豪華公寓組成的大廈,大廈正門入口處,有一個人工小型瀑布飛流直下,水花飄舞飛揚,使整個建築群有了「水門」的美稱。即使在今天,水門酒店仍然是華盛頓最豪華的酒店之一。

  1972年6月17日,5個水門「竊賊」在這裡闖入民主黨全國委員會辦公室安裝竊聽器和拍攝文件。如果不是安全警衛弗蘭克·威爾斯因酒店住客失眠投訴,發現了從地下車庫通往酒店大廈的門鎖兩次被人以膠布黏住,從而報警,水門醜聞可能永遠不會爆發。

  水門事件早已成為腐敗和醜聞的代名詞。


水門「竊賊」被捕,牽出更多醜聞


  1972年6月,一個普通夏日的晚上,民主黨一位工作人員準備離開大廈去享受美好夜生活的時候,無意間抬頭瞥見辦公室內,有一束無規律晃動的手電筒光柱。下班後是誰進入了辦公室,不開燈,卻打著手電筒到處亂照?他把疑點告訴了保安,保安人員立即搜查了房間,抓到了五個戴著醫用外科手套、形跡可疑的男子。

  被捕的其中一人名叫詹姆斯·麥科德,自稱是前中央情報局僱員。其實,他是尼克森總統競選連任委員會負責安全工作的首席顧問,奉命到水門大廈民主黨總部安裝竊聽設備。第二天,《華盛頓郵報》在頭版顯著位置報導了這一事件。

  8月29日,尼克森向全國公眾保證:「在我的指導下,總統顧問迪安先生已在全面調查所有線索。我可以明確地說,調查表明,白宮班子中,本屆政府中,受僱人員中,沒有人捲入這一荒唐事件。」總統的表演,暫時欺騙了公眾。大選結果,尼克森以少有的壓倒性優勢擊敗了民主黨候選人喬治·麥戈文,獲得連任。

  正當尼克森和助手們彈冠相慶時,一封又一封匿名信寄到法院,密告水門事件還有隱情。種種證據包括前白宮幕僚在聯邦參議院水門委員會的證詞,都開始指向了白宮幕僚,聯邦調查局找到了「竊賊」的活動資金,這些錢中有不少連號的百元大鈔。追查來源發現是尼克森的籌款組織——總統競選連任委員會的政治捐款和經費。

  受到調查的白宮幕僚為了自保,主動交代說,總統上任後,曾在整個白宮安裝由語音自動啟動的錄音系統,並錄下了白宮中幾乎所有的談話。根據對錄音磁帶的監聽發現,總統理察·尼克森在水門竊聽案發前後,都曾經明示或暗示過一些並不完全合法的行動。

  為了挽回局面,尼克森再次發表聲明,表示事先對此並不知情,試圖以「國家安全是必要的」「每一個總統都這麼幹」為由為其竊聽活動辯護,但聯邦最高法院作出判決,要求總統必須交出錄音帶。眾議員約翰雅各布·羅德在會見尼克森時說,彈劾勢在必行。

  尼克森上任的最後一段日子是1974年7月下旬至8月初。眾議院司法委員會投票接受了擬議的四項彈劾條款中的三項,一些共和黨人與民主黨人一起投票建議彈劾總統。最後一擊是最高法院決定命令尼克森交出更多的白宮錄音帶。其中一個被稱為「吸菸槍」的磁帶,揭示了尼克森早在1972年6月23日就參與了水門事件的掩飾。

  1974年8月8日晚上9時,尼克森發表了全國電視辭職演講。第二天早晨,他向白宮工作人員作了最後發言,然後將辭職信寄給國務卿亨利·基辛格博士。

  尼克森主動辭職下臺後,國會終止了彈劾案的進程,但他仍然可能受到來自聯邦或州的刑事起訴。繼任總統傑拉爾德·福特於1974年9月8日宣布給予尼克森全面且無條件的豁免權,讓他不會再因為任何擔任總統期間「犯下或可能犯下或是有部分責任」的罪行遭到起訴。


