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健、Rebecca和他們的兩個孩子。
紅網時刻記者 李璐 長沙報導
兒歌,搖滾音樂節,在普通人眼裡,似乎是兩個完全不搭界的領域。激情澎湃的音樂,震耳欲聾的歡呼,瘋狂而熱烈的氛圍……普通父母應該不會帶孩子來這樣的音樂節狂歡。但音樂人劉健和他的妻子Rebecca Kanthor並不這麼認為。為了讓孩子能和父母一起享受美妙的音樂,傾力打造了國內第一個專門為孩子量身定做的國際音樂節:「Hand in Hand手拉手」國際兒童音樂節。
作為國內第一個專門為孩子打造的國際音樂節,「Hand in Hand手拉手」國際兒童音樂節,是一項適合全家共享、老少皆宜的音樂活動。繼2017年6月首次在江蘇南通、上海、等五個城市成功舉辦後,2018年9月24日,「手拉手」首次來到世界媒體藝術之都——長沙,來自美國的葛萊美獎、艾美獎獲獎者幸運家庭樂隊(Lucky Diaz and the Family Jam Band)與荷蘭的酷哥樂隊(Hippe Gasten)均將參演。紅網時刻記者採訪了音樂節的兩位創始人:作家兼音樂人的劉健,以及曾擔任美聯社記者的妻子Rebecca Kanthor。談起創辦兒童音樂節的故事,這一對「跨國夫婦」擁有許多新鮮的靈感與體會。
Hand in hand手拉手兒童音樂節現場。
一片尿布引發的思考
很多愛情故事的開端,都是因為音樂,這對「跨國夫婦」劉健和Rebecca亦如此。
13年前,剛來到中國的Rebecca,對酒吧裡彈著吉他的劉健一見鍾情,音樂讓他們走到一起,更是他們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在沒有孩子的時候,他們經常一起看演出,參加各種音樂節,也會搭帳篷,在音樂的陪伴下狂歡至深夜。
孩子出生之後,劉健夫婦也沒有放棄對音樂的熱愛。有一次他們帶著孩子一起去了音樂節,現場音樂很嘈雜,孩子一直在哭,簡易廁所裡沒有母嬰室,劉健意識到,這裡連給孩子換尿布的地方都沒有。抱著孩子的他感到「心累」,最後他只好走進餐飲區,把一個垃圾桶蓋翻過來,這才把孩子放下來換尿布。
離開音樂節現場後,劉健對妻子Rebecca說:「我們以後別去這種音樂節了,這是屬於年輕人的天下,我們帶著孩子不方便。」妻子則很不高興,「有孩子我們就不年輕了嗎?我們的生活就應該離開音樂嗎?」
劉健開始陷入思考:為什麼我們不能擁有一個大人和孩子都可以享受的音樂節?
Hand in hand手拉手兒童音樂節現場。
電吉他開頭的兒童音樂
如果我們在網上搜兒歌,可以發現90%的兒歌,都是上世紀寫的,甚至幾代人小時候唱過的都是同樣的歌。
作為音樂人,劉健對此感到很痛心:「十幾年來,中國發生了那麼多變化,為什麼兒歌的發展卻一直停滯不前?」在他看來,這些兒歌不僅很老,而且歌詞傳達的價值觀也很老舊,與現在的時代距離很遠。如此思索的他,覺得自己應該為兒童音樂做些什麼。
直到Rebecca的母親從美國寄來一張兒童音樂CD,堅定了劉健要做兒童音樂節的想法。
CD封面設計很卡通,劉健以為是那種低齡化的音樂,本不想聽,但Rebecca在家裡把CD一放,他就被驚豔了。劉健回憶說,「CD一放,是電吉他開頭,並且是一個非常成熟的開頭。我在想,這是兒歌嗎?國外的兒歌居然可以這麼寫?」
那張CD徹底顛覆了劉健對兒歌的印象。它不僅在編曲與結構上都遵循成人音樂的標準,其傳遞價值觀也令他耳目一新。
「我女兒很『臭美』,喜歡對著鏡子打扮自己,夢想當公主。」劉健對紅網時刻記者說,「我很想告訴女兒,公主不僅僅需要美麗的外表,還要有善良的品質。」但他卻不知道要怎麼去教女兒明白這個道理。
「要想成為公主,你必須要正義而善良,你給予人們的愛,人們都會還給你的,你要翩翩起舞,無論順境或逆境,都要勇敢去面對。」說起這段《美麗公主(Pretty Princess)》的歌詞,劉健內心激動不已,他說,那一瞬間忽然明白了教女兒做人的道理,其實很簡單。
《美麗公主》這首歌來自葛萊美獎、艾美獎雙重獲得者的幸運家庭樂隊,被譽為「美國新時代兒童音樂的標誌」。於是從那時起,劉健下定決心要把這支樂隊請來中國演出,至少是為了自己的孩子。
Hand in hand手拉手音樂節現場,幸運家庭樂隊和小朋友互動。
搖滾、嘻哈:兒童音樂也可以很酷
也許有人會問,兒童能理解搖滾音樂嗎?答案是肯定的,因為孩子們的理解力,遠比成年人想像的更強大。
劉健將視線轉向國外的兒童音樂,才發現這是一片多麼生機勃勃的領域。
搖滾、爵士、嘻哈,甚至雷鬼、重金屬……原來兒童音樂可以和成人音樂一樣,擁有不同的風格和類型,其歌詞傳遞的價值觀也更加貼近孩子的生活。來自荷蘭的酷哥樂隊,是一支專為少年兒童而生的搖滾樂隊。他們在名為《卓爾不凡》最新專輯中,通過音樂告訴孩子:每一個人都是獨一無二的,不要去成為任何人,成為你自己!
