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啞鈴媽媽
吼孩子這件事,不僅會影響到孩子當下的心情,還會對孩子的性格、智商,造成一定的影響。
美國杜克大學研究表明,如果爸媽在小孩子1歲前,經常吼孩子罵孩子,孩子的大腦發育就會變得很遲緩。長期在爸媽吼叫下長大的小孩,其聰明程度,可能真比不上家庭生活環境,特別溫馨的小孩子。
被爸媽吼叫後,有的小孩會頂嘴,有的小孩直接閉嘴不說話。兩種孩子長大後的性格差異,也十分明顯。用不上10年,就能看出個大概。
演員小陶虹在做節目時,曾分享過自己和女兒的故事。
有一次,女兒不小心打翻了牛奶,她就本能的大吼起來:「你怎麼回事啊?」
結果,女兒當時就嚇得直哆嗦,連哭都不敢哭了,還用很可憐特別恐懼的眼神,一直看著媽媽。
小陶虹意識到了自己的錯誤,很快她就有了彌補的機會。女兒第二次打翻了牛奶,這一次她生氣,但卻克制住了憤怒,她跑過去抱住了女兒,低聲安撫女兒:「沒事,沒事,怎麼這麼不小心啊?」
女兒感受到媽媽的懷抱,內心充滿安全感,就跟媽媽解釋,「因為手滑,下次注意。」
試著推測一下,如果小陶虹長期都用第一種溝通方式,在女兒犯錯後就吼叫女兒,不停去責怪女兒。而女兒卻出於害怕,出於膽怯,不敢跟媽媽解釋原因。那麼幾年之後,孩子的性格會如何呢?
順理成章可以推測出,孩子會變得很內向,特別敏感,擔心媽媽隨時發火罵她。孩子會恐懼跟媽媽交流,不敢跟媽媽說心裡話。
看過孩子被吼後閉嘴的案例,明確了孩子在這樣的生活氛圍中成長,孩子可能會變得內向敏感,恐懼跟人交往。
下面我們再來感受下,一個被吼後,跟爸媽頂嘴的孩子,長大後會變成什麼樣呢?
鄰居家有個小孩,從小就愛跟爸媽頂嘴,每次爸媽吼她時,她都會跟爸媽拼命喊叫。為此,身為他們家的鄰居,確實深受其擾。
記得小女孩兒時給我的印象,真的彬彬有禮,每次見面她都會頷首點頭,特有禮貌。但又過了幾年後,這個丫頭卻是一身嘻哈裝,梳著爆炸頭,見到人之後沒了敬意和禮貌。
最要命的是,他們家裡的打罵聲,已經升級為戰鬥大片了。鍋碗瓢盆時不時就會作響,有時候後半夜都能聽見母女倆人的幹仗聲。
女兒對媽媽的語言侮辱,升級到了人身攻擊,任憑誰都了都不敢置信,這樣的女孩子曾經也很可愛。
孩子從小就被爸媽吼叫,在這種生活環境中,小孩子若是時常頂嘴。那麼,長大後以後,孩子就有可能對人有攻擊性,存在敵意,親子關係崩盤。
可見,無論是被爸媽大吼後閉嘴,還是被爸媽大吼後頂嘴的小孩,其內心都很受傷,他們會用自己的方式來保護自己。
他們要麼表面服從爸媽,內心受著委屈,要麼跟爸媽鬧出個天大的動靜,拼命來保護自己。前者長大後,性格內斂又敏感,後者長大後敵意更強,還容易欺負他人。
爸媽習慣吼孩子,除了會影響到孩子的性格,還會影響整個家的生活氛圍
家裡充斥著爸媽的吼叫聲,小孩子很難在家裡獲得安全感,爸媽越吼,孩子的內心壓力越大。
當家成為孩子十分恐懼的地方,家庭的生活氛圍特別可怕,小孩子可能在潛意識裡恐懼跟爸媽打交道,害怕跟爸媽說話,甚至會討厭婚姻,長大後連婚都不想結了,一輩子都不打算要小孩子。
吼罵孩子,雖然看起來沒有打罵那麼嚴重,並沒有碰觸到孩子的皮毛。但是,這種傷害對孩子來說,卻堪比「體罰」,且危害程度比起皮肉之苦,更加讓孩子感覺疼痛。因此,家長千萬別再吼孩子了!
比如,您可以這樣做:在想跟孩子發火時,先冷靜三秒。把那些要脫口而出的話,找個東西錄製下來,放給自己聽。也許您感受到了這些語言的惡毒,您就會不寒而慄,不會再對孩子亂吼亂叫了。
看過一個真人秀節目,裡面有一對母子,媽媽脾氣特別暴躁,孩子卻很愛哭又不講理。有一天,倆人去超市,小孩子一路上嘰嘰喳喳不停問媽媽話,媽媽超級不耐煩,吼了孩子一頓。節目組把她帶到聲音體驗場,讓她親自聽她說過的話。那一刻,媽媽蹲下來崩潰哭了,她說她很恐懼。
如果身為孩子的爸媽,有話若不能好好說,那您真的配不上爸媽這個稱呼了。愛孩子,從管住自己的嘴巴開始。
(圖片來自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