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革命英雄主義精神砥礪民族復興力量

2020-12-22 中國新聞網

以革命英雄主義精神砥礪民族復興力量

2020-09-29 14:30:59 來源:北京青年報 作者:黃鈺涵 責任編輯:黃鈺涵

2020年09月29日 14:30 來源:北京青年報

參與互動

  今日社評

  以革命英雄主義精神砥礪民族復興力量

  今天,面對百年未有之大變局,面對經濟全球化受到的空前挑戰,面對世界上一些國家的霸凌行徑,面對全面深化改革進程中難啃的骨頭、難涉的險灘、難爬的高山,同樣需要革命英雄主義的精神之鈣來滋養。深切緬懷志願軍「回家」的英靈,不僅是為即將到來的烈士紀念日、國慶節預熱,更是為激發和弘揚攻堅克難的革命英雄主義精神燃燈。

  9月27日,第七批在韓中國人民志願軍117名烈士遺骸回到祖國。中國國產大型運輸機運-20第一次執行運送志願軍烈士遺骸「回家」任務,機身上醒目的01編號、機身外戰鬥機伴飛和機場「過水門」迎接,無不體現著祖國對烈士們的無限尊崇。這一天,距離他們長眠他鄉已經過去半個多世紀;這一天,距離我國第七個烈士紀念日還有三天;再過四天,我們就將迎來新中國第七十一個華誕。

  「天地英雄氣,千秋尚凜然」,一個有希望的民族不能沒有英雄,一個有前途的國家不能沒有先鋒。無數英雄先烈是我們民族的脊梁,是我們不斷開拓前進的勇氣和力量所在。在光陰之河的衝刷中,英烈們的殊勳光芒依舊奪目;在時代的變遷中,英烈們彰顯的革命英雄主義精神已成為砥礪民族復興的力量源泉。

  1950年6月,朝鮮內戰爆發。9月,美國等國以「聯合國軍」的名義在仁川登陸,並越過「三八線」把戰火燒到朝鮮半島北方,迅速向中朝邊境推進。雖然當時中國正面臨著鞏固政權、恢復經濟的緊迫任務,但中共中央毅然做出了抗美援朝、保家衛國的決策。中國人民志願軍雄赳赳、氣昂昂跨過鴨綠江,創造了人類戰爭史上以弱勝強的典範。美軍在回憶文章中寫道:「中國士兵是頑強的敵人,他們雖然沒有防彈背心,沒有鋼盔,攜帶製造粗劣的手榴彈,爆炸力不及美軍的一半,糧食是用米和雜糧磨成的粉……但是他們永遠向前作戰,奮不顧身……」戰後,美軍對志願軍做出這樣的評價:這是世界上唯一一支能用步兵圍殲機械化部隊的軍隊,步兵戰術堪稱巔峰,這是只有中國才能做到的奇蹟。

  在70年前這場保家衛國的戰爭中,197000多名中華優秀兒女英勇犧牲。抗美援朝戰鬥取得偉大勝利,靠的是中華兒女英勇頑強、捨生忘死的革命英雄主義精神。這場戰鬥不僅是武器裝備的對抗,更是鋼鐵意志的對決。抗美援朝烈士用鮮血和生命,為新生的共和國在世界上打出了尊嚴,為和平發展贏得了寶貴的外部環境。

  國之大事,在祀與戎。志願軍第七批烈士遺骸歸國,不僅是對英魂最好的告慰,也是對國人記憶的鮮明提醒。銘記英雄,崇尚英雄,捍衛英雄,學習英雄,關愛英雄,就是要讓萬千英烈以鮮血和生命熔鑄的革命英雄主義精神,成為當下攻堅克難的精神坐標,為戮力同心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鑄造前行的燈塔。

