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4年10月26號上午大概十點左右,一支國民黨憲兵隊突然開到北京協和醫院門口。十步一崗五步一哨,十步一崗五步一哨。從醫院大門到王府井大街,拉起了一條長長的警戒線。所有人一律禁止進出。二十多分鐘之後,大概10點半鐘。一輛黑色的小轎車,停在了協和醫院大門口。只見從車的後排座上,下來兩個人,一男一女。女的挽著男的,他們徑直住進了醫院五樓的高級病房。時任國民黨最高統帥的蔣介石,以及他的夫人宋美齡。
這次來醫院,蔣介石和宋美齡是突然來的。他們來到底是蔣介石來看病體檢,還是宋美齡呢?醫院應該都有病人的檔案,蔣氏夫婦這次到協醫院,整個過程之所以成為秘密。那天,蔣氏夫婦住進醫院僅僅半個小時,醫院門口就匆匆來了一個人。只見他一進到戒備森嚴的協和醫院,立馬就叫來院長,讓他把協和醫院最好的醫生都給叫來開會。商量有關蔣介石夫婦身體檢查的事宜,在會上這個人提出了一項嚴肅的要求。那就是不得向外界透露,任何有關蔣介石夫婦的檢查身體有關的細節。
其實在南京,也有好醫院好醫生。而久居南方的蔣介石夫婦,為什麼會突然住進北平的協和醫院。關於最高統帥的動向,當時國民政府確實對外有個解釋。說蔣介石先生確實身體不適,之所以不在南京檢查,是因為北平協和醫院的條件更好。
1934年的3月,中國發生了一件大事。那就是在日本的支持之下,清朝的廢帝溥儀宣布成立了偽滿政府。此後日本軍國主義者更是野心勃勃,準備進一步染指華北,一直在精心密謀尋找事端。北平局勢日益緊張,可是蔣介石因為奉行不抵抗政策,對日本人是一再退讓。這導致國內民眾對他的反抗情緒,也是日益激烈。很多地方爆發了抗議遊行。
當時有人猜測蔣介石前往醫院是不是一場政治秀,群眾說我不抵抗,我這不是來北平了,我當然是抗日的。可是如果日本人問起來的話,蔣先生你真的抗日嗎?那他又可以說,我到北平來只是為了看病檢查身體。兩邊都能糊弄過去。
後來在北京協和醫院的病案室裡,發現了一些資料,證實當年在醫院,蔣介石確實做了不少的檢查。蔣介石的日記有人發現1934年的7月5號,也就是蔣介石夫婦住進協和醫院的三個月前。蔣介石曾經為夫人宋美齡,留下過一份遺囑。主要是為了兩件事情。一個是有關於家庭財產的分配問題。另一個則是要求他的兩個兒子蔣經國和蔣緯國,必須承認宋美齡是他們的母親。從這點來看,這份遺囑應該是非常正式的。蔣介石為什麼會在那個時候交待後事寫下遺囑。
寫下遺囑的時候,蔣介石應該正在廬山。1934年7月,蔣介石在廬山召開過一次秘密的軍事會議。這次會議的目的,就是部署第五次圍剿行動。他要徹底消滅蘇區的中央紅軍。當時蔣介石也是沒辦法,前面四次圍剿雖然他也過問間了。但是因為朱德和毛澤東領導的中央紅軍,實在太厲害了。蔣介石派去的手下那都不頂用,連連受挫。所以這一次,蔣介石不得不親自出馬。
當時他不僅親自部署計劃,甚至還在廬山專門舉辦了軍官訓練團。由他本人自任團長,對參加圍剿部隊的營連以上的軍官親自培訓。他甚至還和軍官們,一起參加軍事訓練。當時正全力以赴,安排對中央蘇區的第五次圍剿。那麼從他的角度來說,正幹得帶勁的時候,為什麼要突然寫遺囑?