這簡直太酷了。
劉健決定把優秀的外國兒童音樂,引進到中國來。但籌辦一場針對孩子的音樂節,在國內畢竟是首創。劉健與Rebecca逐漸在實踐中,自己摸索建立一套全新的行業標準。
「常規音樂節沒有音量限制,甚至達到120分貝,聲音太大了孩子們會受不了,但我們會把現場音量控制在85-90分貝,在這個區間孩子的感覺最舒適。」劉健說,「常規的音樂節為了營造氣氛會製造很炫的燈光效果,為了不刺激孩子的眼睛,有些燈光我們堅決不往下打。」
為了方便觀眾理解音樂,大屏幕會有中英文歌詞對照,此外,現場還設置了為孩子哺乳與換尿布的區域,十分貼心。
他們的用心也得到了回報。儘管之前夫婦倆很擔心國內家長與孩子會很拘謹,不好意思與樂隊互動,但演出開演不到五分鐘,所有人都被音樂的魅力所感染,自發地從座椅上站了起來,在接下來的上海、成都、廣州等城市,每一場兒童音樂節都受到了父母和孩子們的熱烈歡迎。
劉健說,「我們有一個計劃,在5年裡,請到10個國家最棒、最酷、最新的樂隊,去到中國的100個城市,讓更多的中國孩子聽到不同風格的兒歌。」
音樂節現場,小朋友十分開心。
音樂,為孩子打開一扇了解世界的窗口
「hand in hand,hand in hand,all across the land(無論來自哪片土地,我們都可以攜手前進)。」這是劉健為兒童音樂節所作的主題曲《hand in hand(手拉手)》中的歌詞。在他們夫婦看來,好的音樂,不僅可以跨越國界,還能跨越年齡,令每一個心中有愛的人產生理解與共鳴。
Rebecca回憶道,他們在成都演出時,有一家祖孫三代一同來觀看表演。其中那位六十多歲的奶奶十分興奮,還上了臺,與樂隊一起跳舞,合影。Rebecca過去問這位奶奶的感想,奶奶激動地對她說:「我從來沒有看過這樣的演出!」
談起演出趣事,Rebecca情不自禁地笑了。這也許意味著在音樂的世界裡,也可以沒有代際隔閡,音樂帶來歡樂與感動,全家人能夠一同分享。「所以我們沒有年齡限制。」劉健補充,「老少皆宜,全家共賞,連孕婦都可以來。」
著名現代詩人周擁軍(左一)和高級策劃師李柏(右一)與「hand in hand手拉手兒童音樂節」創始人劉健夫婦合影。
鳴琴而治,典出《呂氏春秋·察賢》,指以禮樂教化人民。作為「手拉手國際兒童音樂節」湖南站的文化顧問,著名現代詩人、世界漢詩協會執行會長周擁軍送給劉健夫婦這樣一幅字。在「手拉手國際兒童音樂節」長沙場的籌備會上,高級策劃師李柏已經為明年的兒童音樂節圈定了長沙、衡陽、張家界、永州等不同的落地城市。
在湖南這片古老文明與現代文化交織的土地上,劉健預料到,兒童音樂節的前景一定十分廣闊。「未來,我們希望能夠在開放的草坪上,把世界各地的美食、設計等各種不同文化,都體現在兒童音樂節中,讓孩子們從音樂中打開一扇了解世界的窗口。」劉健說,「9月24日在嶽麓區新民路52號,長沙的搖滾地標,手拉手國際兒童音樂節歡迎大家的到來!」
「Hand in Hand手拉手」國際兒童音樂節長沙站演出信息
地點:46LIVEHOUSE (長沙市嶽麓區新民路52號)
演出:幸運家庭樂隊(美)、酷哥樂隊(荷蘭)
票價:560/360/260/160元。
場次:下午場(16:00-17:30 )晚場(19:00-20:30 )。
幸運家庭樂隊(美國)
Lucky Diaz and The Family Jam Band (USA)
葛萊美獎、艾美獎雙重獲得者!幸運家庭樂隊由丈夫Lucky和太太Alisha一起創辦,《華盛頓郵報》譽其為「美國新時代兒童音樂的標誌」、《今日美國》稱他們是「最好的新銳兒童樂隊」。他們主創的兒童電視節目Lishy Lou and Lucky Too系列在美國公共電視臺播放,榮獲艾美獎。幸運家庭在美國和全世界獲得了無數讚譽,可口可樂把他們的歌曲作為廣告歌曲。幸運家庭的音樂擁有美妙旋律和幾乎是異想天開的歌詞,很多歌曲成為了父母和孩子們生活中的話題。幸運家庭非常了解孩子們的內心世界,在CNN的一次專訪中,主持人認為他們心臟跳動的節拍與孩子們相同。《每日新聞》則毫不客氣地告訴觀眾:最多只需要15分鐘,你就會成為幸運家庭的粉絲。
酷哥樂隊 (荷蘭)
Hippe Gasten (Holland)
歐洲最酷的兒童樂隊!酷哥樂隊是專為少年兒童而生的Rock Band,他們用嚴謹的創作態度和精湛演奏為孩子們代言。酷哥樂隊希望他們的演出是孩子們人生中第一場真正的音樂會,若干年後,當孩子們回憶童年,這是最酷回憶。酷哥樂隊的現場堪稱偉大,他們用激動人心的方式與孩子們熱烈互動,每次演出結束,孩子們的臉上都會帶著滿足笑容。酷哥樂隊的最新專輯名為《卓爾不凡》,他們堅持不懈地通過音樂告訴孩子:每一個人都是獨一無二的,不要去成為任何人,成為你自己!酷哥樂隊積極向上的價值觀和極富感染力的現場,已經徵服了無數的歐洲家庭,父母和孩子們共同為之瘋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