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來自微信公眾號「非程創新」(ID:Future-Hub),36氪經授權發布。
宏觀環境晴雨表
1. 政治上,總體穩定開放,局部安全風險需警惕。
(1)市場開放,營商自由度高,是東非區域吸收外資的門戶。
得益於市場經濟體制、開放的貿易制度和寬鬆的外匯政策,肯亞在東部非洲的區域性金融、物流、航運樞紐作用明顯。其主要城市蒙巴薩是東非第一大港口城市,奈洛比更是東非金融中心,吸納來自全球的資本、技術和人才。2019年肯亞在世界銀行營商指數排名(Doing Business)中從2018年世界第61名上升至第56,在撒哈拉以南非洲國家中僅次於模里西斯和盧安達。
(2)務實發展民生,以 ICT 行業助推2030願景。
肯亞目前實行多黨民主制,每五年進行一次大選,總統擁有最高行政權,不得超過兩次任期。現任總統烏胡魯·肯雅塔於2012年上任,目前已是第二任期。他於2017年提出的「四大行動計劃」(Big Four Action Plan),延續了肯亞的《2030願景》「Vision 2030」,計劃在2022年前大力發展食品安全、經濟適用房、製造業和平價醫療行業。
同時,肯亞政府也非常強調 ICT 行業在實現發展宏圖中的作用。2019年5月,總統肯雅塔在「非洲轉型峰會」(Transform Africa Summit)上發布《數字經濟藍圖》(Digital Economy Blueprint),要重點發展 ICT 相關的五大支柱產業,包括數字政府、數字商務、基礎設施、創新創業和數字技能培訓。
(3)儘管整體政局穩定,局部不安全因素仍值得關注。
首先,近年大選常伴隨衝突。朱比利黨目前雖為第一大政黨,以奧廷加領導的反對黨「民主改革聯盟」(CORD)在民間一直很活躍。2012和2017年大選年,肯亞多處都發生暴力活動,甚至在2017年因為投票爭議,重新組織選舉。現任總統烏胡魯·肯雅塔於2017年後開始了他的第二任期,2022年即將迎來下一次大選。
其次,地區恐怖主義對肯亞政治態勢和社會秩序構成潛在威脅。2011年肯亞和索馬利亞軍方聯合對索馬利亞的極端組織 「青年黨」 (和蓋達組織 Al-Qaida 有關聯)採取軍事行動,遭青年黨報復,在肯亞主要城市奈洛比和蒙巴薩頻繁組織恐怖主義活動, 加劇地區動亂和不穩定性。2013年9月,奈洛比繁華購物中心恐怖主義槍擊案中70人喪生,2019年1月,奈洛比高檔酒店遭到爆炸襲擊,14名無辜平名傷亡,其中包括本地人和在肯營商的外籍人士。
2. 經濟穩健增長,良好的基礎設施和服務業持續為發展提供動力。
(1)GDP 增速回升,政府採取政策應對通貨膨脹。
肯亞是東非區域最大的經濟體,2014年擺脫低收入國家身份,成為中等偏下收入國家,目前 GDP 總量870億美元。人均 GDP 約為1700美金,在東非共同體國家中排名最高。從2000年至2016年,肯亞 GDP 穩定增長,年平均增速為5.8%,周邊國家平均為3.7%。儘管2017年其 GDP 增速受到政治不穩定和乾旱氣候影響,降至4.9%。近兩年得益於居民消費的增長,GDP 年增長速率已恢復至6%左右。世界銀行預計肯亞經濟在中期將保持穩定上升。
從宏觀經濟指標來看,肯亞採取浮動的外匯匯率,較為穩定,外匯儲備充足。不過,近年來,高通貨膨脹成為肯亞經濟持續發展的挑戰。2017年上半年,曾一度飆升至12%。為調控通貨膨脹,肯亞央行施行利率控制,規定銀行貸款利率不高於央行基準利率4%,但是這也造成了市場上一定程度的信貸緊縮。
(2)基礎設施良好,服務業增長成常態。
肯亞是東非地區工業最發達的國家,具有完善的電力、交通、通信基礎設施,其中,電力和能源服務普及率為63%,遠高於非洲平均水平。同時,服務業發展領跑周邊國家,近年來更是超過農業發展,躍升為支柱產業,佔 GDP 比重47.5%。
(3)金融深化,資本市場流動性提升,是金融科技發展的沃土。
