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4年蔣介石和宋美齡夫婦,為何雙雙神秘入住北京協和醫院

2020-12-16 小鄺說史

1934年10月26號上午大概十點左右,一支國民黨憲兵隊突然開到北京協和醫院門口。十步一崗五步一哨,十步一崗五步一哨。從醫院大門到王府井大街,拉起了一條長長的警戒線。所有人一律禁止進出。二十多分鐘之後,大概10點半鐘。一輛黑色的小轎車,停在了協和醫院大門口。只見從車的後排座上,下來兩個人,一男一女。女的挽著男的,他們徑直住進了醫院五樓的高級病房。時任國民黨最高統帥的蔣介石,以及他的夫人宋美齡。

這次來醫院,蔣介石和宋美齡是突然來的。他們來到底是蔣介石來看病體檢,還是宋美齡呢?醫院應該都有病人的檔案,蔣氏夫婦這次到協醫院,整個過程之所以成為秘密。那天,蔣氏夫婦住進醫院僅僅半個小時,醫院門口就匆匆來了一個人。只見他一進到戒備森嚴的協和醫院,立馬就叫來院長,讓他把協和醫院最好的醫生都給叫來開會。商量有關蔣介石夫婦身體檢查的事宜,在會上這個人提出了一項嚴肅的要求。那就是不得向外界透露,任何有關蔣介石夫婦的檢查身體有關的細節。

其實在南京,也有好醫院好醫生。而久居南方的蔣介石夫婦,為什麼會突然住進北平的協和醫院。關於最高統帥的動向,當時國民政府確實對外有個解釋。說蔣介石先生確實身體不適,之所以不在南京檢查,是因為北平協和醫院的條件更好。

1934年的3月,中國發生了一件大事。那就是在日本的支持之下,清朝的廢帝溥儀宣布成立了偽滿政府。此後日本軍國主義者更是野心勃勃,準備進一步染指華北,一直在精心密謀尋找事端。北平局勢日益緊張,可是蔣介石因為奉行不抵抗政策,對日本人是一再退讓。這導致國內民眾對他的反抗情緒,也是日益激烈。很多地方爆發了抗議遊行。

當時有人猜測蔣介石前往醫院是不是一場政治秀,群眾說我不抵抗,我這不是來北平了,我當然是抗日的。可是如果日本人問起來的話,蔣先生你真的抗日嗎?那他又可以說,我到北平來只是為了看病檢查身體。兩邊都能糊弄過去。

後來在北京協和醫院的病案室裡,發現了一些資料,證實當年在醫院,蔣介石確實做了不少的檢查。蔣介石的日記有人發現1934年的7月5號,也就是蔣介石夫婦住進協和醫院的三個月前。蔣介石曾經為夫人宋美齡,留下過一份遺囑。主要是為了兩件事情。一個是有關於家庭財產的分配問題。另一個則是要求他的兩個兒子蔣經國和蔣緯國,必須承認宋美齡是他們的母親。從這點來看,這份遺囑應該是非常正式的。蔣介石為什麼會在那個時候交待後事寫下遺囑。

寫下遺囑的時候,蔣介石應該正在廬山。1934年7月,蔣介石在廬山召開過一次秘密的軍事會議。這次會議的目的,就是部署第五次圍剿行動。他要徹底消滅蘇區的中央紅軍。當時蔣介石也是沒辦法,前面四次圍剿雖然他也過問間了。但是因為朱德和毛澤東領導的中央紅軍,實在太厲害了。蔣介石派去的手下那都不頂用,連連受挫。所以這一次,蔣介石不得不親自出馬。

當時他不僅親自部署計劃,甚至還在廬山專門舉辦了軍官訓練團。由他本人自任團長,對參加圍剿部隊的營連以上的軍官親自培訓。他甚至還和軍官們,一起參加軍事訓練。當時正全力以赴,安排對中央蘇區的第五次圍剿。那麼從他的角度來說,正幹得帶勁的時候,為什麼要突然寫遺囑?