  志願軍英烈是無數為國為民拋頭灑血的民族精英的重要組成部分。據不完全統計,共和國歷史上約2000多萬名烈士中,目前有名可考、並收入各級《烈士英名錄》的有193萬餘人。習近平總書記曾引用《楚辭·國殤》中的名句「誠既勇兮又以武,終剛強兮不可凌。身既死兮神以靈,魂魄毅兮為鬼雄」,讚頌那些在民族生死存亡關頭挺身赴難的先烈。他們當中的每一個人,無不是以天下為己任的愛國者、奉獻者,無不是將個人命運前途與民族國家融為一體的奮鬥者、建設者,無不是革命英雄主義的信仰者、踐行者。

  在強敵封鎖下用雪水和炒麵充飢,在飛機轟炸中堅守坑道等待大反攻,紮根大漠戈壁研發原子彈,面對未知病毒毅然逆行武漢……無論時代風雲如何變幻,革命英雄主義從未遠離我們這個不屈的民族。

  今天,面對百年未有之大變局,面對經濟全球化受到的空前挑戰,面對世界上一些國家的霸凌行徑,面對全面深化改革進程中難啃的骨頭、難涉的險灘、難爬的高山,我們同樣需要更多不畏艱險的英雄挺身而出、披荊斬棘,同樣需要革命英雄主義的精神之鈣來滋養。深切緬懷志願軍「回家」的英靈,不僅是為即將到來的烈士紀念日、國慶節預熱,更是為激發和弘揚攻堅克難的革命英雄主義精神燃燈。

