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潭:「風沙島」上繪出地綠海藍

2020-12-18 東南網

東南網12月8日訊(福建日報記者 林霞 王鳳山)平潭島位於海壇海峽與臺灣海峽之間,常年季風大,植樹造林尤其困難。歷史上平潭風沙災害嚴重,是名副其實的「風沙島」。如何在「風沙島」上做好綠色文章?

平潭綜合實驗區黨工委、管委會相關負責人表示,「十三五」時期,平潭堅持生態優先、綠色發展,守護好生態環境這一「真寶貝」,綠色已逐漸成為平潭高質量發展的底色。目前,平潭森林覆蓋率達38.7%,與「十二五」末相比增加3個百分點;2018年、2019年先後榮獲「省級森林城市」和「國家森林城市」稱號。

築牢綠色屏障

平潭君山片區磹水村。放眼長江澳,沿岸綠意盎然,濃密的菌草互相纏繞著,緊抱沙地,在風中搖曳。不遠處,風車隨風旋轉,美麗海景圖徐徐展現。

位於西北部的長江澳沙荒風口,是平潭最大的風口,冬季東北季風強勁,海岸前沿易形成飛沙和流動沙丘,對生態影響極大。

「風沙島」怎樣唱響「綠色變奏曲」?

早在20世紀60年代,平潭就開始對長江澳、龍鳳頭燕下浦、遠壋澳、流東、流西五大風口實施沙荒治理。實驗區成立以來,通過填平、補齊、加寬、加厚沿海基幹林帶,拓展造林空間,引進適生造林樹種等方式,以綠繪就生態底色。

2018年4月,平潭與福建農林大學合作推進「平潭濱海菌草生態治理及產業化的開發研究與示範」項目,在平潭長江澳菌草種植示範基地試驗種植150多畝菌草,當年成功越冬。2019年,第二期188畝菌草再次在平潭的風口地帶紮根。

「針對風口流動沙丘與灘涂鹽鹼地區的生態特點和技術難題,篩選出適宜濱海風口流沙和灘涂鹽鹼地生態環境治理的『巨菌草』『綠洲1號』等菌草品種,通過大株菌草移栽、育苗移栽、扦插等菌草種植方式,開展生態治理研究和示範,防風效能達到47.99%~91.93%。」實驗區自然資源與生態環境局林業管理處處長卓華玲說。

「十三五」期間,平潭全力推進「花化、美化、彩化」建設,交出一份沉甸甸的「綠色答卷」。目前,全區森林總面積17.62萬畝,其中生態公益林面積11.6萬畝;活立木蓄積量達47.7萬立方米;全區共有公園綠地面積1895畝、附屬綠地面積784畝、防護綠地面積868畝。

守護藍色資源

位於環島路南側的壇南灣再生水廠一期工程,採用全地埋式即地下建水廠、地上為景觀公園的新型汙水廠建設模式,以服務周邊地區的生活汙水,竣工在即。

項目選址初期,平潭山岐澳一側沙灘曾被列入。2014年6月,平潭明確壇南灣再生水廠規劃於環島南路外側,範圍延伸至山岐澳。

2016年8月,《平潭國際旅遊島建設方案》獲批,發展定位更為明確,生態保護問題引起各界重視。同年10月,壇南灣再生水廠一期工程進入選址論證階段,質疑聲音隨之而來:原選址靠近沙灘,將對岸線和旅遊景觀造成破壞。在最關鍵的時刻,平潭做出了選擇——及時叫停,重新優化選址方案。

平潭海域面積6064平方公裡,海岸線長408公裡,海濱沙灘總長70多公裡,擁有豐富的不可替代的壟斷性岸線旅遊資源。開放開發,如何兼顧生態保護?

