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死亡《尋夢環遊記》裡說過這樣一段話:
真正的死亡是世界上再沒有一個人記得你,死亡不是生命的終點,遺忘才是。死亡也不是真的逝去,唯有遺忘才是永恆的消亡。
對於已逝的親人,每個人都在用不同的方式懷念著。
許多人因為感同身受,成了知音。
我與韓阿姨結緣,是因為她在我寫的這篇千裡孤墳,無處話悽涼裡的評論。
讓我淚流滿面……
然後韓阿姨,跟我講述了一些關於她對逝世48年的姥爺及母親的懷念。
並委託我幫她寫出來,希望在這段親情故事中能喚醒你我遺忘的記憶。
口訴人:韓阿姨 58歲
童年喪父
我這一生命運坎坷,好在有疼我的姥爺,以及愛我的母親。
別人都說我是小姐的身子丫鬟命,在我十一個月大的時候父親染上疾病,突然去世。
我的父親原本是北京某軍的副團長,那天父親帶領軍隊去修路,冒著大雨施工,結果被淋得全身溼透,當天晚上回來就發高燒還連拉帶吐。
母親著急地叫來了軍醫,打了針,也吃過藥。
誰知沒過幾天,我的父親就去世了。
面對這突如其來的打擊,母親大哭了幾天,望著嗷嗷待哺的我,她才重燃起生活的希望。
但那個年代沒了父親的依靠,母親一個弱女子要帶著小孩討生活,實在艱難。
我三歲那年,母親把我從北京帶回了山東姥爺家,姥姥心疼母親,感嘆她命苦。
急火攻心,一病不起,結果還不到半年就去世了。
我的姥爺命苦,娶了三個老婆都不能白頭偕老。
我姥姥是帶著我母親和小姨改嫁給他,姥爺前面娶過兩個老婆,都還沒有生孩子就早早去世。
姥姥和姥爺後來倒是生了個兒子,可惜早早地夭折了。
要說姥爺這一生經歷了這麼多生離死別,人應該會頹廢,悲觀,消極。
可他卻是將悲痛化為慈愛,對我母親及小姨視如己出,對她們掏心掏肺地好。
與姥爺相依相伴
姥姥剛去世沒多久。
我的姥爺就自告奮勇地對我母親說:「閨女,你再找個男人嫁了吧!小白我來替你養著,你還年輕,以後的日子還長著呢!」
後來母親認識了我繼父,就跟著他去了東北。
我則由姥爺帶著,從3歲到12歲,這段時光成了我一輩子抹不去的記憶。
姥爺對我的好,是發自內心的疼愛。自己常常省吃儉用,好吃的都留給了我,無論我怎麼調皮,姥爺都沒動過我一根手指頭,也沒說過一句重話。
我在姥爺的庇佑下,悽慘的人生卻活成了童話裡的公主。
我八歲那年得了黃疸性肝炎,可把姥爺急壞了,生怕我會有個閃失。
姥爺當時自己身體也不好,就委託他的二侄女帶我去醫院看病。
姥爺的二侄女人很好,她是姥爺弟弟的女兒,我就叫她二姨。
那時二姨整天帶著我去醫院,可是這病也不是一天兩天就能好,二姨也有自己的工作。
後來小小年紀的我,就只能自己去醫院打針,護士總會目送著我離開。
那段時間姥爺為我愁得吃不下,睡不著,病情反反覆覆。
直到數月後我康復,姥爺的病也跟著痊癒了。
姥爺高興地領著我到處去串門,看到相識的人就說:「俺小白的病都好了!」
一臉燦爛地笑著,就想告訴所有人我的病好了。
別看姥爺年紀大,又是男人。他的心思卻很細膩,他會變著花樣給我扎辮子,還會給我做衣裳。
我的衣服多的一天一換也可以不重樣,村裡的小女孩都對我羨慕得好。
姥爺親手還給我做了個鞦韆,每當我蕩得大喊大叫時,姥爺就在一旁笑嘻嘻地看著,又生怕把我摔著。
隨時準備著接住我。
最開心的是,姥爺出錢讓二姨帶我去看電影,而他自己卻捨不得花錢去。
如果我在外面和別人打架,只要打輸哭了,姥爺總是會為我挺身而出。
馬上會領著我找人家說理去,如果我打了別人跑回家,人家找上門時姥爺就叫我躲起來。
那條街上的人都知道,我姥爺是個老護犢子,她們也都不計較。
姥爺病重,與母親久別重逢
轉眼我十一歲了,那天我放學回家,看見了好久不見的母親。
她抱著我五個月大的弟弟,邊上還有一個三歲的妹妹,久別重逢我的眼淚奪眶而出,當時都不知道說什麼才好。
但我那天是真的很開心。
沒過幾天我小姨也抱著她八個月大的女兒回來了。
後知後覺的我,這才知道原來是姥爺病重,而我卻天真地以為姥爺只是尋常感冒,過幾天就會好。
後來母親就負責帶著姥爺看病,抓藥,上姥爺單位報銷發票啥的。
小姨就負責在家裡洗衣,做飯帶小孩。我放學之後也幫忙看小孩。
有一回我給小姨的女兒餵飯,太燙了飯撒在地上,掉下去的時候碰到了小孩。
她身上起了泡,就哭了起來。
小姨見狀,就打了我。
我長這麼大第一次被打,就大聲地哭起來,姥爺聽見之後不顧虛弱的身上,從床上爬起來。
也是生平第一次扇了小姨一個耳光,姥爺氣憤地說:「小白每天一放學,就幫你們帶孩子,有多累,你還打她。」
我這麼多年可從來沒碰過她。
聽了姥爺的話,我哭得更傷心,覺得自己委屈極了。
後來母親回家,看著我們一個個地哭,也忍不住哭了起來。
那天我們大大小小地都哭了,母親為什麼哭後來我知道了。
因為沒過多久,我的姥爺就去世了。
當時的我哭到聲音沙啞,失聲了三天。
那是我自懂事以來第一次面對生離死別,想到我的姥爺將埋在土裡,與我陰陽相隔,我的心就揪心地疼。
儘管已經過去48年,可我對那些與姥爺有關的記憶從未忘卻,一直珍藏在心中。
姥爺去世後,我跟著母親去了東北,和繼父生活在一起。
那是一段不堪回首的往事,沒有了姥爺的日子,我不再是公主,而是繼父嫌棄的邊緣人。
歲月如梭,轉眼我也步入老年,可是今天回憶起我的姥爺,我仍像個孩童,幾度泣不成聲。
我的姥爺泉下有知也會欣慰,我母親和小姨為了報答他的恩情,都隨了他的姓改成了「鍾」。
我的姥爺,他對我的好無人能及。
我愛他,勝過一切。
結語:
這也許僅是一段普通的再普通不過的親情,人生就是如此,由無數個生活瑣碎的片段,匯聚在一起譜寫出了人間的悲歡離合。
有心者就算是親人的一句叮嚀,一聲呼喚,一個微笑,都能銘記於心。
對逝去的親人,總能緬懷於心。
無論過去多久,自己有多老,在記憶裡我們依然,還是那個被愛著的小孩童。
正因為曾經被愛過,有回憶相伴,漫漫人生路才不會覺得孤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