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The Print》網站報導。
6月15日晚間中印士兵的肢體衝突導致20名印度陸軍人員死亡,包括比哈爾聯隊第16營指揮官桑託什·巴布上校(Col Santosh Babu)。
具體過程大致如下:
6月6日,中印雙方將軍級會談就事態降級本來已經達成了共識——商定了雙方對峙人員脫離接觸程序,並且雙方設置在河谷的帳篷也正在逐步減少,中方人員撤回了邊境實控線中國一側。6月15日晚,印軍指揮官認為中方人員繼續在本國領土上進行設施建設,屬於「未完成全部降級程序」,遂率領印軍士兵越線阻撓。
雙方從最初的口頭爭吵演變為相互推搡,進而升級到石塊和棍棒打鬥。隨後,更多部隊湧入現場,雙方數百人在河谷兩側狹窄斜坡上使用原始兵器進行搏鬥,持續數個小時的打鬥一直到午夜。
由於地勢狹小,山坡陡峭,許多印軍士兵掉入什約克河與加勒萬河交匯處。直到第二天早上,印軍人員才發現這些陣亡士兵的屍體,還有士兵因墜入冰冷河水溫度過低而死亡。
事後統計,巴布上校等3人死於「肢體衝突」,另有17人因墜落河流被凍死。
源自印度的這篇報導有幾點重要細節:
1,自己承認了是印度士兵越線進入中文實控區。
2、是印度指控官自己認為中方「未完成全部降級程序」,遂率領印軍士兵越線阻撓。
3、印方帶隊的是一位大校。
4、雙方均限制了自己的行為,使用了「原始武器」。
這幾條信息都很重要:1、同樣使用「原始武器",說明雙方都心照不宣,不想真正造成傷亡,並不想擴大爭端。2、印度軍官行為比較霸道,自己認為中方「未完成全部降級程序",就越線阻止。這證明印度這次是主動挑事一方。
這就比較好理解中國外長理直氣壯要求印度要管好自己的人。
但這篇報導中有幾個細節,細思極恐。
一是中方的傷亡情況沒有說明——這很奇怪,在共同使用「原始武器」的情況下,中文沒有傷亡是一個奇蹟;中文傷亡多於印度而不吭氣也不好理解。
二是,印度士兵那17個士兵的死亡怎麼到第二天早上才被發現——這也很奇怪,當時掉河中沒有歸隊,少十幾個人沒有人發現,這是一個奇蹟;如果是一起回到營房後,凍死在營房,也不好理解。
不管怎麼樣,如果印度對自己的士兵如此漠然,1962年的一邊倒的戰爭景象就不難理解。
另外,事件發生的背景也有一此細節需要注意。
印度加大了對中印邊境的經略,力爭在2022年前後完成61條戰略通道的修建計劃。此次正是印軍加速修建連接列城到道拉伯格玉爾的道路與橋梁,威脅中方安全,才致使雙方在加勒萬河谷對峙。
可能印軍是真的在備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