蔣介石真擔心自己得了絕症,原來自從廬山軍官訓練團開辦。蔣介石的身體和精神狀況,就出現了不對勁的情況。首先是脾氣變得反覆無常,比如廬山軍官訓練團第一期開學,作為最高統帥又是訓練團的團長。開學典禮上他要訓話吧,可是面對那些中低級的軍官。他訓著訓著就變成了罵,那句口頭禪,蔣介石的三字經「娘希匹」張嘴就來。第二個是胃口很差,經常吃不下飯。就連宋美齡親手準備的飯菜,他也只是簡單吃一點。第三,就是真生病了,感覺渾身不得勁。期間有幾次軍事會議,他都沒法參加。

到了8月份的時候,他的腹部甚至不時會感覺疼痛。從這點來看,蔣介石之所以寫下那封遺書應該是已經看過隨軍醫生,也做過檢查了。蔣介石當時確實夠拼,據有關人員後來回憶。對於他的病情,醫生曾經多次勸說他下山,去醫院做一次全面檢查。可是蔣介石始終不理會,而是依然把全部精力都投放在了,第五次圍剿紅軍的計劃之上。直到9月下旬,蔣介石的首席軍事顧問賽克特,制定出了一個名為「圍統合圍」的戰略方案。而憑藉這個方案,加上當時中國共產黨內部左傾路線佔上風,在軍事指揮上犯了重大的錯誤,最後迫使中央紅軍撤離蘇區,開始了二萬五千裡長徵。

直到這個時候,蔣介石那邊稍稍鬆了一口氣。那麼蔣介石夫婦,當時怎麼想到去協和醫院的呢。1934年的10月10號,蔣介石來到武漢,聽取時任鄂豫皖剿共總司令的張學良來匯報工作。就在這個時候,張學良提出建議說蔣介石應該儘快,做一次大規模的北方視察。蔣介石於是決定,採納他的建議。

蔣介石此次的北方之行,由夫人宋美齡陪同。原計劃是從開封,坐汽車返回武漢。而北平並不在,他這次巡察計劃當中。可就在10月26號這天,蔣介石卻突然改變了計劃,改乘飛機直飛北平。

蔣介石一住進協和醫院,鑑於他此前腹痛的症狀。協和醫院首先為蔣介石做的就是肝功能檢查,而且第二天一大早就出了結果。結果顯示一切正常。他們夫妻倆又為什麼沒有離開協和醫院,而是繼續地住了下來。因為住進協和醫院之後,宋美齡也做了一個身體檢查。可是第二天,醫院卻並沒有給出宋美齡的身體檢查結果。

有一件事情,可能很多人都不知道。宋美齡有一種家庭遺傳的病叫蕁麻疹。在蔣氏夫婦住進協和醫院之前,10月23號蔣介石在日記當中有這樣一句話「本晨到鄭州,中午到開封,下午到省檢各處工作。晚食黃河鯉魚,其味肥美,名不虛傳也」會不會是黃河的鯉魚引發了宋美齡的過敏性皮膚病。在協和醫院保留的蔣氏夫婦的病案當中,並沒有找到任何皮膚病的記錄。

新的方案是10月27號制定的,按正常情況來說新的檢查就應該從28號開始。在蔣介石的日記裡面,28號和29號這兩天上面確實也寫了「本日繼續檢查體格」。協和醫院有關蔣介石夫婦病案,這兩天的檢查記錄竟然是空白的。

宋美齡這個人有個特點很喜歡小孩,她心中又有一個永遠的遺憾。那就是自從嫁給蔣介石。1927年嫁的,當時也七八年了。一直沒有生育過。1921年蔣介石娶了他人生當中的第三任妻子,小嬌妻陳潔如。可是沒有想到結婚沒幾天,陳潔如就哭鬧著回了娘家。因為當時她身上出現了一些紅疹,並且是越來越多。有些還有化膿的症狀了,陳潔如於是去看了醫生。不料醫生的結果檢查竟然是,她得的是性病。當時陳潔如多大才16歲。在嫁給蔣介石之前,是一個黃花大閨女原裝的。後來蔣介石承認了,他說這個病是他傳給陳潔如的。但是這是他的一個舊毛病,因為蔣介石早年生活上比較荒唐。蔣介石舊毛病,就是在那個時候烙下的。