衝擊美國三權分立憲政體制


  水門事件的初步調查受到媒體的重大影響,特別是來自《華盛頓郵報》的兩位記者鮑勃·伍德沃德和卡爾·伯恩斯坦的工作,以及他們神秘的線人「深喉」。

  數十人兩百餘萬字的證供,這些原始證據被全美電臺通過直播或重播呈現在美國公眾面前。長達七千頁的政府文件被刊登在各種報紙和雜誌上,水門事件隨之成為1973年最大的新聞。

  水門事件嚴重侵害了後水門時代美國的政治,對三權分立的美國憲政體制中總統的權力產生了巨大影響。25年之後,柯林頓彈劾案中,我們也隱隱看到了水門事件的影子。

  水門事件標誌著美國國會和總統之間進入新一輪的周期性關係調整時期。國會通過了《戰爭權力法》《預算和攔截控制法》等一系列限制總統行政權的法案,打破了總統為主導的憲政體制,使總統的權力大大受到限制。儘管「9·11事件」後,美國總統行政權顯現出再度擴張的趨勢,但總統是否能夠重獲「帝王般的總統」權力還有待商榷。

  水門陰影籠罩下的卡特總統於1978年籤署了兩份文件建立特別檢察官制度,授權特別檢察官在不受總統控制的前提下,對政府行政部門官員的違法行為進行徹底調查。此項文件法案賦予特別檢察官令人生畏的權力,擁有廣泛的調查權和傳訊權。而在財政上,獨立檢察官的調查經費幾乎不受任何限制,特別檢察官一經任命,便不能隨意罷免。

  因此,有人認為特別監察官的設立「實質上是創造了一個政府複合式第四分支」。這對美國原有的三權分立的憲政體制產生衝擊。美國著名歷史學者裡昂·裡特瓦克教授的一段話頗有深意:「尼克森當然有其優點,這不能成為完全寬恕他的唯一理由,他所涉及的水門事件對美國歷史和政治影響太大了。不要忘了,他曾經對美國人民宣戰。」