  本報特約評論員

相關焦點

  • 【地評線】京彩好評:以革命英雄主義精神砥礪民族復興力量
    今天,面對百年未有之大變局,面對經濟全球化受到的空前挑戰,面對世界上一些國家的霸凌行徑,面對全面深化改革進程中難啃的骨頭、難涉的險灘、難爬的高山,同樣需要革命英雄主義的精神之鈣來滋養。深切緬懷志願軍「回家」的英靈,不僅是為即將到來的烈士紀念日、國慶節預熱,更是為激發和弘揚攻堅克難的革命英雄主義精神燃燈。
  • 大力弘揚踐行英雄主義精神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一個有希望的民族不能沒有英雄,一個有前途的國家不能沒有先鋒。」中華民族是一個英雄人物燦若星辰的優秀民族,人民軍隊是一支英雄輩出的英雄軍隊。一個民族,只有讓英雄成為時代的標杆,才能迸發出奮發向上的精神力量;一支軍隊,只有讓英雄成為官兵的楷模,才能激發出無往而不勝的巨大能量。
  • 「謎一樣的東方精神」:革命英雄主義鑄就偉大抗美援朝精神
    多年後,美國人回憶起韓戰時說:是「謎一樣的東方精神」打敗了他們——而這種精神,就是革命英雄主義支撐的偉大抗美援朝精神!經過艱難探索,中國共產黨逐漸被人民選擇作為民族復興的政治領導力量。而新中國抗美援朝戰爭的偉大勝利再次證明,沒有任何一支政治力量能像中國共產黨這樣,為了民族復興、人民幸福,英勇無畏,不惜流血犧牲,不懈努力奮鬥。
  • 青平:以偉大抗美援朝精神砥礪復興路
    我們要深入學習和領悟偉大的抗美援朝精神,深刻理解其豐富內涵,充分認識其歷史價值,準確把握其時代意義,激發磅礴力量,始終牢記初心使命,不斷發揚鬥爭精神,勇於戰勝一切艱難險阻,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拼搏奮鬥。  深刻理解抗美援朝精神的豐富內涵。偉大的抗美援朝戰爭譜寫了一曲可歌可泣的壯麗史詩,凝聚成了偉大的抗美援朝精神。
  • 紅船精神:民族復興偉業的強大精神力量
    【摘要】紅船精神無論是過去、現在還是將來,都是中國共產黨領導億萬人民承擔起民族復興責任、履行好自己肩負的歷史使命的精神力量之源。具體而言,開天闢地、敢為人先的首創精神使黨始終擔當起解答時代課題的歷史重任;堅定理想、百折不撓的奮鬥精神使黨始終保持旺盛的革命鬥志;立黨為公、忠誠為民的奉獻精神使黨始終凝聚起實現民族復興的磅礴力量。
  • ...是革命軍人思想覺悟和意志品質的體現——高揚革命英雄主義旗幟
    原標題:●革命英雄主義是革命事業的主旋律,是戰鬥精神最基本的內容,是革命軍人思想覺悟和意志品質的體現——高揚革命英雄主義旗幟習主席在紀念中國人民志願軍抗美援朝出國作戰70周年大會上的重要講話中深刻指出:「偉大抗美援朝精神跨越時空、歷久彌新,必須永續傳承、世代發揚。」
  • ...市城市管理綜合執法支隊開展弘揚愛國主義精神傳承革命英雄主義...
    愛國主義是中華民族的優良傳統和民族精神的核心內容,構成了中華民族幾千年來生生不息的發展動力。在堅持和發展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偉大事業中,堅持和弘揚愛國主義精神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鄂爾多斯市城市管理綜合執法支隊始終把弘揚愛國主義精神傳承革命英雄主義精神作為黨建工作的重點來抓,把十月定為愛國主義精神傳承革命英雄主義精神主題月,多措並舉確保教育取得實效,展現新時代黨組織和黨員的良好風貌,切實把愛國熱情轉化為推動城市管理高質量發展的強大動力。創新形式凝引力。
  • 新華時評:黨員突擊,弘揚革命英雄主義精神
    新華社武漢9月19日電 題:黨員突擊,弘揚革命英雄主義精神  新華社記者賈啟龍  新冠肺炎疫情發生後,處在疫情中心地帶的中部戰區總醫院,抽調2200餘名精銳醫護人員組成「黨員突擊隊」,全力投入疫情防控阻擊戰。
  • 銘記歷史,砥礪復興之志
    銘記歷史,方能在滄海橫流中積蓄砥礪前行的力量。我們不能忘記,1937年年末侵華日軍一手製造了慘絕人寰、滅絕人性的屠殺慘案,30萬同胞慘遭殺戮。我們不能忘記,在那段腥風血雨的日子裡,我們的同胞守望相助、相互支持。我們更不能忘記,在艱苦卓絕的浴血奮戰中,無數中華兒女同仇敵愾、視死如歸、前僕後繼,為民族獨立作出了英勇犧牲。
  • 鼓蕩革命英雄主義的時代強音
    簡要梳理,不難發現,隨著歷史語境和文學潮流的更新、嬗變,不同階段的抗美援朝戰爭文學創作在觀念、主題、文體、形式、內容等方面亦表呈出不同的面貌,但對革命英雄主義精神的弘揚始終不曾中斷;不同年代的作家對這場戰爭的接續書寫,最終匯聚成刻錄英雄壯舉、鼓蕩時代精神的文學強音。 抗美援朝戰爭題材文學創作初期,繼承了解放前的革命文藝傳統,它首先是一場主題性、組織化的文學創作運動。
