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注杜詩】致君堯舜上,再使風俗淳——《奉贈韋左丞丈二十二韻》

2021-02-19 華道人文

謝思煒,清華大學中文系教授、博士生導師,中國古典文獻研究中心副主任。本欄目內容節選自謝思煒老師《杜甫詩》一書。

紈袴不餓死,儒冠多誤身〔2〕。

丈人試靜聽,賤子請具陳〔3〕。

甫昔少年日,早充觀國賓〔4〕。

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5〕。

賦料揚雄敵,詩看子建親〔6〕。

李邕求識面,王翰願卜鄰〔7〕。

自謂頗挺出,立登要路津〔8〕。

致君堯舜上,再使風俗淳〔9〕。

此意竟蕭條,行歌非隱淪〔10〕。

騎驢三十載,旅食京華春〔11〕。

朝扣富兒門,暮隨肥馬塵。

殘杯與冷炙,到處潛悲辛〔12〕。

主上頃見徵,歘然欲求伸〔13〕。

青冥卻垂翅,蹭蹬無縱鱗〔14〕。

甚愧丈人厚,甚知丈人真。

每於百僚上,猥誦佳句新〔15〕。

竊效貢公喜,難甘原憲貧〔16〕。

焉能心怏怏,只是走踆踆〔17〕。

今欲東入海,即將西去秦〔18〕。

尚憐終南山,回首清渭濱〔19〕。

常擬報一飯,況懷辭大臣〔20〕。

白鷗沒浩蕩,萬裡誰能馴〔21〕?

〔1〕韋左丞丈:韋濟,官尚書左丞。杜甫尊其為丈人行。

〔2〕紈袴:指富家子弟。紈是細絹,袴同褲。儒冠:指儒生。作者自謂。先秦時儒者服儒服,冠圜冠。

〔3〕丈人:對韋濟的尊稱。賤子:杜甫自稱。具陳:詳細陳述。

〔4〕觀國賓:語本《周易·觀卦》:「觀國之光,利用賓於王。」意即為王者之賓。後代指選舉之士。杜甫開元二十三年(735)二十四歲時,曾在洛陽參加進士考試。詩言此。

〔5〕破萬卷:言讀書之多。破為滿、超出之義。

〔6〕揚雄:西漢著名辭賦家。子建:曹植字子建,三國時著名詩人。料、看:互文同義,料想、估計。敵:匹敵。親:接近。以上四句為自負之詞。

〔7〕李邕:唐玄宗時著名文學家、書法家,天寶初官北海太守。杜甫於天寶三載遊齊州(今山東濟南)時,因李邕族孫李之芳的關係曾在宴會上拜見李邕,有《陪李北海宴歷下亭》詩。王翰:唐玄宗時著名詩人。卜鄰:擇鄰。李、王二人為杜甫前輩。詩言「求識面」、「願卜鄰」,無實據,為詩人誇張之詞。

〔8〕挺出:傑出。要路津:津為渡口。《古詩十九首》:「何不策高足,先據要路津。」指重要職位。

〔9〕致君:輔佐君主。堯舜:唐堯、虞舜,上古聖君。此句謂輔佐君主達至堯舜之治。風俗淳:風俗淳樸、淳厚。

〔10〕蕭條:冷落,指理想無從實現。行歌:行走而歌。《論語•微子》載:楚狂接輿歌而過孔子。此暗指自己奔走投詩之舉。隱淪:隱逸之士。此句謂自己雖如隱者行歌,但並非隱士。

〔11〕騎驢:官者乘馬,騎驢為布衣之士。杜詩亦屢言其騎驢,當為記實。三十載:杜甫此年三十七歲。或謂「騎驢三十載」不合情理,改為「十三載」。按,「三十歲」為古人言成年之常數。此句言其已成年而仍為布衣,不可拘泥字面。旅食:謂士人未得官祿。《儀禮•燕禮》:「尊士旅食於門。」鄭玄註:「旅,眾也。士眾食,謂未得正祿,所謂庶人在官者也。」京華:京師,指長安。

