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髯公朱仝與混江龍李俊的沉默

2021-02-13 彌留的塵土江湖


01

插翅虎雷橫是鄆城縣步軍都頭。

知縣派他去東昌府公幹時路過了梁山泊,晁蓋宋江等把他接上了山,好吃好住,勸他離開體制上山入夥一起當強盜,曰:共聚大義。

他當然不願意,推說母親年老要照顧,給母親送終了一定來。他走時,宋江等人送了他很多金銀。

雷橫出差歸來,在街上遇到了小混混李小二。

李小二攛掇他去聽戲,說鄆城來了個叫白秀英的美女,色藝雙全,都頭你一定要去找她呀。

雷橫去了,果然是美女。

但白秀英捧著盤子來要打賞時,雷橫發現自己忘記帶銀子了。

白秀英很不屑,雷橫很尷尬。

但雷橫想自己畢竟是都頭,這點面子應該有的吧,就說:今天忘記帶錢了,改天一併給上。

戲子無情,白秀英開始揶揄他:來歡場怎麼可能不帶錢呢,想白玩吧。

白秀英的爹白玉喬,也上前挖苦雷橫是「驢筋頭」。

雷都頭被叫做「驢筋頭」,太難聽了,雷橫很生氣,衝上去就打落了老倌的門牙。

雷橫還不知道白秀英作賤他還有一個原因:她和知縣早就有一腿了。

我情夫的官比你雷橫要大。

枕邊風一吹,雷橫立馬被重判。

雷橫的母親來了,爭執中被白秀英扇了耳光。

雷橫見母親被打,掄起頭上戴著的枷板打死了白秀英。

 

相好被打死了,知縣很生氣,一心要雷橫死。

派雷橫的同事、美髯公朱仝押解雷橫去州府判決。

朱仝知道雷橫到了州府必死無疑,就在路上私自放了他。

他對雷橫說:兄弟,你只管去奔自己的前程吧,我去為你頂罪。

雷橫跑了,朱仝被脊杖二十並刺配滄州牢城。

滄州牢城曾經是林衝呆過的地方,那座監獄陰森恐怖,是犯人的人間地獄。

但朱仝運氣很好,因為他碰到了一個好人:滄州知府。

滄州知府見朱仝身逾八尺,貌如重棗,美髯過腹,一表非俗,有關公的貌相,又得知他是因為私放雷橫而獲罪的,就很欣賞。

知府不讓朱仝去牢城服刑受苦役,把他留在了府邸聽候使喚。

知府的親生兒子小衙內是個四歲的萌娃,生得端嚴美貌。

小衙內也喜歡朱仝,一見面就想親近他。

知府吩咐朱仝早晚都抱著小衙內到街上去玩耍。

這時的朱仝,對生活又充滿了指望。

他心中的灰熊睡著了,只想掙扎著等刑滿釋放回家。

 

朱仝出身鄆城富戶,也是所謂的梁山好漢中屈指可數的看重家庭觀念的正常男人。

不像晁蓋武松他們,成天只想著習武、「打熬筋骨」、練肌肉。

朱仝有父母、妻兒,有普通人的生活。

 

他碰到滄州知府實在是運氣。

但滄州知府呢,碰上朱仝卻太不幸了。

不是朱仝不好,而是他有那麼幾個實在不怎麼樣的朋友,他那些朋友宋江等,作惡多端,禽獸不如,而且破壞性極大。

宋江、吳用要逼朱仝上梁山了。

他們派殺人如麻的黑旋風李逵和忘恩負義的插翅虎雷橫來執行拖朱仝下水的任務。

 

從宋江上梁山以後,他們看上了誰,就會不折手段地逼迫人家上山入夥,以壯大自己的實力。

他們打著替天行道、有福同享的旗號。

但實際上,他們比尋常的強盜更壞。

 

吳用雷橫在大街上找到了朱仝。

他們上前與朱仝攀談,穩住他,讓李逵伺機抱走了小衙內。

李逵把小衙內抱到了城外的樹林裡,在僻靜無人的地方,一板斧就把孩子的頭劈做了兩半!

