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看標題,讀者或許以為文中主角是比爾·蓋茨。比爾·蓋茨確實也非常值得書寫,值得我們中國的首富們研究,但是在目前特殊的情形下真還不便寫他,更無法對其蓋棺論定。筆者今天要寫的這位主角,同蓋茨一樣是美國人,但與我們不在一個時代,如果以財富的購買力來做比較,蓋茨要被他甩掉好幾條街。
他就是美國歷史上首個億萬富豪約翰·洛克菲勒。
2014年,美國首富比爾·蓋茨以760億美元淨資產重返世界首富寶座,當年,美國的GDP是17.4萬億美元。按照淨資產與美國GDP的比率及購買力來看,如果將比爾·蓋茨放到約翰·洛克菲勒時期,蓋茨不僅做不了首富,估計進前10名都困難。
約翰·洛克菲勒那時不僅是美國首富,也是全球首富。他的財富是當年美國GDP的1.5倍,相當於現在的約3000億美元,約4倍於2014年時期的比爾·蓋茨。
與洛克菲勒同一時期,中國有兩個富豪,一個是被嘉慶抄家的乾隆寵臣和珅,一個是商人伍秉鑑。當時中國民間有這麼一種說法:和珅跌到,嘉慶吃飽。和珅被抄家時,抄出來的財富相當於國家一年財政收入的10倍,也就是8億兩白銀。
當時,中國的外貿僅限於在廣州開展,廣州十三行是官方授權的商行,壟斷著外貿。而十三行中最大的那一家由伍秉鑑控制,前後共壟斷了一個半世紀的對外貿易,他還是印度東印度公司最大的債權人,被認為是當時的中國首富。
也就是說,與洛克菲勒同時期的兩位中國巨富,一位靠貪、一位靠官商勾結後的權力壟斷。
而洛克菲勒是在市場經濟環境下,憑藉個人奮鬥、發明、經營管理創造財富,而不是通過壟斷和政治權力。洛克菲勒白手起家,僅僅用了三十多年時間,就積累起了十億美元的財富,毫無疑問他是當時的全球首富。
洛克菲勒能夠如此迅速的發家,靠的是其驚人的政治嗅覺和商業嗅覺,靠的是他對機遇的把控能力。
1858年,美國爆發了一場經濟危機,影響了全世界——當時很難想像可以影響到全世界,這在美國和全球歷史上都是第一次。這場危機讓不少人深受其害,但卻成了洛克菲勒快速崛起的契機,讓他掘到了人生的第一桶金,更讓他敏銳的覺察到南北戰爭不可避免。於是,他把自己的第一桶金全部投入,並且盡力四處舉債,用來囤積一切和戰爭有關的物資。
1860年,美國內戰果然爆發,洛克菲勒押上所有的豪賭,取得大勝。可以說他靠的是發危機財、國難財起家。或許,中國當代的首富們在財富原點比洛克菲勒乾淨一些,甚至乾淨很多。
內戰之後,洛克菲勒又搭上了美國西部大開發的快車,更抓住了現代文明升級換代的大契機。那個時代,正是人類從蒸汽機文明升級到內燃機文明的過渡階段。蒸汽機靠燒煤,而內燃機靠燒油。洛克菲勒看到了這個趨勢,然後就是傾盡所有的去開拓石油產業。如此有魄力、如此有敏銳洞察力的人確實沒有不發達的道理。行文至此,突然感覺他同呂不韋有不少共通之處。
洛克菲勒在企業經營管理上也極具天賦,且不停創新。他最大的創新是「託拉斯」,即自然壟斷而非權力壟斷。憑藉強大的實力和獨到的眼光,洛克菲勒建立起了人類歷史上第一個自然壟斷集團——石油託拉斯,將與石油相關的產業,整合成了完整的產業鏈。
1882年,美國80%的石油開採、運輸、銷售,90%石油運輸管材的生產都控制在洛克菲勒手裡。當時還沒有發明電,中國人點煤油燈用的煤油也是該公司生產的。可以說,當時全世界近90%的煤油都是洛克菲勒企業所生產。這個企業就是當時的標準石油,後來叫美孚石油。現在世界上最大的7家石油公司,有4家由標準石油分拆而來。洛克菲勒涉足的產業除了石油,還有金融和製造業。
資本的原始積累都是有原罪的,洛克菲勒肯定也是如此,當代的中國首富們估計或多或少也是如此。
1839年,洛克菲勒出生,19歲開始創業,57歲時退休。洛克菲勒的成就,是在這三十多年時間中,從一個靠向父親借1000美元開始創業的窮小子,到退休時成為身價超過10億美元的世界首富。在這個過程中,尤其是在那個混亂的年代、在飛速發展的美國,肯定有骯髒的內幕和不可告人的秘密,甚至鮮血。
