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人民解放軍軍事家:橫刀立馬彭德懷

2021-01-08 央視網
  山高路遠坑深,大軍縱橫馳奔,誰敢橫刀立馬,唯我彭大將軍。

  ——毛澤東

  彭德懷(1898~1974),中國人民解放軍創建人和領導者,軍事家,共和國元帥。1922年考入湖南陸軍軍官講武學堂,參加過北伐戰爭,後升為團長。1928年4月參加共產黨,組織了平江起義,率部上了井岡山。擔任紅軍革命軍事委員會副主席。參加了歷次反「圍剿」。抗戰爆發後任八路軍副總指揮。解放戰爭中任第一野戰軍司令員兼政委。解放後任中央軍委副主席,國防部長。抗美援朝戰爭中任志願軍司令員兼政委。1955年被授元帥軍銜。彭德懷元帥為中國革命以及國家和軍隊的建設貢獻了畢生的精力。

  1. 平江起義上井岡

  彭德懷出身於湖南湘潭縣一戶窮苦農民家庭。少年時期只讀過兩年書,十歲就靠給人放牛維持生計,飽嘗了富人的凌辱和壓榨。他還當過挖煤工人和修堤的苦力。彭德懷生性剛強正直。從小就對剝削階級的壓迫剝削充滿仇視。

  1916年3月,彭德懷(當時名彭德華)投到湘軍當了一名二等兵,由於作戰勇敢幾年後升為連長。與黃公略等青年秘密組織了「救貧會」,因秘密處死惡霸區盛欽遭通緝而逃離部隊。

  1922年8月,彭得華改名德懷入湖南陸軍軍官講武堂學習。次年畢業,在湘軍中任連長。1926年任營長,參加了北伐戰爭,在自己的營中建立了士兵委員會。他所在的一營各連都成立了士兵委員會,該會章程的核心就是「救貧」。1928年初彭德懷升任團長,同年加入中國共產黨,在自己的團裡成立了黨委會,自任黨委書記。

  1928年7月22日,在彭德懷的軍事生涯中發生了根本的轉折,與膝代遠一起率領他的第一團發動平江起義,建立起工農紅軍第五軍,任軍長兼第十三師師長。同年十一月率部向井岡山進軍。從此開始了建立和擴大革命根據地的軍事鬥爭。到1930年春,率部把湘贛邊區根據地擴大到十個縣城的範圍。同年七月率部進攻長沙,三天打了四仗,追擊敵人百餘裡,順利攻佔長沙城。籌款數十萬元,繳獲槍械四千餘支,解放被關押的共產黨員和進步人士數千人,招收紅軍戰士七千餘人。這是紅軍建立初期的一次輝煌勝利。

  紅一方面軍成立之後,彭德懷任副總司令,協助毛澤東、朱德指揮反「圍剿」鬥爭。在第一次反「圍剿」鬥爭中,他率第三軍團配合一軍團一舉殲敵萬餘人。在第三次反「圍剿」中,戰鬥異常激烈,敵人兩個團佔據有利地勢把我軍一個連壓在山腰。在危難之際,彭德懷揮刀殺出,身先士卒,一個猛衝重創並擊潰了敵人,為受壓制的連隊解了圍,隨後率部組織反擊,消滅了這股敵人。在毛澤東受排斥後,協助組織並取得了第四次反「圍剿」的勝利。一直到第五次反「圍剿」失敗,紅軍被迫撤離中央蘇區,彭德懷始終率兵為根據地的鞏固和擴大而苦苦地衝殺。

  2. 橫刀立馬長徵路

  在第五次反「圍剿」中,彭德懷較早地認識到「左」傾機會主義路線的錯誤,對荒唐的軍事指揮提出了尖銳的批評。但他作為一個軍團的領導無力左右局勢,雖然率部奮勇衝殺,但卻不能挽回根據地被丟光的頹勢。

