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部長揶揄香港「低能」

2021-02-06 獅子山下
點擊上方獅子山下關注香港最新時事 


新加坡貿工部部長陳振聲。


新型冠狀病毒疫情持續,香港到處出現排隊搶口罩,巿民甚至盲搶囤積米糧、廁紙,更有笨賊為廁紙而打劫。相反,一直視香港為主要競爭對手的新加坡,雖然確診人數比香港還要多,但恐慌情況卻未有香港嚴重。近日政圈更流傳一段新加坡貿工部部長陳振聲的錄音,據說是陳振聲向基層解說新加坡處理口罩的策略,期間不斷與香港搶口罩囤積物資的情況作對比,更揶揄香港人的表現「低能」,呼籲新加坡民眾不能學香港。


陳振聲提到,在社交媒體所有人都在爭奪口罩,但反問「這是不是一個解決辦法?」他指口罩已經由兩毫子坡幣升至兩元,「甚至出到三元都買不到」。他指新加坡政府亦因此陷入兩難,如若不全民派口罩,會被罵不關心民眾;如若全民派口罩,雖然皆大歡喜,但卻會導致醫護人員的口罩不足,屆時出現社區爆發,則醫療系統會立即垮臺。


陳振聲認為,若新加坡學香港,一人一日一口罩,每日就要五百萬口罩;但疫情可能持續數月,這樣的需求根本無法滿足,所以新加坡必須有策略地使用口罩,分優次保證口罩的供應,首先是醫護人員,其次是的士司機、巴士司機或其他前線服務人員。他承認,不全民戴口罩或許是一場賭博,但可以確保有足夠的儲備。


陳振聲又提到香港目前出現的市民搶購糧食及廁紙的現象,認為是「monkey see monkey do」(有樣學樣)的「無腦行為」,「如果真的吃那麼多飯和即食麵,肯定腸胃炎」。他呼籲新加坡人不要讓自己變得那麼「醜怪」(disgraceful), 不能學別人那樣「低能」(idiot)。


他指香港即使「表現低能」,亦不會影響其經濟地位,皆因香港背靠中國,外商仍然會與香港做生意,但如若新加坡方寸大亂,不夠鎮定,則以後不會有人敢與新加坡貿易,「所有國家可以表現得低能(idiot),新加坡不可以」,「我們穩定,其他地方自然對我們有信心」,「否則病毒未殺死我們,我們已被自己的行為殺死」。


陳振聲最後表明,其他國家只是關注如何控制疫症,但新加坡不能夠短視,政策需要更具前瞻性,要研究疫後如何重建經濟發展的問題,強調新加坡政府會給予旅遊等企業基金周轉,同時會思考如何在疫後重建,如何更快地恢復自身經濟,「香港不是這樣想,但我們要認真地看看,如何令我們的位置在疫後變得有利」。


新加坡是一個精英管治國家,公共政策講求理性決策,與香港現時價值失落、民粹至上的社會截然不同。陳振聲以「低能」形容香港社會,或許是一語中的。


(原文來源:頭條日報)

