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團結、祖國統一、國防建設和外交成就
1. 「……對上級國家機關的決議、決定、命令和指示,有不適合民族自治地方實際情況的,可在報經上級機關批准後,變通執行或者停止執行。」材料體現了我國實行
A.民族區域自治制度 C.經濟特區優惠政策
B.和平共處的外交政策 D.「一國兩制」方針政策
2.(2017年內蒙古呼和浩特)1949年,中國共產黨提出在少數民族聚居的地區,實行民族的區域自治的建議;1952年,《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族區域自治綱要》公布實施;1954年,《綱要》的內容被載入《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這一過程反映出
A.各地區的少數民族基本實現自治
B.少數民族地區跨入到了社會主義社會
C.民族區域自治成為一項基本國策
D.民族區域自治是我國的根本政治制度
3.(2017年湖南邵陽)2017年5月20日,吳敦義當選新一任中國國民黨主席。在記者會上,他表示,應尊重「九二共識」。材料中的「九二共識」是指海峽兩岸「努力謀求國家統一」和堅持
A.一國兩制 B.兩岸三通
C.和平統一方針 D.一個中國原則
4.下圖是《遊子身上衣》新聞漫畫,遊子身披五星紅旗,喜笑顏開,歡欣鼓舞地撲向祖國母親懷抱。該漫畫反映的歷史事件是
A.中國恢復在聯合國的合法席位 B.香港回歸
C.澳門回歸 D.「神舟五號」安然著陸
5.臺灣舞劇《薪傳》曾在大陸演出,引起轟動,它反映了祖國大陸和臺灣同胞一脈相承的親情關係。下列關於海峽兩岸關係發展的重大事件,按其發生的先後順序,排列正確的是
①「汪辜會談」的舉行 ②「和平統一、一國兩制」對臺基本方針的形成
③江澤民「八項主張」的提出 ④臺灣當局「三不」政策的調整
A.①②③④ B.②④①③
C.④②①③ D.②①③④
6.李明去河北承德圍場旅遊,當地導遊介紹圍場的全稱是「圍場滿族蒙古族自治縣」,這體現了我國哪一項基本政治制度?
A.人民代表大會制度
B.民族區域自治制度
C.中國共產黨領導的多黨合作和政治協商制度
D.基層群眾自治制度
7.如圖所示錢幣的發行是為了紀念
A.西藏和平解放 B.香港回歸祖國
C.澳門回歸祖國 D.中共十五大召開
8.1999年,為紀念澳門回歸祖國,曾發行過一套郵票。其中,在標有「一國兩制」字樣的郵票上插入了一位人物的頭像,他應是
A.maozedong B.dengxiaoping
C.zhouenlai D.jiangzemin
9.為實現祖國統一,我國形成了 的對臺基本方針。
A.「一國兩制」 B.「和平統一、一國兩制」
C.八項主張 D.「九二共識」
10.小明在開展一個研究性學習,他搜集了「華東軍區海軍」「殲-5型殲擊機」「飛彈核武器」等資料。根據這些信息判斷,他的研究性學習主題是
A.國防建設 B.改革開放
C.外交成就 D.祖國統一
11.和平共處五項原則已成為處理國與國之間關係的基本準則,它首次提出是在
A.1953年周恩來接見印度代表團時
B.1955年周恩來在參加萬隆會議期間
C.1971年第26屆聯合國大會上
D.1978年中共十一屆三中全會上
12.60多年前,**來在一場國際會議上提出了「求同存異」方針,推動了會議圓滿成功。**來參加的這場會議是
A.第26屆聯合國大會
B.萬隆會議
C.日內瓦會議
D.亞太經合組織第九次領導人非正式會議
13.2017年6月13日,中國與巴拿馬正式建交,這是中國外交史上的又一個重大成果。回顧歷史,我國在20世紀70年代取得的外交成就,按時間先後順序排列,正確的是
①中美建交 ②中國在聯合國的合法席位恢復 ③中日建交
A.①②③ B.①③②
C.③①② D.②③①
14.祖國統一是各族人民的最高利益,民族團結是祖國統一的重要保證。據此,回答下列問題:
(1)新疆自古以來就是中國領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公元前60年,漢政府設置哪一行政機構,使今新疆地區正式歸中央政府管轄?
(2)西藏自古以來就是中國的固有領土。西藏地區正式納入中國版圖是在哪一朝代?清朝時,代表中央政府與達賴、班禪共同管理西藏事務的行政長官是什麼?
(3)臺灣地區曾先後被哪兩國的殖民者侵佔?後來分別是怎樣回歸祖國的?
(4)新中國成立後,為維護民族團結而實行的政治制度是什麼?新時期,為實現祖國統一,我國提出的解決臺灣問題的基本方針是什麼?
15.中美兩國是世界上的兩個大國,讓我們一起來探究兩國間耐人尋味的歷史。
【中美較勁】
材料一 1960年,美國中央情報局外國研究機構康倫公司在《美國對亞洲的外交政策》的報告中指出,中國「在過去的10年中幾乎在所有(與美國)的較量中取得了勝利。
——摘編自《中外歷史問題八人談》
(1)中國近代史上,美國直接參與了哪次侵華戰爭?材料一中所說中美之間的較量主要指的是哪一事件?
