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小新聞客戶端10月21日訊(YMG全媒體·大小新聞記者 徐峰)「學校的體育中考要不斷總結經驗,逐年增加分值,要達到跟語數外同分值的水平。」這一句直擊「中考體育」的內容引發社會關注。這就是出自10月16日教育部新聞發布會中關於介紹《關於全面加強和改進新時代學校體育工作的意見》(簡稱《意見》)的內容。
中考體育與語數外同分值,意味著教育中對體育科目的重視程度增加,學校、家庭和學生應如何努力應對?煙臺中考體育又是如何計分的?昨日,記者就此採訪進行解讀。
【文件引領】
》》學校體育課程開設是「剛性要求」
教育中增加體育權重有處可尋,就如此次《意見》中提到的,學校體育是實現立德樹人根本任務、提升學生綜合素質的基礎性工程,是加快推進教育現代化、建設教育強國和體育強國的重要工作,對於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培養學生愛國主義、集體主義、社會主義精神和奮發向上、頑強拼搏的意志品質,實現以體育智、以體育心具有獨特功能。
《意見》發布後要求各地開齊開足上好體育課,嚴格落實學校體育課程開設剛性要求,不斷拓寬課程領域,逐步增加課時,豐富課程內容。鼓勵基礎教育階段學校每天開設1節體育課。高等教育階段學校要將體育納入人才培養方案,學生體質健康達標、修滿體育學分方可畢業。鼓勵高校和科研院所將體育課程納入研究生教育公共課程體系。
「義務教育階段體育課程幫助學生掌握1至2項運動技能,高中階段體育課程進一步發展學生運動專長;推廣中華傳統體育項目;強化學校體育教學訓練。逐步完善「健康知識+基本運動技能+專項運動技能」的學校體育教學模式;健全體育競賽和人才培養體系。建立校內競賽、校際聯賽、選拔性競賽為一體的大中小學體育競賽體系,構建國家、省、市、縣四級學校體育競賽制度和選拔性競賽(夏令營)制度……」《意見》中的一項項要求將體育教育的內涵具象化。
》》中考體育要達到語數外同分值水平
記者在《意見》中看到,體育教育改革中,不僅要配齊配強體育教師、改善場地器材建設配備,還將具體推進學校體育評價改革。
在改革中,《意見》明確提出,要建立日常參與、體質監測和專項運動技能測試相結合的考查機制,將達到國家學生體質健康標準要求作為教育教學考核的重要內容。完善學生體質健康檔案,中小學校要客觀記錄學生日常體育參與情況和體質健康監測結果,定期向家長反饋。將體育科目納入初、高中學業水平考試範圍。改進中考體育測試內容、方式和計分辦法,科學確定並逐步提高分值。積極推進高校在招生測試中增設體育項目。啟動在高校招生中使用體育素養評價結果的研究。加強學生綜合素質評價檔案使用,高校根據人才培養目標和專業學習需要,將學生綜合素質評價結果作為招生錄取的重要參考。
而在此次教育部召開的新聞發布會中,教育部相關負責人就體育考試做出解讀:「這次文件裡特別明確的提出,關於體育和美育對學生綜合素質乃至他們升學的影響方面,也作了明確的規定。文件明確提出,學校的體育中考要不斷總結經驗,逐年增加分值,要達到跟語數外同分值的水平。要通過不斷總結經驗,立即啟動體育在高考中計分的研究。」
【本地政策】
》》目前滿分100分折成40分記入成績
關於中考體育如何賦分、如何考試,記者從歷年煙臺本地的政策中了解一二。
2020年6月,煙臺市教育局出臺《2020年初中學業水平考試和高中階段招生錄取工作實施意見》《煙臺市2020年初中學業水平考試和高中階段學校招生錄取工作實施辦法》等文件,其中規定,記入中考成績的體育科目分數為40分,由於疫情影響,2016級學生的體育科目考試不進行集中現場統一測試,體育科目成績以滿分40分計入考生初中學業水平考試總分。
而從市教育局2019年中考體育的安排來看,考試科目為兩項,男生為1000米跑、立定跳遠;女生為800米跑、立定跳遠。當年政策中提到,2020年初中體育科目學業水平考試項目仍為兩項,分為必測和抽測項目。其中,男生1000米跑、女生800米跑為必測項目;另外一項,從立定跳遠、50米跑、坐位體前屈、引體向上(男)/仰臥起坐(女)四項中,於次年3月底前,由市教育局組織四區公開隨機抽取一項,並向社會公布。
2019年,煙臺市中考體育實現四區聯考,當年四區初中體育科目學業水平考試成績以分數呈現,總分100分,其中男生1000米跑、女生800米跑佔60分,立定跳遠佔40分。考試成績按滿分40分折合成績記入學生初中學業水平考試成績。依據《國家學生體質健康標準(2014版)》評分標準進行評分。
目前,2021年中考體育相關的安排尚未確定,對於下一步中考體育科目的分數佔比情況,記者將保持關注。
【著眼學校】
》》從入學起儲備運動基礎力量,開設體育技能必修課培養興趣
政策如此,作為實操者的學校,又是如何在日常教學活動中,帶領學生「以體育智、以體育心」的呢?
