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歷史上來看,為什麼中國幾十年就能夠復興?

2021-01-09 不正經歷史觀

2012年,美國前國務卿基辛格寫了一本書,叫《論中國》,在書中基辛格認為近200年中國的衰落只是歷史上一個短暫的意外,並非常態。這位中美外交史上的活化石,說的非常貼切。早在1803年,拿破崙就指著地圖說,這裡躺著一個沉睡的巨人,讓他睡下去吧,一旦他醒來將會震撼世界。

這兩位稱得上是明白人,然而大多數西方人還是匪夷所思,不理解中國存在的方式,更不能明白中國為什麼能夠迅速崛起,而我們稱之為「復興」。從歷史上來看,中國的強大與每個中國人息息相關,一個盛世的到來只需要幾十年。

漢朝建立之後,劉邦完成基本統一,劉盈「蕭規曹隨」,漢文帝劉恆開始實行「黃老之術」,無為而治。為什麼要實行黃老之術呢,因為最簡單、最有效。國家負責提供良好的生產生活環境,收最低的稅收,全國的百姓經過幾十年的勞動經營,創造了封建王朝的第一個盛世——文景之治。在這個過程中,即使匈奴南下侵擾,文景二帝也選擇了克制,倒是跟現在的狀況有些相似。

魏蜀吳三國歸晉之後,晉武帝司馬炎休養生息,出現了短暫的太康盛世,是西晉最繁榮的時期。但太康盛世的來臨,與曹魏分不開關係。雖說是東漢末年諸侯割據、三足鼎立,但是曹魏腹地穩定發展的時間最長,不過也只有幾十年。以後的各朝代,開皇盛世、開元盛世、永樂盛世、康乾盛世等,如果仔細看,其無為而治、休養生息的時間大概都不足百年。

為什麼中國人幾十年就能創造一個盛世?這是因為中國人養成了自力更生、艱苦奮鬥的「惡習」。古代中國沒有五險一金,平民的生活完全沒有保障。朝廷收來的稅收,部分被官員層層貪汙,進入國庫的部分多半用於蓋宮殿、修皇陵,維持奢靡的生活,真遇到天災人禍的時候,才是朝廷勒緊褲腰帶,將稅收還之於民的時候,但是相對來說是少之又少。

那麼為了活下去,古人只有自力更生,只要提供安全的外部環境、寬鬆的內部環境,中國人便會開墾荒地、男耕女織,幾千萬甚至上億人積累幾十年便是一個盛世。回到現代,十幾億人在相對安全的外部環境下,寬鬆的內部商業環境內,中國實現復興也不是什麼難事。

如今美國打壓華為、中興,封禁Tik Tok、微信,意圖進一步遏制中國的發展和復興,用我們古人的觀點來說,塞翁失馬焉知非福。西方國家近幾十年來對中國封鎖高科技、武器禁運,於是中國自主研發了各種高科技、新式武器。而隔壁印度一直購買西方、蘇聯(俄羅斯)的武器,到現在戰鬥機、航空母艦造起來都費勁,高科技領域發展更是滯後。

拿破崙和基辛格的看法,代表著西方主流思想家對中國的態度和看法。中國是世界上現存最古老的國家,並在幾千年裡是世界上最先進的國家之一,或沒有之一。所以中國的崛起或者復興,只不過是中國要回到他的地位上。美國雖然想遏制中國的發展,但是遏制不住,不遏制又發展得更快,這大概就是近期內針對中國企業的原因吧!