相關焦點

  • 評論│教育部長的「五日京兆」宿命
    圖/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教育部無部長,臺灣大學無校長」的亂象已持續一個多月,行政院預告新任教長人選約詢已近成熟,即將公布。回顧過去廿年,三度政黨輪替,換了十一個教育部長,平均每人任期一年多,吳茂昆更以四十多日創下最短命的紀錄。正因為如此,有志之士視教長一職為畏途,就算政院能找到願跳火坑的勇士,若無法擺脫政治幹擾,恐怕終難逃「五日京兆」的命運。
  • 這兩天,香港掀起了「罐頭風波」……
    這是香港首次採用封區的方式進行強制病毒檢測,在40多個小時內成功找到13名感染者,截斷了13條可能的傳播鏈。應當說,實際效果是有目共睹的。誰知,強檢的效果沒人關注,事件中一個小小的「罐頭」卻火了,這兩天更成了城中熱話,越來越多人加入討論或嘲笑。街上隨便找一個人,估計都會想對「罐頭風波」說幾句。到底是怎麼回事呢?
  • 清華打破新加坡、香港前3「壟斷」
    今年,亞洲排名前十的高校分別來自新加坡、中國內地、中國香港和馬來西亞。新加坡國立大學連續三年蟬聯第一,但清華大學歷史性上升第2,中國高校上榜數量增至177所。2021QS亞洲地區大學排名放榜了!讓我們先來看看TOP10!在新一輪的排名中,新加坡國立大學仍穩居第一。
  • 香港書展作家講座之「龍應臺:從胡美麗到龍應臺」
    龍應臺一面以本名寫「野火集」專欄針砭時弊,一面又以筆名「胡美麗」寫「美麗的權利」專欄,挑戰性別觀念。龍行文嚴謹,立論宏大;而胡則語言潑辣,筆鋒犀利。據龍應臺回憶,由於文風迥異,不少人以為胡龍是兩個人,還有人以為胡美麗才是她的真名。龍應臺是極喜歡「胡美麗」這個名字的,「因為她俗氣」。不過胡美麗的觀點可一點也不俗氣。
  • 起底香港「外國記者俱樂部」的前世今生
    香港的FCC又稱「外國記者俱樂部」,源於中國大陸,1943年在戰時陪都重慶成立,初衷是方便外國記者與民國政府的溝通聯繫,比1945年在東京成立的的日本FCC早了兩年。1949年蔣家王朝兵敗如山倒,FCC成為「秋風掃落葉」中的一葉,飄移至香港。香港素有東方「卡薩布蘭卡」之譽,是各國間諜的冒險樂園。FCC給人帶來的聯想,就像是電影「北非諜影」裡的諜影曈曈的美式咖啡館,似乎很神秘。
  • 【香港要聞】車胎人「掃街」 推介車仔麵
    香港文匯報訊(記者 楊佩韻、何寶儀)《米芝蓮指南香港澳門2018》昨日正式「出爐」。
  • 今日評論艦長地上爬 部長不沾鍋
    聯合報資料照片 記者陳維鈞/攝影金江艦長偕誤射飛彈的中士高嘉駿與另兩名官士,赴罹難船長家悼唁。被家屬要求匍匐爬進靈堂,並在靈堂前長跪了四十分鐘。今日儀節,即使父母之喪也不必如此。家屬的舉動另可公評,但這個場景看在三軍統帥及國防部長眼中,應不啻是整個國軍匍匐長跪靈堂。當艦長跪下,國防部長還站得住嗎?
  • 說香港是「獨裁城市」正體現他們的無知 |中環一筆
    ,均不約而同高呼香港「威權降臨」。不久前,香港末代港督彭定康先生訪港,香港眾志林淳軒赴英牛津回訪彭定康,以自己被控「煽惑他人在公眾地方作出擾亂秩序的行為」罪而嘩眾取寵駭人聽聞地說香港已變成「獨裁城市」。
  • 創科局「難產」是香港損失
    需要創新發展思維先講講這個好事多磨的創新科技局,2012年梁振英未上任行政長官前,已將議案交立法會審議,但遭到否決。到莫乃光當選議員,獲得43個資訊科技界團體響應、並得到約700名業界人士聯署,他表示「清晰顯示科技界對成立創科局的強烈要求」。
  • 「眾籌」印單張 小麗「食水深」
    選舉時,掠水時?今不過,「本土民主前線」發言人黃臺仰就發文質疑,指在立法會新界東補選時,他們印刷只用了20萬,「青年新政」召集人梁頌恆更稱,「30萬應該夠我地(哋)(將宣傳單張)燙金。」一眾激進「本土」支持者,齊質疑劉小麗「呃錢」。
  • 臺灣16年「母語教育」宣告失敗?我們需要「搶救臺語」嗎?──我在新加坡的四個觀察
    但我今天就居住在以閩南人口為大宗的新加坡,看到這新聞,我不禁想:閩南語/臺語真的是瀕臨絕跡的語言嗎?以下分享我在新加坡的四個觀察,希望能帶來一些來自海外的不同觀點:觀察一:世上多少人講閩南語?「閩南語」是否等於「臺語」?差異大到應該將臺語獨立出來嗎?這個問題各有各的認知與說法,我們暫時先不討論。
  • 「AV仁」睇淫照懶開會涉「黑金」被力數
