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時間8月9日18:00,中超聯賽第四輪比賽開打,焦點戰恆大vs魯能無疑是最具吸引力的。恆大攜三連勝之勢,士氣高漲,魯能則為了迎戰恆大,在上輪比賽不惜輪休一半主力,可謂以逸待勞,決心要與恆大一較高下。
我們首先來看一下雙方的排兵布陣:
廣州恆大首發陣容:32-劉殿座;3-梅方、5-張琳芃、7-韋世豪、8-保利尼奧、12-徐新、10-鄭智、17-楊立瑜(U23)、21-高準翼、23-樸志洙、26-塔利斯卡
山東魯能首發陣容:18-韓鎔澤;5-鄭錚、9-佩萊、10-莫伊塞斯、11-劉洋、13-張弛、17-吳興涵、22-蒿俊閔、25-費萊尼、33-金敬道、36-段劉愚(U23)
恆大雖然官方給出的陣型是433,但實際上是442,塔利斯卡更多的回撤中場,幫助組織,鋒線上是楊立瑜和韋世豪的組合。魯能則是攻守平衡的4231陣型。
從雙方的排兵布陣,我們可以看出雙方的主教練都花了一番心思,魯能方面佩萊第一次首發,加上後腰費萊尼,勢必是要利用高空優勢,對恆大形成雙鬼拍門的進攻態勢。恆大方面也十分清楚魯能的意圖,中後衛方面特意派上了樸志洙和梅方兩個防空能力強的後衛,後腰上了徐新,意圖就是阻礙費萊尼前插,可以說做了針對性布置。
本場比賽恆大依舊是不疾不徐,引蛇出洞,但是隨著比賽的進行,我們發現恆大與之前的比賽有所不同,他們的反擊沒能打出來,上半場快要結束階段,恆大有過一波小高潮,楊立瑜浪費了絕好的機會,到了下半場,恆大再次遭到了魯能的圍攻,最後由替補奇兵郭田雨一錘定音魯能取得領先。領先後的魯能全線退防,恆大攻堅乏力,最終只得接受賽季首敗的苦果。
在我看來,恆大有三大致命失誤,導致了本次失利:
第一,過於忌憚魯能的邊中結合,邊後衛太過保守,自己的兩個邊路癱瘓。恆大非常忌憚魯能邊路突進然後45°傳中,所以恆大今天兩個邊後衛高準翼和張琳芃都把所有精力投入防守,幾乎沒有任何助攻。這樣打就導致,恆大的兩個邊路被魯能壓制的非常死,魯能也得以形成圍攻恆大的局面,太過於害怕對手的高空轟炸,反而失去了自己的進攻利器。之後,卡納瓦羅換上了李學鵬加強突破,可惜為時已晚,李學鵬也沒能找到節奏。
第二,鋒線上過於自信,放棄了中鋒。在最近的比賽中,卡納瓦羅經常試驗無鋒戰術,沒有傳統的中鋒,艾克森放在替補陣容,本場比賽艾克森壓根兒沒有進大名單。這是一種非常託大和自負的表現,以為憑藉楊立瑜韋世豪還有塔利斯卡,保利尼奧就可以解決問題。但是沒有了中鋒,恆大後場起球,鋒線拿不到球,缺少支點,落後以後,攻堅戰沒有中鋒更是舉步維艱,最後時刻,恆大和卡納瓦羅該有多想念艾克森呢?
第三,也是最為致命的,中場失控。本場比賽,恆大有四名中場球員,鄭智雖然發揮的很好,但是徐新更多的精力在防守,塔利斯卡和保利尼奧狀態低迷,恆大中場沒有硬度沒有組織,梳理球和由守轉攻的環節做的非常不好,可以說中場完全失控了。這再一次讓我們看出,恆大現在最大的短板就是中場,就在後腰。鄭智老了,還沒有新人能夠接班,當保利尼奧狀態不好的時候,恆大的中場就垮了。這也是卡納瓦羅需要重視的,不論是張修維,徐新還是嚴鼎皓,黃博文,必須儘快樹立和培養一個中場核心,否則碰到硬仗非常棘手。
結語:在漫長的賽季,一支球隊不可能沒有任何波折,重要的是要找到問題所在,及時解決調整。本場比賽李霄鵬可以說給其他球隊示範了如何應對恆大,恆大也在不同的程度上體現了不成熟的一面,或是太保守或是太自信,究其根本還是準備上不如魯能充分,敗得不冤。希望恆大能夠積極調整,好好應對接下來的比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