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寒冰/北京大學國際關係學院教授
2014-11-27 10:17 來源:澎湃新聞
國旗是獨立主權國家的標誌之一,通過一定的樣式、色彩和圖案反映該國政治特色和歷史文化傳統。既然獨立成「國」,科索沃設計出了自己的「國旗」,它以藍色為背景,中間下方是金色的科索沃地形圖,上方六顆白星分別代表的是境內的阿爾巴尼亞、塞爾維亞等六個民族。
科索沃「國旗」。科索沃「國旗」的故事不只在於「國旗」的本身,還有一種獨特掛旗現象。據我的觀察,在科索沃懸掛最多的似乎還不是這面「藍黃星」旗,而是阿爾巴尼的「紅底黑鷹」旗。有科索沃「國旗」的地方,一定有阿爾巴尼亞國旗;而有阿爾巴尼亞國旗的地方,不一定有科索沃自己的「國旗」。大多數情況下,科索沃「國旗」和阿爾巴尼亞國旗並列地放在一起,也有再加上歐盟旗幟和美國國旗。科索沃自稱已是「國家」,可為什麼熱衷掛阿爾巴尼亞的國旗呢?
科索沃境內,同時掛幾面國旗的情況非常普遍。阿爾巴尼亞在科索沃的西南部,領土面積2.87萬平方公裡,人口300萬,其中阿爾巴尼亞族佔98%。與科索沃不同,阿爾巴尼亞早在1912年就獨立成國了。同年啟用的國旗底色是深紅色,中間是一隻黑色雙頭鷹剪影。在以後的歲月中,由於國體和政治的改變,阿爾巴尼亞國旗也有所不同,但變化的也是雙頭鷹剪影的圖形。
無論是形式上還是內涵上,科索沃的「國旗」與阿爾巴尼亞的國旗幾乎沒有任何聯繫。於是,在訪問科索沃期間,我多次向不同的人提出了同一個問題。
普裡斯蒂那大學執行副校長切裡姆·切裡米先生沒有直接回答為什麼,而是向我介紹了科索沃使用「國旗」的歷史過程。他說,在南聯邦時期,科索沃獨立問題並不突出,使用的南聯邦的國旗。南聯邦解體後,塞爾維亞與蒙特內哥羅組建了南聯盟,科索沃仍受塞爾維亞控制,但要求獨立的言行日趨激烈。因此,1992年到1999年間,科索沃既掛塞爾維亞的國旗也掛阿爾巴尼亞的國旗。此後一直到2008年,科索沃由聯合國託管,懸掛阿爾巴尼亞國旗,2008年「獨立」之後就用現在的「國旗」了。
在與科索沃商業與技術大學校長埃德蒙·哈伊利齊先生座談時,會議室的橢圓桌中間擺放科索沃「國旗」和阿爾巴尼亞的國旗。我又問其中的緣由,他除了重複了科索沃使用國旗的歷史演變之後,特別強調說,科索沃的「國旗」是一個獨立國家的象徵,而阿爾巴尼亞的國旗則是一個民族的象徵。
同一天下午,我在阿爾巴尼亞朋友陪同下拜訪了阿爾巴尼亞駐科索沃的大使切馬爾·明卓齊先生。在回答我同樣的問題時,他說,國旗實際上是本質的象徵。我問:什麼本質?他說,阿爾巴尼亞國旗的本質是阿爾巴尼亞人國家的象徵。所以,它在阿爾巴尼亞是國旗,但在其他國家則是阿爾巴尼亞民族的象徵。比如,在馬其頓、黑山等國,阿爾巴尼亞族人聚居的地方也常常懸掛阿爾巴尼亞的國旗。我們尊重這些「國家」的選擇。
至於問及普通民眾,他們的回答幾乎完全相同:掛「藍黃星」旗意味著「我們是一個國家」,掛「紅底黑鷹」則意味著「我們是阿爾巴尼亞人」。
科索沃境內掛的阿爾巴尼亞國旗。原來,對科索沃的阿族人來說,兩個「國旗」表明的是兩種情感。
「藍黃星」旗象徵著他們夢寐以求的「獨立主權國家」。從第一次世界大戰結束之後,科索沃開始受制於塞爾維亞,成為南斯拉夫/塞爾維亞的一部分。在南部斯拉夫民族的大家庭中,科索沃及生活在這裡的阿爾巴尼亞人都屬於另類。比如,在南聯邦時期,科索沃只是塞爾維亞這個聯邦主體單位治下的一個地區,阿爾巴尼亞人只能算是少數民族。不難想像,科索沃和生活在其中的阿爾巴尼亞人的長期壓抑之感。南聯邦四分五裂之後,這種壓抑之感開始迸發。雖然如此,但2008年的科索沃「獨立」也是大國勢力一手「締造」出來的。沒有北約,沒有歐盟,沒有美國,科索沃的「獨立成國」不可想像。「藍黃星」旗反映了科索沃想擺脫南斯拉夫人、成為歐盟「大家庭」成員的迫切心境。
「紅底黑鷹」旗則是科索沃阿爾巴尼亞人的民族身份的象徵,反映的則是更深一層的政治文化。科索沃南部的歷史古城普裡茲倫曾是阿爾巴尼亞人文化中心,1878年在這裡召開的阿爾巴尼亞人代表會議曾勾劃出「所有阿爾巴尼亞人的阿爾巴經亞」藍圖。但是,這個藍圖1912年被歐洲大國撕碎了,大國「製造」出來的阿爾巴尼亞只是一部分阿爾巴尼亞人的國家,不包括科索沃、黑山和馬其頓等地阿爾巴尼亞人。在內心深處,科索沃「獨立」不過是阿爾巴尼亞人實現這個「夢想」的重要一步。其實,這不僅僅是科索沃阿爾巴尼亞人的心結,也是居住在黑山、馬其頓等國阿爾巴尼亞人的心結。於是,阿爾巴尼亞首都地拉那中心廣場上那尊民族英雄斯坎德培揮刀躍馬雕像同樣也屹立在普裡斯蒂那中心廣場上和斯科普裡城中。阿爾巴尼亞裔的特雷莎修女也得到不同地區阿爾巴尼亞人的高度認同,地拉那的國際機場以特雷莎名字命名,斯科普裡有特雷莎修女博物館,普裡斯蒂那步行大街旁有特雷莎的雕像。載體不同,可反映出的心聲是一樣的。這或許就是科索沃在有了自己的「國旗」之後,仍然懸掛阿爾巴尼亞國旗的緣由。
(本文來自澎湃新聞,更多原創資訊請下載「澎湃新聞」APP)
關鍵詞 >> 科索沃,學人行走
相關推薦
評論(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