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舉目望去,滿園的清秋菊花五色絢爛,錦繡盛開,映著赭紅烈烈猶如秋日斜陽般的紅楓,大有一種春光重臨的魅力。可是這明麗如練的秋色背後,竟是姑母泣血一般人生所餘下的蒼白的死亡。出自:流瀲紫 《後宮如懿傳》
要是說一句《甄嬛傳》的經典臺詞,想必大家都聽過那句經典的「賤人就是矯情」。
憑藉這6個字,我們腦中就已經浮現出華妃那讓人印象深刻的白眼了。
想當年,蔣欣飾演的華妃可以說是紅遍了大江南北,出現在各大平臺,甚至高居熱搜不下。
華妃這個角色,蔣欣可以說是演了個活靈活現。
翊坤宮這個長相妖豔,性格狠毒的華妃娘娘,最後被皇上算計到死,一頭撞在了牆上。
這個角色有多招人恨,就有多遺憾,這也是許多讀者們心中的意難平。
要論華妃這朵野玫瑰,確實再也沒有一個女人,比她更更驕縱,也比她更純粹。
華妃的出場就可以用幾個字來形容:帶刺的玫瑰。
第一次見皇后時,華妃光明正大地遲到,舉手抬足之間都在炫耀著皇上的寵愛。
身姿妖嬈,嘴巴狠毒,一邊笑著一邊嘲笑皇后宮內的茶葉不夠新鮮,讓剛進來的各位「妹妹們」,馬上服服帖帖。
外行人一看都以為是和氣溫順的皇后吃了大虧,哪怕聰明如甄嬛,剛開始還跳出來為皇后解圍。
華妃翻了個白眼,沒當回事兒。
很快炮灰就來了,新進來的夏常在三番五次地在宮裡上躥下跳,憑藉自己是名門將後,在宮裡四處樹敵,拉盡了仇恨。
換別人還不好說,但夏常在卻剛剛好打在了華妃的射程範圍之內。
論家庭,同為名門將後,夏常在都不夠給華妃提鞋的;
論才情,夏常在只「驍勇」,其他連個屁都不懂;
論智商,大庭廣眾之下被人嘲笑了都不自知,跟二傻子沒有任何區別。
夏常在就像衣蛾復刻版的「華妃」,質量還明顯不過關的那種。
不說別的,基本的保命能力都沒有。
在宮中都還沒站穩腳跟,就四處炫耀,殊不知大難臨頭。
看到這樣一個夏常在,簡直是天時地利人和,華妃自然要給她一個「一丈紅」套餐了。
畢竟,她擁有協理六宮之權,處理不像話的「姐妹們」,也是「職責之中」。
正因為如此,華妃出名了。
她用了一種最直接的方式給自己這個人物貼上了標籤,那就是「狠毒」。
從此之後,不管是秀女還是讀者們,都會帶著這樣的一層濾鏡。
確實,哪怕冷靜了思考一下,華妃當時的行為還是會讓人覺得特別「過激」。
要知道在皇宮中,不管是誰都要夾起尾巴做人。
唯獨這個華妃,她好像什麼都不怕,也好像什麼都不顧及,輕飄飄一句話就可以要了人命。
皇上寵愛她,死一個人也不過是為了「順著」她的意。
這樣一看,華妃的殺傷力太大,她就像是這個後宮的勝利者。
畢竟哪個女人不想要皇上的寵愛,外加之為所欲為的權利呢。
華妃就是那個自帶buff的女人,走哪兒打哪兒,看起來真的牛到不行。
但這一切,卻只是假象。
華妃其實是皇權鬥爭的犧牲者之一,作為一個犧牲者,她的存在就是一場悲劇。
華妃的名字,叫年世蘭
年世蘭是家中獨女,她的哥哥年羹堯,那是為雍正立下汗馬功勞的年大將軍。
父兄都是雍正身邊的大將,為江山獻出了自己的青春和熱血。
雍正多疑,年家為了拉攏皇帝的心,把唯一的女兒年世蘭送給了還不是皇帝的雍正。
年世蘭風風光光嫁進了王府,成為了側福晉。
彼時年世蘭還不知道,自己不過是家族的一顆棋子罷了。
但要說年羹堯不疼年世蘭,也未必如此。
原著中,我們讀到的華妃總是「刁蠻任性」,性格分明,這很大原因是來源於父兄的寵愛。
對比安陵容,年世蘭就好比是寵壞了的小女孩。