焦急和無奈的朱仝終於在樹林裡找到了小衙內,但在他面前的,是滅絕人性的人間慘劇。

李逵還在前邊跑著戲弄朱仝,他不住拍著腰裡的板斧,洋洋得意地向朱仝喊道:「怕你個鳥,來追我呀。」

 

朱仝追著李逵要和他拼命,一直追到了柴進莊上。

柴進告訴朱仝:「是及時雨宋公明寫了一封密書,令吳學究、雷橫、黑旋風禮請足下上山,同聚大義。因見足下推阻不從,故意教李逵殺害了小衙內,先絕了足下歸路,只得上山坐把交椅。」

 

吳用、雷橫也說:「兄長,望乞恕罪,皆是宋公明哥哥將令,分付如此。」

朱仝對眾人說道:「若要我上山時,你只殺了黑旋風,與我出了這口氣,我便罷。」

李逵聽了大怒道:「教你咬我鳥!晁、宋二位哥哥將令,幹我屁事!」

朱仝憤怒而悲傷,又要和李逵廝拼,三個又將他勸住了。

朱仝道:「若有黑旋風時,我死也不上山去!」

 

美髯公朱仝者,是所謂的梁山好漢中,最有善根的兩個人之一。

他宅心仁厚而有自省能力,內心比魯智深還要柔軟。

朱仝太不幸了,因為他交了幾個宋江這樣的朋友。

 

他其實是洞悉世事的。

吳用雷橫他們勸他入夥時,他毫不猶豫地拒絕了。

他知道那是不歸路。

 

他也是同情那些梁山好漢們的,同情那些人因為這樣那樣的原因,才嘯聚山林的現實。

他甚至也理解宋江他們的窮兇極惡、藏汙納垢和有容乃大。

 

但強盜也有美學標準的訴求,朱仝的人設、外貌和武力值都太好了,正是厚黑的宋江他們理想的自己。

可以提升梁山形象,所以不能放過他。

世界汙穢滾滾,雖然不願意同流合汙,但卻難逃其手。

朱仝曾經救過晁蓋、吳用。

他也救過宋江。

就在不久前,他還犧牲了自己的前途和命運,救了雷橫一命的。

 

朱仝是整部《水滸》中救人最多的人。

明白一切利害關係,還是選擇了毀掉自己的方式去救別人的,世上也只有美髯公朱仝。

 

但是,被他救過的宋江、吳用、雷橫,都用讓他萬劫不復的無間道現實來報答他。

 

逼他無法做人,逼他不能按照自己的意願去生活。

 

宋江他們還說這樣做,完全是為了共聚大義和報答兄弟。

這實在是厚黑的絕對彰顯。

 

更惡劣的是,他們竟然對一個只有四歲的,活潑可愛的孩子也下得了手。

滄州知府夫婦在城外樹林中找到兒子的屍首。

他們哭得很傷心。讓人備辦棺木燒化。

人間慘劇啊。宋江,吳用,李逵,這幫惡賊。

 

朱仝說,若有李逵在山上,他死也不上山去。

他真正想說的其實是:宋江、吳用的梁山,他死也不願意去!

但此時的他,除了上梁山,已經無處可去了。

 

朱仝當然知道首惡是宋江吳用,但他卻只是斥責了李逵。

他把懲罰李逵作為上梁山的條件來自欺欺人。

他對宋江吳用甚至連控訴都沒有。

他其實是屈服了。

身陷煉獄,惟有保持沉默和自欺。

 

朱仝的屈服,與之前秦明一樣,讓人覺得心酸。

但朱仝因為比秦明更細膩和柔軟,就愈加痛苦。

以後在梁山的日子,他每天只有通過沉默來應對黑暗。

應對一伙人對生命的漠視與殘暴。

梁山上,良知尚未泯滅的人,應該還有吧。

也許。

也許被同化和異化了。

也許如朱仝一般,選擇了沉默和隱忍。

 