    香港文匯報訊(記者 李自明)被踢爆區議會會議出席率包尾的民主黨立法會議員何俊仁(「AV仁」),今屆區選在屯門樂翠選區競逐連任
  • 臺灣教育部長警告 教師專案來大陸「違法」│聯合報臺商版0313曬新聞
    教育部長潘文忠昨天在立法院回答諮詢。教育部、科技部 都加碼留才大陸祭出惠臺措施,儘管教育部長潘文忠昨強調赴陸有條件限制,但多少仍會造成高教人才流失衝擊。潘文忠說,教育部有提出激勵的加碼措施,譬如玉山計畫及高教深耕計畫都可作為彈性薪資;科技部次長蘇芳慶說,科技部原本就規畫有相關措施,包括延攬青年學者的「哥倫布計畫」、「愛因斯坦計畫」,以及提升資深學者專案計畫研究經費等。
  • 【網議政事】做騷清塌樹扔落山 黑衣「中箭」累街坊
    「香港眾志」fb圖片打風日子天都未光想喺馬路度清樹應該點做?一般人都戴好頭盔著好反光衣,但「中箭(香港眾志)」就覺得冇頭盔、露臍裝、著黑衣喺漆黑嘅街上嘗試清理倒塌樹木都冇問題㗎,最緊要化個靚妝、影輯靚相啫。執完啲樹枝?捩手掉落山坡咪得。
  • 境外公司系列:香港及新加坡公司設立登記文件介紹
    在各個低稅負或免稅地區之相關申報規定日益複雜的情況下,新加坡及香港逐漸成為新設立海外公司的首選。本文將為大家介紹在新加坡及香港設立公司的相關登記文件。新加坡與多個國家簽有免雙重稅收協定(Double Tax Treaty)及投資保障協定,適合用於投資控股。註冊新加坡公司,並符合相應的條件,可達成移民新加坡的目的。寬鬆的外匯管制、成熟的信用體系、全球銀行的聚集地。香港營業範圍: 可登記經營各種業務。
  • 新書 |《帝國之間、民國之外:英屬香港與新加坡華人的經濟策略與「中國」想像(1914-1941)》
    「中國」想像(1914-1941)郭慧英 著季風帶文化有限公司,2021-02「中華民族」屬近代所建構的概念,於近世之中,海外華人與中國大陸對此一概念的理解有何差異?在二十世紀初,中國大陸之政情﹑新加坡與香港的英殖管治﹑日本作為後起帝國在南洋的勢力擴張﹑移居海外的華南地方族群對其廣東與福建等不同僑鄉各異的關心之情﹑海外華商受全球經濟大蕭條影響的商業利益計算,都是形塑「中國」想像的各種不同力量。為此,在中國大陸與海外華人之間,中國民族主義精神有不同演繹。換言之,中國民族主義興起,並沒有自動消弭各語言群之間的鴻溝與差異,自動統合各僑鄉聯帶的國家認同。
  • 「獨」侵校園煽「尚武皆亡」 16區家校會「聯手戰」
    有消息指稱,「學生動源」與「香港民族黨」及「本土民主前線」等激進「本土」組織關係密切,包括「港華本土關注組」在內多個關注組專頁中亦不時轉載煽「獨」的「本土民主前線」發言人梁天琦的訊息。■國家教育部部長陳寶生(右)昨日在北京會見到訪的香港特區教育局局長吳克儉。 中通社    (記者 姬文風)激進「本土」組織近日為求將「港獨魔爪」伸入校園,無所不用其極,引起社會極大反響。
  • 「自自冉冉、白目?自閹?」
    筆者:邵盧善臺灣政壇頻頻鬧笑話,大部分出於識少少扮代表、不懂扮內行,也有一些是因為「鬥」字當頭,大家忽略了正務。上星期,臺北「總統府」印發25萬份春聯給民眾,上聯是「自自冉冉」、下聯是「歡喜新春」,沒有人看得懂,更不必再說是否平仄對稱,媒體遍訪學者、作家,推測「自自冉冉」應是「自自由由」之誤,不過,即使如此,「自自由由」,「歡喜新春」,兩句語意與發音,也與新年賀喜春聯相去太遠,實在不倫不類,套用香港一句慣語,「小學雞」習作不如也。
  • 「佔中」癱瘓香港為了什麼?
    「佔中」背後的顏色革命先行的「流動佔中」行動只是零星的、散落的,不成氣候,並未對香港全局造成實質性的影響。全國港澳研究會會長陳佐洱近日批評,「佔中」是香港版的街頭政治、顏色革命,有人犯法後再充當英雄,企圖推翻政權,並強調中央與特區政府多次勸告反對派放棄「佔中」,如果仍要堅持只會頭破血流。
  • 新加坡二手交易平臺「Carousell」獲 8000 萬美元融資,估值超 9 億...
    Carousell logo據外媒 Tech in Asia報導,近日,新加坡二手用品交易平臺「Carousell」獲得了 8000 萬美元融資。交易完成後,「Carousell」的估值超過了 9 億美元。據了解,這家初創公司在與競爭對手 Telenor 的子公司 701Search 合併之後,於 2019 年 11 月實現了超過 8.5 億美元的企業估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