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村的那些光棍,後來怎麼樣了...

2021-01-10 澎湃新聞

一直以來,農村「光棍村」的現象都受到大家的關注和熱議。光棍們想得最多的一句話就是「我想要一個女人」,然而在這句期待的背後,深藏著許多辛酸的故事。光棍們未曾想到他們踏在一個歷史的夾縫中,留下來,還是出門去,這是個問題。更大的問題是,無論留下來,還是出門去,他們都將面臨一個婚姻窘境。

巴掌大的村,幾十條光棍

山西和順,一座立於太行群山中的小縣城,是傳說中「牛郎織女」故事的發生地。可美好的傳說並不能幫貧困的村民們娶上媳婦。因自然條件惡劣、發展乏力,當地的「光棍村」曾不止一處。古村下石勒更是因「光棍成捆」而遠近聞名。

下石勒是當地有名的古村。村裡老人們說,村子是後趙皇帝石勒的故鄉,石勒曾在和順北鄉(石勒村)居住,「下石勒」之名由此而來。

然而,在海拔1300多米、無霜期僅100天的下石勒,靠天吃飯的薄地僅夠餬口,村裡形成的玉米、穀子、小雜糧的種植結構,沒能讓村民們的腰包鼓起來。

明星村的光環漸漸黯淡了。等到1969年出生的侯永籽這代人成長起來,地下無資源、地上沒產業的下石勒村竟然娶不起媳婦了。2010年前後,638口人的下石勒村還有貧困人口500餘名,積攢下30多條「老光棍」。

從20世紀90年代起,下石勒的男人們就不得不在農閒時出去打工補貼家用。

1969年出生的侯永籽是個勤快人,20歲出頭就下煤窯、打小工。他煙不抽、酒不喝,可一年掙幾千塊,攢不下個錢。

侯永籽31歲時,有人給他介紹姑娘。不過,姑娘家要求侯永籽到縣城當上門女婿,外加蓋一座房子,「蓋起來就跟你,蓋不起就走人」。

做上門女婿沒問題,可蓋房子……瞅著手裡的幾千塊錢,在姑娘家待了半個月的侯永籽,灰溜溜跑回了下石勒。

同村的盧玉清比侯永籽小4歲,婚事也是一波三折。

25歲那年,盧玉清和本村一個姑娘處上了對象。盧玉清挺中意對方,可姑娘嫌他「要房沒房、要錢沒錢」,不長時間就跟他說了「拜拜」。

這事兒對盧玉清觸動挺大,他決定出去闖闖,掙點錢。可東走走、西轉轉,錢沒攢下多少,更沒遇見合適的人,婚事一拖再拖。眼看著自己年過三十,別人「老婆孩子熱炕頭」,自己還是「孤家寡人」,盧玉清只能連連嘆氣。

不知情的工友們開始關心起盧玉清的家事。他怕人笑話,只好想辦法編故事。「說自己有老婆,還有一個孩子。」多年以後,盧玉清還記得自己說瞎話時,臉上那火辣辣的臊。

1979年出生的馬愛威,找媳婦的路也挺曲折。他一直在相親的路上,次次相親卻都沒下文。

馬愛威22歲時就離家打工去了——攢夠錢才能討媳婦。他在山東打工時談過一個姑娘,只領回下石勒一趟,人家就再不來了——嫌窮。

外省姑娘不肯來,本省姑娘呢?馬愛威回到山西,到介休市一家飯店打工,談起了當地姑娘。可一年剛過,好事又黃了。「人家覺得村裡太窮,讓我去當上門女婿。我一沒錢,二沒手藝,三沒熟人,沒敢答應。」馬愛威回憶說。

回到家,又有人給他介紹本縣的姑娘。馬愛威帶著禮物登門拜訪,「彩禮等其他亂七八糟下來,總共要十二三萬」。馬愛威全家東借西湊也就湊出六七萬元,這事也不了了之。

「不是男人長的醜,是村太窮。」

提起這些陳年往事,村民們對那些娶不起媳婦的光棍漢們沒有取笑,沒有偏見,而是太能理解了。

生活艱難,我們都一樣

除了山西,其它省份農村地區的光棍現象也普遍存在:

貴州省貴陽市牌坊村,全村2249人,光棍就有282人,約佔男性總人數的20%。曾有工廠進村招工,宣傳策略非常誘人:給務工人員介紹對象。

甘肅省慶陽市焦村鎮,當地彩禮價格高達20萬。在這裡,女方像「皇后」,一天可以相親30個小夥。有的遠遠地看一眼,覺得條件不行就直接不見面了。

海南省貢舉村,幾乎所有適婚男子都單身,甚至村長都是39歲才娶老婆。村口牆上寫著「男孩女孩一樣好,人口素質最重要。」然而,當地村民依舊覺得養女孩就如同給別人種田。

為什麼農村地區會存在那麼多光棍呢?這不禁引起我們的思考。

有人說,是因為性別比不平衡。確實是這樣,根據2019年全國人口數據,男性人口71527萬人,女性人口68478萬人。可想而知,男性要比女性多3049萬人。

那麼,這剩下的3049萬的男性應該何去何從呢?他們就應該打一輩子光棍嗎?

也有人認為,農村地區光棍多的原因是結婚彩禮太高,實在負擔不起。正常來說,農村的男孩結婚,10-20萬的彩禮是必要的,而且依然有逐年增長的趨勢。這一數目可能就是父母大半輩子辛苦勞作的積蓄,有的家庭甚至存不到這麼多錢。

也有網友表示:原因很簡單,歸根結底就是因為窮。

這個答案我們似乎不能否認,因為這是現實。很多農村男人很無奈,為了能夠結婚,只能拼命賺錢買房買車,不讓自己落入「光棍」的隊伍。

祝你生活明朗,早日脫單!

因此,有人建議,只有把農村經濟發展起來,吸引單身女性回鄉,有足夠的人了,自然就有機會了。也有人建議,不如讓農村大量光棍去城裡打工,認真工作一個月也能存幾千塊錢。

或許他們說的都有道理,但無論如何,光棍並不可怕。國家相關部門也針對「光棍」這一現象採取了很多措施,比如增加農村的就業機會,開放「二胎政策」來調整男女比例等。

也許這個問題難以在短期內得到徹底解決,但它已經受到人們和社會的高度重視。所以,希望仍然單身的我們往後要努力成為更好的自己,悄悄地變得更優秀......

最後,新的一年,祝願咱們農村仍然單身的 「打工人」 生活明朗!早日脫單!

