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夥伴們注意啦!
上海市2020年度「科技創新行動計劃」高新技術領域項目申報指南
為推進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加快建設具有全球影響力的科技創新中心,根據《上海市科技創新「十三五」規劃》,上海市科學技術委員會特發布2020年度「科技創新行動計劃」高新技術領域項目指南。
請注意時間節點,準備申報吧!
申報指南詳見↓↓↓
一
徵集範圍
專題一、新一代信息技術
方向1、北鬥導航空間信息技術研究與應用示範
研究目標:
圍繞自主時空信息體系建設需求,突破北鬥導航產業規模化應用發展瓶頸技術,突破室內外無縫融合定位技術的研究和應用,加強融合創新,布局前瞻技術研究和共性技術攻關,形成新興技術的研發和示範應用,支撐北鬥導航空間信息產業持續創新發展。
研究內容:
(1)面向城市複雜環境空間全景數據採集設備開發及示範應用。
(2)研究北鬥三號高性能位置服務應用核心算法和應用核心部件、北鬥三號地基增強伺服器等關鍵技術。
(3)開展北鬥時空在多元融合室內外無縫定位技術、低成本高可靠車道級融合導航技術、應急救援等場景中關鍵技術研究及應用示範。
執行期限:
2020年10月1日到2022年9月30日。
經費額度:
本方向為非定額資助。研究內容(1)、(2)擬各支持不超過2個項目,研究內容(3)擬支持不超過3個項目。
申報主體資質條件:
本市企業。企業自籌投入研發經費與申請資助經費之比不低於2:1。
方向2、新型基礎設施建設關鍵技術研究與應用示範
研究目標:
圍繞新型基礎設施建設需求,聚焦5G、區塊鏈等領域關鍵技術突破,推動核心產品研發與行業應用示範,著力提升本市創新策源能力、培育經濟發展新動能。
研究內容:
(1)研究區塊鏈高效共識算法及其安全性證明方法,研究網絡優化、可驗證狀態存儲訪問、高並行合約虛擬機等共性關鍵技術,構建自主智慧財產權區塊鏈底層平臺,接入節點數不少於1000個,數據處理能力達到3000TPS,並在航空供應鏈等場景開展應用示範。
(2)開展網絡體系架構創新,研究單波長50Gb/s無源光網絡系統關鍵器件及設備。
(3)研究5G安全、低時延高可靠、低功耗大連接等技術,開展工業領域應用示範。
執行期限:
2020年10月1日到2022年9月30日。
經費額度:
本方向為非定額資助。每項研究內容擬各支持不超過2個項目。
申報主體資質條件:
研究內容(1)申報主體是本市獨立法人單位,其他研究內容申報主體是本市企業。企業牽頭申報時,企業自籌投入研發經費與申請資助經費之比不低於2:1。
方向3、基礎軟體關鍵技術研究與應用示範
研究目標:
推動基礎軟體關鍵技術研究,提升國產軟體技術研發水平。
研究內容:
(1)研發基於業務藍圖語言和領域建模技術的企業管理軟體低代碼快速開發雲平臺,面向能源、電力、通信等行業開展應用示範。
(2)研究圖片及文本信息的自動化提取與智能分析技術,研製無人幹預行政自動審批原型系統,面向政務應用場景開展應用示範。
(3)研製適應眾核並行、安全可控、虛擬化等重大需求的新型網絡與安全設備的作業系統。
執行期限:
2020年10月1日到2022年9月30日。
經費額度:
本方向為非定額資助。每項研究內容擬各支持不超過2個項目。
申報主體資質條件:
研究內容(2)申報主體是本市獨立法人單位,其他研究內容申報主體是本市企業。企業牽頭申報時,企業自籌投入研發經費與申請資助經費之比不低於2:1。
方向4、新型顯示技術研究與應用示範
研究目標:
面向中大尺寸AMOLED應用領域,推動AMOLED顯示共性關鍵技術的專利布局及風險預警系統建立。
研究內容:
面向筆記本電腦顯示、車載顯示等領域,開展柔性摺疊AMOLED筆記本以及車載顯示長壽命、高解析度等共性技術設計、驗證及風險預警系統研究。
