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超
下賽季
如何安排?
疫情衝擊下,中國足壇的賽事就剩下這個周末以及12月19日的足協杯決賽最後幾場比賽了,能在特殊時期、特殊情況下順利地完成今年各項賽事,其實已經相當不易。儘管其中仍有遺憾,但這並不妨礙中國足球整體在向好的方向發展這個大局。臨近年末,越來越多的人也開始關心起明年的賽事安排,尤其是中超聯賽在大概率維繫賽會制的情況下,整個賽事以及賽程將如何安排?甚至已經出現了不少說法。不過,至少到目前為止,中國足協內部尚未有統一的意見,因為實際所面臨的情況遠比外界想像得要複雜。
明年可用時間增加有限
受到疫情的影響,2020年的中超聯賽成為了有史以來開賽最晚的一個賽季,從7月25日開賽至9月28日結束第一階段比賽,總共持續了66天。第二階段從10月16日開始至11月12日打完,共持續了27天。在前後93天時間裡,實際完成的比賽輪次為20輪中超聯賽以及一輪足協杯賽共21場比賽。當然,如果再加上一輪兩回合「超甲附加賽」,即武漢卓爾隊與浙江綠城隊的比賽至11月22日結束,則是前後113天。
假設再加上從11月26日至12月19日期間共23天裡進行的足協杯賽,進入決賽的隊伍最多5場比賽,實際則是136天,最多的隊伍應該是天津泰達隊、江蘇蘇寧隊或山東魯能隊共進行了26場比賽。
如果單獨計算四支徵戰亞冠聯賽的隊伍,像北京國安隊是19天裡進行7場比賽、上海上港隊是18天裡進行7場比賽、上海申花隊是16天裡進行6場比賽、廣州恆大隊是9天內進行4場比賽,則過去的一個賽季中,最多的應該是112天時間裡進行了28場比賽。總體來說,2020賽季中國足壇的實際競賽時間就是從7月25日至12月19日足協杯決賽結束,前後總共持續了147天。
不得不說,過去一個賽季就是因為受到了疫情的影響而被迫大幅度縮水。由於有了今年中超聯賽複賽的成功經驗,明年的中超聯賽根據目前國內防疫抗疫的大形勢,繼續採用賽會制的機率很大,而且相信明年中超聯賽的開賽時間也不會像今年這樣、直至7月下旬才最終開賽。如果不出意外的話,明年中超聯賽將會像往年那樣,在3月中上旬就正式展開。因而,在很多人看來,明年的聯賽不會再像今年這樣安排如此密集的賽程,而且16支參賽隊進行兩輪交鋒總共30輪比賽看上去也應該沒有什麼大問題。
不得不說的是,這其實是某種「錯覺」。要知道,今年的中超聯賽能夠在11月12日這個中國足協所期望的時間節點結束,很大程度上得益於中國足協與亞足聯競賽部門的一再溝通以及要求下、亞足聯做出了很大的讓步。因為亞足聯計劃的2020亞冠聯賽東亞大區的比賽一推再推之後,是安排在11月15日展開,最終還是安排在11月18日展開,等於是亞足聯再一次給中國足協「特事特辦」、讓出了三天的時間。這才使得中超聯賽在11月12日結束之後,四支代表中國參加的俱樂部能夠有多出三四天的緩衝、休整時間。
但至2021年,亞足聯恐怕不會再像今年這樣給中國足協「讓路」了,因為原本應該在2020年安排進行的賽事受到疫情的衝擊,全部都將擠佔2021年的比賽時間。而且,今年的中超聯賽在下半年能夠順利進行,是因為沒有受到「外戰」的衝擊,不管是國家隊抑或還是俱樂部球隊,但明年中國足球的「外戰」只多不少。因而,看上去時間似乎是更充裕了、可以更正常地安排中超聯賽了,實際情況卻未必如此。
「外戰」擠佔時間猛增
2020年的中超聯賽得以順利進行、儘管只有20輪賽事,但很大程度上是因為中國男足國家隊無需參加國際比賽,世界盃預選賽亞洲區40強賽小組賽最後四輪比賽全部將安排到2021年上半年進行。而至2021年,中國足球的工作重心恐怕全部都將轉移到國家隊身上。僅從目前正常的情況也就是姑且不考慮全亞洲各國和地區的疫情、40強賽和12強賽都能夠按計劃以主客場制展開,則2021年全年國家隊的比賽日就有10輪,即40強賽四輪比賽(分別在3月下旬以及6月中上旬)、12強賽六輪比賽(分別在9月上旬、10月中上旬以及11月中旬)。於是,除了比賽本身之外,賽前國家隊的集訓就需要留出足夠的時間。裡皮時代,一般是賽前一周到10天的時間,而如今李鐵接手之後,則是要求最少兩周到半個月的時間,因為現在的國家隊情況與裡皮時代的國家隊最大的不同在於:裡皮時代有足夠的國際熱身賽保證,如今李鐵接手之後,國家隊尚未進行過一場國際比賽。
這樣,僅國家隊參加這10場正式的世界盃預選賽所佔用的時間恐怕就不會是一個小數字。除非中國男足國家隊未能進入到12強賽,但如果連40強賽都沒有能夠出線,則中超聯賽的意義恐怕也將受到很大影響。