在煙臺大學附屬中學剛剛結束的多彩體育節上,記者找到了答案。從初一到初四全員參與的多彩體育節,用分年級競賽的方式,提高學生的參與度和興趣點。在項目設置上,記者發現,初一到初三的項目涉及拔河、足球、隊列等等,以基礎力量鍛鍊為核心,通過競賽的方式讓孩子們樂於體育,並在體育運動中強身健體。而初四學生進行的項目則緊密貼合曆年中考體育科目要求,選取了男生引體向上、女生仰臥起坐競賽的模式。
為何選取這兩項運動,從學校體育老師楊濤的介紹中,便能看出目前學生應對中考體育時易出現的問題。「這兩項運動相較於其他考試科目,對學生而言難度較大,目前在學生中存在的差異也較大,以引體向上來看,有的孩子能做上20多個,可有的孩子做一個都很困難。要解決這個現象,需要花時間鍛鍊,更要有正確的體育觀念來引導。」楊濤說,為了能讓每個孩子都有一個強健的體魄,學校採取了分年級針對性的體育鍛鍊模式,初一初二的學生加強力量練習,為學生打好體育基礎,在這一階段讓孩子通過必修課程掌握幾項必備技能,「比如遊泳、籃球、足球,這幾項都是學校每個學生必修的內容。遊泳課疫情期間暫停了,此前我們都是帶學生去遊泳館學習上課。籃球課則是設定了校園考級標準,分1-10級,為孩子們頒發證書,鼓勵孩子們通過鍛鍊不斷到達更高級別。」
楊濤介紹,當學生在低年級時通過各項體育運動鍛鍊和必修技能已經有了體能儲備,到了高年級時,便逐漸增加體育鍛鍊難度,如此一來在應對中考時並不費勁。
》》教師分析:體質相差較大導致體育運動無法完成
為何在引體向上、仰臥起坐這樣的項目上學生間的差異較大?由這一問題為出發點,楊濤介紹了部分學生體育運動能力差、體育考試無法完成的原因。
「拿引體向上來說,有的孩子體重高達200多斤,他的體重已遠遠超過了手臂力量,所以在做引體向上時,他的手臂根本就拉不起他的身體。還有的女孩160多斤,做仰臥起坐非常困難。」楊濤說,體質相差較大是導致體育項目無法完成的重要原因,但究其核心問題,仍然是觀念上對體育運動的「弱視」所導致的。
「要想提高孩子的體質,必須從觀念上重視起來。需要社會和家庭共同努力,家長也要轉變觀念,減少孩子久坐和把所有時間全部放在學習上的做法,體育鍛鍊並不影響學習,反而會對學習有著很好的促進作用,咱國家出臺文件也是為了扭轉學生和家庭對體育運動的觀念,以孩子運動帶動家長運動,促進全民體質的提升。」楊濤說,只有孩子從小養成體育鍛鍊的習慣,有意識的進行運動鍛鍊,才能輕鬆應對中考體育,才能最終擁有一個健康的體魄。
責任編輯:趙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