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熱出色兼容強,輕鬆裝進行李箱!酷冷至尊 NR200機箱體驗

2020-12-22 極客

說在前面:

看厭了ATX主機,就一直夢想著組裝一臺ITX小主機,但是ITX硬體都比較貴,特別是主板,機箱和電源,主要原因是小眾。ITX主機好處不少,佔用空間少,攜帶方便,唯獨不好的一點就是散熱,不過現在很多ITX機箱是支持水冷的,跟ATX機箱差距並不是很大。筆者為了組裝一臺ITX主機,也是準備了許久,其中機箱就沒捨得買,這次終於趕上了一波酷冷至尊NR200的評測,也算省下了一點預算,好了廢話不多說,下面跟大家分享下吧。

細節與體驗:

我們先從包裝說起吧,這款酷冷至尊NR200採用了常見的牛皮紙箱包裝,封面有著這款機箱的外觀圖,給我的第一印象就是非常簡約。除了產品外觀,還有著酷冷至尊的LOGO以及產品型號。

打開包裝,可以看到機箱兩側有厚厚的泡沫包裹,機箱表面還有一個塑膠袋,包裝還是很到位的。

在機箱內部有一個配件盒,在配件盒裡面附帶的是一把帶有金屬網的12寸風扇,這把風扇靜音效果不錯,金屬網的配置可以防止線材捲入。

再來看下這款酷冷至尊魔方NR200的外觀,整體風格走的是簡約的路線,體積為376mm x 185mm x 274mm (18.25L),支持155mm高度的CPU風冷散熱器,支持240mm的水冷安裝,顯卡尺寸支持到330mm x 156mm x 60mm,支持顯卡豎裝,存儲方面最多支持3個2.5寸硬碟或2個3.5寸硬碟,兼容SFX和SFX-L電源,可以說能滿足大多數用戶的需求。

機箱前面板沒有任何開孔,僅有一個不仔細看看不出來的酷冷至尊的LOGO,非常簡單。機箱所有的I/O區域位於機箱頂部的前端位置,從左至右依次是重啟按鈕、USB 3.0 x 1、電源按鈕(包含電源指示燈)、USB 3.0 x 1、2合1音頻接口。

機箱的左側板是一整塊鋁板材質,上面布滿了規則的散熱孔。這樣提升了內部硬體散熱的能力,保證了散熱效果。

機身的背面,左側是主板的IO接口,有測試顯卡的安裝位置,可以看到是可以將顯卡樹立安裝的,底部是三個PCIe槽。

機箱的底部設計了大面的鏤空開孔,並且有金屬防護網,此處可以安裝2把120cm的散熱風扇。四個角位置設計了較高的支腳,底部有防滑墊,放在桌面上非常平穩。

對於ITX機箱來說,內部的空間可以說是「寸土寸金「了。這款魔方NR200內部容量的達到了18.25L,空間不算小,有了較好的硬體兼容性和多種安裝布局。顯卡支持長度達到330mm並且支持三槽卡,這樣我們在選擇顯卡的時候不用去糾結什麼了。水冷也是可以是能裝得下的,在機箱左側單獨設置的鋼板和底部最長可以安裝280mm的水冷。如果你希望安裝分體水冷的話,這款機箱也能滿足你,在相應的位置設計了相關的水泵安裝孔位。

散熱方面選擇了這款酷冷至尊剛剛推出的新暴雪T400,這款散熱器也是非常經典的一款,相比老款這款新暴雪T400顏值更高,燈光更酷炫,散熱效果更好。它的包裝依舊是酷媽家族特有的風格,黑色與紫色的色調搭配,封面還有著這款散熱器的外觀圖,產品LOGO以及產品型號。

打開包裝,除了暴雪T400的本體外,還附帶了相關的扣具配件,它支持Intel和AMD雙平臺,扣具配件滿滿的一包。還有相關的使用說明書,安裝的時候還是建議看一下。

這款暴雪T400散熱器整體尺寸約為120mmx79.2mmx158mm,採用鋁製鰭片搭配4根純銅熱管的方案打造,熱管直觸技術以及穿FIN工藝配合分明的密集鰭片,增大了鰭片與熱管的有效接觸面積,有效提高熱傳導效率。壓差式的熱流道設計,能夠進一步加速空氣流通,快速帶走熱量,有效提升散熱效率。

