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許多戰友永遠留在了抗美援朝的戰場上,他們的生命永遠停留在了十七八歲,和他們相比,我還有什麼值得計較呢?」 88歲的抗美援朝老戰士、原雲崗一中校長陳明勝,永遠記得在抗美援朝戰場上被批准加入中國共產黨的那一刻,她用之後的歲月踐行了入黨時許下的誓言:要處處起到模範帶頭作用。
在豐臺區雲崗街道翠園社區的一幢居民樓裡,記者見到了陳明勝,老人滿頭銀髮,身板筆直。各種獎章、證書擺滿了桌子,印有「贈給最可愛的人」字樣的杯子從抗美援朝戰場上帶回來,被她細心保存至今,沒有一點兒磕碰。
1952年5月從解放軍通信學校畢業,大家紛紛表決心,要求到抗美援朝前線去,到祖國最需要的地方去,陳明勝也是其中一員。當年9月8日晚,陳明勝和戰友們一起跨過鴨綠江,在敵人的制空打擊下,千裡行軍來到三八線。
讓陳明勝記憶特別深刻的是1953年4月8日的夜晚,她和一位戰友奉命調往67師,準備奔赴285高地的十五號陣地。誰知第二天一大早就得知消息,她剛剛離開的軍部六臺被炸,人員全部犧牲。
「犧牲的戰友裡有當時上海A·D·K雨衣公司的小老闆,有性格陽光的杭州姑娘……」頭一天剛剛告別的戰友一下子就是永別,陳明勝現在說起來依舊哽咽,在接下來的十五號陣地戰鬥中,陳明勝和戰友們在坑道內堅守16個晝夜,圓滿完成了電臺的收發報任務。
「就跟電影《上甘嶺》裡一樣,我們沒有水喝。一位戰友冒險爬出去取水,一顆炸彈在他身邊爆炸,還以為他犧牲了,幸好沒事,爬了回來,帶回一壺水!」陳明勝給記者講述著當時的情景,「我們就一人抿一口,不敢多喝,這水太寶貴了!」
加入中國共產黨,還是停戰以後。陳明勝記得特別深刻,那時候她到軍部參加集訓,優異的成績引起了領導的重視,指導員找她談話,問她對入黨的想法。
「這是我參軍以來最高的奮鬥目標啊!夢寐以求的理想!」陳明勝回憶說。1954年10月30日,在連部的一間小屋裡召開了黨支部會,陳明勝鄭重地宣讀了入黨申請書。黨支部順利通過了她的入黨申請,副連長高誠、搖機員向海清是她的入黨介紹人。
「1954年12月25日清晨,我剛下夜班準備回防空洞休息,路過連部,高連長讓我睡醒後到營部一趟,說是劉教導員要找我談話,說入黨的問題。」老人布滿皺紋的臉上忽然神採奕奕,拉著記者的手說,「我哪兒還顧得上睡覺啊!轉身就回到防空洞,取來做掩護的白色包袱布,披在身上,在風雪中就向營部出發了。」
教導員劉軍總結了陳明勝參加抗美援朝兩年多來的表現,從鴨綠江到三八線千裡行軍,在挖坑道和完成冬防任務中都表現出色,特別在停戰前夕的夏季反擊戰中,奔赴285高地十五號陣地,在坑道內堅守了16個晝夜,經受了戰鬥的考驗,經黨委研究批准陳明勝加入中國共產黨。
作為通信營女同志中第一個被批准入黨的,陳明勝心潮澎湃,腦海裡只剩一個想法:「從此我是黨的人了,一生要為黨的事業奮鬥,赴湯蹈火在所不惜,一定要更嚴格地要求自己、處處起到模範帶頭作用……」
這一刻的承諾讓陳明勝銘記終生。轉業的時候被安排到志願軍子弟學校當教員,已經幹了5年電訊的她其實心裡是有想法的,但是想到黨旗下的誓言,她毅然去邢臺志願軍子弟學校報到。
「我是一口寧波話,到了邢臺,什麼都不適應,連說話他們都聽不懂,怎麼當老師?」陳明勝沒有退縮,學習普通話,學習教育知識,從最初的傳達室到任課老師、班主任、校長……哪裡需要她就去哪裡,把此後一生都奉獻給了教書育人,桃李滿天下。
寄語
今年是建黨100周年,作為一名老黨員,一名參加了抗美援朝的老兵,我的心情十分激動和自豪。在此我衷心祝福我們偉大的祖國繁榮昌盛,我們的黨、我們的軍隊日益強大,人民安居樂業,大家的生活越來越好!——陳明勝
來源:北京日報 | 記者 孫穎
流程編輯:u016
版權聲明:文本版權歸京報集團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轉載或改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