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NBA中,庫裡的確有巨大的影響力。進入聯盟後,他雖然沉寂了幾年,但勇士隊很快就發現了庫裡的閃光之處,並很好地利用了庫裡的投射優勢,把小球打進了籃球場。而且他們還成功地運用了小球戰術,在 NBA賽場上大放異彩,建立了自己的王朝。
庫裡的出現不僅影響了勇士的發展速度和競爭能力,而且還改變了 NBA聯盟,甚至影響了世界籃壇。在他的帶領下,小球技術成為主流,在 NBA各個球隊中掀起了小球之風。然而,如果庫裡在他選秀的10年前就進入了 NBA,那麼一切都會變得不同,庫裡的位置和成就都無法與今天相比。
庫裡進入聯盟時聯盟所處的階段
2009年,史蒂芬·庫裡進入 NBA,在選秀大會上以第一輪第七順位被勇士選中,成為 NBA的一員。事實上,剛進入 NBA的庫裡並沒有將其作為球隊的核心來培養,因為當時勇士隊已經有了比較完整的核心體系,蒙塔埃利斯當時就是勇士的領袖。然而一個賽季過去後,庫裡所展現出來的實力的確讓勇士的管理層很不滿意。第一個賽季,庫裡場均17.5分,4.5籃板,5.9助攻,1.9搶斷,以及46.2%的命中率和43.7%的三分球命中率,也正是由於本賽季的表現,使庫裡在勇士隊的戰術地位逐步提高。
1999年左右聯盟的情況
假如讓史蒂芬·庫裡提前10年進入NBA,也就是在1999年進入 NBA,那麼必然會使庫裡的處境大為不同。當時的 NBA又是什麼樣的呢?
1、四大分衛意氣風發!
在那個時候, NBA真的很讓人懷念,就是在那個時候,雖然籃球之神喬丹的落幕對 NBA的發展和影響力產生了極大的影響,但 NBA 96黃金一代的出現以及聯盟形成的四大分衛的格局讓這個球場上又充滿了看點。在2000年左右,正是聯盟中四分衛最強的時期,聯盟的競爭形勢異常激烈。
2、內線是競爭的核心!
當時是傳統籃球的巔峰時期,各隊都有內線的競爭,所以中鋒是那個時代籃球的縮影,有一個強大的中鋒,就有可能統治這個聯盟。那時候毫無疑問的是奧尼爾處於統治地位,他不僅改變了當時NBA的格局,而且也改變了許多聯盟的規則。
3、對抗強度令人生畏!
那個時候, NBA最顯著的特點就是全隊都有很強的對抗能力,而這並不是某一支球隊的特點,而是全隊的球風。不管是內線還是外線,不管是在攻防兩端,比賽的對抗性都比現在強上幾倍。而那時的聯盟也非常鼓勵對抗,那時的 NBA更多的是戰場,而非比賽。遊戲中經常會出現矛盾和衝突,因為雙發的身體接觸都很多,防守的動作也很大,一旦對手要採用犯規戰術,幾乎就是一次拉扯,進攻隊員根本沒有機會出手2+1。如今看來,這種強烈的對抗的確令人感到畏懼。
因此,在這樣的時代背景下,圖書館的出現將對這個時代產生怎樣的影響?2000年左右,他登上了 NBA的舞臺,會改變聯盟嗎?很明顯不可能。假如庫裡在這個階段能進入NBA,他的一切都會發生變化,他的發展也會受到很大限制。
一、庫裡在那個時代只會被定位為投手,不會成為體系核心。
咱們不說庫裡對那個時代的影響,其實在那個時代,第一個受到影響的應該是庫裡。當前,庫裡可以定位為核心,勇士可以圍繞著庫裡構建系統,圍繞著庫裡打小球。而且庫裡看上去是以投射為主,其實他才是勇士的靈魂人物,真正的勇士領袖。
但到了2000年前後,庫裡會受到那個時期的影響。那時候,庫裡的投射能力讓他只能當投手,而不能當球隊的核心。細看那個時代的籃球就會發現,全隊都是以單打能力和出色的鋒線或內線球員為核心的,誰也不會把投射能力看得太重,那個時代的三分遠投並非籃球的全部。所以,首先被改變的是庫裡自己,而不是他改變了那個時代。
二、內線為主的打法會極大限制庫裡作用的體現。
當時的 NBA是以內線比賽為主的,這一點我在前面簡單的講過了。那時候, NBA中不乏強悍的中鋒,而奧尼爾則是一個鮮明的代表,除了奧尼爾還有莫寧和處於巔峰的鄧肯等等。事實上,每個隊都有一個很強的內線隊員,而內線同樣是比賽的關鍵區域。
而且這樣的打法會限制庫裡的發揮,儘管他在外線有威脅,但教練的戰術安排不會以外線為主。而且在那個時代小球根本不適用,小球的中鋒根本不能約束那些技術全面、對抗極強的傳統中鋒。舉例來說:假設當時庫裡的球隊採用了小球戰術,那麼當面對有奧尼爾這樣球員的球隊時,他們在防守方面又能做得怎樣呢?不是採用了犯規戰術,就是讓對手每回合在籃下輕鬆得兩分。因此,庫裡如果在那個時期登陸 NBA,將不會對整個聯盟比賽產生影響。
庫裡之所以能改變籃球的走向,使籃球朝著小球的方向發展,與其自身的實力、特點、所處的時代有關,而且兩者缺一不可。你們可能會說,是庫裡影響了這個時代,或者,是這個時代成就了庫裡。但是,如果把庫裡放在過去,他就永遠不會取得現在這樣的成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