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江浙一帶擁有很多風景優美的古鎮,但越來越多的古鎮商業開發過度變成景點開始收取門票,這讓很多很多古鎮失去了原有的味道,到哪裡都是千篇一律的景色,但在浙江慈谿有一座古鎮,它就是打破千篇一律的例外。這座古鎮一直保持著最原始的樸素模樣,其景色堪比西塘、南潯,但至今也不收門票,免費遊玩。
鳴鶴古鎮坐落在慈谿市觀海衛鎮的南部。古鎮初建於唐朝的開元年間,這座古鎮至今已有一千兩百多年的歷史。鳴鶴古鎮名字是來源於唐朝時期當地的一個虞氏望族,唐元和年間,虞氏一族的虞九皋中了進士,很遺憾的是這位進士沒過多久便去世了,人們為了紀念他,就用了鳴鶴命名古鎮。
古鎮靠近白洋河而建,後依五磊山。古鎮是由三條街道構成,分為上,中,下街,其中中街最為繁華,全場有一千五百多米左右。古鎮中的水都是白洋湖引入的,一條條蜿蜒的小河流淌在街道之間,中間建有石橋連接著,這裡的居民大多都是依水而居,推開窗便是小橋流水,悠長的青石板,感受到古鎮的古典和憂鬱。
一千兩百多年的歷史,古鎮也不過很多名人。古鎮靠近海,所以當時的人們主要以鹽業為主,所以在清朝之前的古鎮也是很繁榮興盛的。之後的古鎮出了兩個望族,很多人也比較熟悉,一個是樂氏,一個是葉氏,樂氏在北京建立了「同仁堂藥店」而葉氏也在溫州建立了「同仁堂藥店」,當時的南北各有一個同仁堂,開闢了國藥的先河,也是國內最早的國藥店。
古鎮中最有名的「24間走馬樓」就是葉氏家族所建,是建於清朝嘉慶年間。建築內部工藝細緻,柱上刻有鴛鴦花卉等精美的雕刻,寓意著吉祥如意。門窗扶梯上也都用了花格,牆面上是磚制的各種圖案,花窗,龍鳳和蝙蝠。這座建築共有七間兩弄兩層,總共有二十四間,而且所有樓層四周都用走廊相連起來,傳言說在走廊裡騎馬都是暢通無比。
這座古鎮和藥有著千絲萬縷的關係,這裡有一座一千六百多平方米的藥館,它是古鎮古藥的源頭,是最璀璨的「國藥館」舊址。它曾經就是溫州同仁堂葉氏的家族產業,也曾一度改為知青廠。現在這座國藥館建築大部分都是復建的,看上去是那麼老舊,館裡還收藏著葉氏文物,感興趣的遊客可以去看看這座開闢國藥先河的初始地。
來這裡旅遊,美食當然也是不能錯過的,一座千年古鎮,這裡美食味道一定也是經過歷史的考驗的。在古鎮街頭會發現隨處可見的各式各樣關於年糕的美食,炒年糕,烤年糕,湯年糕等,所以毋庸置疑的是這裡最受歡迎的一定是年糕,當地人愛的就是純手工年糕,尤其是那才出鍋熱氣騰騰的年糕。
這座古樸的古鎮遠離喧囂,走在鋪滿青石板的街頭,嘗一口剛出鍋的年糕,穿過一條條寂靜的老巷,走進一座座歷經千年百年的建築,依水品一壺好茶,與一位茶友聊著關於古鎮的故事,這就是古鎮的魅力。你是否知道在浙江慈谿有這樣一座古樸、純潔的古鎮?你是否願意將這座古鎮寫入你的旅行手冊?歡迎大家留言評論,謝謝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