執行期限:
2020年10月1日到2022年9月30日。
經費額度:
本方向為非定額資助。擬支持不超過1個項目。
申報主體資質條件:
本市企業。企業自籌投入研發經費與申請資助經費之比不低於2:1。
專題二、先進位造與裝備技術
方向1、智能製造系統和機器人技術創新與應用示範
研究目標:
圍繞上海製造業高質量發展的戰略目標,通過共性關鍵技術研究和設備、系統、平臺等研製,打造行業示範標杆,賦能「上海製造」與機器人產業跨越發展。
研究內容:
(1)開展多優先級實時協同決策、數據與知識驅動、泛在互聯等關鍵技術研究,研發IT和OT融合的智能工廠管控平臺,實現在鋼鐵行業大型企業的驗證應用示範。
(2)面向生產型企業服務性環節專業化分離和外包,研究開發面對多品種、小批量生產類型的CNC製造企業刀具外包網絡協同管理技術,並在柴油發動機行業示範應用。
(3)研究微電子行業封裝自動化檢測技術,開發自主可控設備並實現產業化應用示範。
(4)面向多孔手術機器人創新發展,研發並突破手術機器人輕量化本體、主操作控制臂、多自由度能量器械,影像信息融合等關鍵技術,醫工協同在不少於3個醫院開展臨床研究,支撐整機獲得NMPA產品註冊證。
(5)研製一體化人體自然腔道手術輔助機器臂系統,實現狹小空間內精準人機協同操控,並開展臨床實驗。
(6)面向軌道交通工控雲、智能網聯汽車,研究工控威脅分析方法和安全防護技術。
(7)針對新一代智慧機器人,集成國產化電機、減速器、驅動器,研製具有高可靠性、高精度、高功率密度的一體化電動關節組件,實現3類機器人的應用示範。
(8)研製基於雙編碼器閉環反饋技術的高性能機器人攪拌摩擦焊技術與系統;開展服務機器人多場景協作與交互關鍵技術研究與示範。
(9)圍繞高端製造流程智能化需求,開展雷射三維成像探傷檢測技術研究;位姿跟蹤與精度測量在線檢測技術研究;零部件規模化生產高效智能探傷溯源技術研究,並在航空、造船、汽車等行業開展示範應用。
(10)研發工業高可信接入系統,研究工業軟體威脅分析和工控協議解析還原等安全技術。
執行期限:
2020年10月1日到2022年9月30日。
經費額度:
本方向為非定額資助。研究內容(4)、(5)、(6)擬各支持不超過2個項目,研究內容(8)、(9)擬各支持不超過3個項目,其它研究內容擬各支持不超過1個項目。
申報主體資質條件:
本市企業。企業自籌投入研發經費與申請資助經費之比不低於2:1。
方向2、航天航空製造技術研究與應用示範
研究目標:
服務國家航天航空戰略,突破全球多媒體衛星、大型客機製造、民用航空發動機先進構型設計與驗證等技術,引導產業鏈企業和產學研團隊協同提升產業鏈配套能力,推進航天航空科技創新促進經濟發展。
研究內容:
(1)開展柔性寬帶空間基站關鍵技術研究與驗證,為天地一體化信息網絡及全球多媒體衛星系統建設和商業運營提供技術支撐。
(2)研究齒輪傳動渦扇(GTF)構型航空發動機風扇驅動齒輪箱柔性支撐結構設計關鍵技術。
(3)面向航天應用領域,開展新一代衛星網際網路信息轉發載荷、大型柔性太空飛行器分布式測量與協調控制等技術研究;面向航空應用領域,開展大飛機複合材料梁結構質量控制及評價技術研究、飛機客艙內部定製化設計合成創新研究。
執行期限:
研究內容(1)、(2)執行期限為2020年10月1日到2023年9月30日;研究內容(3)執行期限為2020年10月1日到2022年9月30日。
經費額度:
本方向為非定額資助。研究內容(1)、(2)擬各支持不超過2個項目,研究內容(3)擬支持不超過4個項目。
申報主體資質條件:
研究內容(3)申報主體是本市獨立法人單位,其他研究內容申報主體是本市企業。研究內容(2),企業自籌投入研發經費與申請資助經費之比不低於1:1,其餘研究內容,企業牽頭申報時,企業自籌投入研發經費與申請資助經費之比不低於2:1。