  彭德懷在江西率紅三軍團開始了長徵,他指揮部隊衝破敵人的重重封鎖,進入湖南境內,與湘軍展開激戰。他親率兩個團搶戰湘江渡口,指揮部隊與敵人激戰三個晝夜,掩護中央縱隊和後衛部隊安全渡過湘江。在遵義會議上,他堅決支持毛澤東的主張,贊成更換領導。

  遵義會議之後,中央軍委決定把一、三軍團和幹部團交彭德懷指揮,形成較強的戰鬥力,北渡赤水、回師攻婁山關。婁山關地勢險要,易守難攻。彭德懷親臨前沿察看地形,然後以兩個團迂迴敵後,兩個團正面進攻,經夾擊奪佔婁山關。隨後乘勝直逼遵義城。敵人急調兩個師的兵力增援遵義守軍。彭德懷在城西老鴉山一帶以逸待勞,伏擊敵人,經激戰擊敗了敵軍,再佔遵義城。這是紅軍開始長徵後的第一個大勝仗。

  1935年夏,當紅一方面軍與紅四方面軍在四川懋功地區會師後,張國燾提出了與中央相背的進軍路線,在危機關頭,彭德懷堅決支持北進陝甘邊區的意見。9月12日,中共中央在川甘邊界俄界召開政治局擴大會議,決定把紅一方面軍與軍委縱隊整編為中國工農紅軍陝甘支隊,由彭德懷任司令,毛澤東任政委。下轄三個縱隊。中央成立五人軍事小組,由毛澤東、周恩來、王嫁祥、彭德懷、林彪組成。俄界會議之後,中央紅軍繼續北上。

  1935年10月19日,毛澤東隨陝甘支隊一縱隊到達陝北保安縣的吳起鎮,不久,彭德懷率二、三縱隊到達陝北與紅二十六、二十五軍會合。紅軍到達陝北後,敵人幾個師的兵力追擊而來。毛澤東當即對彭德懷說:「我們打退追敵,不要把敵人帶進根據地。」彭德懷立即布置殲敵陣勢。10月21日,彭德懷率師在吳起鎮西南山上對準馬鴻賓的三十五師騎兵團下手,一舉將該團殲滅。隨後又打垮了東北軍白鳳翔的騎兵團。紅軍乘勝進攻,打挎了敵人另外三個團。敵人受此迎頭痛擊,潰退回去,不敢進入陝北根據地。吳起鎮戰鬥勝利後,毛澤東異常興奮,立即揮毫賦詩一首:「山高路險溝深,大軍縱橫馳奔,誰敢橫刀立馬,唯我彭大將軍。」足見毛澤東對彭德懷軍事才能和功績的肯定。但彭德懷不居功自喜,立即把詩的最後一句改為「唯我英勇紅軍」。

  3.血雨腥風戰太行

  抗日戰爭時期,彭德懷任八路軍副總司令。他堅決支持毛澤東提出的「堅持獨立自主的遊擊戰」的方針,同時,根據自己對形勢的認識,提出了「不放棄有利條件下的運動戰」的思想,對毛澤東的抗日戰爭原則進行了補充和完善。

  1937年底,彭德懷等率兵東渡黃河,深入太行山區,開展敵後遊擊戰爭。經過八個多月的浴血奮戰,在國民黨七十萬華北駐軍全面崩潰、十萬日寇瘋狂進攻的條件下,硬是逆敵而進,在五臺山、太行山、恆山、華北平原展開了全面遊擊抗戰。到1938年底,建起了晉察冀、晉冀豫、晉西北三塊根據地,發動民眾數十萬人,八路軍的隊伍也由三萬人上升到十五萬人之多。獨立自主的遊擊戰爭初步形成規模。

  抗日戰爭中,既是堅持聯合抗日一致對外的方針,又要對付國民黨軍隊製造的磨擦。彭德懷是位敢打敢拼的勇將,歷來對反動派仇視痛恨,對閻錫山、蔣介石的進逼也窩著一肚子火,但還是忠實地執行毛澤東團結抗日的方針。對待國民黨軍隊製造的磨擦,遵照毛澤東的指示,進行必要的還擊,但掌握有理有利有節的原則,打完了仍回到統一戰線上來。