作為整個東非地區的區域金融中心,肯亞銀行業發展迅猛,目前已有27家本地商業銀行,13家外資銀行。2019年,肯亞的銀行總資產上漲了10.1%,約為 GDP 的49.5%,73%的人口住在金融機構網點3公裡以內,公眾對銀行業信心逐漸上升。此外,移動錢包普及很高,2018年用戶移動錢包存款額較去年上漲了12.4%,到目前為止,活躍的移動錢包用戶近3160萬人,佔人口六成以上,每分鐘移動轉帳額近1500萬先令(14.8萬美金),每分鐘移動錢包存取款和支付額約2100萬先令(20萬美金)。
肯亞的私募股權投資活躍度也遠高於其他東非國家,據 AVCA 的研究顯示,2013至2018年私募市場交易額佔東非地區體量的59%。此外,1954年成立奈洛比證券交易所(NSE),是撒哈拉以南地區最早建立的國家交易所。截至2018年有65家上市公司,按交易量來說,奈洛比證券交易所在非洲地區29個證券交易所中排名第4。
3. 社會層面,年輕精英興起,零工經濟或可能成為主流。
(1)人口年輕,受教育程度高,為社會發展提供充足的人力資本。
肯亞目前有5100萬人,以每年2.5%的速度增長,預計到2050年將達8500萬。人口結構呈現高度年輕化,四分之三的人口年齡不到30歲,而且,相較於周邊國家,肯亞基礎教育普及率高,15-24歲之間的年輕人識字率高達87%。此外,年輕的中產也在興起。根據非洲開發銀行的標準,在非洲國家,每日開銷在2-20美元之間的人群可被界定為中產。在肯亞,符合這一標準的人口佔44.9%,他們對耐用品、住房和汽車按揭的需求也越來越大。
(2)高失業率為零工經濟(gig economy)發展提供機遇。
肯亞20至24歲年輕勞動力失業率達19%,高於非洲其他國家平均水平,總體失業人口達200萬人。而已就業人群中,80%集中在非正規經濟(informal sector)。同時,由於總體人口高速增長,每年還有新的100萬名年輕人亟待進入勞動力市場,而本地就業機會有限,無法吸納所有勞動力。零工經濟在這一背景下得到發展。根據美慈組織(Mercy Corps)的研究,零工市場(尤其是線上零工信息和求職平臺)2019年規模達到1.9億美元,出行平臺和求職平臺各佔41%和50%,並預計在接下來的5年內,會以33%的年增長率持續發展,到2023年,總體市場規模將達3億美元。
4. 投資肯亞需重視環境風險。
肯亞對環境保護、野生動物保護很重視,《環境影響評估規定》要求企業在申請其他執照前,必須向肯亞國家環境管理委員會提交環境評估報告並獲其批准。此外,環保、野保相關的非政府和非盈利組織在肯亞很活躍,向不合規的企業施壓。
此前,由中國公司施工的蒙巴薩-奈洛比標準軌距鐵路(SGR)因路線穿越國家公園,就曾受到來自本地野保組織的大規模抗議。類似的,由中方承包建設的拉姆老城燃煤電站因對當地環境的影響也遭喊停。做好充足的環境生態影響評估,是投資肯亞不可或缺的環節之一。
5. 法律制度接近歐美,合規重要性不容忽視。
由於肯亞曾經被英國殖民,肯亞的法律基本沿襲英美法系,在具體的規章設置和政策上,也力求國際標準。例如,《勞工法》對解僱程序有著嚴格的步驟。此外,今年11月,肯亞出臺數據保護法,依照歐盟2018年出臺的通用數據保護條例(General Data Protection Regulation, GDPR)編訂,對網際網路公司和其他使用用戶數據的公司權限進行了限定,由於實施時間還不長,影響和成效有待觀望。
此外,為吸引外資,政府也出臺了相關法律,給予外資投資人信心。例如,《外國投資保護法》和《投資促進法》保障了資產不會被政府強制徵收,公共與私營部門資本合作(PPP)法案也更吸引了社會資本參與公共工程的建設。不過,企業稅率還處在相對較高的水平。本國企業所得稅率30%,外資企業為37.5%。
數字經濟新動能
1. ICT 基礎設施完善,數字經濟底層建築穩固。
得益於鋪設海底的數條電纜,肯亞移動網際網路數據傳輸速度平均每秒13.7Mb,位列世界第14,甚至優先於美國。此外,肯亞寬帶網際網路速也領先其他非洲國家,平均每秒12.2Mb,在中東和非洲區域排名第三。3G覆蓋率約85%,4G覆蓋率約30%。