版權作品,未經新民周刊授權,嚴禁轉載,違者將被追究法律責任。

相關焦點

  • 談及「水門事件」,20世紀70年代的美國重大醜聞了
    談及「水門事件」,也算是20世紀70年代的美國重大醜聞了,以「門」字來命名,已經是當時世界各國的各類醜聞事件的喜聞樂見的命名方式了。而故事的主人公正是我們熟悉的美國總統尼克森,沒錯,就是我們在歷史課本上學到的,1972年尼克森訪華,使得中美關係正常化的那位美國總統,然而,我們卻不知道這位美國總統醜陋的一面。
  • 美國政壇驚天醜聞「水門事件」的來龍去脈,其實也是源於大選作弊
    第二天,《華盛頓郵報》搶先在顯著位置報導了這一事件,由於這一事件發生在水門大廈,因此被媒體稱為「水門事件」。美國是一個崇尚法治的國家,極其重視對他人隱私的保護,竟然會有人用這種下三濫的手段侵犯別人隱私,而且還是國家總統,所以這件事一經披露立即讓美國炸了鍋。
  • 美國首位因醜聞下臺的總統是誰?水門事件揭露出男主角:尼克森
    而人們讚嘆作者的奇思妙想,感嘆於演員卓越的演技,卻不知道這個電影卻是由真實事件改編,而真實事件便是轟動一時的水門事件,一場暴露總統醜聞的事件。這是怎麼一回事?水門事件始末水門事件是美國歷史上一場影響非常惡劣的醜聞,水門大廈也因此成為標誌性建築,而這場事件直接使得尼克森下臺,尼克森我們都知道,在1972年的時候他曾經訪華,與周總理握手後,也標誌著中美關係的正常化,對於世界都有著很深的影響。
  • 美國總統的3大醜聞,請關起門來看!
    1.襯裙事件 襯裙事件是1830年到1831年美國總統安德魯·傑克遜的內閣和他們的妻子。這在當時是一個非常大的醜聞。雖然一開始是一個私人事件,但是它影響到好幾個人的政治生涯。這件事始於總統秘書約翰·亨利依頓的婚姻。他的妻子瑪格麗特是一位喪偶的寡婦,並且她的丈夫是自殺。
  • 美國歷史上最大的政治醜聞,50年前的水門事件來龍去脈是什麼?
    水門事件雖然已經過去近50年,仍然餘波未息,有關該事件的小說、傳記陸續問世,更是吸引著人們不斷探究它的真相。正如《華盛頓郵報》的專欄作家費舍爾所說:"水門事件一直是美國人生活的一部分,它在小說、電影中,也在兒童讀物和流行樂曲中,那是我們身上剛剛癒合的傷口,依然留著稚嫩的疤痕。"
  • 大事記| 導致尼克森下臺的「水門事件」觸怒了美國人的哪根神經?
    「水門事件」是美國歷史上影響最惡劣的政治醜聞之一,尼克森總統因此下臺。首先我們簡單回顧一下事件來龍去脈。1972年6月17日晚,當民主黨全國委員會在位於華盛頓的水門大廈召開會議時,他們發現會議室有人侵入。而後,警衛抓住了受僱於共和黨尼克森競選委員會的四名古巴人和一名前中央情報局成員麥德科。
  • 維基精選:【水門事件】
    水門事件(英語:Watergate scandal,又稱水門醜聞),是1970年代發生在美國的一場政治醜聞。
  • 「水門事件」不過是竊聽案件而已,為什麼演變為國際醜聞?
    水門事件當初算得上是個世界級的政壇醜聞,但如果把水門事件放到現如今的美國,基本都不算個事,了解拜登和希拉蕊背景和所作所為的朋友,恐怕都對此深以為然。「水門事件」可不是尼克森一個人在「戰鬥」,這事關兩大利益集團。
  • 導致尼克森下臺的「水門事件」,比想像的更黑暗……
    雖然40多年過去了,美國著名的政治醜聞「水門事件」仍然為人們所關注。甚至今年年初,還曾因美國《吹哨人保護法案》屢上「神壇」。因此,對我們而言,了解這場「歷史大戲」的種種內幕,有助於更好了解美國政治背後的秘密。
  • 「水門事件」翻版?川普逼要選票電話錄音被曝光,美國輿論譁然
    1972年6月17日深夜,4 名古巴人和1名前中情局特工麥科德偷偷闖進民主黨總部水門大廈偷取民主黨競選策略,結果遭華盛頓警方逮捕。麥科德當時也是尼克森競選團隊的人。之後,尼克森競選團隊希望把「水門事件」敘述為中情局自行其事。但麥科德最終把尼克森的助手「咬」了出來。
  • 尼克森並沒有被正式彈劾,細數「水門事件」的前前後後
