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
▼
談到今天發展興旺的日本賽馬業,很多人會聯想到 Sunday Silence「周日寧靜」,因為這匹被譽為日本版 Northern Dancer「北地舞人」的超級種馬,對提升當地純血馬整體水平,發揮著至關重要的作用,而談到「周日寧靜」則不禁令人想起將他引進至日本的伯樂「吉田善哉」,這位已故的傳奇育馬者,連同他的三位繼承人,在經過數十年不斷推動家族事業的發展,已成為今天日本賽馬界最大的勢力,全國現役的一萬一千多匹純血馬當中,便有超過六分之一出產自他們的牧場,而且馬匹稱霸本土各大賽事連連,更有衝出國門楊威海外的不計其數。
吉田家族的巨大成功,有賴於產業閉環的悉數打通,從繁育、銷售、比賽、再回到繁育,出生生不息、循環不止的商業模式,而且每一個環節均做到了手執牛耳的水平,但關於這個家族的崛起,在所有這些輝煌以前,一切該從海外種馬引進說起。
引進路之始
▼
早於 1862 年在英國人的引進下,日本首次出現了賽馬活動的身影,但產業獲得真正發展,始於二次世界大戰後的經濟起飛,1954 年「日本中央競馬會」正式成立,賽馬以及與其相輔相成的育馬業,雙雙進入穩步上揚的發展階段,出身於畜牧業家庭並醉心純血馬繁育的「吉田善哉」,利用政策下獲得位於千葉縣的土地,在 1955 年建立起「社臺牧場」,從總數八匹的繁殖母馬開始,掀開了吉田家族輝煌歷史的第一頁。
吉田善哉圖片來源|d.hatena.ne.jp/king-biscuit
牧場成立後的次年,三十五歲的「吉田善哉」遠赴美國考察學習,在當地深刻體會到日本與美國之間,無論在馬匹水平、訓練方式與繁育技術上存在的差距,回國後便著手部署,將原先牧場的部份土地出讓,獲得資金用於開設北海道地區的分部,實踐在美所學的先進育馬模式,同時在世界各地物色良種,以改良繁育馬匹品質,1962 年成功引入的「法國二千堅尼」冠軍 Guersant,成為了吉田家族在種公馬引進路上,首次嘗到甜頭的"第一馬"。
Guersant圖片來源|sporthorse-data.com
Guersant 為英法兩地多項重要賽事的冠軍,除了賽績非凡外,血統亦見十分優秀,父親乃法國種馬冠軍 Bubbles,母親 Montagnana 則是大種母馬 Pretty Poly 的直接母線後代,同母兄弟姐妹當中,更有兩匹「法國聖格盧大賽」盟主 Ocarina 與 Violoncelle。
在抵達日本後 Guersant 的種馬表現十分出色,產下了多匹經典賽事冠軍,包括「菊花賞」頭馬 Knit Eight、「櫻花賞」冠軍 Koyu 及兩匹「日本橡樹」盟主 Shadai Tarquin 與 Hiroyoshi,在 1969 年更成功登上日本種馬冠軍的寶座。
Guersant 之子Knit Eight圖片來源|jra.go.jp
自獲得 Guersant 這匹一流種公馬以後,「社臺牧場」在更加充裕的資金情況下,規模進一步擴張,其它牧場分部與種馬站相繼面世,更以每年一至兩匹的速度繼續從國外引進種公馬,當中不乏一些血統優良或賽績彪炳份子,包括「法國凱旋門大賽」冠軍 Sassafras 的外祖父 Ratification(1965 年引進)、著名種公馬 Bold Ruler 的全兄弟 Nasco(1967 年引進)、「法國根利大賽」盟主 Marino(1968 年引進)、「英國杜何斯錦標」冠軍 Bounteous(1969 年引進)、源自大種母馬 La Troienne 家族的 Hitting Away(1970 年引進)、「法國橡樹」盟主 Pistol Packer 之父 Gun Bow(1973 年引進)及「英國雅士谷金杯」盟主 Lassalle(1974 年引進)等,可惜這一系列的種公馬均未能在日本有所建樹,一度造成 Guersant 在 1973 年退休後,牧場出現種公馬無以為繼的局面,直至 1975 年轉捩點的出現,Northern Taste「北方風味」的到來。
從北到東
▼
七十年代初吉田家族已在美國設立牧場,牧場長兼「吉田善哉」的長子「吉田照哉」,受命於父親在當地尋求一匹「北地舞人」的子嗣,以作未來種公馬之用,結果在 1972 年美國的一個拍賣會上,購入了一匹產自加拿大的慄色周歲雄馬,他便是後來的「北方風味」。
Northern Taste「北方風味」圖片來源|jra.go.jp
父親「北地舞人」固然厲害,而母親 Lady Angela 除了是加拿大育馬史上最重要的繁殖母馬之一外,更是「北地舞人」之父 Nearctic 的同母半妹,「北方風味」的血統可謂甚具看頭,馬兒兩歲時開始在法國服役,三歲時更楊威一級賽「森林大賽」,在 1975 年四歲賽季結束後前往日本,開始履行其種公馬的使命。
