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下熙熙,皆為利來;天下攘攘,皆為利往。
NBA勞資雙方唇槍舌劍,歸根結底一個字-錢!
這絕非市儈,職業體育就是在商言商,聯盟渴望聖誕節之前開賽是為了儘量減少損失,將收益拉到最大,而球員工會在之前強烈反對12月開賽,到如今轉向聖誕節之前開啟新賽季或不可避免,態度變化的根源是將工資損失降到力所能及的最低。
生意就是生意,新賽季開賽也是如此。
註:以下若無特殊說明,均為北京時間。
為啥是12月?
在2019-20賽季結束後,聯盟起初的規劃是2020-21賽季要等到2021年1月或者更晚開始,理由是期待屆時美國新冠疫情得到控制,球迷可以進入球館觀賽。NBA官方統計,聯盟收入有40%與球迷消費直接相關。
然而,美國新冠疫情的現狀讓聯盟放棄了2020-21賽季迎接球迷回歸的想法,儘管一旦整個賽季都是空場的話,NBA將承受40億美元左右的損失,但這件事不受聯盟掌控,NBA只能在這個預設前提下,儘可能保住其他方面的收益,重中之重是電視轉播。
ESPN、TNT與聯盟有為期9年總價240億美元的轉播合約,這是NBA收入領域的「大蛋糕」。在最近的勞資談判中,聯盟已經通知球員工會,如果新賽季錯過聖誕周,電視合作夥伴可能會與NBA就轉播合同重新談判。
聖誕周是什麼概念?在北美四大聯賽中,只有NBA固定在每年的聖誕節安排比賽,過聖誕看NBA已經成為美國體育迷們的傳統項目,這代表著收視熱度,而且並非僅僅聖誕節一天,而是能夠持續一周左右。「我一直是聖誕節開賽的支持者,」獨行俠老闆庫班坦言,「因為聖誕節以及節日到來前的時段,我們都會看電視。」
NBA從1947年開始舉辦聖誕大戰,期間除了1998年聖誕大戰因勞資糾紛停擺未能進行之外,其他年份都是風雨無阻,聖誕周的比賽就是NBA的收視爆點。根據轉播協議,ESPN擁有聖誕大戰的轉播權,ESPN已經明確向聯盟提出必須力保聖誕節的比賽,在當天安排5場球進行直播。聯盟董事會將開賽日預設為12月23日,揭幕戰就開啟聖誕周,然後經過短期預熱,在聖誕大戰掀起收視最熱潮。揭幕戰的轉播權在TNT手中,TNT也向聯盟提出了要求,在揭幕戰按照傳統安排兩場重量級比賽,以賽季首戰帶動聖誕周收視。
聖誕周是收視火熱期,而暑期則是收視冰凍期,NBA趕在聖誕節之前開賽,可以在7月結束賽季,避開收視下滑的暑假,同時避免與奧運會撞車導致轉播廣告收益減少。聖誕節之前開啟新賽季,可以打72場常規賽,聯盟官方轉播合同以及各支球隊的地方轉播合約在場次方面的限定是65到70場,72場可以達標,而如果按照球員工會的提議,將開賽日期設定在2021年1月19日,常規賽可能只有60場,會造成轉播收入的損失,引發轉播商不滿。
聖誕節之前開賽還有另一層考慮,那就是讓2021-22賽季恢復正常。美國頂級傳染病專家安東尼-福奇博士表示,如果美國的新冠疫情得到控制,疫苗投入使用,2021年下半年有望實現限定數量的球迷重返球館。NBA在2021年7月完成2020-21賽季,2021-22賽季在10月開始,有望重新回到球迷入場的軌道上,常規賽重回82場,一切如舊。
綜合考慮經濟因素,聖誕節之前開啟新賽季最適宜。將數據具體化,聖誕周開賽,與2021年1月開賽相比,聯盟預計可以多賺5億美元。勞資雙方誰和錢過不去?
詹姆斯為啥不同意?