  1939年秋至1940年春,侵佔華北的日軍利用國民黨製造內部磨擦的時機,逼迫數百萬民工在華北大平原上推行「囚籠」政策。深溝高壘連築碉堡;使公路高出地面五尺以上。劉伯承一眼看穿了敵人策略,日寇是企圖以「鐵路為柱,公路為網,據點為鎖」,實行嚴密的「囚籠」政策。日軍的企圖得逞,我軍在敵後的活動將極其困難。彭德懷提醒廣大指戰員從總體上來認識和對付敵人的陰謀。朱德和彭德懷下令八路軍各部隊立即對敵築路、沿途設施、守備兵力等進行偵察。

  1940年7月,由朱德、彭德懷、左權籤發的破襲正大路線戰役預備命令發至各部隊,同時上報中央軍委。8月8日發出戰役命令。命令發出後,各根據地軍民情緒極其熱烈,出擊兵團掀起練兵和爆破熱潮。8月20日,破襲戰陸續展開,並迅速推向高潮。初定二十二個團參戰,由於抗日軍民痛恨日軍至極,皆勇躍參戰,使參戰部隊竟然達到一百零三個團。因此,後來稱這場戰役為「百團大戰」。這場敵後最大的一次反圍攻戰役,持續三個半月時間,作戰一千八百餘次,斃傷日軍兩萬餘人,偽軍五千餘人,俘獲日軍二百八十多人、偽軍一萬八千餘人,拔除據點二千九百個,破壞鐵路四百七十餘公裡,公路一千五百餘公裡,繳獲各種炮五十餘門、槍五千八百餘支。這場戰役沉重地打擊了駐華北的日偽軍,極大地鼓舞了全國人民的抗日信心。

  百團大戰之後,八路軍迎來了日寇更加殘醋的進攻,彭德懷堅持戰鬥在最前線,頂住了日寇的進攻,用鮮血保衛了根據地,並迎來了抗日戰爭的勝利。

  4. 縱橫馳騁大西北

  抗日戰爭勝利後,蔣介石不顧全國人民的反對,發動了旨在徹底消滅共產黨的內戰。此時已任中央軍委副主席兼總參謀長的彭德懷受命率西北野戰軍轉戰於西北戰場。

  1947年3月,國民黨軍胡宗南等部調集二十萬大軍進攻陝北,胡宗南部是國民黨中央軍的主力,裝備精良,給養充足,我西北野戰軍只有二萬六千人,裝備很差,給養不足,有時連吃飯都成了問題。彭德懷是善打硬仗的將領,他在指揮部隊掩護中央機關撤出延安之後,開始利用運動戰方式尋機殲敵。首先,他利用胡宗南佔領延安後的狂妄情緒和急於尋我主力決戰的心理,以一部兵力將敵主力誘向延安西北的安塞,另將六個旅的我國北軍主力隱蔽集結於延安東北七十裡處的青化貶附近,在此設伏待敵。彭大將軍料事如神,在此等待兩日後,敵三十一旅大搖大擺地鑽入了我軍布下的口袋。彭德懷一聲令下,我軍兩頭封堵,戰鬥僅進行了一個多小時,殲滅三十一旅直屬隊和九十二團計二千九百人,旅長被生浮。

  胡宗南吃虧之後,總結教訓,採用「方形戰術」,以「滾筒」形式前進。彭德懷立即針鋒相對地改變戰術,即以少量部隊牽著敵人兜圈子,使敵十萬大軍進行武裝大遊行。設法把敵人拖垮拖散。牽著敵人走了十幾天,終於抓到了機會,乘敵後方蟠龍鎮空虛,集中主力攻下蟠龍鎮,全殲守敵六千人,活捉敵旅長,繳獲了堆集如山的物資。另外,還在羊馬河殲敵一三五旅計四千七百人。在一個半月的時間裡,我西北野戰軍三戰三捷,打掉了敵人的氣勢,穩住了西北戰局。