方向3、燃料電池汽車關鍵技術研究與應用示範
研究目標:
落實上海市燃料電池汽車發展規劃要求,加快膜電極批量製備技術和核心材料技術攻關,完善標準體系。
研究內容:
(1)研究低成本長壽命膜電極批量製備及應用技術,實現動態工況下膜電極壽命≥10000小時,產能≥5000平方米。
(2)研究長壽命低鉑催化劑、氣體擴散層等關鍵材料製備技術。
(3)研究面向35MPa與70MPa車用高壓全纏繞儲氫氣瓶定期檢驗技術,建立地方/行業/團體檢驗標準(送審稿)。
執行期限:
2020年10月1日到2022年9月30日。
經費額度:
本方向非定額資助。研究內容(3)擬支持不超過1個項目,其他研究內容擬各支持不超過2個項目。
申報主體資質條件:
研究內容(3)申報主體是本市獨立法人單位,其他研究內容申報主體是本市企業。企業牽頭申報時,企業自籌投入研發經費與申請資助經費之比不低於2:1。
方向4、汽車電子技術研究與應用示範
研究目標:
面向智能化、網聯化發展趨勢,加快汽車電子核心零部件,實現關鍵技術突破並實現產品應用示範,培育具有核心競爭力的系統級汽車電子零部件供應能力。
研究內容:
(1)研製基於國產毫米波雷達的應用技術和智能駕駛應用系統,在量產車型平臺示範應用。
(2)研究車載雷射雷達點雲、基於自主技術的動力總成/底盤控制系統關鍵技術。
執行期限:
2020年10月1日到2022年9月30日。
經費額度:
本方向非定額資助。每項研究內容擬各支持不超過2個項目。
申報主體資質條件:
本市企業。企業自籌投入研發經費與申請資助經費之比不低於2:1。
方向5、移動方艙實驗裝備關鍵技術攻關
研究目標:
面向本市抗擊疫情實際需求,開展移動式方艙實驗室配套關鍵技術攻關,支撐海關等單位在機場開展試點應用示範。
研究內容:
(1)研發P2+方艙實驗室智慧中控系統,具備民用航空機場環境下無線通信能力,在本市機場等開展應用示範。
(2)開展方艙實驗室箱體關鍵功能模塊及檢測裝備技術攻關,提升方艙實驗室部署速度與單日可檢測量,在本市機場等開展應用示範。
執行期限:
2020年10月1日到2022年9月30日。
經費額度:
本方向非定額資助。每項研究內容擬各支持不超過1個項目
申報主體資質條件:
本市企業。企業自籌投入研發經費與申請資助經費之比不低於1:1。
專題三、新材料技術
方向1、碳纖維複合材料(CFRP)技術研究與應用示範
研究目標:
面向高端應用領域,引導開展碳纖維複合材料前瞻技術攻關,突破關鍵核心技術,提升結構設計與驗證、樣件製造與研發等創新服務能力。
研究內容:
(1)研究面向高端應用需求的熱固性複合材料自動化成型、熱塑性預浸料開發及熱塑性複合材料成型等關鍵技術,形成CFRP樣件試製和測試評價等共性技術服務能力,提供相關技術創新服務。
(2)研究基於國產原材料的CFRP零部件的結構設計、製造驗證等關鍵技術,並推進應用示範。
(3)研究航空CFRP結構用幹纖維絲束和配套樹脂材料製備技術,並推進驗證。
執行期限:
研究內容(1)、(2)執行期限為2020年10月1日到2022年9月30日;研究內容(3)執行期限為2020年10月1日到2023年9月30日。
經費額度:
本方向為非定額資助。研究內容(3)擬支持不超過1個項目,其他研究內容擬各支持不超過2個項目。
申報主體資質條件:
研究內容(3)申報主體是本市獨立法人單位,其他研究內容申報主體是本市企業。研究內容(1)企業自籌投入研發經費與申請資助經費之比不低於1:1。研究內容(2)、(3)企業牽頭申報時,企業自籌投入研發經費與申請資助經費之比不低於2:1。
方向2、人工晶體技術研究與應用示範
研究目標:
面向高端醫療設備、電子器件、大科學工程等領域應用需求,引導開展人工晶體製備關鍵共性技術與應用技術攻關。
研究內容:
研究大尺寸高性能閃爍晶體、碳化矽晶體、雷射晶體等人工晶體材料的製備關鍵技術,形成研發中試、測試評價與應用驗證能力,推進在高端醫療設備、電力電子、大科學裝置等領域應用示範。