「十三五」期間,平潭堅持環境資源可持續利用和海洋經濟可持續發展理念,委託編制海洋環境保護規劃(2015—2020)、海壇灣國家級海洋公園總體規劃(2016—2025年)等,建立海岸帶(線)利用總量控制等制度,實現有序開發、集約用海、依法管海。

守好這條紅線,平潭動作頻頻。投入1.3億元資金改造海岸景觀總面積約11萬平方米,修復沙灘約1.5公裡,改善龍王頭濱海環境;投入2億多元對龍王頭以北海岸帶沙灘環境進行綜合修復;完成流水鎮海岸侵蝕及碼頭沙灘整治項目,加快實施平潭海島綜合整治修復及保護項目、「藍色海灣」整治項目……

如今,平潭已建立7個海洋特別保護區,全區海洋生態紅線共劃定16個區,面積2033平方公裡,近岸海域陸源汙染治理有序推進。

讓「平潭藍」更藍

毗鄰平潭竹嶼口的利亞船廠曾是平潭最大的造船廠,因不適合產業發展,2017年下半年,平潭決定讓其整體搬遷,土地用於旅遊項目開發。

兩年後,2019年10月,利亞船廠影視基地一期工程順利通過驗收,標誌著平潭首個專業攝影棚具備使用條件。同一時間,平潭影視產業布局規劃出爐,「20條影視新政」發布,蓄勢已久的平潭影視產業,「添金」啟航。

為實現生態與經濟發展相協調,平潭一直在做「加減法」。

「加」的是清潔能源。

平潭對風電進行開發利用,經多年發展,已建成風電場3處,總裝機容量15.4萬千瓦,在建風電項目5處,總裝機容量預計在500MW以上。

「減」的是一些不適合海島發展的產業。

2018年10月,《平潭綜合實驗區涉氣「散亂汙」企業專項整治工作方案》出臺,不到一年時間,平潭汽車修配、印刷行業6家企業陸續關閉噴漆間,涉氣「散亂汙」企業得以整改,平潭還督促涉VOCs重點排汙單位完成VOCs監測方案編制及監測、相關應急預案編制和備案工作。

「十三五」期間,平潭在生態環境保護上唱響一個調、實行一盤棋。打好柴油貨車汙染治理攻堅戰,強化區域聯防聯控和汙染天氣應對;整治農村環境,實施美麗鄉村建設,在離島鄉鎮建設分散式汙水處理站;加快推進環境基礎設施建設,建成垃圾焚燒發電廠、金井灣汙水處理廠、醫療廢物規範暫存場所……

平潭綜合實驗區自然資源與生態環境局副局長(主持工作)阮偉忠說,「十四五」期間,平潭將持續打好碧水保衛戰,加強水源地保護與整治,鞏固小流域整治成效,深化汙染天氣應對和區域聯防聯控;實施森林質量精準提升工程、小島綠化提升工程等,進一步提升海島防護林體系建設;強化近岸海域汙染防治工程,建立海域採砂管理長效機制,推動地質災害防治與礦山治理工作,建立健全國土空間規劃體系,全面推動建設生態平潭、美麗平潭。