點擊圖片可進入

「喜馬拉雅FM」-「阡陌的訴說」欄目

來源 | 半月談、知乎

主播 | 李海洋

原標題:《農村的那些光棍,後來怎麼樣了......》

閱讀原文

相關焦點

  • 沒有相親角,沒有社交圈,農村的光棍今年是怎麼相親的?
    沒有相親角,沒有社交圈,農村的光棍今年是怎麼相親的?這段時間受影響最深的,就是那些農村的光棍。本來想趁著過年的這個機會,好好的給自己相幾場親的,確定一下自己未來的好老婆。但是受到這場特殊情況的影響,這個計劃也泡湯了。我們都知道各個地方的情況都不一樣。
  • 2020年農村光棍到底有多嚴重?農村光棍娶妻難問題怎樣解決?
    按照男女出生率1.17:1的比例,2020年我們的光棍問題將會更加的突出和嚴重,單身人口數量已經接近到了3300萬!其中的這3300萬光棍大部分是來自農村地區。他們的婚姻問題是中國社會上的一個大問題。這些光棍真的有可能娶不到媳婦嗎?
  • 農村光棍多,是與金錢有關,還是別的原因?
    農村光棍問題一直以來挺受關注,大家關注的點多集中在金錢上,因為大多數的觀點都認為,農村的光棍是因為沒錢才成為光棍的,這是其中的一個原因,但真實的原因其實很複雜。不知道為什麼,總有太多的人把不成功歸結到外在因素上,黑嫂一直住在農村,老是會聽到不少人說,自己其實很有本事,就是缺平臺,自己很有本事,就是缺好親戚,自己有大想法,就是缺啟動資金,自己很勤勞,就是缺個媳婦。
  • 農村俗語「十個光棍九個倔」,是啥意思?說得有道理嗎?
    農村俗語「十個光棍九個倔」又說成是「十個鰥夫九個怪」,前一句被說成是後一句的變體,雖然在意思上差不多,但還是稍有區別。光棍與鰥夫在概念上有重疊的部分,但在農村人們看來,兩者在各方面的境遇還是有差別的,也分得很清楚。一般把那些上了年紀,娶妻無望的光棍才稱為鰥夫。如果把年輕的光棍稱為鰥夫,是在罵人,別人是接受不了的,有侮辱和羞辱人的意思。有很大一部分鰥夫並非生性古怪,而是由於自已不幸的遭遇造成的。
  • 5年後,農村的光棍問題還存在嗎?
    因為農村的光棍確實存在,確實是一個社會問題。我要回答的是,5年後,農村的光棍肯定存在。這是因為:一是經濟和社會發展水平的制約。在農村,很多地方由於農民居住邊遠的大山區,交通不便,信息不靈,經濟條件不是很好,由此,很多農村的姑娘都外出打工,並且在城裡結婚安家,農村的男性青年找對象的概率就少了。二是我國傳統思想一貫推崇「男尊女卑」。這種思想對女性的歧視和壓制一直影響至今。導致男女性別比例失調。據2019年的國家統計年鑑公布的男女性別比例為:總人口性別比為104.45%。
  • 農村光棍「有救了」?國家再次出手,或將扭轉「娶親難」的現象?
    尤其是在農村,娶妻難已經成為一個普遍的現象,光棍數量越來越多。很多80後的農村小夥,卻一直找不到合適的結婚對象,為娶妻而煩憂,也讓全家人都跟著著急。的確,對於80後來說,大多數已經成家立業。農村「娶妻難」早已不是一兩天的事了,這讓不少農民確實是有苦難言。
  • 近幾年,我國農村出現將近3000萬光棍,是什麼原因造成的呢?
    農村耕耘2020-05-04 21:42大家好,我是農村耕耘,今天和大家聊一聊農村光棍的問題,我國是一個佔據14億人中的大國,其中農村人口佔有的比例比城市人口多很多,既然是人口大國,為什麼導致農村光棍的問題越來越嚴重了。據有關報導稱,在2020年的時候,我國將超過人口3000萬男士打光棍,是什麼原因導致光棍越來越多呢?
  • 農村俗語:「只有終身光棍,沒有落地寡婦」,啥意思?看完明白了
    在農村有很多的老話俗語,關於這類的描述有很多,有的是將身體特徵做一些闡述,也有將性格劃分作為理論,這些老話都是多年的經驗積累而來,雖然有的隨著時代的發展,已經慢慢的被我們所丟棄,但也不能質疑這些老話在一些特定的時間階段,發揮過很重要的作用。
  • 農村光棍越來越多,該咋辦?聽聽老農是怎麼說的
    目前單身人數越來越多,尤其是在農村,娶不到媳婦的男性有很多,以前一個村子裡偶爾會有一兩個單身漢,但現在如果村子裡的人數比較多,幾十個光棍都是很常見的。造成這種現狀的主要原因還是男女比例嚴重失衡,以及農村部分地區的彩禮實在是太高了,有些人即便是拿出所有家底也換不回來一個媳婦,儘管父母也很著急,但是對此卻仍舊是無能為力。那隨著農村光棍越來越多,到底該怎麼解決?
  • 農村光棍越來越多,城市剩女越來越多,不能配對嗎?