朱仝上山後,始終沒有向宋江問起過逼他上山、戕害小衙內的事。

還問什麼呢,彼此都心照不宣吧。

他已經身陷無間地獄,沒有力量去問責什麼了。

一個走投無路的人,面對周遭黑暗的強大存在,朱仝,心氣已經被消磨,只剩下了虛脫與順從。

 

02

 

混江龍李俊,在上梁山之前,就已經是揭陽三霸之一了。

李俊把持著揭陽嶺,販賣私鹽的買賣也做得很不錯。

他消息靈通,得知宋江要經過此處時,就在嶺下等候拜識。

卻沒想宋江在揭陽嶺上,差點讓催命判官李立做成了人肉包子。

幸虧李俊及時趕到,救了宋江。

宋江二次落難揭陽江時,張橫要拿他做滾刀肉,也多虧李俊及時出面,制止了張橫。

兩救宋江,說明李俊這個是有能量和人望的。

在揭陽這塊地盤上,他可以說是水陸通吃了。

他的綽號叫做「混江龍」,並非言過其實。

一個「龍」字,有人中龍鳳的隱喻。

李俊因為無家無室一身輕,在營救了宋江後,就與眾人一起上了梁山。

梁山後來為了進一步規範組織建設,就藉助所謂的九天玄女的三卷天書,其實是站隊,重新安排人事,論功行賞排座次。

李俊幾次搭救宋江有功,回報也很豐厚,被宋江視為死黨,成了水軍寨第一頭領。

李俊呢,是個明白人,他清楚與宋大佬名為兄弟,實則上下級,要遵守遊戲規則,還要有業績,方可善終。

他知道宋江要打響自己的招牌,就更加賣力,率領水軍受冷,喝壯行酒,摔碗,視死如歸。

功夫不負會水人,李俊活捉了高俅,獻於宋江。

雖然有功,李俊也從不自傲和觸碰政治紅線。

高俅被抓上山了,林衝殺了他為妻子報仇。

宋江非常惱怒,眾兄弟們也都勸林衝不要造次,但李俊保持沉默。

他因為義氣而上山的,但已經不是他想的那麼回事了。

李俊開始冷眼觀看事態的發展。

上梁山後,他發現自己曾經崇拜的大哥宋江,並非他理想中的嘴臉:姓宋的有時也很感性,但更多的是自私、冷漠、而沒有底線。

 

他自己獨立思考的能力也漸漸迸發了出來。

宋江老是開會,老是說「我強調什麼什麼」時,李俊心裡會很不屑:孫子也太裝逼了吧,都為了大碗喝酒、大塊吃肉、大稱分金銀來的,非要裝逼到政治高度的樣子,還打點官腔說什麼「強調」。

但李俊是個明白人,明白宋江畢竟是大佬,他代表著梁山的意志。

李俊和別的人不同,他有著強烈的自我價值考量能力。

他不讓自己的精氣神做無謂的內耗了,想著做自己認為該做的事,想著做一個自在的自己。

 

他眼中的宋江,雖然手腕不同凡響,但也不過是想改變小吏的身份,做一個大員,以期對崇拜的階層進行跪舔。

李俊他的心氣比宋江還高。

 

終於詔安了,駐軍陳橋驛。

有個叫李虞候的,剋扣梁山軍軍餉還辱罵梁山兄弟。

一個叫何成的水軍小頭領忍無可忍,把他殺了。

宋江慌忙趕到了現場,用顧全大局外加為了大義的理由逼殺了何成。

殺何成時,頂頭上司阮小七態度很堅決地維護了自己的兄弟。

而身為水軍大統領的李俊,卻自始至終沒有為何成說過一句話。

是他不知情嗎?

是他想麻木不仁和冷眼旁觀嗎?

