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房價再次瘋狂的背後:就業人口歷史首次超越上海

2020-12-14 灣區經濟評論

(圖片來源:Pexels)

誰也不會想到,深圳最大的城市矛盾——房價,還在蒙眼狂奔。

最近,深圳華潤城潤璽一期花園開盤,轟動全城。

單價13萬,總價接近2000萬左右的房子,吸引了1萬人的瘋搶。

搖號凍結資金達到了:

339.05億元

幾天後,深圳連賣出8宗宅地,攬金:

340億元

地產商萬科,上午拿地,下午開工,一秒都不能等。

撕裂,瘋狂,愛恨交織,魔幻,種種情緒正在籠罩著這座城市。

即便限售,限購,全面打壓,房價依舊瘋狂。

8月,深圳二手房環比上漲1.1%。

9月,深圳二手房環比上漲1.1%。

10月,深圳二手房環比上漲0.9%。

實際上,穿透喧囂之後,深圳房價暴漲的根源問題在於:

這座城市淘金客們的數量,呈現出了全世界都罕見的增長趨勢。

這是幾乎被所有人忽視的一面。

1

一組數據,來看看深圳最大的變化是什麼?

2020年6月底,深圳就業人口規模達1170.35萬人,全市外來勞動力佔就業人口規模的82%。

簡單看這個數據,可能沒有太大感覺。

如果橫向對比一下,你內心就會震動一下了。

2020年5月的數據,上海的整體就業人數在1015萬人左右。

深圳就業人口:1170.35萬人

上海就業人口:1015萬人

(數據均來自於兩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

深圳的就業人口,超越了上海,而且是歷史上第一次!

就業人口,勝過於單純的人口指標。

這是一座城市競爭力和未來的標誌。

日本在90年代以前房價一路上漲,對應的也是勞動年齡人口增長、城市化率快速提升。

這意味著,北上深廣,正在往北深上廣的方向發展。

在就業人口之外,40年來,

深圳常住人口增長約42倍

北上廣人口增長約在1倍—2.5倍之間。

自1980年以來,世界上沒有哪座城市人口增長數量比深圳還多。

更為關鍵的是,來到深圳就業的人口,素質比其他城市更高。

深圳大學畢業生與常住人口比例:37.1%

北京大學畢業生與常住人口比例:28.6%

充滿野心的高淨值,高素質的「精英」人群,正在源源不斷參與這場「飢餓遊戲」。

這些人或帶知識,或帶技能,或帶資本,來到了這個城市。

促進城市競爭力的同時,也推高了房價。

2

在城市吸引力的另一面,是殘酷的淘汰機制。

「我要離開上海了,去深圳,明天就走」,26歲的海歸珮琳,在收到華為公司發出的offer之後,毫不猶豫訂下了來深圳的機票。

造富,年輕,包容,這座城市獨特的氣息正在吸引著她。

「我要離開深圳了,搬到東莞,拖家帶口,一起」,35歲的白領林克在思考一年後做出了這個決定。

即便年薪接近五十萬,但高昂的房價,稀缺教育的爭奪,讓他覺得這座城市對打工人極度不友好。

一面是跳進來,另一面則是逃出去。幾乎在同一時間,身邊兩位朋友正在做出截然不同的決定。

深圳在人口增長同時,面臨著大量的人口外流。

而且流出比例,居四大一線城市之首。

2018年,一線城市人口流出比例:

北京:1.13%

上海:0.95%

廣州:1.05%

深圳:2.56%

(數據來源:京東數字科技研究院)

離開深圳最多的人,是去了東莞。

房價是驅使這些人離開的重要原因。

深圳正在出現一些無法解釋的現象:

即便房價讓全世界都難以企及,讓大量中產們痛苦,但依舊有源源不斷的人才到達這個地方。

實際上,在人口流入流出的背後,深圳正在有意無意中,形成一個獨特的系統:

它像是一座小型的鬥獸場,土地永遠供不應求。

它有著足夠多的寫字樓和城中村,足夠低的創業成本。對所有人保持著友好和吸引力。

人才和資本快速湧入,高壓競爭,然後快速淘汰。

勝者留下,敗者離場。房子、學位,作為財富的標誌,被勝利者追逐。

榨取精華,遺棄殘渣。

城市蓬勃向前,房地產也欣欣向榮。

太現實了。

但卻極有效率。

3

全國造富速度最快的吸引力。

最低廉的創業成本。

最廉價的城中村租金。

最貴的商品房。

成為深圳快速進行人才洗刷的幾大要素。

在房價瘋狂的同時,深圳的寫字樓空置率也達到了歷史新高。

這本是質疑深圳空心化的證據,但卻是深圳吸引人才的優勢。

2020年第三季度,深圳平均空置率上升1.6%,至29.7%。

三年前,深圳寫字樓租金平均每月232.4元/平方米。

如今每月平均租金已下降至192.4元/平方米。

10月,小米花了5.31億元,在深圳拍下了一塊地,準備在深圳建立國際總部大廈。

目前科技明星公司絡繹不絕來到深圳:

TMT行業的巨頭:華為、小米、OV。

網際網路巨頭:阿里、騰訊、百度、頭條。

這些公司的總部,都在深圳集結。

他們帶來了人才的同時,也帶來了稅收,資本,以及產業鏈。

創業成本低的另一面,是深圳龐大的城中村供應。

這種海綿體,讓大量剛剛踏入深圳的人,城市服務者能夠在市中心有了棲息之地。

深圳有70%多的人居住在城中村。

離廉價城中村100米的距離,就是20萬天價的商品房。這就是典型的深圳模式。

深圳原副市長唐傑在最近接受採訪時說:

「若只是用商品房價格來看待深圳的房價,深圳的房價就顯得很高。當用商品房和保障房兩個加起來的加權價格來看深圳的房價時,深圳的房價就不是目前這個價格了。

離譜高的房價,離譜低的寫字樓價格,這種前所未有的設計,無形中讓這座城市形成了鬥獸場的閉環。

它能讓這座城市,自行地進行新陳代謝,獲取最優質的養分。

每個人都在拼勁全力,為了獲得一塊鋼筋水泥空間絞盡腦汁,為了能夠留在這座城市更長的時間,為了獲得勝利者的嘉獎,為了不被跑得更快的人群驅逐。

4

鬥獸場刺激而殘酷,但對於城市發展的效果,卻是立竿見影。

全世界沒有一座城市像深圳這樣,在房價增速最快的同時,保持了高昂的經濟增速。

1979年,深圳企業總數為501家。

2018年,深圳企業總數接近200萬家,其中190萬為私營企業。

2015年-2018年,僅僅用了3年,增長了100萬。

2020年6月份,深圳上市公司數量首次超過上海。

更關鍵的一點的是,深圳上市公司A股總市值達7.39萬億元,高出上海近30%,與上海和廣州兩地上市公司A股總市值之和相當(7.41萬億元)。

只要在深圳成為了TOP級玩家,那在全世界也能較上勁。

華為,騰訊,大疆,步步高系、平安、招行等,無不如此。

更關鍵的一點在於,與北上最大的不同還在於,深圳的主體是民企,貢獻相當於深圳市總量的70.6%稅收。

北京匯集了大批中央國有企業。上海也有大量的國有金融企業。

這意味著深圳人,更容易在市場化的機制上獲得巨量的財富。

科技和金融兩大產業,背後的造富效應,成為這座城市房地產購買力的根基。

5

深圳這些年遭遇的質疑在於:

深圳住宅面積、商品房、學位、醫療供應量太少,如果擴張,會讓城市發展得更好。

但1號技師認為,如果擴張,對解決居住問題是好事,但對於城市本身來說,可能會適得其反。

一個典型的例子是天津。

天津的人口和深圳相當。

但城市面積是深圳的10倍。

學位和醫療資源接近超過深圳一倍。

但大家不會了解到,今年上半年,天津是唯一一個GDP、居民收入增速雙雙負增長的地區。

同時伴隨的是,天津房價跌回了五年前的水平。

2020年上半年天津成交土地宗數同比下降52%,其中超過7成的土地以底價成交。

深圳之所以能夠成為旗幟,並非因為GDP總量是全國第三,而是:

地均GDP。

即每平方公裡土地創造多少GDP,通常反映經濟密度和活力。

2019年深圳單位面積GDP達到13.48億元,居全國所有大中城市之首,是第二名上海的2倍有餘。

這種高密度經濟的定位,讓深圳不會用攤大餅的老模式發展。

新來者有憧憬,失敗者在絕望,勝利者有榮光。

這就是典型的深圳模式。

一座日夜不眠,循環往復的」鬥獸場「。

從這個角度來看,深圳房價是無解的。

因為它根本不需要解決。

end

深圳房價的背後,是一場史無前例的金融大躍進

5G,已經快要逼瘋運營商了!