    美國歷史上只有三位總統被彈劾,1868年的安德魯·詹森,1998年的比爾·柯林頓和2019年的唐納·川普。關於尼克森的水門事件,很多人都理解錯了,他不是被彈劾下臺的,也沒有接受正式的彈劾他是主動辭職的,目前沒有美國歷史上沒有總統被彈劾下臺。1974年7月27日,眾議院司法委員會建議彈劾並罷免美國第37任總統理察·尼克森。
  • 川普驚天醜聞曝光,美國人譁然:比「水門事件」更惡劣
    當前,美國大選最終結果即將揭曉,距當選總統拜登1月20日宣誓就職還剩最後兩周。面對敗局已定的局面,美國總統川普卻依然企圖挽回敗局。據環球網1月5日報導,日前,川普與喬治亞州州務卿布拉德·拉芬斯珀格通了電話,要求後者找到足夠的選票以推翻該州的選舉結果。
  • 因「水門事件」而下臺尼克森,究竟觸怒了美國人的哪根神經?
    美國大選出現弄虛作假,這在美國總統大選上已經不是什麼新鮮事情,這不禁讓我們想起20世紀70年代美國總統尼克森的「水門事件」,1974年8月8日晚上,獲取連任的美國總統尼克森發表全國性電視臺講話,宣布辭去美國總統職務,尼克森因此也成為美國歷史上第一位、也是迄今唯一一位因醜聞而中途辭職的每股總統。
  • 三流小記者引爆政壇大醜聞,且看「水門」案如何讓尼克森四面楚歌
    而被中方視為「屁事兒」的「水門事件」,為何最終演變為美國法治史上前所未有驚心動魄的大案?這一切,都要從兩個三流報社小記者說起。三流小記者引爆美國政壇世紀大醜聞!他們發現有一筆私人競選捐款先以洗錢的方式轉到墨西哥一家銀行,然後又存入到涉嫌案犯的銀行帳戶,這無疑表明尼克森的白宮幕僚與「水門事件」脫不掉干係。「水門事件」的瓜眼瞅著越來越大了!!而在「水門事件」中向這兩位記者提供線索的這位神秘人物,有史以來一直是美國新聞史上最大的謎團。
  • 美國水門事件調查記者之一布羅德去世
    9日,普利茲新聞獎獲得者、「水門事件」調查記者之一的《華盛頓郵報》資深白宮記者和專欄作家大衛·布羅德因病去世,享年81歲。美國總統歐巴馬當日專門發表聲明悼念這位前白宮記者團團長。  歐巴馬在聲明中稱讚布羅德「是那個時代最德高望重、最敏銳的新聞評論員」,並指他「是一個待人和善、彬彬有禮的紳士,是一個所有人都會思念的人。」
  • | 歷史今日 | 8月8日發生的事件
    本屆奧運會先後誕生出兩名水上及陸上「飛人」—— 美國選手菲爾普斯及牙買加選手博爾特。前者在「水立方」連奪八枚金牌,後者在「鳥巢」八日內先後以破世界紀錄的成績奪得男子100米、男子200米及男子4x100米接力三枚金牌。
  • 48年前水門事件:倆菜鳥記者扳倒尼克森,多虧一條模糊暗語神助攻
    為首的,就是美國共和黨尼克森競選班子的首席安全顧問詹姆斯·麥克德。瞞天過海雖然案情還沒有完全透露,但消息渠道眾多的《華盛頓郵報》就捕捉到,這則新聞極有可能具有爆炸性的轟動效應。畢竟在大選的背景下,任何風吹草動,都是美國民眾關注的核心。第二天,該報在頭版顯著位置報導了這一事件,史稱「水門事件」。
  • 歷史上最著名的五大間諜|情報|水門事件_網易新聞
    據《參考消息》報導,西班牙媒體最近盤點了歷史上最著名的五個間諜
  • 全明星陣容劇「煤氣燈」揭秘:改編自水門事件
    水門事件是美國歷史上最不光彩的政治醜聞事件之一,對美國本國歷史以及整個國際新聞界都有著長遠的影響。在1972年的總統大選中,為了取得民主黨內部競選策略的情報, 6月17日,以美國共和黨尼克森競選班子的首席安全問題顧問詹姆斯·麥科德為首的5人,潛入位於華盛頓水門大廈的民主黨全國委員會辦公室,在安裝竊聽器並偷拍有關文件時,當場被捕。
  • 著名的美國尼克森總統,竟然被兩個不知名記者搞下臺?
    尼克森訪華原來,這件事情與著名的水門事件有關。或者水門醜聞,是美國歷史上最不光彩的政治醜聞事件之一,其對美國本國歷史以及整個國際新聞界都有著長遠的影響。在1972年的總統大選上,尼克森的五個手下潛入水門大廈,安裝竊聽器和偷拍文件被當場捕獲,隨著兩位記者的調查,發現事情遠沒有想像中的那麼簡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