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12-08 18:36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糾紛背景]
2020年11月26日,灌南縣人民法院訴前調解室接到一樁「拖欠農民工4年之久的勞務工程糾紛案」。2018年、2019年間原告曾為此帶領上百名工人多次集體上訪。
[案件剖析]
原告相某和於2016年承包被告謝某平在灌南縣青創園承包勞務建設工程,工程結束後經雙方當事人結算,被告單位出示了一張結算清單給原告收執。2017年,該結算清單不小心被原告妻子洗衣服時洗碎了,原告向被告訴說了欠條被洗壞的情況,被告得知後有意想賴帳,認為沒有證據,不願承認此欠款。
調解員們了解情況後從三個方面入手 :
一、穩定當事人情緒,控制調解局面
原告相某和說,他多次帶人去縣信訪局上訪,接待的工作人員勸他們來法院起訴,唯一的希望是用法律來維護自己的合法權益。該案件一方面是證據被損壞,被告不予理睬,另一方面數額較大,矛盾容易激化。
接到該案後,立即聯繫原被告當事人來法院進行訴前調解,11月28日上午,原告及原告代理人,被告方來了兩名委派代表,先進行了第一輪調解,調解結果令原告失望,根據被告出示的證據清單只欠原告27440元,而原告起訴的是欠15萬,相差金額過大,無法達成調解方案,調解員利用其它方法找到了被告方老闆謝某平的電話,讓雙方當事人先回去。
二、圍繞矛盾焦點,找準問題癥結
如何能讓原告被揉碎的證據要到錢?僅僅靠幾個數字不能證明被告欠款的依據。通過反覆思考,還是決定找被告謝某平老闆商量,晚上9點多鐘撥通了謝某平的電話,向他介紹了自己的身份,向其敘述此糾紛情況,請他予以協調。在電話溝通的過程中我們堅持實事求是的原則,把被告提供的2016年雙方籤訂的勞務承包合同電子文檔以及付款憑證通過微信進行了交流。關於合同條款中約定每平方米扣水泥地平手工費13元,向他提出了異議,根據市場價格調查以及原告認為價格定的偏高,應該根據市場現行價請老闆考慮。最後通過反覆協商,被告謝某平同意把價格降為一半,最後按總單價減去6.5元計算得到了原告方認可,同時請他對揉碎證據中能看清晰的總平方數進行確認。一是確定平方面積,這是調解的基礎。二是確定價格,在雙方能認可的情況下,拿出一個切實可行的調解方案。三是關鍵時刻要把握機會,找準突破點。
三、利用人緣地緣優勢,平衡雙方的利益
通過微信,在雙方多次協商的基礎上,最終以109800元達成了一致意見。什麼時間給錢?被告又提出青創園欠他資金沒到位,而且說帳戶被封。當前雙方均已確認欠款金額,無論如何,不能因他人欠帳,就不給農民工工資,於理於法都不正確。經過幾輪的磋商,被告才同意於2020年11月30日晚一次性將10980元工人工資轉入了原告帳戶。
原告在撤訴申請書上簽字,集體上訪案件被成功化解,內心感覺到非常有成就感!說到這,想用一首「」調解員之歌」中的歌詞來表達心聲!
沒有耀眼的勳章
沒有英雄的輝煌
接近百姓走進鄉村
我帶來一片笑聲揚
我用熱血融化冰雪
我用雙手連接起友誼情長
默默奉獻默默奉獻
為了人民的幸福安康
啊!這就是人民調解員!
原標題:《一張揉碎的證據》
閱讀原文
特別聲明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並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