散熱器風扇均採用12CM風扇,並採用卡扣式固定設計,風扇固定結構通過螺絲直接固定在風扇上,在內部四角的位置上安放了止振海綿,防止震蕩減少噪音的同時也方便安裝和拆卸,對於升級風扇也十分方便。

最後來看下裝機後,這款暴雪T400的燈效效果吧,雖然標配了一把風扇,燈效還是非常酷炫的。靜音效果也非常出色,後續打算再加一個風扇,組成雙風扇,這樣在有限的機箱空間內,將散熱效果發揮到極致。

這次使用的處理器是AMD 3700X,除了安裝這樣一款酷冷至尊暴雪T400之外,在機箱底部,以及側面還加了貓頭鷹風扇,有利於顯卡散熱。

機箱雖小,但是背部走線還是很輕鬆的,這次使用的模組電源,自己定製的電源線,走完線內部還是非常整潔的,不過鐵側板也沒必要上模組線,畢竟全部給遮擋上了。硬碟方面位於前面板內側位置,採用膠圈+螺絲固定的方案,安裝起來很方便。

最後使用的是3DMark這款軟體做了壓力測試,可以看到通過率97.9%,即便是長時間滿載,跑完20遍TS壓力測試後,核心溫度依然不超過60℃ 。可見機箱內部的散熱性能還是非常不錯的,當然這款酷冷至尊暴雪T400的散熱性能也不差。

關於這款機箱的分享也就要結束了,最後簡單總結幾句吧。

寫在最後:

這款酷冷至尊NR200機箱是一款比較全面的A4機箱,兼容性非常不錯,較長的顯卡,水冷還是分體水冷都能夠裝得下,而且還能完美走線。在散熱方面跟ATX機箱相比,沒有什麼不足,在使用3DMark這款軟體做壓力測試時,通過率達到了97.9%,成績不錯。這款機箱容量為18L多點,還不算大,出差時行李箱還是能把它塞進去的,400多元的售價,大廠出品,個人覺得還是很超值的。