〔12〕殘杯:殘剩之酒。冷炙:放冷的食物。《顏氏家訓·雜藝》:「見役勳貴,處之下坐,以取殘杯冷炙之辱。」形容寄食於人。潛悲辛:暗自傷心。

〔13〕主上:皇帝。欻(xū)然:忽然。這兩句言天寶六載(747)杜甫應朝廷「通一藝以上」的招賢考試,主持者李林甫以「野無遺賢」為名,將應試者全部黜落。

〔14〕青冥:青天。冥言其高遠。垂翅:以鳥垂翅喻遭受挫折。蹭蹬(cèng dèng):失勢之貌。縱鱗:以魚的縱遊喻人得志。

〔15〕猥:謙詞。這兩句對韋濟曾向眾人稱誦杜甫詩句表示感謝。

〔16〕貢公:貢禹。《漢書·王吉傳》:「吉與貢禹為友,世稱『王陽在位,貢公彈冠。』」王吉字子陽,故稱王陽。劉峻《廣絕交論》:「王陽登而貢公喜。」杜甫以貢禹自比,希望韋濟如王吉那樣薦引自己。原憲:孔子弟子。《史記•仲尼弟子列傳》載:孔子卒,原憲亡在草澤中。子貢相衛,結駟連騎,排藜藿,入窮閻,過謝原憲。憲攝敝衣冠見子貢,子貢恥之,曰:「夫子豈病乎?」原憲曰:「吾聞之,無財者謂之貧,學道而不能行者謂之病。若憲,貧也,非病也。」子貢慚,不懌而去,終身恥其言之過也。後以原憲作為貧士的代表。

〔17〕怏怏:心懷不滿。踆(cūn)踆:腳步沉重。

〔18〕東入海:謂東遊。西去秦:即離開秦地,指長安。二句所言為一事。

〔19〕終南山:在長安南。清渭:渭水以清著稱,在長安北。

〔20〕報一飯:言知恩必報。《史記·范睢蔡澤列傳》:「一飯之德必償,睚眥之怨必報。」大臣:指韋濟。這兩句言自己知恩圖報,不忍辭別。

〔21〕沒浩蕩:消失於浩蕩煙波。二句以鷗鳥自比,言將遠走高飛,不受拘束。


唐代士人為打開入仕之門,往往以詩幹請,求人薦舉。杜甫在天寶六載(747)特科考試中受愚弄、被黜落後,只能想盡辦法,四處投詩求人,留下了一批投贈詩。投贈詩的目的是求得對方賞識,所以除了恭維話之外,主要是圍繞自己落筆,相當於一篇自我介紹。

這首《奉贈韋左丞丈二十二韻》是其中的代表作,詩人在介紹自己時大致講了三方面內容:一是自己的才華和致君堯舜的宏偉抱負,二是貧病交加、欲投無門的現實處境,三是白鷗浩蕩、棄此遠遁的歸隱幻想。

這也是這一時期杜甫作品中有關自己的三個交替出現的主題。其中描寫自己才華和抱負的部分,不乏一些人所熟知的名句,但難免透露出唐人好大言的習氣。有些抒寫抱負的句子被過於看重,如「致君堯舜上,再使風俗淳」,其實缺少實際內容,顯得蒼白乏力。相比之下,描寫自己現實處境儘管著墨不多,但飽含辛酸,十分真切。最後白鷗浩蕩的畫面切換,屬於人生設計的另一補充,但只是說說而已,詩人並沒有打算真地付諸實施。這首被稱讚為「布置最得正體,如官府甲第廳堂房室,各有定處」(範溫《潛溪詩眼》)的作品,因為有一個設定的讀者即投贈對象,寫得中規中矩,千方百計要博得對方的好感。但其中一方面是作者的自我吹噓炫耀,另一方面是他的自我哀憐嘆息,可以讓我們痛切感受到世態炎涼和作者的無奈。不過,恰恰是在投贈詩中杜甫開始認真描寫自我,這首詩也是了解杜甫思想起點的重要材料,非常值得重視。

(本文由作者授權發布,歡迎各位讀者留言評論!)