「北方風味」為吉田家族往後的發展,奠定了十分重要的基石,這匹外型肖父、體高僅 15.3 掌的小個子,在 1982 年至 1992 年期間,十度稱霸日本種馬冠軍的寶座,並自 1990 年開始連續十七屆,成為日本最佳繁殖母馬之父,膝下優秀子女包括「有馬紀念」冠軍 Amber Shadai、在「秋季天皇賞」擊敗三冠馬「魯鐸象徵」奪冠的 Gallop Dyna、三匹「日本橡樹」盟主 Shadai Ivor、Dyna Carle 與 Adorable 及「社臺牧場」所產首匹「日本打吡冠軍」Dyna Gulliver 等。
「北方風味」之子 Dyna Gulliver圖片來源|turfdust.cocolog-nifty.com
「北方風味」的一枝獨秀,為吉田家族帶來了巨大財富,事業發展之路故能一如既往、繼續前進,規模在不斷擴大的同時,在 1980 年更引入稱之為"一口馬"的聯合馬主模式,通過參股共同擁有一匹賽馬,讓大眾也能享受到成為馬主的樂趣,當然更多人的參與也代表著更多的資金回流到產業鏈當中,推動著「社臺牧場」在種馬引進之路上,向著另一個高峰邁進。
種馬是否能成功自然無法保證,強如吉田家族亦並不例外,在「北方風味」以後,牧場引進了不少表現只屬一般的種公馬,比如說血統十分優良的另一匹「北地舞人」子嗣 North Of The Law(1978 年引進)、「英國七月杯」頭馬 Huntercombe(1978 年引進)、「德國打吡」盟主 Stuyvesant(1986 年引進)、「法國雷鵬大賽」頭馬 No Lute(1987 年引進)及美國三項一級賽冠軍 Judge Angelucci(1989 年引進)等,當然亦曾出現過表現不俗的代表,如「寶塚紀念」盟主 Suzu Parade 之父 Sortingo(1980 年引進)、「一哩冠軍錦標」冠軍 Soccer Boy 之父 Dictus(1980 年引進)以及 1993 年日本種馬冠軍 Real Shadai(1983 年引進)等。
Real Shadai圖片來源|keiba-umanami.com
但繼「北方風味」以後牧場的另一個小高峰,非 1989 年「法國凱旋門大賽」盟主 Tony Bin「東來兵」的到來(段落標題"從北到東"便是這個意思),馬兒除了在 1994 年拿下日本種馬冠軍的榮譽外,一生共產下了九匹一級賽冠軍,包括兩匹「日本打吡」盟主 Winning Ticket 與 Jungle Pocket。
Tony Bin「東來兵」圖片來源|shadai-ss.com
而他的一匹曾勝「日本橡樹」的女兒,讓雄馬也望而生畏的日本馬後 Air Groove「氣槽」,血統更是那個時候吉田家族興旺的最佳寫照。
「東來兵」之女 Air Groove 三代血統表(點擊圖片放大查看)
王者至
▼
在「東來兵」引進的同年,吉田家族開設了面向普羅大眾推廣各類馬文化的「北方馬公園」,同時那裡也是一年一度「日本競走馬協會」舉辦大型拍賣會的活動場地,在公園開幕四年後的 1993 年,「吉田善哉」不幸逝世,享年七十二歲,家族業務續由三位公子「吉田照哉」、「吉田勝己」及「吉田晴哉」,以分治與共治的模式繼續經營下去。
在「吉田照哉」離世前兩年,他們迎來了無論對家族或對日本而言,均最為重要的種公馬 Sunday Silence「周日寧靜」,這匹美國三冠首兩關的盟主,儘管擁有優秀賽績在前,卻在退役後由於血統不佳與外型缺陷的緣故,未能獲得當地育馬者青睞,而「吉田善哉」卻甚欣賞馬兒不凡的競賽能力,並通過在美國擁有極佳人脈的長子「吉田照哉」,成功將這匹超級種馬引進至日本國內。
Sunday Silence「周日寧靜」圖片來源|wikimedia.org
自 1995 年開始,「周日寧靜」連續十三年成為日本的種馬冠軍,繁殖生涯全部十二批子嗣當中,共產生了四十四匹一級賽冠軍,包括六匹「日本打吡」盟主,而他的厲害之處,更在於不少下一代亦能子承父業,成為十分出色的種公馬,其中包括日本三冠馬王 Deep Impact「大震撼」、「香港瓶」盟主 Stay Gold「黃金旅程」以及「杜拜司馬經典賽」冠軍 Heart's Cry「真心呼喚」等,尤以最前者從 2012 年開始,便一直佔據著種馬榜的榜首位置,今天日本全國最優秀的五十匹種公馬當中,一半皆為「周日寧靜」的血系後代。
「周日寧靜」之子 Deep Impact圖片來源|timeform.com