蔣介石早年得了性病以後,他的腹部曾經出現過1934年七八月份在廬山出現的那種腹痛。他懷疑可能是舊疾復發,一旦復發可能真的影響生育。1928年,蔣介石在日記當中記了一件事情。說有一天夜裡,因為刺客行刺,宋美齡受驚過度小產了。小產對於女人的生育來說,這個影響可大可小。有些女人小產一次,很可能就再也沒法生育了。所以那次事件,很有可能是宋美齡終生未育的原因。

根據史料,蔣介石在協和醫院住院期間。在10月30號,病房裡面接待了第一個訪客。這個神秘訪客就是,蔣介石的結拜大哥黃郛。黃郛當時擔任的是國民政府行政院,北平政務管理委員會的委員長。同時還是蔣介石的高級幕僚。當時的黃郛就兼具著蔣介石的一項特殊任務,就是代替蔣介石和日本人談判。到11月3號這天也就是蔣介石夫婦在協和醫院的第九天。傍晚的時候,蔣介石接到了一封來自江西的電報。電報說紅軍主力不是戰敗而逃,而是粵系軍閥陳濟棠有意放了紅軍一馬。紅軍撤出了中央蘇區。正是因為這封電報,使得蔣介石在醫院,再也待不下去了。

第二天一早,據說他連假牙都沒戴,就匆匆離開了北京協和醫院。返回了南昌,所以這裡只能說,當時協和醫院醫療條件再好,可也怎麼都治不好蔣介石的心病。

相關焦點

  • 蔣介石「神秘替身」首次亮相,宋美齡也沒有分辨出來,陳立夫急了
    蔣介石有個結拜兄弟,名字叫何雲,1934年,蔣介石準備前往貴州一線看望川滇黔將領,為了以往不測,陳立夫建議他找個替身,蔣介石表示同意,陳立夫找來找去,最終想到了何雲,就將何雲的照片找來,蔣介石一看,十分滿意。
  • 民國秘史:蔣介石最愛的別墅美廬,和他最神秘的官邸士林官邸!
    1934年4月,一建於1922年的英國醫生莉太太的私它,以她私人名義「贈」給了宋美齡。別墅位於海找1106米的嶺鎮長衝河,枕漢口北麓,面長衝河,環境深、靜美。上下兩層的歐式主樓造型,坐東朝西,總面積為906平方米,前面是兩個涼臺和一個大陽臺,配上附房和內走,令整別墅鋪落有致。一樓是會客廳、宋美齡臥室、時後餐廳,二是介石辦公室、書房和臥室。
  • 宋美齡為什麼「終身不育」?其中的原因出在蔣介石身上?
    宋美齡為什麼「終身不育」?其中的原因出在蔣介石身上?宋美齡是海南人,全名是蔣宋美齡,是蔣介石的人生伴侶也是政治幫手,也有人叫她蔣夫人。她是中國國民黨中央評議委員會主席團主席、中國國民黨中央婦女工作委員會指導會議指導長、輔仁大學董事會前董事長與名譽董事長。
  • 蔣介石去世後,78歲高齡的宋美齡為何要遠赴美國定居?
    文/馮玄一1975年4月5日,蔣介石在臺灣病逝,享年87歲。這一年,宋美齡78歲。蔣介石的喪事結束後不久,宋美齡就對外宣布,要赴美定居。至於為何這麼大年紀了還要遠赴美國,她對公眾的解釋是:她患有乳腺癌,為了得到理想的治療,很早就想到美國看病,但是因蔣介石病重一直顧不上,現在丈夫已經不在了,她就可以安心到美國治病了。再者,士林官邸是她和蔣介石生活了20餘年的地方,現在丈夫不在了,不想再觸景生情,離開也是為了能更好地生活。當然,這只是宋美齡為了應對媒體的說法。實際情況要比這個更加複雜。
  • 楊天石:蔣介石、宋美齡的婚姻是「中美合作」嗎?|毛福梅|蔣介石|...