相關焦點

  • 奉贈韋左丞丈二十二韻
    書錄【唐】杜甫詩《奉贈韋左丞丈二十二韻》奉贈韋左丞丈二十二韻紈絝不餓死,儒冠多誤身。丈人試靜聽,賤子請具陳。甫昔少年日,早充觀國賓。致君堯舜上,再使風俗淳。此意竟蕭條,行歌非隱淪。騎驢十三載,旅食京華春。朝扣富兒門,暮隨肥馬塵。殘杯與冷炙,到處潛悲辛。主上頃見徵,欻然欲求伸。青冥卻垂翅,蹭蹬無縱鱗。甚愧丈人厚,甚知丈人真。每於百僚上,猥誦佳句新。竊效貢公喜,難甘原憲貧。
  • 杜甫 《奉贈韋左丞丈二十二韻》 賞析
    《奉贈韋左丞丈二十二韻》 杜甫「紈絝不餓死,儒冠多誤身。丈人試靜聽,賤子請具陳。
  • 誦讀陝西|奉贈韋左丞丈二十二韻
    致君堯舜上,再使風俗淳。此意竟蕭條,行歌非隱淪。騎驢十三載,旅食京華春。朝叩富兒門,暮隨肥馬塵。殘杯與冷炙,到處潛悲辛。主上頃見徵,欻然欲求伸。青冥卻垂翅,蹭蹬無縱鱗。甚愧丈人厚,甚知丈人真。每於百僚上,猥誦佳句新。竊效貢公喜,難甘原憲貧。
  • 【精讀】杜甫:奉贈韋左丞丈二十二韻
    致君堯舜上,再使風俗淳。 (此敘少年自負,申言儒冠之事。甫昔八句,言學優才敏,足以馳騁古今。自謂四句,欲正君善俗,不但文辭見長也。此乃備陳學問本領,言大而非誇。《杜臆》:公以韋丞為知己,故通篇作衷語,如「讀書破萬卷」等句,大膽說出,絕無謙遜也。) ①沈約詩:「生平少年日。」
  • 致君堯舜上,再使風俗淳——評論詩人杜甫
    獻上歌功頌德的三大賦之後,他終於引起了皇帝的重視,讓他待制集賢院。他風光了幾天,朝廷卻沒有任命他職務。一直到了43歲,朝廷才任命他為河西縣尉。他推辭不接受,就任右衛率府兵曹參軍。上任不久,他作詩表達了對官場的厭惡之情。他回家探親,剛到家門,便聽到了嚎啕大哭,他的小兒子竟然餓死了!杜甫悲痛地寫道:「所愧為人父,無食致夭折。」
  • 【文化•遊學】致君堯舜上,再使風俗淳
    八月秋高風怒號,卷我屋上三重茅。茅飛渡江灑江郊,高者掛罥長林梢,下者飄轉沈塘坳。南村群童欺我老無力,忍能對面為盜賊,公然抱茅入竹去。一場秋日刺骨的寒風,將杜甫本就不堅固的房子吹得更加破敗,屋頂上的茅草也被席捲而去,無法挽留。
  • 統編教材詩詞賞析 l 致君堯舜上,再使民風淳 ——《春望》賞析
    杜甫一心所想「致君堯舜上,再使民風淳」。李林甫的「野無遺賢」將杜甫雪藏;「憶獻三賦蓬萊宮,自怪一日聲煊赫。集賢學士如牆堵,觀我落筆中書堂」片刻的顯耀卻被玄宗遺忘,恨別是抑鬱不得志的悲憤。正值亂世,杜甫受困長安,與妻子人各兩地,音訊杳然,恨別是悽苦的哀思,自然引出下文對家書的渴望。
  • 《墨魂》聯詩致君堯舜上的下一句是什麼 杜甫聯詩攻略
    杜甫聯詩攻略 題目:「致君堯舜上」的下一... 墨魂是一款以歷代詩人為題材的古風養成類型遊戲,遊戲採用遊戲養成的模式為大家帶來了古時詩人的節氣與性格,有趣的養成體驗。遊戲中聯詩的答案分別都是什麼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