2. 手機、移動網際網路普及率高,使用成本低,男女用戶消費習慣有差別。
在肯亞,91%的人擁有手機,其中30%為智能機。移動網際網路普及率為84%,約4300萬人能用手機上網。手機網絡流量資費逐年下降,以 Telkom 為例,500MB日流量費用為50先令(0.5美元)。不過,平價網絡聯盟(Alliance for Affordable Internet)研究表示,男性和女性消費者在流量套餐選擇上有所區別。70%的女性用戶會買 350MB 及以下的套餐,不到10%會買超過1GB的套餐,而超過32%的男性會選擇購買 1GB 及以上的套餐。
3. 社交媒體和移動錢包使用常態化,移動服務發展空間大。
目前肯亞有800萬活躍的社交媒體用戶,他們平均每天花3個小時在社媒上,其中使用最多的是 Whatsapp 、Facebook 和 Twitter 。電信公司為了滿足用戶需求,在流量和話費套餐裡也會加上 Whatsapp 的選項。此外,肯亞共有4700萬移動錢包帳戶,2018年交易額達36億,除了 P2P 轉帳,越來越多用戶習慣使用移動錢包進行線下和線上交易付款,以及獲得信貸服務。目前肯亞已有超過300款小額信貸 APP 。
據 Frost & Sullivan 預測,到2020年,移動服務類市場規模將增長至51億美元。另外,儘管肯亞是英語國家,日常交流中使用斯瓦希裡語(Swahili)也很常見。據統計,提供斯瓦希裡語版本的 APP 已有30,000多款。可以預見,未來基於手機的移動服務類產品將更加多元。
創投生態全面解讀
1. 本地創業氛圍濃厚,頭部公司蓄勢待發。
在非洲,肯亞的創投生態發展時間最長,也是最發達的之一。據不完全統計,有約200家初創公司,包括近70家網際網路創業公司。創業者背景以肯亞大型公司、跨國公司、Jumia 和 OLX 等公司管理職位為主,由於 OLX 關閉肯亞辦公室,一部分的 OLX 高管開始網際網路創業。大部分創業團隊驗證時間約為2年,前期靠自有資金居多,2年左右開始外部種子輪融資。
由於肯亞創業潮開始較早,近兩年已有幾匹黑馬得到國際資本的青睞。例如 B2B 食品供應鏈平臺 Twiga Foods ,最近一輪融資2380萬美金,今年10月由高盛領投;農村電商 Copia Global 今年11月獲2600萬美金 B 輪融資,由英國影響力投資機構 LGT Lightstone 領投。此外,更有 2B 的支付服務公司 Cellulant 獲4750萬美金 C 輪融資,以及獲得1億美金 D 輪融資的教育科技公司 Andela ,都是非洲比較少有的進入 C 輪、D 輪的初創公司。
2. 投資機構眾多,融資熱度逐年升溫。
此外,由於肯亞在東非地區,經濟,商業,金融和物流上的領先地位,吸引了眾多投資人的目光。除了在非洲深耕的歐美投資機構如 TLcom Capital 、AHL Venture Partners 外,近年來也有不少本地風險投資機構興起,Novastar Ventures 、Savannah Fund 等。
從整體融資規模和活躍程度來說,肯亞領跑其它東非國家。根據 Disrupt Africa 的研究,超過500家初創公司在肯亞獲得共計4億美元以上融資。2018年,整個非洲大陸的初創融資國家排名中(綜合考慮未公開的融資金額),肯亞排名第一,44家公司獲得共計3.48億美元的融資。2019年也是融資的豐收年,明星物流公司 Lori Systems 、電商公司 Copia Global 分別獲3000萬美金、2600萬美金投資。
3. 孵化器密集,創投生態蓬勃發展。
專注早期創業孵化的機構多達48家,在撒哈拉以南非洲僅次於奈及利亞和南非,這樣的支持力度不僅吸引了更多優秀的創業者團隊,還使得生態圈更為緊密。
本地主要孵化器包括:
iHub:成立於2010年,是肯亞最有名的孵化器,目前主要依靠空間出租,調研及諮詢,主辦活動等方式盈利,已經被奈及利亞的 ccHub 收購。空間佔地面積2.5萬英尺,能容納近100家公司,租金80-1000美元不等。合作近300家創業公司,覆蓋多個領域,同時也向初創公司提供資金, 其投資組合中的公司已經融資過4000萬美元。同時,和多家知名跨國公司達成合作, Google , Intel, Hivos , Barclays,Microsoft , Qualcomm , Seacom , Google for Startups , Omidyar , The World Bank , Facebook , Safaricom , Oracle 等。
iLab:iLab 位於肯亞最好的私立大學之一 Strathmore University 內,非盈利性質,依靠大學資源及多個跨國公司的贊助,支持著近100位創業者,對其提供指導,種子輪資金,空間,法務及財務諮詢等各項服務。
主要賽道機會及代表公司訪談
1. 金融科技賽道
同其他非洲國家一樣,非正式經濟在肯亞經濟中佔據了很大比重,眾多初創公司聚集在金融科技領域裡,為缺乏或沒有得到充分的金融服務的人群提供服務。肯亞在金融科技領域,走在非洲的前列,主要得益於行動支付的普遍應用。2007年,M-pesa 由運營商 Safaricom 推出,提供轉帳,貸款,儲蓄等服務。自此之後各種金融創新應運而生。截至2019年,有2260萬以上的人口使用 M-pesa 。
這一賽道的細分領域主要包括:
(1)小額貸款
基於較高的手機普及率和較完善的行動支付,小額信貸產品十分盛行。其中,35%的借貸需求為家庭日常消費,話費充值,個人或家用物品,37%為商業需求,只有7%用於醫療急用。目前大約有49家以上的平臺可以提供即時的現金貸。然而,不斷增高的壞帳也是急需解決的問題。由於一些現金貸平臺由於不屬於金融機構,並不受到肯亞目前的《銀行法》,《小額金融法》和《肯亞中央銀行法》監管,這一行業仍處於粗放的發展階段。在這個領域,雖然目前已有眾多玩家,但我們認為,還是有進一步發展及向其他東非地區拓展的空間。
這一領域主要公司有:
Tala :目前已經進入 D 輪,融資累計超過2億美元,投資人包括 Revolution , Paypal 等。Tala 在南加州,肯亞,墨西哥,菲律賓和印度運營。提供的貸款範圍在10-500美元
Branch :融資累計1.7億美元,投資人包括 IFC ,Visa ,Foundation Capital 等,目前在肯亞奈洛比,舊金山,孟買,墨西哥和拉各斯運營。
(2)跨境轉帳
對大多數非洲國家來說,傳統的跨境轉帳方式耗時漫長、成本高昂。目前比較常見的跨國轉帳的方式是 swift(覆蓋200個國家,10K+銀行和金融機構), swift 的缺點是耗時非常久, 最少也要1-5天,一般會更久,費率在4-6%。在這個賽道也湧現出了一些初創公司,通過科技創新降低費率和轉帳時間,該賽道的挑戰主要是如何形成規模效應及涉及外匯的合規性。
這一領域的主要公司有:
BitPesa :2013年成立,通過區塊鏈技術,完成跨國轉帳,收取3%佣金,累計融資3000萬美元。
Chipper Cash :移動跨境P2P轉帳平臺,累計融資840萬美元。2018年上線,提供快捷的境內外轉帳服務,在加納、烏幹達、奈及利亞、坦尚尼亞、盧安達和肯亞已有近60萬活躍用戶,達300萬筆轉帳。今年9月與 Paystack 合作,已擴張至奈及利亞。
Wapipay :前 interswitch 東非區CEO和前Ocash負責人共同創立,主營非洲與亞洲之間的支付網關業務。依靠各個合作夥伴,完成非洲與亞洲之間的跨國轉帳(包括個人對個人,企業間轉帳,大宗支付),收取2.5-3%的費率。
(3)SACCO數位化