「周日寧靜」無疑是日本純血馬的真正塑造者,他的第二代、第三代、甚至是第四代,已悉數產生一級賽事冠軍,而且當中不少更曾楊威海外,比如說今年分別勝出歐洲經典賽事的兩匹「大震撼」子嗣,「英國二千堅尼」冠軍 Saxon Warrior 與「法國打吡」盟主 Study Of Man,在上文提到的「北方風味」與「東來兵」表現儘管優秀,但最多也只能算是本土的"扛霸子",而「周日寧靜」則是將日本馬匹推向國際頂尖水平,並且衝出國門的最大功臣。
周日以後
▼
在「周日寧靜」以後,吉田家族的引進之路仍未見停歇,隨著日元的大幅升值與相應購買力的提高,所引進種公馬亦越見價值不菲,在九十年代相繼加入吉田系種馬行列的,包括三匹「法國凱旋門大賽」冠軍 Carroll House(1991 年引進)、 Carnegie(1996 年引進)及 Helissio(1998 年引進)、與 Sadler's Wells「鞍匠井」同母系家族的法國一級賽冠軍 Jade Robbery(1991 年引進)、五勝法國一級賽的 Hector Protector(1992 年引進)、「日本杯」盟主 Golden Pheasant(1993 年引進)、「義大利打吡」冠軍 Whte Muzzel(1995 年引進)及「美國必利時錦標」頭馬 Timber Country(1996 年引進)等。
Timber Country圖片來源|wikimedia.org
隨著日本自繁種公馬漸成氣候,加上世界範圍內穿梳種馬的盛行,吉田家族從國外購入種馬的速度亦見有所放緩,在進入二十世紀後,所引進的種公馬包括「愛爾蘭打吡」冠軍 Dream Well(2000 年引進)、「日本NHK一哩杯」頭馬 Kurofune 之父 French Deputy(2002 年引進)、「肯塔基打吡」盟主 War Emblem(2003 年引進)、八勝五國一級賽的 Falbrav(2004 年引進)、兩匹「英皇喬治六世及女皇伊麗莎伯錦標」冠軍 Harbinger(2011 年引進)與 Novellist(2014 年引進)及「美國育馬者杯短途賽」頭馬 Drefong(2018 年引進)等。
Drefong圖片來源|horseracingnation.com
上述列舉的國外引進種馬,僅為部份而非全部,除此以外還未包括一些從本土馬主手中購入後,轉作種馬用途的國產馬(如三冠馬 Mr. C.B.、日本馬王 Tokai Teio 等)與外國產本土服役馬(如「日本杯」盟主 El Condor Pasa、「日本杯泥地賽」冠軍 Kurofune 等),可見吉田家族的引進之路其實十分漫長,而且過程絕非一帆風順,在數十年發展期間,牧場規模不斷擴張與大量資金投入到馬匹引進當中,他們亦曾多次陷入經營困難的的境地,幸而總有一些表現出色的種馬及時出現,讓危機獲得一一化解。
吉田家族的種公馬隊伍,已從昔日以國外馬為主,發展到今天由自繁馬稱霸,從佔據領先地位的「大震撼」與 King Kamehameha「夏威夷王」,到後起之秀的 Lord Kanaloa「龍王」與 Orfevre「黃金巨匠」,他們的子嗣除了受到國內馬主歡迎外,更已吸引到國際買家在拍賣會上爭相競拍,日本從一個單純的進口國,逐漸向著出口國的身份轉換,吉田家族絕對是功不可沒。
後記
▼
吉田家族今天的輝煌,除了在種公馬引進上獲得巨大成功外,優良繁殖母馬的不斷引進,以及文初提及貫通了產業閉環的商業模式發展,亦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像他們那樣的育馬企業能夠順勢崛起,完全仰仗於博彩的合法化,從而推動的賽馬業起飛,日本作為賽馬、育馬的後起之秀,在很多方面已做到首屈一指的地步,成功儘管不可複製,但其代表人物的發展歷程,對於賽馬業只屬起步階段的我國來說,別具參考意義。
沒有六十多年前那位對純血馬充滿熱忱的年輕人「吉田善哉」,便沒有今天的吉田家族,「周末寧靜」在美國或許也只能默默無聞,而日本賽馬業亦恐難發展到今天的地步。善哉、偉哉!
【精選伸延閱讀】
▶ 「周日寧靜」的故事
▶ 「周日寧靜」第二代「大震撼」
▶ 「周日寧靜」第三代「黃金巨匠」
文 / Marty S.
「新浪微博」加好友 @Marty-S
社臺產馬您更愛誰 【寫留言】分享一下唄!
微信號:tbmagchina
長按上圖三秒識別二維碼【加關注】隨時留意最新的內容推送
For any inquiry, please contact via email : tbmag@qq.com
- 本文為原創文章 -
歡迎各微信公眾號申請白名單轉載
其他平臺轉載請先通過本微信號獲得授權
▼ 點擊圖片查看往期好文 ▼
「 有您支持,文章寫得更 Happy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