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安十二時辰》是近兩年國產劇中為數不多的精品,劇情緊湊,懸念設置扣人心弦,即使一口氣看完48集也不會覺得時間很長。
當然,除了劇情本身足夠吸引人之外,這部劇中所蘊含的各種項目管理思維也是國產劇中比較少見的,深入剖析之後,就會發現這部古裝劇中的項目管理思維非但不過時,還很有借鑑意義。
所以,我們將通過這個專欄對《長安十二時辰》這部劇中的項目管理思維做一個比較全面的解析,也希望你看完這個欄目之後能夠對項目管理有全新的理解。
《長安十二時辰》裡令人叫絕的項目管理思維
-【為什麼張小敬能當項目經理?】
我們前面已經講過,靖安司的捉狼行動失敗後,不得不把張小敬請來執行任務。
那麼在看電視劇的時候你有沒有想過,為什麼張小敬能夠做這個項目經理呢?
我們先來看看,張小敬接受任務時,這個項目是什麼樣的狀況:狼衛首領混進了長安市,而且長安人口眾多,又正值上元節,動用大規模的軍隊搜捕是不太現實的。
所以,靖安司必須一個什麼樣的人去做這個項目呢?能完成這個項目的人必須要滿足以下這些條件:
(1)曾經跟突厥人正面交過手
(2)在特種部隊待過
(3)掌握多門外語
(4)對長安地形和風土人情了如指掌
而張小敬恰好全部符合這些條件,所以自然成了完成這個任務的首選,當然張小敬也沒讓李泌失望,從別人的口述中就一針見血的指出了項目存在的問題。
李泌和張小敬經過互相試探後,完成了對彼此的面試,雙方也就這個任務達成一系列共識——
(1)張小敬需要幫助靖安司在4個時辰內捉到狼衛首領
(2)在項目過程中,靖安司為張小敬提供一切必要的資源,比如大案牘術等技術和決策支持
(3)因為時間有限,所以項目要以進度優先,在辦案的時候就不能死守成規了
(4)捉到狼衛之後李泌要讓張小敬活下來
在正式接受任務之後,張小敬的腦子裡就已經有了一張地圖,可以清楚的知道整個項目的範圍邊界在哪裡。
如果對照PRINCE2中的Health Check去看,就會發現整個項目的準備還是非常充分的,這也為項目成功打下了良好的基礎。
有很多人對項目管理的理解還是停留在交付層面,這其實是比較片面的認識了。
就拿張小敬來說,張小敬在上面的項目管理結構中是處於管理層的位置的,靖安司則承擔了項目管理委員會的職能,為張小敬推進項目做決策支持,他們還可授權執行層面的武侯、暗樁等角色給張小敬提供必要的支持。
而很多項目經理面臨的問題是,他們只獲得了執行層面的授權,還要在沒有資源支持的情況下去解決特定的問題,這也是很多項目做不好的一個重要原因。
如果放到組織架構圖中,再用項目管理的思維去考慮問題的時候,就可以知道項目是在什麼位置。
在上面這張圖中,整個組織是可以看作一個金字塔的。
高層是創始人級別,主要關注的是企業的願景、未來和方向,然後會讓各部門的高管分貝負責不同的業務,這些業務又會分為兩條線去進行,一條線是企業的常規運營活動,還有一條線是項目管理需要去做的事情,而PRINCE2其實是在項目管理中層的位置,因為需要隨時靈活調動資源,並且還要有一定的決策權。
當我們把不同的人放到對應位置的時候,就能很清楚看到《長安十二時辰》中整個組織結構布局是怎樣的。
其中,姚汝能起到的是項目監督和治理的作用,李泌的靖安司承擔的是決策支持和資源輔助的功能,而太子則是項目的問責方,一旦項目沒做好就會被皇上處罰。
所以,在《長安十二時辰》中,處在整個組織結構中每一層的人其實都是有自己的想法的,只有了解了這些想法,才能讓項目更順利的推動下去。
好了,以上就是我們今天的主要內容,希望能在項目管理中對你有所幫助,我們下期再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