就在聯盟董事會提出聖誕節之前開賽後不久,著名記者查拉尼亞報導包括詹姆斯在內的多位NBA球星認為這個開賽日期過早。隨後,詹姆斯的隊友丹尼-格林透露,如果按照聯盟預設的日程打新賽季,詹姆斯可能缺席賽季首月的比賽。
詹姆斯不太願意12月就開賽並不奇怪,湖人在10月12日打完總決賽,若是按照聯盟的要求開啟新賽季,訓練營預計在12月2日開始,休息時間連兩個月都不到。另外需要考慮的是,像快船和火箭等球隊,他們在休賽期更換了主教練,新帥與球員之間需要磨合,聖誕節之前就開打,適應期就被壓縮了,這也是為什麼除詹姆斯之外,還有一些明星球員不贊同。
11月19日是已經確定的選秀日,自由球員市場預計會在11月21日或22日左右開放,距離預設的12月2日訓練營啟動時間非常近,自由球員籤約等運作將是一場與時間賽跑的「閃電戰」,比如湖人就要面對濃眉哥等多名球員的續約問題,還有陣容補強的環節,時間緊任務重困難確實存在。一旦12月開賽,湖人可能會面對陣容調整倉促,詹眉需要輪休,賽季開局不佳的局面。
勞資談判一度陷入僵局有兩個主要原因,其一就是球員們反對聖誕節之前開賽,但現在的情況發生了大轉彎,球員工會將對聯盟提出的賽程方案進行投票,支持聖誕周開啟新賽季的球員增多,方案很有可能通過。
短短幾天時間,從詹姆斯帶頭反對,到聖誕節之前開賽或成真,究竟發生了什麼導致劇情突然反轉了?
各退一步,海闊天空
上文提到,勞資雙方的分歧主要有兩點,一是開賽日期,二是球員工資託管比例。
在正常狀況下,球員每年的工資有10%進入託管帳戶,在每個賽季結束後,託管系統將計算籃球相關收入分配給球員的保證金額(籃球相關收入的49%到51%)與球員實際得到工資、獎金等的差額,決定將託管金退還給球員,還是交給球隊。
在因新冠疫情停擺期間,聯盟將工資託管比重提升到25%。在本次勞資談判中,球隊老闆最初提出了一個無限託管的方案,確保資方能拿到勞資協議規定的收入分成。這是球員工會絕對無法接受的,而資方的這個提議顯然是個談判手段,隨著談判深入,資方先是提出40%工資託管,然後是35%,球員工會依舊覺得比例過高,此時就出現了球員不接受聖誕節之前開賽的說法,給予了聯盟反制。
實際上,真心反對12月開賽的球員未必有很多。據NBA薪資專家鮑比-馬克斯統計,450名現役球員中有120人自3月中旬以來就沒打過正式比賽,90人自8月中旬以來處於休賽期狀態,120人自9月初開始進入休息階段,打到10月的球員只有30人,所謂的疲勞有些被誇大了。如果按照1月開賽的日程安排,常規賽是60場,但每隊要打24場背靠背,而12月開賽背靠背場次是14場,1月開戰多休了一個月,但增加了10場背靠背。
此外,自由球員們急切盼望市場早日啟動,他們可以與球隊籤下合同。還要考慮的因素是,處於NBA收入金字塔頂端的畢竟是少數,收入榜中下層球員中不乏月光族,勞資糾紛對於這類球員影響最大。
勞資雙方都知道聖誕周開賽最符合經濟利益,湖人球員杜德利就坦言,大家都明白聖誕節這個時間點有多重要。球員們不同意12月開賽,更接近一種談判的籌碼,資方退一步,球員也會退一步,然後雙贏,否則就是雙輸,尤其是考慮到勞資談判繼續拖延下去會導致因糾紛賽季停擺,那意味著工資停發,合同凍結,市場關閉,球員沒錢賺,沒合同籤,球隊也沒有比賽可打,轉播和贊助都無從談起,勞資雙方都沒錢賺,何必如此呢?
