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餘滄海
據相關媒體報導,近日林國斌做客TVB訪談時不僅大方談及自己過去的演藝經歷,更是坦言人生最後悔的事是年少輕狂下手不知輕重,拍戲時先後兩次使成龍受傷。
此言一出,引起諸多熱議。
很多年輕一點兒的觀眾可能對林國斌沒什麼印象,事實上,林國斌也是當初「成家班」的一位武師,常常在電影中與一些著名演員有對手戲。
不過這戲,往往是動作戲。
一開始是做別人的武替,後來直接站到了熒幕前。
而他的對手,多是古天樂、甄子丹以及周星馳之流的大咖,這其中自然也包括成龍在內。
與成龍的2段打戲「內幕」,也起因於此。
成龍打戲受傷原因
得益於主持人和林國斌的關係,林國斌在專訪中顯得較為放鬆。當談及成龍與自己的過往時,他的言辭頗為誠懇。
回憶起當時兩度讓成龍因為打戲而遭遇流血的畫面,林國斌對此表現出了自己的悔意。
據他所言,成龍第一次因他受傷的緣由,在於開拍當天本有場危險的打戲,恰逢自己頭暈吃了藥,原想拖到第二天人舒服了再做,然而成龍見他婉拒,當即親自上陣。
由於用力過猛,成龍直接摔倒在地。
相比起這一次,成龍第二次的傷勢更為嚴重,直接傷到了「頭破血流」的地步。
那是拍攝《龍兄虎弟》時候的戲份,為了讓打戲逼真,成龍在正式開拍前要求為外籍女演員做替身的林國斌放心踢。
而林國斌這一踢,卻把成龍踢到腦後流血。
這樣的情況,林國斌始料未及。
也像他在專訪中說的,當時的他日日為此提心弔膽。無論多久過去再回想起來,依然是扎在心中的一根刺。
當時影視行業的武戲秘密
坦白說,不管林國斌心裡如何翻江倒海,成龍與林國斌的那一場打戲卻在某種程度上成就了一個更為完整的影視作品,也成就了成龍。
喜歡那個年代的電影的觀眾,或許多少都對當時經常拍動作片的演員,以及整個影視行業約定俗成的「規矩」有過耳聞。
對演員來說,除非吃不消,如果隨便一場戲就讓替身上,不光會砸掉自己作為演員的口碑,還容易讓同圈子裡的人看不起。
這種規矩,哪怕是地位和名氣已然超群的成龍都身體力行地踐行著。
可以這麼說,成龍的打戲向來不過分依賴後期處理,力求真打、真感受的成龍為藝術而做出的犧牲之慘烈,難以估量。
流血是常有的事,骨折和脫臼也感受過。
因而林國斌為成龍帶去的兩段受傷經歷,其實于成龍而言相當於一次周期性的經歷。
這種對作品的敬畏感,觀眾不止在成龍身上見過,如謝霆鋒、楊紫瓊與吳京等藝人都是當時圈中出了名的「拼命三郎」。
TVB曾有一檔綜藝,黎明為在節目上籌得30W善款,當即在臺上挑戰鋼絲勒脖。
這樣的藝人及其所遵守的圈內規矩,難免讓人動容。
影片待映,訪談提成龍,是有意復出?
巧合的是,林國斌自出道起就被指與黎明「撞臉」,觀眾因兩人照片太過相似而有所錯認的情況也不在少數。
如今回過頭來再看林國斌在專訪中所提及的令成龍受傷的兩段過往,似乎也有點兒「蹭熱度」之嫌。畢竟自2000年起,林國斌就步入了半息影的狀態。
再加上明年待上映的由甄子丹、謝霆鋒主演的電影《怒火·重案》也有林國斌的參與,觀眾對他是否會再次上演「踢飛」甄子丹的場景呼聲極高。
結合這幾點來看,林國斌的復出似乎已然如箭在弦。
其實除了「成家班武師」、「梅豔芳公開承認的第1個男友」的頭銜以外,林國斌的演技一直以來都與他的打戲一樣精彩。
或許是因為較為上鏡,後來的成龍也有意無意地帶著林國斌拍電影。
雖然大多是配角,但也算為他打開了演藝圈的另一扇大門。
不過要說真正讓林國斌出圈的,其實還是《破壞之王》裡的「斷水流大師兄」一角。
然而,成也蕭何敗也蕭何,大概是反面角色演得太深入人心,林國斌很少能在正面人物裡大展身手。
即便他在事業發展後期選擇跟著周星馳拍戲,也幾乎包攬了多個反派角色。
這樣的遭遇與當時的影壇和市場息息相關。
既然是演反面人物、演小配角出圈,那麼成為一個同類型角色的專業戶也並不難。
戲路相對固定後,林國斌少了很多選擇,久而久之,風頭過去,找他拍戲的人也越來越少。
而這並非個例。
當年的HK影壇裡,憑藉配角出圈最終逆襲成主角躋身一線的演員屈指可數。
如此看來,離開「成家班」、憑演技得到認可、還拿下了金像獎最佳新演員獎的林國斌最終從影壇上漸漸失去光彩,仿佛也在情理之中。
而今林國斌的專訪爆料,未嘗不是一次很好的造勢。
當然,他能否依靠新作獲得這一代觀眾的垂青,就讓我們拭目以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