對一個事業有成的男人來講,57歲或許還是男人掌控企業帝國的黃金年齡,但是他毅然的選擇了退休,與自己的企業完全「脫鉤」,因為他決定用自己的餘生來開展慈善事業。這不禁讓我們聯想到,國內一位首富前幾年還高調宣布退休,結果國家相關部門最近在調查、審查一些相關企業時,發現他還是不少企業的實際控制人,只有他才能「說清楚」很多事情。這不僅是境界的差距,還有品質的差距。
1937年洛克菲勒去世,也就是說57歲退休後,他用了40年時間做公益和慈善,這是他最了不起、最偉大的地方。
他做了非常多的善事,僅僅在捐資助學方面就有三大善事值得大書特書。
第一件,捐辦芝加哥大學。二戰時期,美國製造原子彈的「曼哈頓工程」中將近一半的技術人員和科學家是芝加哥大學培養的。到目前為止,諾貝爾經濟學獎的獲得者,至少有一半與芝加哥大學有關,經濟學中有一個學派就叫「芝加哥學派」——洛克菲勒真的非常了不起。芝加哥大學是洛克菲勒捐建的第一所大學。
以中國一位超級富豪為首,一幫商界大佬、學界精英為輔,在杭州建了一所「湖畔大學」。不要以為這是培養商界精英的地方,這只是表象。它根本就不是一所正經大學,而是一個以超級富豪為首的新組織,有網際網路創業成功人士,有各行業的商業精英和領軍人物,還有各種富二代,涵蓋了社會經濟的方方面面。
除了高昂的學費(36萬),入學還需要三位保薦人,其中至少一位指定保薦人——據說主要是保證其商業履歷及財富實力。說白了就是混圈子,而保薦人的目的,就是為了篩選「可靠且有用」的人。
細思極恐!尤其他還掌握著十億中國人的大數據,完全可以呼風喚雨、完全可以威脅國家安全。
這個初心,可就與洛克菲勒相差十萬八千裡!
我們回頭再說洛克菲勒捐資助學的事。
第二件,捐建洛克菲勒醫學研究所。這個研究所或許讀者比較陌生,但是說到哈佛大學公共衛生管理學院,想必大家就非常熟悉了。它的前身就是洛克菲勒醫學研究所。
這個研究所,湧現出了一大批醫學研究成果。到目前,得了12次諾貝爾獎。另外,婦幼保健的提升、新生兒死亡率的大幅下降也得益於該機構的研究成果。
第三件,捐建中國協和醫院。原本此事不足以與上述兩件事並列,但是作為我們中國人,應該了解這段歷史,應該心懷感恩。
慈善事業中,洛克菲勒捐贈最多的當然是美國本土,第二位竟然就是中國。洛克菲勒想在中國捐助一項治病救人的醫療事業。1909年,清末溥儀當政的時候,他就派一個調查團到了中國,搞了一次大摸底調查。後來在1912年到1914年期間,又派了一次調查人員到中國,而且是派他的親兒子小洛克菲勒帶隊到中國。調查團後來寫了一份報告,叫《中國的醫學》,這份報告是中國醫學史上很重要的一份文獻。
調查團最後給洛克菲勒提供了兩套方案:
第一,用這些錢在中國各大中心城市多建一些醫院,來服務更多的中國人。
第二,用這筆錢在北京建一家全世界最好的醫院,一切都按最高標準來,給中國醫學界樹立一個標杆。
幾經思考,洛克菲勒選擇了後一個方案,這就是協和醫院的來歷。
協和醫院至今在中國醫學界發揮著泰鬥的作用,對中國醫學的發展起到過巨大的作用。
此外,中國最早的計劃生意思路、技術、啟動資金也是由洛克菲勒基金會提供的,1979年,第一筆資助就達3000萬美元,這在當時是極大的一筆資助。
洛克菲勒在慈善上最厲害的是用辦企業的方式運作基金會。洛克菲勒先後成立了30家基金會,在40年的慈善事業中,捐了身家的一半。用辦企業的方式做慈善事業,請職業經理人來經營管理,專業的事交給專業的人來做,可以說是人類歷史上最成功的慈善方式。所以,他創建的慈善機構雖然過去了一百多年,但至今仍有二十幾家運作良好,在持續行善。
洛克菲勒的後半生是個特別虔誠的基督教信徒。除了做慈善和公益,他的生活特別簡樸,而且特別自律。他能有97歲的高壽,除了身體好、保健好、經濟條件好之外,很重要的是他對自己的嚴格自律,沒有不良嗜好。
值得一提的是,洛克菲勒是位好父親,是一位非常優秀的「家庭教育家」。他寫給唯一的一個兒子的《洛克菲勒家書》(總共38封書信)在美國被譽為成功人士家庭教育的「聖經」,即便在我們中國也在流傳。直到現在,洛克菲勒家族沒有出現一位紈絝子弟。他的後代裡出過美國副總統、州長,到現在仍是美國的頂級家族。
洛克菲勒的傳奇一生十分值得當代中國首富們鏡鑑,尤其當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