果不其然,勞資雙方已經達成協議,對於工資託管採取了為期三年的平滑模式,這是球員工會提出的方案,資方接受了這個提議。雙方在具體比例上尚未確定,聯盟建議是25%,而球員工會認為15%比較合適,消息人士稱預計雙方會再各退一步,未來三年託管比例維持在18%。另外,因為奧蘭多複賽取得成功,聯盟會將在5月15日發薪日後預扣的25%工資中很大一部分退還給球員。
勞資雙方還在工資帽和奢侈稅線等問題上繼續商討,資方希望在未來幾個賽季保持1.09億美元工資帽和1.32億美元奢侈稅線,這樣可以減輕球隊負擔,而球員工會的想法是在2020-21賽季後依舊保持逐年增加,讓球員收入穩步增長。雙方還會有博弈,預計依舊是各退一步的趨勢,比如2020-21賽季和2021-22賽季保持兩項經濟指標不動,之後等恢復球迷入場,收入重回正常狀態後,再進行提升。
若12月23日開賽,賽季怎麼打?
如果勞資雙方確定12月23日開啟新賽季,將在12月2日開始進行為期三周的季前訓練營,打三到四場季前賽,常規賽為72場,每隊有14場背靠背的比賽,減少25%左右的旅行,3月初進行為期6天的全明星周末,常規賽將在5月17日左右結束,東西部設置分區排名第七到第十之間的錦標賽,季後賽在5月23日左右開始,總決賽在7月23日左右結束。
這裡面有兩點值得注意,一是減少旅行,這是從防疫和減輕疲勞考慮,考驗的是聯盟賽程設計,之前曾有報導稱,方案一是球隊與所處同一賽區的隊伍各打8場比賽,比如湖人與太平洋賽區的快船、太陽、國王與勇士各打8場,與處於同一分區的另外10支球隊各打4場,如湖人與同處西部,但並不屬於太平洋賽區的10支球隊各打4場,這樣總計是72場,不同分區的球隊在常規賽就不交鋒了,如湖人就不與東部球隊對壘了。
方案二是球隊與同一賽區的隊伍各打8場,與同一分區的另外10支球隊各打3場,與不同分區的球隊打72場中剩餘的10場,這個方案可以增加東西部球隊之間的交手,但會提升賽程設計的難度。無論方案一還是二,都考慮減少客場之旅,比如湖人與同賽區對手太陽要打8場,4主4客,那麼湖人去菲尼克斯一次可以與太陽打兩場或更多,同理太陽來洛杉磯打比賽,可以與湖人和快船都交鋒。
另外一個關注點是錦標賽,在奧蘭多複賽期間,聯盟引入了搶八錦標賽,具體設定是如果分區第八的球隊領先第九的勝場超過4場,則第八直接晉級季後賽,若是兩隊勝場差在4場或以下,則需要進行錦標賽決定季後賽席位歸屬。分區第八的球隊在錦標賽中只要贏一場就能晉級,而第九的隊伍需要連贏第八兩場才能勝出。
聯盟目前的設想是將錦標賽的賽制固定下來,並且擴大參賽球隊數量,分區常規賽戰績第七到第十都參賽,第七和第八交手,勝利者鎖定分區七號種子,失利的球隊將遭遇分區第九與第十交鋒的勝出隊伍,爭奪分區八號種子的位置。按照這個計劃,分區第七和第八的球隊,只要在錦標賽贏一場就能拿到季後賽席位,而第九和第十的隊伍,需要在錦標賽贏兩場才能進入季後賽。
這樣的錦標賽設定在聯盟內部存在一些爭議,以2019-20賽季為例,西部常規賽第七獨行俠領先西部第八多達7.5個勝場,這樣的勝場差還要通過錦標賽爭奪第七的位置,是不是有些不公平?聯盟如果繼續採用錦標賽的賽制,是否應該沿用複賽期間的第八與第九爭奪戰,而不必將第七也納入錦標賽範疇?
但是,錦標賽的實質是通過比賽增加收入,如果參賽球隊數量減少,會直接影響比賽場次,也會帶來錦標賽收入下降。聯盟在球迷入場還需等待的情況下,要想方設法開源,消息人士稱NBA希望擴展業務,與博彩公司、酒廠等企業合作,這可以帶來8000萬到1億美元的收益。
生意就是生意,把生意談明白了,比賽就開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