  在穩住局勢之後,我軍掌握了西北戰場的主動權。彭德懷率軍北上榆林,在沙家店利用兵家之大忌,側水、側敵,僅用一天時間就消滅敵整編三十六師。此舉扭轉了西北戰場局勢,使胡宗南看到消滅我西北野戰軍的打算已成妄想。

  1948年春,西北野戰軍遵循中央的部署轉入戰略反攻,彭德懷率師在宜川、瓦子街一舉殲敵一個軍部,二個師部、五個旅,計二萬八千人。彭德懷又乘勝進逼關中,攻克寶雞。進攻延安的蔣軍怕遭全殲,棄城南逃。4月22日勝利收復延安。

  取得陝北戰場的勝利之後,彭德懷率軍向西北橫掃,克西安、下蘭州、奪西寧、佔銀川,並和平解放新疆,一舉解放西北地區的五省。西北地區的解放,有力地支持了全國範圍內的解放戰爭。

  5. 保家衛國赴朝鮮

  1950年秋,美國侵略朝鮮並出兵轟炸我東北地區,國家面臨著再次遭受侵略的威脅。朝鮮人民共和國首相金日成向毛澤東緊急求援。在是否出兵朝鮮的問題上,彭德懷堅決支持毛澤東的出兵主張。中央原定派林彪率兵入朝,但林彪稱病推辭。中央只好改派彭德懷任志願軍司令員兼政委。

  彭德懷於1950年10月19日晚命令志願軍渡江,10月25日,抗美援朝戰爭正式打響。

  志願軍入朝第六天,彭德懷抓住敵人氣焰囂張,無所顧及和我軍已在兵力上佔據優勢的情況,立即發動了第一戰役,運用迂迴包圍戰術,將敵人的數團、數營分割開來,然後各個殲滅之。經過十三個夜晝的激戰,取得了第一戰役的勝利,殲敵一萬五千人,扼制住了美軍的攻勢,解救了朝鮮民主共和國的危難,使志願軍在朝鮮戰場上站住了腳。

  麥克阿瑟不甘心於失敗,於11月7日組織反撲。彭德懷下令主動後撤三十公裡,示敵以弱,以少量兵力邊打邊退,故意驕敵。待美軍進入我軍設入的圈套之後,彭德懷下令,滯後部隊斷敵退路,兩翼部隊分割包圍敵人。志願軍把敵人的幾個師壓入一個狹小的區域,集中火力猛打,敵人立即潰不成軍,爭相逃命。美軍及偽軍一口氣退回去二百公裡。我志願軍一舉殲敵三萬六千多人。乘勝追擊,收復了朝鮮首都平壤,初步扭轉了戰局,這即是入朝後的第二戰役。

  1950年12月31日,我志願軍冒雪發動了入朝後的第三戰役,激戰八天,取得了戰役的勝利,殲敵一萬九千餘人,志願軍越過「三八」線,攻佔了漢城。志願軍在彭德懷的指揮下,再接再厲,於1954年1月27日,經過八十五天的奮戰,取得了殲敵七萬八千人的重大勝利。驕橫的侵略軍總司令麥克阿瑟在國內一片反對聲中被撤了職。

  1951年4月22日,彭德懷發起了第五戰役,到6月10日戰役結束時,共殲敵八萬二千餘人,迫使美軍提出談判要求。隨後又指揮中朝聯軍粉粹了敵人的「夏季攻勢」和「秋季攻勢」,共殲敵十五萬多人。最終迫使美國侵略者在停戰協定書上簽字。

  抗美援朝戰爭的勝利,不僅幫助朝鮮民主主義共和國轉危為安,還保衛了我國的安全,保衛了新生的社會主義政權。戰爭勝利之後,就連史達林也稱讚彭德懷是「當代軍事家」。

  6.鐵骨錚錚持正義

  1952年4月,彭德懷奉命歸國主持中央軍委日常工作。1954年9月任國務院副總理兼國防部長。他嘔心瀝血地為國防建設努力工作,利用療養期間上海島、進坑道,走遍了一萬多公裡的海防線。他對軍隊在和平環境下的編制體制進行了改革,組建了技術兵種,實施正規化軍事訓練,使我軍實現了從單一兵種向諸兵種合成軍隊的轉變。