    1919年4月,蔣介石在上海,毛福梅攜經國到滬探望,蔣介石日記即有「家庭之事,不能稍如我意,實所痛心」的記載。四天後,毛福梅即返回溪口。蔣介石自覺不安,但以「夫婦之道乖,其奈之何哉」自慰。1921年1月,蔣介石自奉化回溪口,居然不願意與毛氏「同衾一夕」。從道理上,蔣介石覺得不應該,但情感上又扭不過來。自此,二人關係日漸惡劣,蔣介石見到毛福梅的人影,聽到她的腳步聲,就感到「刺激神經」。
  • 蔣介石死後留下的遺囑,宋美齡為何非要加上一句話?
    1975年4月5日,蔣介石在睡夢中去世,他的死因為心力衰竭。關於蔣介石去世有很多捕風捉影的說法,不過根據蔣經國的日記,我們可以明確看出蔣介石確實是因為心力衰竭而去世的,他死的時候是在睡夢中,很安詳。蔣介石去世後臺灣公布了一份蔣介石的遺囑,在說這份遺囑之前我們先來說一下蔣介石的遺囑,關於蔣介石的遺囑有很多故事,有記錄可查的蔣介石遺囑一共有四份。其中有三份是蔣介石在1936年西安事變時被軟禁後寫的,這三份遺囑分別是一份告全體同胞書的政治遺囑、一份給宋美齡的私人遺囑與一份給蔣經國、蔣緯國的私人遺囑。
  • 臺灣風光【臺北 蔣介石 士林官邸】處處都是故事和美景
    士林官邸是蔣介石到了臺灣後的住所,此前在日據時為總督府的園藝支所,臺灣光復後,被省政府士林園藝實驗所接收。士林官邸位於福山山系,三面環山,地形猶如口袋,既利防衛,也合乎中國人所謂藏風聚氣的格局。蔣介石從1950年入住,到1975年辭世,在這裡度過26個春秋。1996年,官邸首度開放市民觀賞園藝與休憩使用。
  • 若臺灣不保,蔣介石會去哪避難?蔣介石和宋美齡有不同的看法
    大家都知道,蔣介石在國民黨裡是個很重要的人物,他在國民黨裡呆了20多年,1949年下半年,他到國外去的次數比較多,實際上是在為自己鋪路,因為當時國民黨在國內戰場上的情況並不好,經過幾次戰役之後都失敗了,所以才允許蔣介石在臺灣訓練新軍,同時又把大量國內資金轉移到臺灣。
  • 陳誠意外娶了民國元老千金,從此與蔣介石夫婦建立了什麼特殊關係?
    他1898年出生於浙江青田,1922年保定軍校炮科畢業,不久成為黃埔軍校教官,32歲升任國軍18軍上將軍長,抗戰勝利之後,晉為國軍陸軍一級上將,屬於蔣介石的鐵桿嫡系之一。 除了個人奮鬥努力因素外,陳誠與蔣介石還有一層特殊關係:即他是蔣介石宋美齡夫婦的幹女婿。
  • 老蔣和宋美齡結婚,真的是聯姻嗎?為何緋聞也動搖不了他們
    因此,當蔣介石與宋美齡結婚時,人們以為這是一場政治上的婚姻,可為什麼後來他們有緋聞也不會動搖她們之間的關係?一九二七年十二月一日,在上海大華飯店,由蔡元培主持世紀婚禮,蔣介石與宋美齡結婚。那時候的社會評論稱蔣宋聯姻是政治聯姻,稱為「中(蔣中正)美(宋美齡)聯姻」,是「軍閥與財權聯姻」。
  • 臺北士林官邸:蔣介石夫婦曾住了26年,如今向所有人免費開放
    臺北士林官邸,是蔣介石和宋美齡的住所。在日本佔領時期,此地曾經是總督府園藝所用地。後來蔣介石敗退臺灣,這裡就被選為「總統官邸」,蔣介石這一住就是整整26年的時間,直到1975年因病去世。這就是蔣公館,是一棟兩層樓的小別墅,樓下是會客室,樓上則是蔣介石夫婦的臥室。
  • 蔣介石日記中寫了什麼?宋美齡看後痛哭不已,遠走他鄉