「外戰」除了國家隊賽事任務之外,還有每年必不可少的亞冠聯賽,中超四強將繼續參賽。迄今為止,明年亞冠聯賽究竟如何展開?具體的賽程又將如何安排?亞足聯依然還沒有給出過一個明確的說法。先前,亞足聯已經先後與東亞大區的參賽協會、西亞大區的參賽協會分別召開過視頻會議,就明年亞冠聯賽的安排問題徵求各方意見。據記者了解到的情況是:西亞大區的意見相對還是比較統一,但東亞大區包括中日韓澳等幾方的意見並不一致,各有各有的想法與意見,這也很正常,一如今年所出現過的情況。
按照亞足聯初步提出的意見,上半年和下半年將分別採取兩種完全不同的方式,即上半年的小組賽希望以賽會制方式進行,分成兩個循環,同組四隊集中在一個地方進行完一輪單循環賽之後,再選擇另一地進行第二循環的比賽,然後安排積分排定小組座次、最終確定五個小組進入淘汰賽的8支隊伍。進入淘汰賽之後,亞足聯設想著疫情將大為好轉,希望能夠恢復主客場制比賽。而且,亞足聯也已經提出了初步的時間安排。但因為各方意見不一,究竟如何安排?至今沒有明確說法。
這其實也就將在很大程度上影響到明年中超聯賽的安排問題。一個非常現實的問題,即如果亞冠聯賽以賽會制方式進行小組賽,中超四支參賽隊參加的話,如果放棄主辦其中一個循環比賽的機會,兩個循環的比賽全部都前往客場參加,勢必存在著回國之後是否需要隔離14天的問題。以目前國內防疫抗疫的大形勢與政策來看,至少短期之內沒有鬆動的跡象。那麼,假設打完比賽回到國內接受14天的隔離,中超暫停、為亞冠球隊「讓路」的話,恐怕至少需要考慮兩個14天的隔離問題,即便是亞冠聯賽一個循環的比賽在七天之內全部完成三輪比賽,兩個循環就是兩周的時間,再加上14天隔離,一個月的時間就已經被佔用了。
這還是在沒有考慮小組出線後參加淘汰賽的情況下。假設進入到後面的淘汰賽階段,主客場是否有進行暫時沒有定論,即便是無法正常展開主客場制、依然以賽會制完成隨後的比賽,則意味著整個亞洲範圍內的疫情形勢依然相當嚴峻,回國之後隔離14天的程序也是不可能省略的。如此一來,全年所佔用的時間恐怕就不是像外界所想像的那樣了。除非一個情況,就是中超四隊出戰亞冠聯賽時,均不派遣主力參賽、而是以替補甚至預備隊出戰,便不存在影響國內聯賽的正常安排問題。可是,如此做法所產生的一個後果就是會讓亞足聯非常「不爽」,這意味著什麼?恐怕也就無需記者多言。
在考慮2021賽季中超聯賽安排的問題時,其實還有一個非常特殊的情況,是有別於以往的歷年中超的,也是先前從未出現過的,就是正常情況下,中超聯賽一般都是每年3月中上旬展開,至當年11月初結束,個別情況則是11月中下旬結束,偶爾出現過一次12月初結束的情況。而且,由於國際足聯在每年的1月份、2月份都沒有指定的國家隊比賽窗口,因而,中超聯賽結束之後,各隊盡可以放假、休整,然後從12月下旬或次年1月初集中、展開冬訓,為新賽季進行準備。
然而,受到疫情的衝擊,2022年1月底至2月初,國際足聯已經臨時增加了一個國家隊比賽窗口,具體是2022年1月28日、2月1日將安排12強賽第七輪以及第八輪的兩場比賽。這樣,國家隊也必須在準備2021年計劃時,連帶著考慮這兩個比賽日的準備。
賽程安排難度遠超今年
表面看上去,2021年的中超聯賽賽程安排似乎不會像今年的中超那麼緊張與密集,但實際上受到「外戰」的衝擊以及國內防疫抗疫政策限制,整個2021年全年拋出國家隊、亞冠等外戰的時間以及比賽,留給安排國內賽事的可使用時間其實也就在130多天,今年的聯賽總共佔用的時間是113天,總共進行了23輪比賽(20輪聯賽加上一輪足協杯賽、外加兩場超甲附加賽)。
於是,在可以留給國內賽事可用的130多天時間裡,如何更有效地安排中超聯賽?而且最好還是希望所有各隊都能夠有兩次交鋒的機會、讓整個聯賽的體系以及升降級制度更公平、更合理。不止於此,足協杯賽正常情況下也需要安排,而足協杯賽的安排恐怕不太可能再像今年這樣留有專門的時間、在亞冠聯賽進行時再進行足協杯賽。特別是,由於國腳還要代表國家隊出戰世界盃預選賽,明年的聯賽恐怕不太可能像今年一樣每隔三四天、四五天就安排一輪,然後連續進行,因為今年這樣的密集賽程安排導致的一個後果就是球員受傷的機率大幅度增加。如今的中國國家隊可用的球員其實也就那麼幾位,如果聯賽中受傷而無法代表國家隊出戰,這顯然是所有人都不希望看到的。
從這一層意義上說,2021年中超聯賽的安排難度其實遠超過今年。而這顯然是考慮職業聯賽理事會以及中國足協智慧的時候了,如何在這其中求得平衡、確保各自的利益最大程度地得到保護?至於先前外界所傳說的16隊分四組、分階段展開打完30輪比賽,恐怕也就僅僅只是一個傳言而已。
當然,相比而言,中甲聯賽、中乙聯賽等低級別的聯賽,因為不涉及國家隊、亞冠聯賽的影響,相對賽事安排就容易得多,而且從年初可以完整地安排至年尾。只是,由於目前中超聯賽也還沒有一個明確的說法,因而暫時也就顧不上中甲與中乙聯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