相關焦點

  • 平潭:綠島花城,為發展添能蓄勢
    位於西北部的長江澳沙荒風口,是平潭最大的風口。當地探索新的治理途徑,在風口最前沿修建擋風沙堤,在沙堤上種植具有固沙效果的濱刺麥,隨後試驗種植巨菌草……長江澳從「抗風沙」轉為「賣風景」,為國際旅遊島建設畫上濃墨重彩的一筆。坐落於君山之北的磹水村,毗鄰長江澳,是遊客來嵐必打卡的網紅村。
  • 「繪大運」——繪出精彩,繪出熱愛!
    天府新區第四小學:繪出創意早晨八點半,天府第四小學三年級的美術課堂開課了。一群衣著整潔、精神抖擻的孩子們端坐在課桌前,在美術老師張鳳嬌的帶領下,安靜又認真地勾勒線條,進行著創作。張老師表示,天府第四小學的辦學理念是:和而不同,各美其美。
  • 平潭「礦疤」上長出生態公園
    修復後的礦山近年來,實驗區持續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理念,將廢棄礦山修復治理納入生態治理的日程,探索出多種礦山治理模式,逐步治理歷史遺留的礦山地質環境問題,一批批覆綠項目成效初顯。2019年8月,省自然資源廳指出,平潭「三區兩線」範圍內4處廢棄礦山未完成復綠,分別為海壇片區立新採石場、華龍採石場、前進採石場、金井片區紅湖石子場,應於2020年6月前完成治理驗收。此前,這4處廢棄礦山均已關閉近10年之久,未開展任何治理措施,礦山「掛白」明顯,視覺汙染嚴重。
  • 平潭「藍眼淚」上央視、上微博熱搜、上抖音熱門!
    上央視了!福建平潭「藍眼淚」今年迎來大爆發!還登上微博熱搜榜,話題閱讀量超過一億!這個震驚世界的「基建奇蹟」將實現福州、長樂、平潭三地的互聯互通,形成福州半小時「經濟生活圈」。
  • 採風 | 中央級和臺灣、香港等地23家媒體全方位聚焦平潭!
    區領導林江鈴向兩岸的23家媒體介紹了平潭近年來開發建設的新亮點和新舉措,並就媒體關心的相關話題進行了解答,讓兩岸媒體對平潭有了更深入的認識與了解。在兩天的時間裡,來嵐媒體先後走訪了區規劃館、兩岸自行車賽現場、北港文創村和臺灣創業園等地,了解平潭在發展過程中的各項人才政策和取得的豐碩成果,並對平潭未來的發展表示看好。
  • 「楊淑妃駐蹕平潭礁上」實是大烏龍!
    不過,民國版《平潭縣誌》所說的楊淑妃「駐蹕平潭礁上」,我認為確實是個不折不扣的大「烏龍」。        請你翻開民國版《平潭縣誌·大事記》,相關的內容是這樣說的:「宋季,楊妃偕弟亮節負益王、廣王航海,駐樸秀區北海中礁上,後人思之,故名王母礁。有二石如帆檣,人呼為雙帆石,又呼南王母礁,北王母礁。」言之鑿鑿,還說「據《福州府志》」。
  • 趙簡子與平潭築城
    這小土丘就是古城牆遺址,古時稱作平潭城,距今已有2500多年的歷史,史載為春秋末期晉國正卿趙簡子所築。城牆因勢而為,內低外高。取當地黃土拌石灰夯實成牆,內高丈餘,外高四五丈,寬約兩丈,周長五六百丈,是守衛平潭城的第一道屏障。  《魏書·地形志》記有:「太原郡中有平潭城。」《方輿紀要》記述:「平潭城在平定州西北25裡,相傳趙簡子所築也。」
  • 平潭會比深圳還要好
    本次的遊覽活動由兩岸職工交流中心組織,先後前往了南寨山、海壇古城、將軍山和平潭·臺灣免稅市場。在行程中,最讓參觀團感興趣的是海壇古城。古色古香的建築風格牢牢抓住了參觀團的眼球。「具有傳統風味又帶有現代元素,別有一番風味。」本屆比賽的總裁判長潘正吉說。其實,海壇古城本不在本次遊覽的行程中,但是不少參觀團成員對海壇古城表現出極大的興趣。
  • 平潭:遊最美海上高鐵 賞絕勝漁家風光
    來源:臺海網臺海網1月1日訊 據平潭網報導 平潭海峽公鐵大橋的建設不僅讓平潭邁向了「高鐵時代」,也讓公鐵大橋沿線的離島古村煥發出新的生機。如今,隨著海峽公鐵大橋從村前橫貫而過,大小練島上的山海漁村正勾勒出一幅「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美好藍圖,也讓更多的人可以驅車前往,一飽離島風光。
  • 斷縑殘卷釋旨意——平潭檔案館兩份聖旨管窺
