願郎徵戰早有功,生子有蔭姑有封。——《徵婦思》
了解過歷史的人應該都知道我國東漢時期很混亂,戰爭不斷。俗話說,亂世英雄多。在這樣的亂世背景下,湧現了無數英雄。在這些人們身上,演繹著一個個精彩的故事,最讓人們熟知的便是三國時期的武將們。他們在戰場上一馬當先,為無數戰役演繹出了精彩的片段,但其實,決定勝負的,除了這些英勇威武的將士們之外,更重要的便是千裡之外的軍師們做出的決策。
諸葛亮我想你們都知道是當時很出名的軍師,他的聰明才智一直流傳千年,也很被人佩服。但有這樣一位軍師,他的名聲不小於諸葛亮,被稱為東吳柱石,既生瑜何生亮,說的便是他了。除了《三國演義》以外,民間也流傳過他的許多傳說和記載。
175年,周瑜出生於廬江,是洛陽令周異的孩子。190年,正值孫堅出兵討伐董卓之時,周瑜及其家人當時居住在壽春。孫堅的長子名叫孫策,和周瑜同歲。兩人年紀雖然不大,但都小有名氣,在江淮一帶的名氣更盛。周瑜在某天便去拜訪了這位同樣富有盛名的青年俊才,兩人一見如故,成為了知音,佚名在《西北有高樓》中寫道:「不惜歌者苦,但傷知音稀。」如此難得的知音就這麼相遇了,實在是難得的緣分,最終周瑜登堂拜見了孫策的母親,兩家從此因此交好。
198年時,周瑜同魯肅一同回到吳郡。得知周瑜回來的消息後,孫策精心準備,親自出門迎接這位知音。周瑜被授予為建威中郎將後,孫策為其修建了新的住所,周瑜得到的賞賜也是最為豐厚的,兩人的感情幾乎如同手足一般。次年,孫策準備攻打荊州,周瑜則受命成為中護軍。二月份便攻破了皖城,還俘虜到袁術部下的家人和男女親族,其中便有喬公的兩位女兒——大喬和小喬,兩人都是傾國傾城的美顏。
美人兒自然被分給了英雄,孫策納了大喬,把小喬許配給了他的愛將兼知音周瑜。雖然孫策對於這兩位美人的態度非常輕視,只是當做了一個俘虜寵姬,但周瑜對待小喬卻是非常重視,他非常喜愛小喬,哪怕是四處徵戰,奔波勞累,也都將小喬帶在了身邊。
自古以來,天妒英才。「出師未捷身先死,長使英雄淚滿襟。」杜甫在《蜀相》中如是說到。建安五年,孫策便遇刺身亡了,臨終之時,他將國家大事和軍權都託付給了孫權,還叮囑周瑜盡心去輔佐孫權。周瑜臨危受命,接下了孫策的遺命,在此後更是為東吳打贏勝仗,打下了大片的江山,一點也沒有辜負孫策的囑託。
但天妒英才,210年,周瑜徵伐益州的路上,在巴丘病倒。病來如山倒,周瑜從此一倒不起,此時的他也不過36歲。他貌美的夫人小喬也才三十左右,沒有比丈夫英年早逝更能讓小喬悲痛的事情了。而失去庇護了周瑜的庇護,貌美如花的小喬又是怎樣的結局呢?她一個柔弱的女子又憑藉什麼在亂世中生存呢?
小喬的結局並沒有被正史記載,在正史中,小喬不過是個只有姓氏、容貌姣好的妾室罷了。其實,憑藉著小喬的容貌,她完全可以找個有錢人攀附生存。可根據一些野史的記載,小喬在周瑜逝去後並未重新嫁人,而是守身如玉,一心為丈夫守墓,一直陪伴著他直到去世。小喬最終在守寡14年後去世,死後被安葬在周瑜墓地旁邊,給人們留下了一段千古佳話,這段佳話也令人感到陣陣的惋惜。
參考資料:
《西北有高樓》
《蜀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