  1959年夏天的廬山會議,他敢於直言,批評大躍進中的錯誤方針和口號,後又寫信給毛澤東,詳細闡述自己的觀點。他這些正確的意見被當成「右傾機會主義錯誤」受到批判。在中共八屆八中全會上,彭德懷被錯誤地定為佑傾機會主義反黨集團首領,免去國防部長職務。在遭受不白之冤的暴風雨般的批判時,彭德懷並沒有低頭,他認為堅持實事求是地看問題,為了使黨的路線更正確而開展批評並沒有錯。1962年,他再次給毛澤東寫信,堅持認為大躍進是錯誤的,會議給他的罪名是不符合實際的。

  在遭受打擊的情況下,他忠實於黨的事業,一旦有工作的機會,仍全力以赴地為黨工作而不計較地位高低。

  「文化大革命」中彭德懷進一步受到迫害和摧殘。這位鐵骨錚錚的元帥,在七十六歲高齡時終於熬不過折磨,於1974年11月29日含冤而逝。

  1978年12月份召開的中共中央十一屆三中全會作出決定,徹底為彭德懷平反昭雪,恢復其名譽。為人民奮鬥一生的共和國元帥終於可以瞑目於九泉之下了。他的軍事論著,為豐富毛澤東軍事思想做出重要貢獻,已收入《彭德懷軍事文選》。他在獄中所寫材料已編輯成《彭德懷自述》出版,成為研究中共黨史和解放軍軍史的重要文獻。

  彭德懷年表

  彭德懷原名得華,1898年 10月 24日生於湖南湘潭石潭鄉烏石寨。

  8歲時母親病故,而父親有哮喘病不能勞動。

  13歲下煤窯。

  15歲時他參加饑民要求地主賣糧的隊伍,開倉吃了大戶,被通緝,逃到洞庭湖當了一名挑土壘堤的河工。

  1916年入湘軍當兵。

  1919年升為排長。

  1921年因派會員暗殺駐地一名魚肉鄉裡的惡霸而被捕,在押往長沙途中逃脫。

  1922年改名德懷,考入湖南陸軍軍官講武堂,

  次年畢業後回湘軍當連長。

  1926年,部隊編為國民革命軍第八軍,任一師一團一營營長,參加北伐戰爭,曾配合葉挺獨立團進攻武昌。

  1927年1月,在營內成立士兵委員會,制訂反帝、反封建軍閥,維護士兵權益的會章。

  1928年 1月升團長。

  1928年4月,在大革命失敗、蔣介石搞白色恐怖的形勢下,加入中國共產黨。

  1928年7月 22日,和滕代遠、黃公略等領導平江起義,組建中國工農紅軍第五軍,任軍長,率部轉戰湘鄂贛邊界,建立革命根據地。

  1928年12月,率紅五軍主力到達井岡山,同朱德、毛澤東領導的紅四軍會師。

  1929年 1月,紅四軍前委決定由朱德、毛澤東率紅四軍主力將圍攻井岡山的敵軍引開,由彭德懷率部負責留守井岡山。但大部敵軍並未去追紅四軍主力,彭德懷率部激戰被迫突圍,於4月同紅四軍在江西瑞金會師。