    》等課題,著有鄉土文集《嵐島鄉心》,整理、註譯地方文獻《平潭廳鄉土志略》。你有幸接受朝廷宏大的蔭庇,聖旨上美好的文字記錄著你的榮耀和光彩,賜盛大恩澤予九泉之下的你。兩份聖旨從留存下來的文字可以推斷,這兩份聖旨是同時貤贈一個五品官陳階升的已故祖母、母親或配偶。關於陳階升的相關史料記錄有三份:一、《續修臺灣縣誌》(清謝金鑾著)載:「陳階升,仙遊人,行伍,嘉慶五年二月任臺協中營守備。」
  • 平潭「藍眼淚」大熱,遊客奔走「追淚」
    「我在線直播『藍眼淚』已經十多天了,『追淚』是一件很辛苦的事,但現在各地遊客都想來平潭一睹『藍眼淚』真容。」關晶表示,為了遊客不虛此行,就想通過網絡平臺,帶給大家最及時的「追淚」消息。小夥伴們圍坐在一起等待「藍眼淚」的出現當晚8點,平潭咔溜幫團隊的抖音平臺也開始線上直播。
  • 平潭:一座橋美好一座島
    這意味著大練島真正實現與平潭海峽公鐵兩用大橋相連接,告別與外界非舟楫不能往來的歷史。「互通區通車後,不僅去平潭城關方便,去福州甚至以外的地方都更加便利,咱們的日子越來越好了!」作為首位開車出島的大練島居民,楊海兵掩飾不住自己的激動。
  • 平潭國際旅遊島,四年1744萬人次!|平潭島|北港村|鄉村旅遊|民宿|...
    2020年中秋國慶長假,實驗區共接待遊客988524人次,比上年國慶假日增長15.88%;旅遊收入89955萬元,比上年國慶假日增長20.95%。平潭龍王頭沙灘今年是「十三五」規劃收官之年,也是「十四五」規劃開局之年。
  • 「海岸線雲派對」,平潭藍色奇妙夜來了
    為了圓大家的藍色夢幻追淚夢,4月11日—4月20日,由平潭綜合實驗區旅遊與文化體育局聯合抖音,發起【海岸線雲派對】系列活動,每晚20:00由常年在平潭島上追淚的原住居民在抖音平臺 獨家開啟追淚直播,一起進行一場雲追"藍眼淚"的狂歡!每晚八點,大咖在線直播追淚過程!隔著屏幕上演唯美浪漫奇景!從北緯27度出發,帶你一起解鎖海岸線的神秘新玩法。
  • 《爸爸去哪兒》第五季拍攝地,平潭東庠島
    平潭東庠(xiáng)島,需要坐船前往,到流水碼頭,上船買票15RMB/人孝北村,《爸爸去哪兒》第五季第一集拍攝地想知道他們分別住在哪裡可以問一下村裡的村民孝北村是《爸爸去哪兒》的主要取景地,在退潮的時候可以趕海,捉螃蟹蘆田澳沙灘是離孝北村最近的沙灘
  • 平潭出現「暖夜燈柱」奇觀
    福州星空攝影師徐晨拍下的一組壯觀照片,昨日在微信、微博上熱傳。  此次「暖夜燈柱」持續時間長、範圍廣,在平潭、廈門、連江等地的夜空均有出現,其中以平潭的最為壯觀。  「美得不像話」「太震撼」「大自然的神奇」……昨日一組「暖夜燈柱」大片引爆福州微信朋友圈,作者是省天文學會理事、福州星空攝影師徐晨。
  • 第二屆「華燦獎」在福建平潭揭曉
    中共福建省政府黨組成員、平潭綜合實驗區管委會黨工委書記李德金致辭競賽面向青年設計師和高校師生,以創新、時尚、實用為評審原則,選拔最具創新意識和培養潛力的青年設計人才。 本屆「華燦獎」主題為「互•融」,意為鼓勵和促進兩岸學生、青年設計師交流,協同設計,共創未來。
  • 平潭詞明戲:雕欄玉砌「音」猶在
    彼時,林文遠的祖先——浙江餘姚詞明戲藝人林氏兄弟遷居至平潭蒼海村。他們將「弋陽腔」與當地曲藝結合,創作出不同的鄉音土調,派生出「弋陽腔」詞明戲,並在嵐島落地生根。舊時的詞明戲以真人扮演角色,「林家班」陣容強大、唱做齊整,有《薛仁貴徵東》《許仙借傘》《金雞嶺》等劇目,留下在閩侯、長樂、福清等地表演的記載。至民國初年,時局動蕩,戲班大都停鑼息鼓,詞明戲也由盛轉衰。
  • 平潭島——中國大陸離臺灣島最近的地方
    島上時常霧氣瀰漫,便有了「嵐」、「東嵐」的別稱從福州出發,2小時左右的車程就能到達平潭島,不同於廈門島的熱鬧,這裡安靜恬然,沿著公路環島,一邊是一望無際的大海,一邊是民居石厝,青山怪石,一邊是一望無際的大海,白色沙灘龍鳳頭海濱浴場龍鳳頭海濱浴場離平潭縣市區不遠
  • 再見了,平潭舊汽車站!9日晚最後一班車開離!平潭新客運站全新體驗真香!
    售票廳、候車室裡僅有寥寥幾名乘客,商鋪工作人員正在清空貨架上的商品,一些乘客用手機拍照,以此作為最後的留念。「第一次離島時,我才5歲,跟著媽媽到舊汽車站坐班車出島。舊汽車站對我來說,意味著離別,也意味著歸家。」市民林丹說,如今生活越來越好了,「老朋友」也完成了它的使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