【中美緩和】
材料二 圖一到圖三是不同時期中美領導人的握手。
圖一 圖二 圖三
(2)中美關係緩和的標誌性事件是什麼?中美是在何時正式建立外交關係的?聯繫現實,說說新中國成立以來還取得了哪些外交成就?
【中美的羈絆】
材料三 美國眾議院2018年1月9日一致通過解禁美臺高層互訪的「臺灣旅行法」,並要求美國政府「鼓勵美臺所有級別官員的互訪交流」,成為近日輿論關注的焦點。中國人民大學國家發展與戰略研究院國際戰略研究中心副主任、國際關係學院副教授李巍認為,2018年的中美關係很可能是比較艱難的一年,這種艱難會體現在很多問題上。新年伊始,從美國國會立法可以看出,中美在臺灣問題上會面臨許多困難,臺灣問題成為2018年首先爆發出來的棘手問題。學科#網
——摘編自搜狐網
(3)結合材料四分析,中美關係的焦點問題是什麼?針對材料三所示情況,若你作為外交部人員,應如何回應?
【中美關係的感悟】
(4)通過上述材料展現的中美之間幾十年關係的變化,你能得到什麼認識?
參考答案
1.【答案】A
2.【答案】C
【解析】新中國成立後,中央人民政府根據民族平等、民族團結和民族互助的原則,在少數民族地區實行了民族區域自治制度。這一制度的實行保障了少數民族平等管理國家事務的政治權利,有利於民族團結、社會穩定,有利於少數民族地區的發展,維護了國家統一。題文材料表明民族區域自治成為我國一項基本國策和基本政治制度,C符合題意。A、B不能在題文材料中體現;我國的根本政治制度是人民代表大會制度,D本身說法錯誤。答案選C。
3.【答案】D
【解析】依據已學知識可知,1992年,海協會和海基會就「海峽兩岸均堅持一個中國原則」達成共識。因此D符合題意,A、B、C不屬於「九二共識」的內容。故選D。
4.【答案】B
【解析】由圖片材料中的「1997」,結合所學知識可知,為完成祖國統一大業,鄧小平提出了「一國兩制」的構想。在「一國兩制」偉大構想的指引下,1997年7月1日,我國恢復對香港行使主權,香港回歸祖國。A、C、D不符合題意,故選B。
5.【答案】B
6.【答案】B
7.【答案】B
8.【答案】B
【解析】根據題幹中的關鍵詞「一國兩制」,結合所學知識可知,進入改革開放新時期後,鄧小平從維護祖國和中華民族根本利益出發,創造性地提出了「一國兩制」的偉大構想。「一國兩制」構想的提出,為香港回歸祖國開闢了途徑。故選B。
9.【答案】B
【解析】結合所學知識可知,改革開放以後,黨和政府確立了和平統一祖國的大政方針。不久,在鄧小平提出「一國兩制」的科學構想基礎上,形成了「和平統一、一國兩制」的對臺基本方針。故選B。
10.【答案】A
【解析】題幹所給信息「華東軍區海軍」「殲-5型殲擊機」「飛彈核武器」,反映了我國國防建設事業的發展情況,A符合題意;B、C、D和題意無關。故選A。
11.【答案】A
【解析】根據所學可知,1953年底,我國政府同印度政府就兩國在中國西藏地區的關係問題進行談判。周恩來在接見印度代表團時,首次提出和平共處五項原則,作為處理兩國關係的原則。故選A。
12.【答案】B
13.【答案】D
【解析】依據課本所學可知,1971年10月,第26屆聯合國大會通過決議,恢復中華人民共和國在聯合國的一切合法權利;1972年,日本首相田中角榮訪華,中日兩國正式建立外交關係;1979年,中美正式建立外交關係。故按時間先後順序排列,正確的是②③①,答案為D。學&科網
14.【答案】(1)西域都護。
(2)元朝。駐藏大臣。
(3)荷蘭;日本。1662年鄭成功打敗荷蘭殖民者,臺灣回歸祖國;1945年抗日戰爭勝利後,臺灣回到祖國懷抱。
(4)民族區域自治制度。「和平統一、一國兩制」。
15.【答案】(1)八國聯軍侵華戰爭。抗美援朝戰爭。
(2)1972年美國總統尼克森訪華。1979年。中日建交;中國恢復在聯合國的合法席位;2016年G20杭州峰會;2017年5月召開「一帶一路」國際合作高峰論壇」等。
(3)臺灣問題。一個中國原則是中美關係的政治基礎,確保這一政治基礎不動搖,對中美關係健康穩定發展至關重要。美方應在一個中國政策、中美三個聯合公報基礎上妥善處理涉臺問題,確保中美合作大局不受影響。
(4)國與國之間的關係,永遠以國家利益為根本出發點;中美互利合作是大勢所趨,不可阻擋;美方應放眼長遠,摒棄偏見,保持與中方相向而行,推動中美關係良性發展等。(言之有理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