踩死螞蟻的背後:一場消費與房地產的大博弈

灣區出品,推拿天下

今日上鍾:1號技師

相關焦點

  • 深圳敢於突破戶籍之牆,上海卻死守人口紅線,從楊超越落戶說起……
    這個幸運地成為吾伲上海人的王崗鄉女孩,名字叫楊超越。從流程看,楊超越落戶沒有什麼瑕疵。2019年6月,上海把「特殊人才」引進的權力下放給了臨港。特殊人才有13條標準,其中第九條明確說了文化藝術類緊缺人才。
  • 福州東二環,近10年房價漲幅何以超越深圳南山區?
    有的區域憑藉先天地理優勢和城市核心資源取勝,房價始終位於城市巔峰,典型如深圳的福田區和上海的靜安區;有的則是城市近年來重點發打造的新區,起步雖晚,但發展迅猛,房價漲幅也居於城市前列,深圳的南山區和上海的浦東區均為真實寫照。
  • 深圳房價憑什麼貴過上海?答案在這裡
    深圳房價憑什麼貴過上海?上海房價最高的區域是陸家嘴和新天地,深圳房價最高的區域是深圳灣;陸家嘴最貴的樓盤是湯臣一品,目前二手房價格在每平米25萬元左右;新天地最貴的樓盤是華府天地,目前二手房價格在每平米18萬元左右;深圳灣最貴的樓盤是恆裕濱城二期,目前二手房價格在每平米30萬元左右;華潤悅府目前二手房價格在
  • 2019,人口淨流入最多的城市,杭州超越深圳排第一!
    著名經濟學家馬光遠說,房價高的地方,經濟活力,創新能力就強,深圳房價全國第一,所以深圳的創新能力全國最強。 深圳近幾年來,人口淨流入都在50萬左右, 杭州還是非常厲害啊,畢竟有馬老師在,電商帶動了杭州城市的巨大發展,超越了常年人口淨流入的深圳,已經排在了全國第一
  • 2020年深圳十大榜單┃PK北上廣? 深圳叫板深圳的力量
    深圳2020年財政收入3857億元,但是總量低於北京、上海、增長率高於北京、上海。2020中國企業IPO城市,深圳有52家企業上班,但是還遠低於北京、上海這兩座城市。  除此以外,深圳房價指數,以「14.1%」的漲幅榮列第1位,超越廣州、北京、上海,但是人才吸引力低於北京、廣州、上海,說明深圳在人才就業這塊的吸引力要加強。
  • 深圳和上海的房價 不存在泡沫|檀樓市
    來源:葉檀財經文/檀少最近一段時間,很多人被上海和深圳房價的漲幅給震驚了。自從深圳取消豪宅稅和受到獨特的政策(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先行示範區)照顧,疊加前期較為寬鬆的落戶政策,深圳的房價開始「一鳴驚人」。這樣的城市房價輪動,與四年前極為相似,深圳是導火索,上海和北京接力,廣州隨後,再慢慢延續到杭州、蘇州、南京這樣的二線城市。很多人覺得現在房價充滿了泡沫,覺得深圳和上海的房價太貴了。但是,今天我想告訴你的是,上海和深圳的房價,不存在泡沫。
  • 深圳樓市房價擊敗北京房價,碾壓上海房價,房價為何居高不下?
    樓市新聞每天不斷,而房價一天一個變化也是一個「變臉婆」。最近聽網友說,深圳房價比北京市房價高出20%,而比上海房價還高16%。是這樣嗎?對比後,深圳確實是三者中的佼佼者,比北京房價差價高1.16萬元/m,比上海房價差價高1.6萬元/m。深圳房價高出北京18.6%,深圳房價高出上海27.6%。看完之後確實一聲感嘆,深圳房價實在是高。
  • 北京房價下跌,上海、深圳、廣州上漲,12月一線城市房價出爐
    從本周的數據可以看出,在目前的一線城市中,只有北京的房價仍在下跌,而其他三個城市均在上漲。在這種情況下,北京房地產市場能持續多久是一個問題。在這四個城市中,只有深圳的房價漲幅最大。看來深圳房地產市場現在確實有點瘋狂。
  • 二手房均價比北京貴23236元/平 深圳房價為何如此高?
    全國房價排行榜出爐根據一份最新的全國房價排行榜顯示,在316個城市中間,2020年全國房價前十的城市和2019年沒有發生變化,依次還是深圳、北京、上海、廈門、三亞、廣州、南京、杭州、天津和福州。全國房價排行榜出爐根據一份最新的全國房價排行榜顯示,在316個城市中間,2020年全國房價前十的城市和2019年沒有發生變化,依次還是深圳、北京、上海、廈門、三亞、廣州、南京、杭州、天津和福州。
  • 消費不如北京上海!深圳人口突破1300萬,休閒時間還低於2小時
    2019年,十大消費城市分別是上海、北京、廣州、重慶、成都、武漢、深圳、杭州、南京和蘇州。 這十城的社會消費總額全部超過了6000億元大關。 主要房價高,房租就高,工資和消費自然就高。 每個城市的消費和這個城市的歷史文化底蘊有關。
  • 人口流入城市前列:深圳居住用地供應僅357公頃,打工人該如何置業