  1929年8月,他率部重返湘鄂贛,同黃公略部會合。

  1930年6月,部隊擴編為第三軍團,任總指揮,率部在平江擊退國民黨軍的進攻,乘勝攻入長沙,佔領十日。

  1930年8月,同第一軍團會師。後在中央蘇區,他率第三軍團參加第一、二、三、四次反圍剿。

  1931年 11月,任中央革命軍事委員會副主席。

  1934年 1月補選為中共第六屆候補中央委員。

  1934年10月,率部參加長徵。在遵義會議上,支持毛澤東的正確主張。

  會後,率部北渡赤水,攻佔婁山關,再克遵義城,協同一軍團殲滅和擊潰敵軍八個團,取得第一方面軍長徵後第一個大勝利。

  1935年 6月,第一方面軍和第四方面軍會合後,他堅決擁護北上方針,反對張國燾的分裂活動。在第一軍團已到俄界的情況下,率第三軍團護衛中共中央安全走出草地。

  1935年9月,一、三軍團和中央縱隊改編為陝甘支隊,他任司令員,與政委毛澤東率部繼續北進,10月到達陝北。

  1935年11月,任第一方面軍司令員,參與指揮了直羅鎮戰役。

  1936年 1月,補選為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

  1936年2月,和毛澤東率部東徵,在晉西南宣傳抗日,擴大紅軍。

  1936年5月,任西方野戰軍司令員兼政委,率部進軍寧夏和隴東,迎接第二、第四方面軍北上。

  1936年10月,任紅軍前敵總指揮部總指揮,參與指揮山城堡戰役。

  抗日戰爭爆發後,任八路軍副總指揮(第十八集團軍副總司令),與朱德總司令率領八路軍開赴華北前線,配合國民黨軍作戰,取得平型關等戰鬥的勝利。

  1940年,在華北發動百團大戰,破襲日軍的正太、平漢、同蒲鐵路交通線,沉重地打擊了日偽軍,鼓舞了全國軍民。

  1942年 8月代理中共中央北方局書記,統一領導華北軍民渡過抗日戰爭最艱苦的相持階段。

  1943年9月回延安參加整風運動。

  1945年6月在中共七屆一中全會上當選為政治局委員,任中央軍委副主席兼總參謀長,協助毛澤東、朱德指揮八路軍、新四軍對日軍的大反攻。

  解放戰爭時期,任西北野戰軍(後來改稱第一野戰軍)司令員兼政委、中國人民解放軍副總司令。

  1947年 3月,國民黨軍重點進攻陝甘寧解放區。他在留在陝北的中共中央和毛澤東的直接指導下,在一個半月內連續取得青化砭、羊馬河、蟠龍鎮三戰三捷。

  1947年8月,又在沙家店殲敵兩個旅,挫敗了國民黨軍對陝北的重點進攻。

  1948年2月間,率部在宜川、瓦子店殲敵五個旅, 4月 22日收復延安。

  1949年指揮第一野戰軍,解放西北五省,任中共西北局第一書記、西北軍區司令員。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任人民革命軍事委員會副主席。