相關焦點

  • 冷酷到底的中塔機箱:酷冷至尊TD500 Mesh體驗
    前不久,酷冷至尊發布了旗下MasterBox系列的新款中塔機箱--TD500 Mesh,趁著肥宅在家,組裝起來看看效果吧。一、機箱外觀酷冷至尊TD500 Mesh採用了牛皮紙箱的外包裝,環保的同時也比較堅固,外側印有機箱的手繪圖片和一些規格參數信息。
  • 要燈效,也要動力,酷冷至尊K501L機箱+GX750金牌電源安裝體驗
    在眾多的機箱中看中了這款酷冷至尊K501L機箱,除了對酷冷至尊品牌的信任之外,更重要的它還是一款低調的RGB機箱,同時在電源上我也是用了同品牌的GX750金牌電源,今天機箱和電源都到齊了,來跟大家分享下筆者這次簡單的裝機體驗。
  • 散熱升級!東海風雲GI-R66U+酷冷至尊MB400L中塔機箱使用體驗
    因此,我只好從影響電腦性能的其他方面入手,比如:散熱。正巧,最近有超頻三 東海風雲GI-R66U與酷冷至尊MB400L(智瞳)中塔機箱的眾測活動,筆者幸運中選。接下來,筆者就來同大家分享一下超頻三 東海風雲GI-R66U與酷冷至尊MB400L(智瞳)中塔機箱的使用體驗吧。
  • 小白友好型機箱:酷冷至尊TD500 Mesh白色中塔上手體驗
    之前處於辦公需求以及本身對硬體的興趣,在網上搜羅一眾教程之後也是跌跌撞撞完成了自己的裝機之旅,壓彎CPU針腳,反覆拆裝走線各種辛苦也是讓我著實吃夠了苦頭,當時因為自己辦公配置的原因,沒有上顯卡所以在散熱方面沒有太大需求,網上隨便按銷量購買了一款普通中塔機箱,不過用了幾個月著實對它的黑大粗有點審美疲勞,就動了換新的想法,恰好在高清範論壇活動中參與了酷冷至尊新近推出的
  • 酷冷至尊K501L機箱+GX750金牌電源裝機分享
    在眾多的機箱中看中了這款酷冷至尊K501L機箱,除了對酷冷至尊品牌的信任之外,更重要的它還是一款低調的RGB機箱,同時在電源上我也是用了同品牌的GX750金牌電源,今天機箱和電源都到齊了,來跟大家分享下筆者這次簡單的裝機體驗。 關於酷冷至尊K501L機箱
  • 絢麗多彩,穩定耐用,酷冷至尊TD500 MESH機箱分享
    DIY機箱的標準設計,底部為電源倉,7個PCIE位,通過後面也可以看出這款機箱不支持顯卡豎裝。不過現在這個問題可以解決了,當然是需要通過酷冷至尊的豎裝組件。底部4個防滑膠墊,效果不用多慮。該電源的底部還有一個防塵網,同樣非常容易拆卸。
  • 外星飛船 酷冷至尊魔甲兵機箱報價499元
    第1頁外星飛船 酷冷至尊魔甲兵機箱報價499元  【天極網華南劉望】  酷冷至尊作為專業遊戲設備製造廠商,一直致力於遊戲機箱的研發製造,也為玩家帶來如CosmosII、坦克兵、GX電源等多款經典產品。
  • 酷冷至尊TD500 MESH裝機體驗:簡約,但並不簡單
    這次要升級的機箱和電源全部時是酷冷至尊的產品,機箱的型號是TD500 MESH ARGB,電源是比較經典的V650 GOLD,這裡也順便附上電腦其他零部件的配置情況。酷冷至尊TD500 MESH是一款全塔式的機箱,支持E-ATX、ATX、Micro-ATX和Mini-ITX等幾乎所有規格類型的主板,最大兼容尺寸為12英寸*10.7英寸。也正因如此,機箱自身的體積也比較大,達到了493*217*469mm,淨重為6.95kg。
  • 顏值出眾的MATX機箱——酷冷至尊中塔機箱智瞳輕體驗
    最近酷冷至尊一款頗具顏值的MATX中塔機箱深得我心。這款機箱就是酷冷至尊(CoolerMaster)MB400L(智瞳)中塔機箱, 這款機箱的得名,應該是來源於機箱前面板那個酷冷至尊LOGO形狀的透光板,不過說實話,我全程都沒有特別注意到它,雖然官方宣傳這是個非常精彩的點睛之作,但是個人卻覺得還不如原來金屬質感的酷冷至尊的銘牌來的透亮
  • 酷冷至尊TD500 MESH機箱裝機分享
    於是就想著給我的老主機升級一下機箱,電源和散熱吧,之前就有這個想法,只可惜時間不允許,這下終於有時間了。於是在京東選好就直接下單了,隔天配送真的是非常感動,這個特殊階段,強東哥家的物流依然很給力。機箱和電源到了,就趕緊作了升級,今天跟大家分享下吧。
  • 中塔的尺寸卻有著全塔的容量——酷冷至尊劍客機箱 評測
    開箱:機箱整體外觀還是非常有設計感的,前面板傾斜式設計可以帶來更大的進風量。「愛撕機膜人」上線,有個小細節好評就是一般側透玻璃機箱為了米麵螺絲和鋼化玻璃直接直接接觸都會配有橡膠或是矽膠的圈墊,酷冷至尊的劍客2機箱的圈墊設計為內嵌玻璃式,水母反正經常拆機箱,一不小心總是把墊圈搞丟。