    隨著社會經濟的發展,近些年來新農村的建設也都建設得不錯,收入也上去了,生活水平也提高了許多,在農村有車有房已很普遍,但即使這樣,在農村的光棍貌似越來越多了,三十多歲的大齡青年沒結婚屢見不鮮,甚至有些還是四十好幾的,成了人們眼中的光棍,其父母也是為他們的婚事愁得經常唉聲嘆氣!
  • 離婚女人回陝西農村後成香餑餑,每天都有光棍上門相親
    那些媒人們也很拼,今天帶來個男娃,她沒看上,最遲後天又會馬上帶另一個男娃來家。他們輪流上陣,搞得她每天都閒不下來。相親相得多了,她也總結出了一些規律,首先,媒人們帶來的男娃們大多是未婚,年齡也普遍超過三十歲了,而且大多比較老實,不太會說話,見了她張口結舌的,她自然也看不上眼。
  • 60歲了,打了一輩子光棍的農村老人,選擇了這樣的養老方式
    #農村養老#2020年的最後一天,老家的堂弟打來電話,商量二伯的養老問題。父親一共弟兄四個,最可憐的二伯,單身了一輩子,單住了一輩子。後來,再沒人給二伯說媒。就這樣,二伯打了一輩子光棍。於是,二伯一個人種地,一個人生活,倏忽間,幾十年過去了。而今,二伯老了,幹不動了,他的養老問題擺在了面前。按照老家的習俗,二伯應該我來贍養。但由於我不在老家生活,於是,經過商量,二伯由大伯家的兒子,也就是我的堂兄贍養。
  • 為什麼有些農村的光棍越來越多,女孩子都到哪裡去了?
    「大齡剩男多在農村,大齡剩女多在城市」,這是我看到的一句我認為比較客觀公正的話。現在有些農村的光棍越來越多,這是一個很現實的問題。不光如此,甚至有的農村被戴上了「光棍村」的帽子,村裡有大半的適齡男青年都找不到媳婦,導致一些地方的寡婦都成了搶手貨。那麼到底是什麼原因引發此種現象?
  • 農村光棍越來越多,他們是怎麼想的,就不怕做不孝之子嗎?
    其實重男輕女的現象一直存在,最明顯的事例是公元2000年,那一年是千禧大年,屬龍,很多人家都搶在那一年生男孩,因為想著「望子成龍」,所以那一年的女嬰流產率創歷史新高,男孩卻比女孩多生了近300萬,且同年出生人口性別比飆升為119.92(120個男娃對100女娃),遠遠高於正常範疇,預味著2000年的這批孩子未來120男孩國有20個光棍。
  • 農村「一妻難求」多年,26歲小夥不上進,擔心終生光棍
    近些年裡,農村男人想要迎娶女性難度持續加大,很多家庭傾家蕩產買房買車娶到了媳婦,沒多少日子小兩口鬧離婚了。毫不誇張的說,在農村二婚女依舊受歡迎,可她們的條件依舊很高。
  • 農村70後光棍很多,整天遊手好閒滿身異味,這些人還有出路嗎?
    有一種悽涼叫農村光棍,特別是四五十歲的光棍,連父母都不在了,連一個噓寒問暖的人都沒有。每天下地回家,一個人孤零零地守著空空的土房子,連做飯的心情都沒有。身體上的空虛還不算什麼,最大的空虛是心靈上的,經常一個人獨居,性格就會變得孤僻怪異,不願與人交往,最終與社會脫節。
  • 現在農村光棍為什麼這麼多?專家直言,第3點很重要
    本文章內容由村農世界說原創編輯,閱讀此文章需要3分鐘,如需要轉載,請和本人聯繫謝謝根據統計數據,到2020年,中國將會有超過3千萬人打光棍,其中,農村人口將佔很大比例,那麼,為什麼會有越來越多的農村光棍?
  • 農村俗語:「十個光棍九個倔」,啥意思?老祖宗的智慧,令人深思
    導讀:農村俗語:「十個光棍九個倔」,啥意思?老祖宗的智慧,令人深思在我國的文化發展中,俗語其實起著非常重要的推動作用,沒錯,俗語並不是民間流傳的胡同串子,而是代表著我國古代老祖宗智慧的結晶,更凝結了我們無數前輩的經驗和警示。
  • 農村一種水中野草,形似棍子被稱作「光棍草」,卻是健胃消食良藥
    春季到來以後,農村野外各種形形色色的野草紛紛開始生長,這些野草形態各異,有些生長在農田裡被農民朋友討厭
  • 農村光棍現象嚴重,女孩子都到哪裡去了?有這幾個去處!
    最近,網上流傳著,中國農村有4000萬光棍,這已經成為一個嚴峻的社會問題。截止2020年,中國20—25的男性比20—25的女性多出4000萬,也就是說每5個男性當中有一個人討不到老婆。其實,大家只要去過中國的農村,就可以看到,村裡面多數是老人、孩子、光棍漢,年輕的女性是越來越少。同時,中國各個大城市也有上百萬剩女,加在一起也有幾千萬的規模。導致農村光棍現象嚴重的根本原因,主要還是當地男女性別比例失調,呈現男多女少的情況,女的都跑到外地去打工了,剩下農村裡就只有光棍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