不是,他是在對形勢進行自己的判斷。

 

宋江徵討田虎時,田虎治下的太原城如鐵桶一般,久攻不下。

李俊知道了,自告奮勇,連夜前往盧俊義帳下獻上水攻之計。

此計極毒,太原城被淹死的軍民十有八九。

那個沉默低調的李俊,大顯身手了,但沒有注意到他其實也是個狠角色。

淹死那麼多平民,他也有視人命如草芥的一面。

徵方臘時,李俊結識了太湖四傑並探討了今後的出路。

方臘被捉,是魯智深擒住的。

但魯智深已經心灰意冷,在裹挾他們的慘烈戰爭面前,魯智深再也感受不到自己可以拔樹的強大。

宋江勸他做官,他說:「洒家心已成灰,不願為官,只圖個淨了的去處,安身立命足矣。」

宋江又勸他到京城找個寺廟當主持,也光宗耀祖,他說:「都不要,要多也無用。只得個囫圇屍首,便是強了。」

他讓人燒了熱水來,沐浴、更衣、坐在椅子上就坐化了。彌留之際在錢塘江潮信中明白了:今日方知我是我。

 

李俊和魯智深是不同的,他已經沒心思再回朝廷了。

他佯裝自己患了風疾,對宋江說:「哥哥休誤了回軍的程限,朝廷見責,亦恐張招討先回日久。哥哥憐憫李俊時,可以丟下童威、童猛,看視兄弟。待病體痊可,隨後趕來朝覲。」

李俊是個既明白又會說話的人,他知道宋江是什麼人,知道對流氓說點感動的話也很重要,便於脫身。

從這點來說,他的方式和另一個明白人浪子燕青又不一樣。

燕青是約了信得過的手下兄弟,擔了幾擔從方臘宮裡弄到的金珠寶貝,不辭而別。

他還給宋江留了封信,委婉地告訴宋江:以宋江你的為人來看,不悄悄走怕脫不了身啊。

這也是燕青想順便噁心一下宋江啊。

李俊和童威童猛決定單幹了,至此,李俊與宋江恩斷義絕,分道揚鑣了。

03

梁山好漢多半的下場都是慘死。

還有病死的。

宋江是被他窮其一生想跪舔的階層毒死。

有人性光輝的美髯公朱仝活了下來。

徵方臘後,他先任保定府都統制,後隨劉光世破了金兵,做到了太平軍節度使。善終。

而李俊呢,與童威、童猛、費保等,用所有的錢財打造了船隻,遠行到化外國。

後來李俊成了暹羅國(泰國)國主。

跟他去的兄弟,也成了化外之國的官員。

相關焦點

  • 梁山108好漢的忠厚悍將,水滸傳中的天滿星,美髯公朱仝!
    長的一把好鬍鬚的忠厚悍將,水滸傳中的天滿星,美髯公朱仝!新水滸傳裡的朱仝由演員於彥凱所飾演,面如金棗色滿臉通紅,加上一大把的鬍子,濃眉橫眼,這個選角非常的有意思,如果演其他的角色,可能就沒有這樣子的契合度,加上演技的彌補,這個傳統男人的模樣,就是要有很強烈的男性特徵,例如長相身上所留之物。
  • 梁山有五條龍,為何說只有入雲龍公孫勝和混江龍李俊是真龍
    在梁山好漢中,帶龍字綽號的有五個人,分別是入雲龍公孫勝,九紋龍史進,混江龍李俊,出林龍鄒淵,獨角龍鄒潤。雖然大家都是龍字輩,綽號都帶有龍字,其實這五個人還是有本質的不一樣。仔細分析就會發現,這五條龍中,其實只有入雲龍公孫勝和混江龍李俊算是真龍,而其他三個人最多只能算是大蟒或者蛇而已。為什麼這麼說呢?
  • 混江龍李俊遠赴海外成了一方真龍,他何以有這麼好的結局?
