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奕默
編輯:北樓8層女同事
/01/
聽真話,是一種勇氣
在經典童話《白雪公主》裡,這樣一個情節讓人印象深刻。
每一次,惡毒的皇后都會問魔鏡:「魔鏡魔鏡,請你告訴我,誰是這個世界上最美麗的女人?」
魔鏡總是回答說:「白雪公主」。
皇后聽到魔鏡的真話,往往怒不可遏,使出更壞的招數,繼續去迫害白雪公主。
但無論皇后再怎麼憤怒、生氣、抓狂,她都改變不了自己沒有白雪公主美的事實。
泥人經不起雨打,謊言經不起調查。
這個世界上,比自己美的人,層出不窮;比自己厲害的人,數不勝數。
在差距面前,如果我們刻意選擇不聽,故意迴避真相,甚至刻意掩埋真相,只會於事無補。
真理越辯越明,道理越講越清。
只有敢於聽真話,願意聽真話,正視自身存在的問題和不足,才能贏得改變和機遇。
演員張譯在談及自己的演技時,就講到:「人在年輕的時候,臉皮薄。我20來歲的時候,人家說我演戲有什麼問題,我覺得這是對我最大的侮辱。」
對那些不好聽的真話,他不願意去聽,也沒有勇氣去聽,反而讓自己沒有辦法得到演技的提升。
但這樣做的後果是,那些年裡,他眼看別人一個個紅了起來,自己卻一直沉寂。
直到後來,他才慢慢意識到:
「那些否定的話,對我都特別有好處。越到年齡大的時候,越會珍惜那些幫你說問題的人……」
在認清了自身存在的問題以後,張譯不斷精益求精,努力磨練自己的演技。
最終,他憑藉《攀登者》《我和我的祖國》等演藝作品,贏得了人們的廣泛讚譽。
真相也許刺眼,但是客觀存在;真話也許難聽,但是足夠管用。
與其因為害怕和嫉妒,把真話拒之門外,不如洗耳恭聽,努力自省。
這樣,差距才會越來越小,收穫才會越來越多。
/02/
聽真話,是一種度量
魯迅先生在《野草·立論》中講過這樣一個故事:
一戶人家生了一個小男孩,全家都高興極了。
滿月的時候,主人將孩子抱給客人看。
有人說,這孩子將來是要發財的,他於是得到一番感謝;
又有人說,這孩子將來是要當官的,他於是收到幾句恭維話;
這時候,卻有一個人站了出來,說:「這孩子將來是要死的。」
結果可想而知,他得到了一頓痛打。
現實生活中,真話往往比假話難開口,也比假話難接受。
不是所有的人都願意聽真話,不是所有的人都聽得進真話。
聽真話需要勇氣,更需要度量。
1983年,59歲的畫家黃永玉寫了一封信,給 73歲的劇協主席曹禺。
信中,黃永玉言辭犀利地批評道:
「我不喜歡你解放後的戲,一個也不喜歡。
你心不在戲裡,你失去偉大的靈通寶玉,你為勢位所誤!」
在這之前,曹禺早就創作出《雷雨》《日出》等多部名作,名噪一時,得到的都是「好」「高」這樣的讚美。
而黃永玉的這些話語,無疑猶如當頭棒喝。
他拿在手裡反覆地看,還忍不住喚出自己的妻女,圍在一起認真研讀,細細體味。
後來,他把這封長信長信一頁一頁端正地放在照相簿裡,以便自己隨時翻閱,並提筆給黃永玉寫了這樣一封回信:
「我能得你這般坦率、真誠的言語是我的幸福,更使我快樂的是,我竟然在如此倉促的機遇中,得到你這樣真誠見人的友人。」
良藥苦口,忠言逆耳。
多一分度量,才能多一分清醒;多一分度量,才能多一個朋友。
只有那些度量寬厚的人,才能聽得進真話,才能知道自己的不足,也才能實現個人的進步和成長。
/03/
聽真話,是一種智慧
在中國歷史上,魏徵是出了名的直言敢諫。
有一次,唐太宗李世民得到一隻特別好的鷂鷹,他很喜歡,就把它架在胳膊上把玩。
正玩得高興,望見魏徵遠遠趕來,他急忙把鷂鷹揣在懷裡藏了起來。
魏徵於是開始聊起正事,但他一開腔,就沒完沒了,根本沒有要停下來的意思。
好不容易等魏徵把話說完告辭,唐太宗才敢把鷂鷹掏出來,結果鷂鷹早給憋死了。
實際上,魏徵是故意這麼做的,他以此勸諫唐太宗不要「玩物喪志」。
像這樣的故事,其實常常上演。
據《貞觀政要》記載統計,魏徵一生中,諫諍多達「數十餘萬言」。其次數之多,言辭之激切,態度之堅定,都是其他人難比的。
而魏徵之所以敢講真話,離不開唐太宗願意聽真話、聽得進真話。
也正因為唐太宗從善如流、虛心納諫,所以開創了貞觀盛世。
治國如此,工作和生活中,又何嘗不是如此。
說真話需要環境、需要土壤,更需要聽得進真話的人。
只有說真話被鼓勵、被倡導,人人才願意講真話,社會才能變得越來越美好。
1961年5月初,周恩來總理到河北省邯鄲專區武安縣調研。
當時那一帶正在鬧饑荒,周總理看到連路邊的樹葉都光禿禿的。
周總理就問:「這樹葉兒都哪去了?」陪同的人員怕說出實情讓總理難過,就信口說:「被羊吃了。」
直到座談時,一個叫張二廷的農民問:「總理,你叫說真話,還是說假話?」
周總理說:「當然是要說真話嘍。」
周總理這才知道,當地農民吃不飽飯,已經到了連樹葉都吃的地步。
周恩來聽完,動情地說:「二廷,你是我下來遇到的第一個敢講真話的人。好!咱倆交個朋友吧。」
回去以後,周總理就報告了中央,並立即採取措施,幫助老百姓解決吃飯問題。
鼓勵講真話,是一種格局;願意聽真話,是一種智慧。
在人類發展的進程中,我們需要講真話的人,更需要願意聽真話的人。
聽真話的人越多,講真話的人才越多;講真話的人越多,真相才會越來越清晰。
只有廣開言路、兼聽則明,我們才能擁有一個更美好的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