也正因為如此,我們能看到的「華妃」雖然處處與皇后作對,但真如雍正所說,她本意不壞。
她沒想過變成皇后,甚至沒想過要害死皇后。
年世蘭就好比是小時候得不到糖的小孩子,她無非就是耍耍小性子,鬧鬧小脾氣。
皇上也完全知道她這個尿性,這才由著她四處作妖。
說白了,攻擊力封頂也就是這樣了,翻天都翻不出個什麼來。
能夠被「溺愛」長大的小女孩,從來都不會是一個真正的壞人。
這就是我們對年世蘭最大的誤解,她狠毒,她不留情面,她不好對付,但她卻沒有我們想像中那樣「壞」。
年世蘭就像是一個調皮搗蛋的小孩,所有的壞脾氣都寫在臉上,看起來不好相處,實際上不過如此。
換句話說,年世蘭雖然是一個「反派」,但她其實是一個光明磊落,坦蕩自如的反派。
這也為這個角色帶了些許好感,但年世蘭也確實做了許多壞事。
陷害沈眉莊假孕爭寵;
奪取溫宜公主奪寵,餵服安眠藥;
賄賂被發現後,殺死了淳兒,等等。
年世蘭確實不算純良,在她的眼中,除了哥哥和皇上,其他人都入不了她的眼。
她從小到大都是高高在上,為所欲為,所以她不像甄嬛,能把頌芝和周福海當成自己的朋友。
這自然而然也成為了年世蘭最大的bug,與皇后黨PK時,曹貴人背叛了她,投靠了敵軍。
一擊斃命,這也讓年世蘭再也無法翻身。
當然,曹貴人不過是一個引子。
在冷宮中,年世蘭等來的不是皇上,而是甄嬛。
甄嬛告訴她,皇上忌諱她的身份,防著她,避著她,還不讓她有孩子。
這幾句話,才是真正的核炸彈。
回憶時,年世蘭曾說自己剛入王府,就成為了雍正身邊最得寵的妃子。
她也為雍正懷有過一個孩子,那個時候,她對雍正承諾,自己會為他生一個健康的皇子。
端妃一碗安胎藥,就讓這個孩子再也沒機會來到了這個世上。
年世蘭恨啊,於是給端妃灌了一碗又一碗的藏紅花,徹底毀了她的身子,讓她這輩子都不可能有孩子。
這些年,年世蘭一直想要孩子,也一直怨恨著端妃。
但年世蘭卻萬萬沒有想到,這都是皇上的主意。
端妃也不過是一個棋子,皇上不想讓她有孩子,她的孩子有著年家的血脈,必然而然會成為一顆炸彈。
不僅如此,皇上特賜了「歡宜香」,這香代表著皇上的獨寵,也代表著皇上的絕情。
年世蘭明白了真相,才明白了自己一番真情被辜負。
要說後宮中最愛皇帝的人是誰,年世蘭排第一就沒人排第二。
後宮女人這樣多,她們畏懼孤獨,畏懼平庸,唯獨年世蘭畏懼的是,皇上不愛她。
不管她是答應,還是貴妃,她等的從來都是皇上那一句:世蘭,我來晚了。
對於皇上,年世蘭幾乎是付出了滿腔的熱血與愛。
也正為如此,她知道最後的真相才會那樣震驚,以至於哭著說出一句「皇上,你害世蘭好苦啊」,就一頭撞死。
許多讀者們以為華妃失勢,才選擇的自殺。
並非如此,哪怕她落魄了,身上那股驕傲的氣焰也沒真的消失過。
真正讓年世蘭選擇自殺的原因,是皇上的陰謀。
在這場陰謀裡,年世蘭意識到了,皇上並不愛自己。
當自己愛的人不愛自己,人生就毫無價值和意義。
年世蘭對感情的要求便是如此,她要就要最好的,如果不要,那就連命都不要了。
這是獨屬於年世蘭的一份決絕。
一入皇宮深似海,再無回頭路。
在《甄嬛傳》中,我們讀到許多悲劇,卻少有像「華妃」這樣,明豔中帶著些許陰霾。
倘若時光能夠倒回,我們還有機會遇到那個紅衣黑髮,騎著駿馬的世蘭,一定要對她說,別愛上雍正,你要去愛更廣闊的天空。
希望在那個世界裡,年世蘭能夠擁有真正的愛情。#後宮甄嬛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