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中央電視臺《主持人大賽》唐山姑娘龔凡獲佳績
圖為龔凡在《主持人大賽》比賽現場。
環渤海新聞網消息(記者錢琨) 「我父母都是從唐山大地震廢墟中堅強地爬出來的,身為唐山人,我骨子裡也有這種頑強不屈的精神。」近日,在中央電視臺舉辦的《主持人大賽》中,唐山姑娘龔凡從幾千名選手中脫穎而出,獲得全國文藝類第7名的好成績。
龔凡是地地道道的唐山姑娘,從我市外國語學校考入山東大學,學習軟體工程、工商管理和新聞學三個專業。由於成績優異,本科畢業後龔凡被保送到清華和北大讀研,新加坡國立大學、香港大學等也紛紛拋來橄欖枝。然而,龔凡放棄了前往清華、北大學習的機會,選擇到美國常青藤名校賓夕法尼亞大學留學,學習系統工程專業,並考取了CFA(美國註冊金融分析師)一級、二級證書。她曾在矽谷擔任IT諮詢師,在華爾街擔任金融分析師,回國後曾創辦網際網路教育公司。還在山東衛視擔任過春晚主持人,與前央視主持人李詠搭檔主持過大型文化綜藝節目《中國面孔》。
理工女學霸圓夢主持人大賽
作為一名理工科女學霸,為何會參加主持人大賽呢?龔凡笑著告訴記者,參加這次比賽是聽朋友說起。龔凡從小就有做主持人的夢想,也曾經從事並熱愛這一職業,抱著展現自己、挑戰自己的心態,決定報名參賽。
比賽之初,龔凡並未給自己施加過多壓力,當從幾千人晉級到全國60強時,壓力悄然襲上心頭。參賽之前,龔凡沒有想過能走這麼遠。她坦言,選手們很多是科班出身,並有十年以上的工作經歷,實力強勁,第一輪比賽前彩排,她對自己產生了懷疑,心生退意,想放棄。「我覺得自己在彩排時的表現不盡人意,當時就想著沒辦法,硬扛吧。」
沒想到比賽過程中,一些突發狀況反而令其綻放異彩。在3分鐘個人展示環節,龔凡用代碼寫「古詩」,在小程序中輸入撒貝寧的名字,生成:「雅調清圓有捷才,逢君笑口便常開。玉容風骨些許矮,且帥還添半點呆。」這一過程中,與撒貝寧的碰撞、配合,機智的應變,風趣的互動,調動了全場氣氛,龔凡獲得滿堂彩,以第一名的成績成功晉級下一輪比賽。
走上央視舞臺讓她收穫滿滿
高水準的比賽對應的是高壓環境,看著選手一個個離去,聽他們說不能繼續站在舞臺上挑戰自己特別遺憾,龔凡熱淚盈眶。比賽前她體重為49公斤,由於比賽過程中壓力、強度非常大,她體重直接掉到46公斤。回過頭來,龔凡認為一切付出都值得。第一輪比賽讓龔凡收穫了敬畏心,懂得了如何在時間有限的情況下,在舞臺呈現上突出重點和自己的優勢。「個人展示3分鐘時間能突出的內容太有限,寫稿子的時候可能會寫出十分鐘的內容,然後再一點一點去精簡。怎麼在最短的時間裡呈現最有價值的內容,這是最重要的一課。」龔凡說。
第一輪比賽時,由於長期疏離舞臺,龔凡對舞臺有種陌生感,而到第二輪比賽時,隨著對舞臺的不斷熟悉和回歸,自如、舒服這種感覺慢慢籠罩了她。第二輪比賽中,龔凡抽到了《朗讀者》,央視的一檔經典欄目。為了準備這輪比賽的稿件,龔凡在四五天的時間內,把《朗讀者》兩季20多集節目刷了三遍,又把該節目出版的6本書精讀了一遍,可謂將百餘位人物故事倒背如流。這輪比賽,她舞臺上的自信、從容,收穫了大家的讚譽。正如她在3分鐘的即興展示中所說:「時間的長河滾滾向前,從不會等任何人,但有的人到死都是年輕的,因為他有著青春的精神。」
多元碰撞的火花絢麗多彩
「舞臺本質上是講一個感性的故事,主持人打動觀眾的一瞬間,是最有力量、最有價值的時刻,這一過程需要嚴謹的邏輯思維及條理性去把控。」龔凡說,她的理工科背景,對於流程的把控有很大幫助。舞臺上,充滿了理性和感性的交叉與匯集,這首先要求主持人的內核是有邏輯條理性的,再在這一基礎上用感性去抒發表達,最終實現理性與感性的融合。這種舞臺的呈現,讓龔凡希望主持人是藝術家,在理性基礎上進行創作,用不同學科交叉碰撞,迸發出不一樣的火花,使之更絢麗多彩、觸動人心。
「有夢想就要去追,不要給自己留下遺憾。」龔凡的海外求學經歷,形成了她敢想敢做的性格,讓她開闊了視野,對多元文化有了不同的思考。這些經歷,造就了她多元文化的碰撞交融,改變了她固有的思維,讓她感到,人生有無限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