  1950年10月,任中國人民志願軍司令員兼政委,率領志願軍抗美援朝。

  1952年 4月回國主持軍委日常工作。

  1954年 9月,任國務院副總理兼國防部長。

  1955年被授予中華人民共和國元帥軍銜。

  1956年當選為中共第八屆中央政治局委員。

  1959年 7月,在中共中央政治局擴大會議(廬山會議)期間,遭錯誤批判

  在中共八屆八中全會上被錯定為反黨集團

  1965年 9月被派往四川任中共中央西南局三線建設委員會第三副主任,遭嚴重迫害。

  由於長期受摧殘和折磨,1974年11月29日在北京逝世。

  1978年12月,中共十一屆三中全會為他平反昭雪,恢復名譽。

相關焦點

  • 毛主席為什麼說,「誰敢橫刀立馬,唯我彭大將軍」?
    寫在前面:山高路遠坑深,大軍縱橫馳奔,誰敢橫刀立馬,唯我彭大將軍。得知彭德懷取得戰疫的勝利後,毛澤東同志為此十分激動,即興就此吟岀一首六言詩復電彭德懷以及紅軍將士。「山高路遠坑深,大軍縱橫馳奔」短短的兩句12個字,將戰鬥條件的惡劣與我革命軍人堅定的鬥爭意志進行了鮮明的對比,突出表現了紅軍戰士的革命樂觀主義。
  • 解放軍公認的十大虎將(上)
    第1位:彭德懷(1898—1974)敢打硬仗的「朝鮮英雄」個人簡介:著名無產階級革命家、軍事家。長徵途中,毛澤東對彭德懷的軍事才能和作戰精神十分讚賞,贈詩:「山高路遠坑深,大軍縱橫馳奔,誰敢橫刀立馬,唯我彭大將軍。」
  • 中國人民解放軍軍事家:質樸元帥朱德
    朱德(1886~1976),中國人民解放軍創始人和領導者,軍事家,共和國元帥。1922年加入中國共產黨,組織了南昌起義。紅軍時期,歷任軍長、總司令等職。抗日戰爭時期任八路軍總司令。解放戰爭時期任人民解放軍總司令,協助毛澤東指揮了全國解放戰爭。解放後任國防委員會副主席,全國人大常委會委員長等職。
  • 共和國三十六位軍事家評定始末
    中國人民解放軍自「八一」南昌起義建軍以來,先後湧現出了多位文韜武略、運籌帷幄的統帥。20世紀80年代末、90年代初,中央軍委兩次審議確認了36位軍事家的名單20世紀80年代後期,在編纂出版《中國大百科全書·軍事卷》過程中,有關部門對中國人民解放軍建軍60多年來眾多高級將領進行了全面、客觀、公正和實事求是的歷史評價,1989年11月正式確認了33位軍事家。
  • 誰敢橫刀立馬,唯我彭大將軍!今天彭德懷誕辰122周年,轉起!
    誰敢橫刀立馬,唯我彭大將軍!今天彭德懷誕辰122周年,轉起!誰敢橫刀立馬,唯我彭大將軍!國難思良將,板蕩識忠臣,1950年10月4日,他被緊急召往北京,旋即掛帥出任志願軍總司令兼政委。彭德懷的一生都在為人民奮鬥為窮苦百姓奔走疾呼1955年授銜授勳後回答記者提問的時候他自我評價:「我是一個勇敢的農民的兒子。」在人生邁向巔峰之際彭德懷也依舊沒有忘本彭德懷給侄兒彭起超的一封信。
  • 歷史上的今天|10月24日 彭德懷元帥誕辰!
    中華人民共和國開國元帥,無產階級革命家,軍事家,政治家,中國人民解放軍創建人和領導人之一。 彭德懷於1928年加入中國共產黨,第二次國內革命戰爭時期擔任中國工農紅軍師長、軍長、三軍團總指揮,中共中央軍事委員會副主席;長徵後期擔任過陝甘支隊司令員;到達陝北以後,擔任過紅軍前敵總指揮。抗日戰爭時期,擔任八路軍副總司令,中共中央北方局代理書記。
  • 誰敢橫刀立馬?唯我彭大將軍!此詩出自長徵途中,不是抗美援朝
    誰敢橫刀立馬?唯我彭大將軍!這是毛主席寫給彭德懷元帥的《六言詩·給彭德懷同志》,這首詩因為彭德懷元帥在抗美援朝戰場上的卓越功勳而揚名天下。這也讓很多人都誤以為這首詩是毛主席在抗美援朝時期寫給彭德懷元帥的,比如我的一名朋友。今天小北和朋友聊天的時候,就談到了抗美援朝之戰,談到這裡便說起了彭德懷元帥,以及『誰敢橫刀立馬?唯我彭大將軍!』這句詩。
  • 林彪打了勝仗,毛主席卻詩讚彭德懷?51年後疑雲散盡終於還原了真相