蔣介石真擔心自己得了絕症,原來自從廬山軍官訓練團開辦。蔣介石的身體和精神狀況,就出現了不對勁的情況。首先是脾氣變得反覆無常,比如廬山軍官訓練團第一期開學,作為最高統帥又是訓練團的團長。開學典禮上他要訓話吧,可是面對那些中低級的軍官。他訓著訓著就變成了罵,那句口頭禪,蔣介石的三字經「娘希匹」張嘴就來。第二個是胃口很差,經常吃不下飯。就連宋美齡親手準備的飯菜,他也只是簡單吃一點。第三,就是真生病了,感覺渾身不得勁。期間有幾次軍事會議,他都沒法參加。
到了8月份的時候,他的腹部甚至不時會感覺疼痛。從這點來看,蔣介石之所以寫下那封遺書應該是已經看過隨軍醫生,也做過檢查了。蔣介石當時確實夠拼,據有關人員後來回憶。對於他的病情,醫生曾經多次勸說他下山,去醫院做一次全面檢查。可是蔣介石始終不理會,而是依然把全部精力都投放在了,第五次圍剿紅軍的計劃之上。直到9月下旬,蔣介石的首席軍事顧問賽克特,制定出了一個名為「圍統合圍」的戰略方案。而憑藉這個方案,加上當時中國共產黨內部左傾路線佔上風,在軍事指揮上犯了重大的錯誤,最後迫使中央紅軍撤離蘇區,開始了二萬五千裡長徵。
直到這個時候,蔣介石那邊稍稍鬆了一口氣。那麼蔣介石夫婦,當時怎麼想到去協和醫院的呢。1934年的10月10號,蔣介石來到武漢,聽取時任鄂豫皖剿共總司令的張學良來匯報工作。就在這個時候,張學良提出建議說蔣介石應該儘快,做一次大規模的北方視察。蔣介石於是決定,採納他的建議。
蔣介石此次的北方之行,由夫人宋美齡陪同。原計劃是從開封,坐汽車返回武漢。而北平並不在,他這次巡察計劃當中。可就在10月26號這天,蔣介石卻突然改變了計劃,改乘飛機直飛北平。
蔣介石一住進協和醫院,鑑於他此前腹痛的症狀。協和醫院首先為蔣介石做的就是肝功能檢查,而且第二天一大早就出了結果。結果顯示一切正常。他們夫妻倆又為什麼沒有離開協和醫院,而是繼續地住了下來。因為住進協和醫院之後,宋美齡也做了一個身體檢查。可是第二天,醫院卻並沒有給出宋美齡的身體檢查結果。
有一件事情,可能很多人都不知道。宋美齡有一種家庭遺傳的病叫蕁麻疹。在蔣氏夫婦住進協和醫院之前,10月23號蔣介石在日記當中有這樣一句話「本晨到鄭州,中午到開封,下午到省檢各處工作。晚食黃河鯉魚,其味肥美,名不虛傳也」會不會是黃河的鯉魚引發了宋美齡的過敏性皮膚病。在協和醫院保留的蔣氏夫婦的病案當中,並沒有找到任何皮膚病的記錄。
新的方案是10月27號制定的,按正常情況來說新的檢查就應該從28號開始。在蔣介石的日記裡面,28號和29號這兩天上面確實也寫了「本日繼續檢查體格」。協和醫院有關蔣介石夫婦病案,這兩天的檢查記錄竟然是空白的。
宋美齡這個人有個特點很喜歡小孩,她心中又有一個永遠的遺憾。那就是自從嫁給蔣介石。1927年嫁的,當時也七八年了。一直沒有生育過。1921年蔣介石娶了他人生當中的第三任妻子,小嬌妻陳潔如。可是沒有想到結婚沒幾天,陳潔如就哭鬧著回了娘家。因為當時她身上出現了一些紅疹,並且是越來越多。有些還有化膿的症狀了,陳潔如於是去看了醫生。不料醫生的結果檢查竟然是,她得的是性病。當時陳潔如多大才16歲。在嫁給蔣介石之前,是一個黃花大閨女原裝的。後來蔣介石承認了,他說這個病是他傳給陳潔如的。但是這是他的一個舊毛病,因為蔣介石早年生活上比較荒唐。蔣介石舊毛病,就是在那個時候烙下的。
蔣介石早年得了性病以後,他的腹部曾經出現過1934年七八月份在廬山出現的那種腹痛。他懷疑可能是舊疾復發,一旦復發可能真的影響生育。1928年,蔣介石在日記當中記了一件事情。說有一天夜裡,因為刺客行刺,宋美齡受驚過度小產了。小產對於女人的生育來說,這個影響可大可小。有些女人小產一次,很可能就再也沒法生育了。所以那次事件,很有可能是宋美齡終生未育的原因。
根據史料,蔣介石在協和醫院住院期間。在10月30號,病房裡面接待了第一個訪客。這個神秘訪客就是,蔣介石的結拜大哥黃郛。黃郛當時擔任的是國民政府行政院,北平政務管理委員會的委員長。同時還是蔣介石的高級幕僚。當時的黃郛就兼具著蔣介石的一項特殊任務,就是代替蔣介石和日本人談判。到11月3號這天也就是蔣介石夫婦在協和醫院的第九天。傍晚的時候,蔣介石接到了一封來自江西的電報。電報說紅軍主力不是戰敗而逃,而是粵系軍閥陳濟棠有意放了紅軍一馬。紅軍撤出了中央蘇區。正是因為這封電報,使得蔣介石在醫院,再也待不下去了。
第二天一早,據說他連假牙都沒戴,就匆匆離開了北京協和醫院。返回了南昌,所以這裡只能說,當時協和醫院醫療條件再好,可也怎麼都治不好蔣介石的心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