SACCO (Saving and Credit Cooperative Organization)是一種儲蓄信貸合作社,其目標是為會員積蓄儲蓄,然後為他們提供信貸便利。SACCO 的總體目標是促進其成員的經濟利益和整體福利。肯亞的 SACCO 目前是社會經濟發展合作信貸的主要來源之一。合作社運動現在佔肯亞國內生產總值的45%以上,據估計,每兩個肯亞人中至少有一個直接或間接地從合作社中謀生。多年來,合作社運動主要以農業為導向。但是,最近,合作社運動在活動和利益上經歷了明顯的多樣化,尤其是儲蓄和信貸。其他非農業合作社也應運而生,並涉足住房等領域。SACCO 是農村金融的主要來源之一,在許多農村地區,本地 SACCO 是唯一的金融服務提供商。雖然尚不知道在肯亞運營的 SACCO 的確切數量,但估計範圍從4,000到5,000不等。近年來,一些初創公司,圍繞 SACCO 的數位化,做出了很多技術創新。主要公司包括:
FinAccess :為 SACCO 和其他合作組織提供數位化解決方案,使其免於使用紙張和繁瑣的 spreadsheet 來完成日常運營。盈利來源主要為SaaS使用費和交易費用。目前已經合作66個SACCO ,是肯亞在該領域做得最大的一家,2019年收入超過100萬美元,覆蓋40萬以上用戶。
Kwara :入選2019年的 google launchpad program ,主要服務為向 SACCO 等合作組織提供數位化平臺,完成身份驗證,收款,放貸,統計分析等。
(4)供應鏈金融
自2016年9月以來,肯亞將商業貸款利率的上限設定為比央行基準利率(目前為9.5%)高出四個百分點。雖然其目的是限制企業和個人的借貸成本,但在很大程度上卻產生了相反的效果,銀行認為中小企業風險太大,無法放貸。一些初創公司切入了這個賽道,不直接向中小企業提供現金貸款,而是通過供應鏈金融的方式,比如保理和保兌等,相比於針對個人的貸款,中小企業可以出示日常流水和資產等證明,壞帳風險較低。這一領域的代表初創公司是 Zanifu ,創始人來自 Sendy 和 Kopokopo 。月利率7-10%左右,目前每月提供2500筆左右貸款,近28萬美元,利息收入約5萬美元。截止目前已經放貸200萬美元,壞帳3.2萬美元,壞帳率低於2%。每筆貸款平均110美元。
2. 物流科技賽道
肯亞物流行業每年增長率在15%, 預計2023年市場規模將達50億美元。非洲市場的物流成本,佔到商品成本的40-60%,相比美國的6%,有很大的縮減成本的空間。目前肯亞的物流初創公司,解決的主要問題集中在以下三個方面:1)整合農村和城市市場,農村地區缺乏足夠的道路基礎設施,很大一部分人口與供應鏈脫節,縮小城鄉差距是物流業的一個重點;2)提供高效且具有成本效益的數字物流平臺,匹配供需;3)B2B 服務,儘管由於快速的城市化和電子商務滲透率的提高,面向消費者的物流參與者看到了可觀的增長,但在短期至中期內,以企業為中心的公司有望在非洲的物流領域佔據主導地位。
主要的物流科技公司有:
Lori:目前已經完成A輪融資。2016年成立,提供移動端的 on -demand 卡車運輸服務,對接商戶和貨車司機,主要在東非地區運營,目前已經擴張至奈及利亞。
Sokowatch:完成250萬美元種子輪融資。2016年成立,為中小線下店提供快捷配送。目前在肯亞和坦尚尼亞運營,已經向1萬家小零售商配送50萬個訂單。在撒哈拉以南的非洲,有近1000萬非正式的零售商。
Bwala:最後一公裡物流公司,擬開啟 A 輪500-800萬美元融資。2017年成立,已經完成了10萬單,目前每天700-850單,客戶主要是電商,零售商和製造企業。目標為肯亞2000個代理,單日6000-8000單。
Sendy:共計融資2750萬美元。2015年成立,平臺上整合摩託車,卡車,貨車等運輸資源,已經完成18萬單,平臺上有700個司機,2018年收入150萬美元。