    蔣介石和宋美齡作為近代歷史上特殊的一對,夫妻生活頗受人關注,一開始,許多人以為他們是因為利益聯結而結為夫妻,甚至有人戲稱「中美結合」,但從1927年12月1日結婚到1975去世,他們攜手走過了48年的春秋,兩人真的沒有任何感情嗎?
  • 蔣介石去世後,晚年的宋美齡在美國靠什麼生活……原來她這麼富有
    其一、尷尬的政治地位:1975年4月5日蔣介石在臺北病死。蔣介石死後臺灣的政治氣氛和以前大不相同,雖然宋美齡在對美「外交」上仍然說了算,但其政治權力已逐漸削弱。
  • 蔣介石也有風流韻事,宋美齡略施小計,蔣介石美夢成空
    1946年,蔣介石到陳立夫家中做客,無意中看到一位少女,她貌美如花,身材修長,見蔣介石來訪,她欣喜地出來沏茶。蔣介石一直盯著陳穎,陳立夫趁機介紹說:「這是我侄女陳穎,前幾天剛從美國讀書回來,以後請委座您多多照顧。」蔣介石表面上隨口應承,繼續和陳立夫商談事情,內心早已不能平靜。返回到家之後,蔣介石腦海裡不斷閃現出陳穎的身影,想了許久,他一個電話把戴笠喊了過來。
  • 宋美齡告訴孫子,如果不能將蔣介石安葬回老家!大陸還有一個地方
    蔣介石和宋美齡都是堅持一個中國原則的,作為蔣介石的後人也不例外。宋美齡在1995年曾對蔣經國的兒子蔣孝勇說過,希望能將「二蔣」移靈回大陸老家安葬。蔣孝勇聽後很吃驚,不知為何阿婆宋美齡為什麼那麼堅持。
  • 宋美齡好奇蔣緯國的生母是誰,不料蔣介石閉口不答,宋美齡生氣了
    史海鉤沉,說有溫度的歷史 整理/趙金明1940年10月,蔣緯國準備從美國返回國內,此時的宋美齡正在香港養病,於是蔣介石特意讓蔣緯國在香港轉機去香港看望其繼母宋美齡。▲ 宋美齡為了不讓兩人尷尬,蔣介石甚至還特派大兒子蔣經國前往香港充當蔣緯國和宋美齡之間的中間人。
  • 為什麼宋美齡在蔣介石過世沒多久就返回美國,併到死都不再回來?
    1927年,上海舉辦了一場震驚中外的世紀婚禮,這場婚禮幾乎請來了全國國民黨有頭臉的人物。場外不少中外記者都準備就緒,準備一睹新娘子和新郎的風採。而這一對璧人不是旁人,就是日後叱吒國內二十餘年的蔣介石和宋美齡夫婦。
  • 晚年隱居美國的宋美齡,一把火燒了蔣介石的那封信
    ▲蔣介石和宋美齡(資料圖片)從一個歷史反諷的角度來看,蔣介石敗退臺灣後,才享受到至高無上的絕對權力與尊榮,臺灣才是蔣家王朝的金湯城池。然而,蔣介石過世後,宋美齡如同失了根,在臺北、紐約兩地漂泊。其實,對一生浸潤於榮華富貴和享受無上權力的宋美齡來說,權力沒有了,住在哪裡都一樣。
  • 蔣介石對宋美齡是真愛嗎?為何臨終前要蔣經國答應一個要求?
    眾所周知,蔣介石和宋美齡的結合其實是政治聯姻。蔣介石在遇見宋美齡之前已經有多位妻子和情人,原配是毛福梅,即蔣經國的生母。那麼通過政治聯姻走到一起的蔣宋二人之間有沒有真正的愛情呢?蔣介石又到底愛不愛宋美齡?這一切的答案其實都隱藏在他的臨終遺言裡。
  • 歷史上過目難忘的瞬間:吃盒飯的蔣介石宋美齡,冒雨參拜靖國神社的...
    歷史上過目難忘的瞬間:吃盒飯的蔣介石宋美齡,冒雨參拜靖國神社的大漢奸 1939年,蔣介石與宋美齡驅車赴重慶南部綦江縣視察時,巧遇一群女學生。圖為宋美齡下車與女學生們交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