    我們平時都是粗略講人口流入,嚴格意義上叫人口淨流入,就是指常住人口與戶籍人口的差值,常住人口大於戶籍人口,就說明該城市人口處於淨流入,反之則為淨流出。 我們再回頭看這前10個人口淨流入城市,前五個是上海、深圳、北京、東莞和廣州,除了東莞,其他都是一線城市,只是東莞跑到了廣州之前。
  • 10年後,深圳可能發展成現在的日本東京,人口多,房價高!
    深圳的房價之所以高,就是因為供應不足導致。大量增加供給,或者讓流通的錢減少,價格自然就下降了。側重於二手房控制銷售,顯然和捂盤惜售差不多。比如當年董建華的八萬五計劃,對平抑房價的作用會很大。也不會造成現在的985都買不起房子的現象了。
  • 人口面臨老齡化,城市房價兩極分化,開啟『搶人大戰』
    有了人口的持續流入,才能支撐城市經濟的持續發展。 今年以來,房價愈發的呈現出兩極分化,強者恆強,深圳上海之類的城市,房價一路水漲船高,皆因城市經濟發展好,人口流入,需求增加,支撐房價持續上漲。 而什麼燕郊廊坊之類的主要是依靠外溢,本地的經濟較差,購買力支撐不了。
  • 剛性購房人口將減少6000萬!10城房價大幅下降!
    2020年,房價跌幅較大的10個城市!廊坊排名第一,跌了8.4%!基本都是北方城市下跌!貴陽房價下跌有點意料之外,感覺貴陽的的房價也不高啊,控制很好。有媒體統計了人口淨流入的城市,上海排名第一,深圳第二,北京第三!怎麼北京房價下跌呢?中山房價下跌,是因為中山在珠三角城市中是唯一一個經濟負增長的城市!江門經濟總量都快趕上中山了,中山經濟下滑,佛山也快被東莞超越,惠州快被珠海趕超。
  • 大城市房價高馬路又堵,為什麼還能吸引人口不斷流入
    近幾年,一二線城市的人口持續流入,而部分三四線人口持續流出。人往大城市走,已經是不容改變的趨勢。但我們卻感覺路越來越堵,地鐵裡人越來越多,上下班都仿佛經歷了一次煉獄般的考驗。但出於城市病的考量,我國過去的政策思路一直是「嚴格控制大城市的規模、積極發展中小城市和小城鎮、區域均衡發展」,使得大城市的人口規模得到嚴格的控制,大城市的土地供給也受到嚴格的控制,這一方面造成房價快速上漲,勞動力人口流失,老齡化程度進一步加劇。實際上,隨著產業向一二線城市的集聚,帶動經濟的快速發展,與產業相關的製造業、服務業、金融業等也會向大城市靠攏。
  • 從人口流向看中國房價走勢,醍醐灌頂!
    受教育水平較高的人口流入,對房價推升更明顯,深圳就是一個例子。 一線城市中,北京和上海仍維持人口總量控制政策,深圳和廣州繼續人口淨流入。2019年北京人口繼續淨遷出,但淨遷出規模從2018年的22萬縮窄至6.3萬。上海雖然保持人口淨流入,但規模不到1萬人。
  • 深圳房價暴漲的原因是什麼呢?
    東吳證券固定收益**分析師李勇21日分析認為,由於LPR是在MLF上加點形成,MLF的調整直接與LPR掛鈎,因此此次LPR報價維持不變符合歷史規律。此外,當前我國經濟恢復態勢良好,11月經濟數據顯示,全國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同比增長7.0%,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同比增長5.0%。市場活力動力增強,供需關係逐步改善。在經濟增長好於預期的背景下,貸款利率再次放鬆的動力不足。
  • 房住不炒、賣地NO.1,杭州瘋狂超深圳,賣地入帳1000億!
    眼見房價逐漸逼近人生上限,國家適時出手強調「房子是用來住的,不是用來炒的」,上漲的趨勢慢慢緩解,原本以為努力工作買房的日子就要實行的時候,突然發現樓市的瘋狂並沒有停息。深圳作為改開最前線,是奮鬥者的天堂,在這裡創造了無數個衣錦還鄉的案例,但房價卻開始吞噬深漂一族的信心,一套房子動輒幾百上千萬,在深圳買房,已經成為了無數人的噩夢。話雖如此,深圳各種買房神話仍在上演,不論是價值百萬還是千萬的房,在深圳都會上演一次搶購的熱潮!
  • 深圳的房價為什麼似乎比北京都高?就是這幾個原因
    尤其是在改革開放初期,北京不算是重要經濟城市,發展速度遠遠趕不上廣州深圳和上海,雖然房價不低,但並不算突出。比如在1992年,海口才是樓市的暴風眼,房價一度是北京的三倍以上。甚至廣西小城北海,房價當年都達到5000多,而北京的二環外新房才不過均價2390一平。之後的廣州、深圳、上海,由於經濟發展都走在了北京的前面,房價都曾一度超越。
  • 控不住的人口:從國際經驗看北京上海等超大城市人口發展趨勢
    以清北為代表的名校生的就業去向,代表了當下大學生的就業傾向。反觀南方的兩座一線城市,廣州和深圳對大學生態度更為「友好」。在2020年深圳人才引進政策下,全日制本科且未滿45周歲以下直接核准入戶,全日制大專且未滿35周歲以下直接核准入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