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代社會經濟發展能力已經比古代強上了上百倍。人們幾乎都不再為了一日三餐而煩惱。所以現在的人都已經很少再幹違法的事情了。但是在古代,由於大部人都難以解決溫飽的問題,所以不少人都不惜鋌而走險幹一些缺德喪良心的事來餬口。其中一個職業就是「盜墓」。
古代的盜墓賊十分的猖獗,幾乎所有名人中好盜的墓穴都遭到了這些「盜墓賊」的光顧。原因其實也很簡單,那就是古代大門大戶的家族成員死後都有放很多陪葬下去的習俗,一些王公貴族的陪葬物很可能是普通人奮鬥上百年都達不到的高度。因此盜到這種墓也就意味著發了一筆橫財,所以他們才會樂此不疲地幹這種事情。
然而盜墓賊做賊心虛,在盜墓的之前往往會舉行一些儀式和準備工作,企圖不讓災禍降臨到自己的頭上。畢竟古代人還是十分的迷信的。而到了現代,因為現代大多數墓葬都被開挖了出來,因此盜墓賊逐漸稀少,人們漸漸對這種職業產生了無比濃烈的好奇之心。在一些盜墓題材的書籍中,經常會提到一個東西,那就是粽子,盜墓賊一碰到「粽子」,心裡就會發慌。那麼粽子到底是什麼東西呢?
其實粽子是一種比喻手法,指的是一些保存還比較完好的完整屍體或者是乾屍等等。因為盜墓賊做賊心虛,看到這種東西就會做賊心虛,因此也會聯想到一些不好的事情,這也是可以理解的。
但是對於考古學家來說,他們是絲毫不害怕「粽子」的,原因是盜墓賊是出於破壞的目的,而考古則是出於保護文物和搶救才開展的科學活動。因此相比粽子,考古學家更害怕發現一些難以保存的文物和歷史資料,因為這些東西長期被埋在地下處於無氧的狀態。一旦出土暴露在空氣中很容易出現出人意料的變化。
比如說秦始皇兵馬俑,科學家發現這些兵馬俑在出土前是彩色的,然而在接觸氧氣的時候,這些兵馬俑迅速氧化就變成了普遍的黑灰色,這不得不說是一種損失。而對於考古學家,一些具有即時性的或者是脆弱性的東西,是他們最怕發現的。
比如說曾有考古學家在考古的時候發現,墓穴裡居然保存著一張盛滿飯菜的桌子,桌子上的情景非常逼真,就和剛燒完一樣,但是這些文物非常的棘手,因為是湯湯水水非常難以保存。有一次在古墓中,有考古學家還發現了出土的肉串,這代表那個年代人們就已經開始吃烤肉了。
在食物中,考古學家最害怕發現的就是雞蛋了。原因大家也可以想像得到,那就是太難保存了。而一旦發現雞蛋就證明墓葬主人的身份不一般。原因是雞蛋在古代是奢侈品,很多人都吃不起,而如果在墓葬裡發現了大量雞蛋,基本就是達官貴人的墓穴。
在一座距今2800多年的西周墓葬中,就發現了許多雞蛋,這些雞蛋就像珍珠一些裝在華麗的匣子裡。如果在常人眼中看到陶器就會忽略了裡面的雞蛋。然而在考古學家眼裡這些雞蛋卻是最珍貴的文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