    誰敢橫刀立馬?唯我彭大將軍!」這是毛主席的詩,題為《六言詩·給彭德懷同志》。人們對此詩不陌生,許多人都能背誦之。 然而,這首詩究竟寫於何時?長期以來是一個謎。 1947年8月1日,冀魯豫軍區政治部主辦的《戰友報》根據一些老同志回憶,以《毛主席的詩》為題第一次公開發表了《六言詩·給彭德懷同志》這首詩。
  • 歷史上的今天|11月29日 彭德懷逝世!
    葉綠素合成成功 1973年11月29日 甘肅發現完整劍齒象化石 1974年11月29日 彭德懷逝世 中國人民志願軍特級戰鬥英雄楊根思犧牲 1950年11月29日,中國人民志願軍特級戰鬥英雄楊根思犧牲,楊根思是中國人民解放軍全國戰鬥英雄和中國人民志願軍特級戰鬥英雄
  • 中國人民解放軍武直-10系列
    1.武直-10是中國人民解放軍陸軍武裝直升機2.武直-10是中國人民解放軍陸軍武裝直升機3.武直-10是中國人民解放軍陸軍武裝直升機4.武直-10是中國人民解放軍陸軍武裝直升機5.武直-10是中國人民解放軍陸軍武裝直升機6.武直-10是中國人民解放軍陸軍武裝直升機7.武直-10是中國人民解放軍陸軍武裝直升機8.武直-10是中國人民解放軍陸軍武裝直升機
  • 中國人民解放軍軍事家:詩人元帥陳毅
    陳毅(1901~1972),中國人民解放軍創建人和領導人,軍事家,共和國元帥。1923年加入中國共產黨,1927年參加南昌起義。參加了井岡山革命根據地的建設。紅軍長徵後,留在贛粵邊區領導遊擊戰爭。抗日戰爭時期,在組建新四軍,建立起蘇皖根據地。解放戰爭時期率領華東野戰軍抗擊國民黨五十萬正規軍。指揮了著名的孟良崮戰役。參與組織指揮了淮海戰役、渡江戰役。
  • 中國人民解放軍北京衛戍區
    中國人民解放軍北京衛戍區 點擊下方 觀看官方宣傳視頻▼ 視頻製作:董大偉 北京衛戍區是中國人民解放軍的一個省級軍區,直屬中央軍事委員會,隸屬陸軍司令部建制,級別正軍級,管轄範圍為北京市,同時是中共北京市委員會的軍事部門和北京市人民政府的兵役工作機構,受陸軍司令部和中共北京市委
  • 中北大學進雙一流的呼聲特別高,誰敢橫刀立馬,唯我彭大將軍!
    中北大學他的第一任校長是我們中華人民共和國的彭德懷元帥,而且中北在門口樹立的彭德懷雕像,至今讓我記憶猶新。誰敢橫刀立馬,唯我彭大將軍!這句話影響了中北從建校以來的這數十年。也就是說如果太原理工不是一所211高校沒有國家特殊的扶持的話,單憑實力也就是綜合實力,跟中北比一比,中北不比它差一些任何一點。
  • 致敬——為中國人民解放事業,而奮勇戰鬥的日本籍解放軍官兵
    這支老部隊就是——中國人民解放軍第四野戰軍!日籍老兵們組成的這支訪問團的名字叫做——第四野戰軍日籍戰友訪問團。當時四野後勤部政委楊至成指示,馬上到日軍各醫院查檔,按名索驥,把還留在東北的這些醫生、護士徵入解放軍。後勤部的幹部戰士們立馬行動起來,翻遍了各地大小日軍醫院,查檔案、記名單,從名單裡看哪個人是醫生,哪個人是護士,然後到遣返日本人的各個難民營裡挨個去找。非常時期用非常手段,填一張表,發一套軍裝,就成了日籍解放軍了,一共徵召了千餘名醫生、護士。
  • 彭德懷的悲劇婚姻:表妹跳崖自殺,原配改嫁他人,浦安修主動離婚
    圖 | 彭德懷引言誰敢橫刀立馬,唯我彭大將軍。——毛澤東評彭德懷他是個厚嘴唇、大嘴巴、身材魁偉、性格開朗健談的人。——外國記者記彭德懷彭德懷導讀:彭德懷(1898年10月24日-1974年11月29日),中華人民共和國開國元帥,無產階級革命家,軍事家,政治家,中國人民解放軍創建人和領導人之一。
  • 三國時期群雄逐鹿中原,武將中誰敢橫刀立馬?
    看起來像是一個三國中武將排行榜,說起排行榜,有很多個版本了,這裡我們只討論誰敢橫刀立馬? 說橫刀立馬,首先就把那些兵器不是刀的武將排除掉了。 在三國中有很多武將是用刀的,但是如果要搞個排行榜的話,那排在第一的絕對是我家二爺。
  • 八一建軍節,向偉大的中國人民解放軍致敬!
    八一建軍節,向偉大的中國人民解放軍致敬!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致敬中國人民解放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