M-Post:最近剛完成 A 輪融資190萬美元。成立於2015年,MPost 和肯亞郵政及 Safaricom 合作,用戶可通過其手機號獲取專屬虛擬郵政信箱地址。當快遞包裹或信件到達實體郵政點時,用戶會收到簡訊提醒,並選擇是否去郵政點自取或送貨上門。超過40,000名用戶已通過 MPost 收取22,000個包裹,用戶留存率高達85%。目前其業務已擴展至烏幹達,並計劃打開盧安達、波札那、肯亞、南非市場。在物理地址基礎設施不發達的撒哈拉以南非洲,MPost 提供的移動郵政解決方案有助於進一步促進電商和物流行業的發展。
3. 出行科技賽道
肯亞的出行問題主要集中在,在一個擁擠的城市中,如何提供更便宜的有效率的出行方式。目前肯亞人口密集的前5大城市共有725萬人, 其中首都奈洛比440萬人,註冊車輛在2.5-3.2萬輛,預計2030年車輛保有量為130萬輛,交通工具的缺口是明顯存在的。同其他非洲國家類似,肯亞缺乏有效的公共運輸系統,非洲窮人每天出行的總次數中,超過75%是步行,普通計程車和摩託車計程車佔非洲機動旅行總數的75%至80%。
目前非洲大陸有60家網約出行的公司,考慮到大眾需求,交通狀況,便捷性,實際購買力,消費頻次等要素,以兩輪摩託車出行的初創公司居多(市場規模預計在40億美元)。其中,Go-Jek 旗下的 Go-ventures 支持了烏幹達的摩託車出行公司 safe boda ,已經擴張到肯亞,與 uber 和 taxify 的2輪車boda服務展開競爭。四輪出行的網約車公司主要以 Uber , Taxify (Bolt) , inDriver 為主,於2014年起陸續進入肯亞市場,該賽道的玩家還包括 Safaricom 旗下的 Little Cab 。同時,Safaricom 旗下的 little shuttle 和埃及的 swvl 在小巴車市場也展開競爭。
肯亞也是 Uber 的第二大市場,擁有36.4萬活躍用戶,6千司機;截止2018年8月,UberX 的最低乘客票價在奈洛比為1.75美元,約翰尼斯堡為1.81美元,拉各斯為1.11美元。
其他本地玩家包括:
Little:2016年上線,Safaricom 旗下產品,目前已經擴張到烏幹達,尚比亞,坦尚尼亞和加納。已融資5000萬美元,估值7000-7500萬。支持 M-Pesa 付款(肯亞94%滲透率),同時允許功能機用戶通過 USSD 訂車,車內提供免費 wifi 。除網約車業務外,還有摩託車網約和公交車服務。目前1萬名司機,100萬用戶,60%在肯亞,每日1.2萬單。司機同時也是 M-Pesa 的代理。
Maramoja:2013年末在肯亞上線,接下來18個月計劃擴張到埃塞、喀麥隆和加納。平臺根據乘客和司機的社交關係互相匹配。已經完成天使輪融資。
非洲四輪網約車整體市場佔統治地位的依然是 Taxify 和 Uber ,這兩家在非洲都處於虧損狀態,對非洲市場的投入屬於長期性的戰略投入,不同地域有本地玩家或其他跨國玩家,但是體量和增速都比較小;四輪車仍然是中產以上人群出行的方式,大眾市場普遍的需求是二輪的摩託車網約出行,因此 Uber , Taxify 在非洲市場都做了本地化的調整,加入了 boda 摩託車出行的服務,二輪出行也是目前網約車競爭最激烈的賽道;具體到東非市場,肯亞、烏幹達、坦尚尼亞已經被 Uber ,Taxify ,Little 等教育得不錯,可以作為一個整體的市場來考量規模和體量。
4. 本地生活賽道:
信息分類網站 Olx 於2012年進入肯亞,10萬用戶,100萬個品類,電子產品/汽車/手機及房產等品類較多,農民也會使用該網站銷售農產品,2019年總部位於奈及利亞的同類公司 Jiji 收購 Olx 在肯亞、烏幹達、加納和坦尚尼亞的業務。Uber eats 於2018年5月正式在奈洛比運營,對接100+餐廳,支持現金、m-pesa 、銀行卡支付,配送費約1.5美元。隨後2018年8月,Jumia Food 宣布在肯亞運營。2019年,西班牙 on demand 配送服務商 GLOVO 進入肯亞市場,保證45分鐘內送達用戶。
得益於較完善的支付和物流基礎設施,近年出現了大批本地生活服務的初創公司,比如:CarPros:創始人為前 Olx 員工。肯亞目前存量汽車大多數為二手車,二手車的交易需求比較頻繁。車主可以通過 CarPros 上的汽車經紀人對汽車估價和代理後續出售,不需要親自對接潛在買家。平臺收取一定前期費用和佣金。