  • 讓英雄主義融入當代精神
    由於其寫作自覺建立在更為文學性的基礎之上,即既以英雄主義為其不變的精神底色,又使英雄品格水乳交融地兼有人物七情六慾的豐富特徵;既以思想性的表達視為遵循的原則,又將作品的意味作為終極的追求,使所樹立起的新的英雄形象不再那麼概念,而是真正腳踏著堅實的大地,具備了可貴且可喜的時代生活和民族性格深度。
  • 「戰「疫」說理」大力弘揚革命英雄主義精神 堅決同時打贏疫情防控...
    革命英雄主義精神是中國共產黨和中國人民的光榮傳統,也是堅決同時打贏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兩大戰役」的強大精神力量。大力弘揚革命英雄主義精神,堅決同時打贏「兩大戰役」,需要堅持黨的集中統一領導。革命英雄主義精神是無產階級世界觀和精神面貌的一種體現,是為了國家和廣大人民的利益,不怕艱難困苦,不怕流血犧牲,堅韌不拔,勇往直前的革命精神。
  • 【地評線】讓崇尚英雄成為民族的精神內核
    張悅  在中國人民志願軍抗美援朝出國作戰70周年之際,習近平總書記近日給四川省革命傷殘軍人休養院全體同志回信,向他們致以誠摯的問候。習近平總書記在回信中表示,在抗美援朝戰爭中,中國人民志願軍發揚偉大愛國主義精神和革命英雄主義精神,勇往直前,浴血奮戰,為保家衛國作出了重要貢獻。志願軍將士及英雄模範們的功績,黨和人民永遠不會忘記。
  • 光明日報評論員:弘揚抗戰精神 開創復興偉業
    原標題:弘揚抗戰精神開創復興偉業 天地英雄氣,千載尚凜然。站在中國人民抗日戰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75周年的歷史節點上,回望那段中華民族在血與火中鑄就的偉大抗爭歷史,視死如歸的革命英烈、浴血奮戰的沙場將士、毀家紓難的仁人志士……悉數銘刻在中華民族的歷史記憶中。
  • 弘揚偉大抗美援朝精神,匯聚萬眾一心民族力量
    縱觀黨帶領全國人民站起來、富起來、強起來的歷史脈絡,偉大抗美援朝精神中不畏艱險、敢於犧牲的革命品格與敢闖敢試、敢為人先、埋頭苦幹的特區精神追求一脈相承,作為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先行示範區的內驅動力,值得不斷傳承,永續發揚。
  • 永續傳承偉大抗美援朝精神
    在紀念中國人民志願軍抗美援朝出國作戰70周年大會上,習近平總書記指出,「在波瀾壯闊的抗美援朝戰爭中,英雄的中國人民志願軍始終發揚祖國和人民利益高於一切、為了祖國和民族的尊嚴而奮不顧身的愛國主義精神,英勇頑強、捨生忘死的革命英雄主義精神,不畏艱難困苦、始終保持高昂士氣的革命樂觀主義精神
  • 勇擔民族復興的歷史重任
    中華民族是世界上偉大的民族,在5000多年的歷史長河中,創造了燦爛瑰麗的中華文明,為人類文明進步作出了不可磨滅的貢獻。鴉片戰爭後,中國遭受了千年未有之變局,陷入內憂外患的黑暗境地,國家積貧積弱,社會戰亂不已,人民生靈塗炭。為了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無數仁人志士奮起尋求救國救民、振興中華的道路,但都壯志未酬,終究未能改變舊中國的社會性質和中國人民的悲慘命運。
  • 抗美援朝:革命英雄主義的壯歌
    為戰勝強敵,中國人民志願軍大力弘揚革命英雄主義精神,高度重視開展革命英雄主義教育,湧現出了30餘萬名功臣模範、近6000個立功單位,譜寫了一曲感天動地的革命英雄主義壯歌。 習近平和基辛格曾在一次會面中討論抗美援朝戰爭。基辛格說:中國軍隊缺乏後勤保障、空中保障,裝備是如此之差,但是居然沒有「打輸」。
  • 【民族團結進步模範】柳偉明:發揚畲族革命精神 走好新時代民族...
    市委書記胡海峰在會上強調,全市上下要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堅持各民族都是一家人、各民族都是主人翁的理念,把民族團結進步事業擺在更加重要的位置,團結一心、砥礪奮進,讓民族團結進步之花在處州大地持久盛開、在「高水平建設和高質量發展重要窗口」中綻放出更加耀眼奪目的光彩。特推出「民族團結進步模範」系列篇章,刊發我市民族團結進步模範事跡材料,供大家學習參考。
  • 國家公祭,凝聚民族復興力量
    舉行南京大屠殺死難者國家公祭儀式,緬懷南京大屠殺的無辜死難者,緬懷所有慘遭日本侵略者殺戮的死難同胞,緬懷為中國人民抗日戰爭勝利獻出生命的革命先烈和民族英雄,就是為了用公祭儀式的「火炬」,照亮歷史。那段苦難深重的歷史,鐫刻在每一個中國人的內心深處,構成民族共同的記憶。我們不能忘記,在那段腥風血雨的日子裡,我們的同胞守望相助、相互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