執行期限:
2020年10月1日到2022年9月30日。
經費額度:
本方向為非定額資助。擬支持不超過2個項目。
申報主體資質條件:
本市獨立法人單位。企業牽頭申報時,企業自籌投入研發經費與申請資助經費之比不低於1:1。
方向3、超導技術研究與應用示範
研究目標:
面向大科學裝置、高端裝備等領域應用需求,引導開展超導應用技術和關鍵共性技術攻關。
研究內容:
(1)研究強磁場高溫超導帶材及高性能超導磁體關鍵技術,並推進測試驗證。
(2)開展基於超導量子幹涉器件的胃腸磁圖儀樣機研發,並推進測試驗證。
執行期限:
2020年10月1日到2022年9月30日。
經費額度:
本方向為非定額資助。每項研究內容擬各支持不超過1個項目。
申報主體資質條件:
研究內容(1)申報主體是本市企業,研究內容(2)申報主體是本市獨立法人單位。企業牽頭申報時,企業自籌投入研發經費與申請資助經費之比不低於2:1。
方向4、先進結構與功能材料技術研究與應用示範
研究目標:
圍繞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需求,引導開展先進材料領域前沿技術和關鍵核心技術研究。
研究內容:
(1)研究燃氣輪機用大尺寸高溫合金單晶葉片製造關鍵技術。
(2)研究鋰空氣電池用高化學穩定性、高室溫電導率全固態電解質製備關鍵技術。
執行期限:
2020年10月1日到2022年9月30日。
經費額度:
本方向為非定額資助。每項研究內容擬各支持不超過1個項目。
申報主體資質條件:
本市獨立法人單位。企業牽頭申報時,企業自籌投入研發經費與申請資助經費之比不低於2:1
二
申報要求
除滿足前述相應條件外,還須符合以下要求:
1
項目申報單位應當是註冊在本市的獨立法人單位,具有組織項目實施的相應能力。
2
研究內容已經獲得財政資金支持的,不得重複申報。
3
所有申報單位和項目參與人應遵守科研倫理準則,遵守人類遺傳資源管理相關法規,符合科研誠信管理要求。項目負責人應承諾所提交材料真實性,申報單位應當對申請人的申請資格負責,並對申請材料的真實性和完整性進行審核,不得提交有涉密內容的項目申請。
4
申報項目若提出迴避專家申請的,須在提交項目可行性方案的同時,上傳由申報單位出具公函提出迴避專家名單與理由。
5
已作為項目負責人承擔市科委科技計劃在研項目2項及以上者,不得作為項目負責人申報。
6
項目經費預算編制應當真實、合理,符合市科委科技計劃項目經費管理的有關要求。
三
申報方式
1
項目申報採用網上申報方式,無需送交紙質材料。申請人通過「中國上海」門戶網站(http://www.sh.gov.cn)--一網通辦--利企服務--點擊「上海市財政科技投入信息管理平臺」圖片連結進入申報頁面,或者直接通過域名http://czkj.sheic.org.cn/進入申報頁面:
【帳戶註冊】轉入註冊頁面進行單位註冊,然後再進行申報帳號註冊(單位註冊需使用「法人一證通」進行校驗);
【初次填寫】使用申報帳號登錄系統,轉入申報指南頁面,點擊相應的指南專題後,按提示完成「上海科技」用戶帳號綁定,再進行項目申報;
【繼續填寫】登錄已註冊申報帳號、密碼後繼續該項目的填報。
有關操作可參閱在線幫助。
2
項目網上填報起始時間為2020年8月10日9:00,截止時間(含申報單位網上審核提交)為2020年8月27日16:30。
四
評審方式
採用一輪通訊評審方式。
五
立項公示
上海市科委將向社會公示擬立項項目清單,接受公眾異議。
六
諮詢電話
服務熱線:
8008205114(座機)
4008205114(手機)
原標題:《莘閔關注|上海市2020年度高新技術領域項目》
閱讀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