Gobeba:創始人為前 Olx 肯亞國家經理,提供煤氣罐充氣配送的服務,未來旨在通過按需物流服務為客戶和小型企業提供多種服務,包括雜貨店購物,加油站,包裹,食品和飲料等。
Sumo:肯亞的「大眾點評」,提供商戶資訊及各類打折優惠券。
本地生活賽道需要一定體量的具備購買力的中產,肯亞國家統計局(KNBS)表示,肯亞中產每個月的支出在23,670肯亞先令(約236美元)至199,999(約2000美元)肯亞先令之間,按照該標準,目前肯亞中產群體人數較少,但在不斷增長中。同時,由於較其他非洲地區更完善健全的支付和出行等基礎設施,本地服務具備了在肯亞誕生的稟賦條件。大型公司比如 Uber , Olx , Jumia 等的長期教育,也使得後續的本地服務初創公司節省了教育用戶的成本。
5. 農業科技賽道:
農業比重在肯亞僅次於服務業,佔 GDP 的1/3。由於手機在農民中普及率高,通過移動端的手段解決農業問題,肯亞在促進農業的方面在非洲是領先的。
主要的公司有:
Twiga Foods :成立於2014年,目前已經對接1.7萬個農民。主要模式是對接農民和市場的食品配送公司。目前三輪融資達4400萬美元以上,投資人包括 IFC ,TLcom 和 Google Launchpad Program 。
Apollo Agriculture :農民可以通過該平臺獲得信貸以及通過農產品健康質量檢測的原料,並可選擇農業保險產品,目前已融資900萬美元。
6. 能源電力 Cleantech 賽道
總統肯雅塔曾於去年底宣布,計劃到2020年,國家全部電力都由清潔能源供應。
目前肯亞已有70%的電力來自清潔能源(風能、太陽能、水能、地熱能等),地熱發電能力排名世界第9。有900萬戶人家使用分布式太陽能系統,這一數字還在迅速上升。政策利好,這一賽道也湧現了很多玩家。其中最著名的還是 M-kopa , 以融資租賃模式(Pay-as-you-go,PAYG)為低收入家庭提供可支付的能源產品及服務,截止目前融資達1.62億美元。35美元首付,之後每天通過 M-pesa 支付0.43美元。
7. 醫療科技賽道:
肯亞面對的醫療問題主要為醫療資源有限,缺乏足夠專業的醫生,醫療設施較差等在非洲普遍存在的問題。據統計,註冊的活躍醫生只有6394名,每6355名人口才擁有不到一名醫生。
主要的公司有:
Mydawa :成立於2017年,在線藥店,融資800萬美元。
M-tiba :成立於2015年,移動端醫療儲蓄項目,融資200萬美元。通過和 Safaricom 的合作,目前已經有400萬用戶,1200個醫療服務商。
Bismart :2017年成立,提供移動端的小額保險,目前已經擁有700名客戶,合作13個保險產品提供方。
結語
開放活躍的經濟金融市場、良好的基礎設施和巨大的人力資本優勢使得肯亞成為東非區域科技發展的領跑國家,尤其是移動網際網路的高普及率為金融科技、物流、出行、農業科技等新興行業發展提供了充足的沃土,也常被比作非洲矽谷。
對想要出海的創業者來說,肯亞的支付、物流等基礎設施相較於包括奈及利亞在內的其他非洲國家有巨大優勢,適合快速驗證產品。不過,在潛在市場規模方面,肯亞人口基礎有限,若想抓住非洲接下來十年的人口增長紅利,需要考慮向東非其他市場輻射,甚至向西部非洲擴展。
對投資人來說,肯亞繁榮的創投生態很早就吸引了歐美資本的關注。中國投資者入場較晚,需利用比較優勢在激烈的競爭中打開局面。需要注意的是,肯亞法律體系和歐美較為接近,很多國際標準也直接沿襲,做好充足的法務盡職調查必不可缺。尤其是最近頒布的《數據保護法》對網際網路創業行業的影響,需要謹慎留意。
編 | 杜俊@36氪出海
圖 | Pexel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