    李俊,在《水滸傳》中,綽號混江龍,他是揭陽嶺一霸。在梁山大聚義後,排定坐次,他位列天罡星之中,排第二十六位,上應天壽星,為水軍頭領。李俊的結局在梁山兄弟中還是不錯的。梁山平定方臘後,他詐病歸隱得以脫身離開,與童威等人遠赴海外,後來還成為了暹羅國主,可謂是由混江龍變成了一方真龍。李俊和李立在揭陽嶺稱霸,穆弘穆春兄弟在揭陽鎮稱霸、張橫張順兄弟在潯陽江稱霸,他們合稱揭陽三霸。後來宋江刺配江州,李俊曾三救宋江,所以李俊上梁山後,也算是宋江的嫡系。
  • 判定宋江會被殺害,指點混江龍李俊稱王
    他就是混江龍李俊。李俊的遭遇話說當宋江一行人去攻打方臘之時,遇到了前所未有的困難。渡江之後,宋江等人屢戰屢敗。方臘本就是塊難啃的骨頭。朝廷派梁山眾人去討伐,看似是恩賜。實則是想讓他們鷸蚌相爭,而朝廷卻能漁翁得利。既滅掉了方臘這心腹大患,又削弱了梁山眾人的實力。此等計謀可謂是高明之至。
  • 混江龍李俊的最後一戰:掩護宋江魯智深脫險,遭三位猛將活捉
    混江龍李俊,原是揚子江上販賣私鹽的撐船艄公,揭陽三霸之一,以膽大心細、水性精熟聞名,在梁山排名第二十六位,位居梁山水軍頭領之首。在《蕩寇志》中,混江龍李俊在率部攻城拔寨期間也曾有過不俗的表現。尤其是在最後一戰中,他表現不俗,勇武非常,一力單挑三位官軍猛將。不過,李俊最後的結局依然非常悽涼。
  • 混江龍李俊:朝廷當官有什麼好,泰國當個國王不香嗎?
    沒有半刻遲疑,立馬趕來,李俊在沒遮攔穆弘和小遮攔穆春面前,也是威信十足。揭陽嶺這一片共三霸,揭陽嶺上李俊李立(不是哥倆)是一霸,揭陽鎮上穆家哥倆是一霸,潯陽江上張橫張順兄弟倆是一霸。但穆家兄弟和張橫卻對李俊畢恭畢敬,可見李俊在揭陽嶺地帶的威信。
  • 朱仝名氣、武功遠不如魯智深、武松,為何排在此二人前面?
    而也有一些人的排名也有諸多疑點,如武功,戰績都很強的魯智深、武松就排在了名氣武功都不怎麼樣的美髯公朱仝後面,這是為何呢?其實無論是梁山這個團體,還是任何組織都有一定的內部結構,領導自然會按照團體的發展方向與人脈關係來平衡各部分之間的關係。而美髯公朱仝就完美詮釋了這個道理。
  • 李俊當了暹羅國王后,梁山剩餘好漢結局如何?是否得到照顧?
    而在這些脫離宋江的人中,混江龍李俊混得是最好的。李俊出海在《水滸傳》結尾時,施耐庵曾提了一句,李俊在宋江走後,與童威、童猛兄弟前往榆柳莊,尋找到了在太湖結義的費保四人,然後打造船隻,模仿隋末的虯髯客出海開創帝王霸業,最終成為暹羅國國主。
  • 梁山四大都頭:武松,朱仝,雷橫,李雲。他們的武功誰更勝一籌?
    引言武松、朱仝、雷橫、李雲,梁山上的四個都頭,要是給他們的武功進行一下排名,不知別人如何排,小編的傾向是武松>朱仝>雷橫>李雲。分析武松、朱仝、雷橫、李雲四個人,都是都頭,但武功的高低,可是相差萬分。
  • 李逵斧劈小衙內:朱仝無奈上梁山,幕後主使是吳用
    朱仝,面如重棗,目若朗星,有一部虎鬚髯,長一尺五寸,長得似關雲長般模樣,所以綽號美髯公,是個美男子。擔任鄆城縣尉司管下巡捕馬兵都頭,職責為專管擒拿賊盜,書中有對這個職位的描述:「這馬兵都頭,管著二十匹坐馬弓手,二十個土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