  • 裝臺強悍電腦,酷冷NR200P機箱AMD3700X處理器
    來源:新浪眾測作者:數玩工場-小安今年ITX規格的「A4」小主機很火啊,最近我們也裝了一臺小小的電腦,雖然小但是性能不差。用了酷冷至尊NR200P機箱,AMD3700X處理器和RTX2070顯卡,不得不說這種小電腦真的比ATX的主機用起來省空間太多了。總共七個面的拆卸與固定都用了卡扣的設計,方便後期的維護與清理。機箱的缺點,最主要的就是理線問題,因為機箱體積很小所以理線空間十分有限,對於豎插顯卡厚度也有要求,風冷最高只支持到155mm。
  • 酷冷至尊ML360 SUB-ZERO評測:給CPU來個0度速凍
    由於其出色的散熱能力,酷冷至尊 ML360 SUB-ZERO 實際表現也達到了一個登峰造極的水平,處理器在強大負載狀態下,可以一直保持接近 0 度的低溫,這樣的散熱表現也讓酷冷至尊 ML360 SUB-ZERO 在諸多水冷產品中傲視群雄。IT之家目前已經收到了酷冷至尊 ML360 SUB-ZERO 這款售價 3299 元的旗艦級水冷產品,它的實際表現如何?
  • 夢幻冰河,不一樣的水冷,酷冷至尊ML240L RGB體驗
    同學的臺式機為了散熱都裝一個大的人用的風扇吹著。那時候還沒有什麼水冷散熱。那會兒多想把主機能放到冰箱這麼一個東西裡邊,或者放冰塊裡面進去降溫。這些年來技術的發展越來越快。各種水冷的技術也都出現了。對於小白用戶來說,動手能力不強的一體式水冷散熱是一個很好的解決方案。以前接觸的酷冷大師都是因為筆記本散熱器。
  • 好物推薦:超高顏值迷你身材,這就是酷冷至尊魔方NR200系列機箱
    機箱這一產品承載著電腦最重要的核心部件,所以安全性、散熱性能自然是我們選購機箱時要重點考慮的。不過除了這些,誰又不想要一個看起來顏值頗高、十分炫酷的機箱呢?今天給大家帶來的好物推薦就是酷冷至尊最近剛剛推出的魔方NR200系列機箱。
  • 出色兼容,使用貼心:骨伽影武者X5中塔機箱上手體驗
    期間壓彎CPU針腳、反覆插拔拆裝走線,各種小細節上犯錯也是讓我吃盡了苦頭,當時因為預算和使用場景(無遊戲顯卡需求),在綜合考量散熱方面的需求後選擇了在機箱和散熱方面縮水,不到兩百的普通中塔雖然在實用性上還算不錯,但顏值和細節讓我愈發升起替換的心思,恰好在智能界活動中參與了骨伽於六月初新近推出的影武者X5中塔機箱的體驗活動,今天帶來這款機箱的開箱作業,感謝智能界!
  • 戰備升級 酷冷羅馬戰士5二代機箱上市
    戰備升級,酷冷羅馬戰士5二代機箱上市是身披銀色盔甲,手拿利劍,威風凜凜的勇者形象。在機箱市場上,也不乏此類形象的機箱,尤以酷冷至尊羅馬戰士5為顯著代表。酷冷羅馬戰士5機箱的設計風格體現了古羅馬軍團戰士的威武、莊嚴,獨具特色,給廣大的機箱愛好者留下深刻印象。2010年,酷冷推出了羅馬戰士5的升級產品羅馬戰士5第二代。
  • 讓CPU感冒的技術,從酷冷至尊0度水冷談超多核心處理器散熱
    CPU焦點越多,機能越強,TDP難如下降。要完善開釋CPU機能,除了有優越的領域,足量的供電,散熱也是必不行少的。在Intel的官網上頭,咱們能夠看到對於Cryo 冷卻技術的說明並且能夠斷定酷冷至尊是唯二的同盟同伴。咱們曉得,電扇散熱是有極限的,增大電扇轉速勢必會帶來雜音;加大電扇尺寸、增長散熱鰭片厚度、增長導熱管數目都是有極限的,並且輕易和顯卡、馬甲內存相辯論。
  • 展望讓CPU感冒的技術,從酷冷至尊0度水冷談超多核心處理器散熱
    早在雙十一的時候,已經有風聲說酷冷至尊就要推出能讓CPU感冒的水冷。對此,既有懷疑的,更多是期待的。具體發布時間尚未公布,但是綜合酷冷至尊以及Intel官網的資料,我們可以先來大膽猜想一下這款號稱SUBZERO的水冷。
  • 酷冷至尊ML360 Sub-Zero評測:體驗零度以下的Cryo
    酷冷至尊(CoolerMaster)聯手英特爾打造了ML360 Sub-Zero散熱器,通過應用Cryo冷卻技術實現更好的超頻散熱效果,這也是主動製冷技術首次應用到消費級CPU上。酷冷至尊的ML360 Sub-Zero和Cryo技術能擦出什麼樣的「水花」,下面我們就為您帶來酷冷至尊ML360 Sub-Zero散熱器的評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