相關焦點

  • 復興歷史 經歷80年後,我們為什麼還要紀念長徵?
    妻子從電視上看到丈夫出發前的一頭黑髮全白了,在電話裡失聲痛哭:「老夏,快回來吧,不要再走了。」  2014年,深圳一家公司負責人左力決定暫停自己的工作,獨自重走長徵路。更多的人問他,究竟為什麼?幾十年前的事和你有關係嗎?他想起自己採訪老兵,他們想說卻形容不出,只是緊緊咬著牙關的神情。他想「換一種生活方式」,「尋找精神力量」。有朋友卻甩給他一句話:你有病吧?
  • 百年復興,日新月異,為什麼是中國?
    2020年是不平凡的一年。新冠肆虐,國人砥礪;邦鄰覬覦,九州亮劍。尤其是新冠的塗毒,映照了中華民族的熠熠光輝。56個民族心手相連,縱橫八萬裡,在長江黃河上跳起抗擊病毒的絕妙舞蹈。一路上被檢查數次。耳聞目睹,我讚佩中國共產黨的高強度領導力和執行力。相比之下,像中國這樣如此關懷老百姓生死,像中國護士那樣臉上勒出一道道溝的,沒有第二個國家。為什麼是中國?讓我們來看看這本書吧。
  • 從百年沉淪到民族復興,中華崛起世界感嘆,金一南:為什麼是中國
    但是我們從未放棄奮鬥和拼搏,十餘年之後,我們的經濟便不斷騰飛,經濟增長的速度開始讓全球矚目,之後我們的經濟在全球的排名更是在不斷地插隊增長,直到超越了西歐所有的國家,直到超過了日本,直到現在位居全球第二。我們只用了幾十年就這麼迅速的起飛了,我們民族的脊梁現在已經挺直了。
  • 在歷史交匯點上凝聚復興偉力
    在歷史交匯點上凝聚復興偉力 2021-01-09 03:16:11 來源:人民日報海外版 作者:田博群 責任編輯:田博群
  • 學思踐悟十九大|網民說:中國共產黨為什麼能領導中國走向偉大復興
    從1840年鴉片戰爭開始,中國飽受列強的侵略和欺凌,國家積貧積弱,百姓民不聊生。無數仁人志士為探尋救國之路拋頭顱撒熱血,從太平天國到洋務運動,從君主立憲到民主革命,一次次嘗試一次次失敗,中華民族仍然在黑暗中艱難前行。直到十月革命一聲炮響為我們送來馬克思列寧主義,中國共產黨接過救亡圖強的接力棒,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才展露出曙光。
  • 為什麼7nm國產光刻機,將成為中國復興的新一代希望?
    為什麼7nm國產光刻機,將成為中國復興的新一代希望?自美國提出不再為我國華為企業提供晶片以來,美國藉助我國在晶片領域的劣勢地位,對我國企業步步緊逼,讓國內很多人對於美國此舉表示不滿,與此同時也有一批又一批的中國企業投身於晶片技術領域,力挽狂瀾以改變中國當前所處的被動局面。
  • 五四運動是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歷史起點
    內容提要:五四運動是新民主主義革命的開端和中華民族邁向偉大復興的歷史起點,是我國近現代歷史上具有裡程碑意義的重大事件;五四運動後馬克思主義在中國得到廣泛傳播,根本上是由於中國社會條件有了客觀的需要,中國的先進分子有了用馬克思主義的世界觀作為重新觀察國家命運的工具、推動社會革命的需要;「五四」前後中國新文化的性質起了變化
  • 戰略安排領航大國復興
    黨的十九大報告在我國現代化建設「三步走」戰略、「兩個一百年」奮鬥目標基礎上,明確了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發展的戰略安排:第一步,從2020年到2035年,在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基礎上,再奮鬥15年,基本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第二步,從2035年到本世紀中葉,在基本實現現代化的基礎上,再奮鬥15年,把我國建成富強民主文明和諧美麗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
  • 望海樓:在歷史交匯點上凝聚復興偉力
    來源:人民日報海外版時間是平凡的,一分一秒地划過,不以任何人的意志為轉移;時間又是非凡的,在歷史的長河裡,鐫刻著那些重大的變遷。2021年,是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是「十四五」開局之年,是中國現代化建設進程中具有特殊重要性的一年。
  • 進入新發展階段是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歷史進程的大跨越
    1956年,毛澤東同志豪邁提出,「我國人民應該有一個遠大的規劃,要在幾十年內,努力改變我國在經濟上和科學文化上的落後狀況,迅速達到世界上的先進水平」。習近平總書記明確把「兩個一百年」奮鬥目標與「中國夢」聯結起來,指出:「為了實現中國夢,我們確立了『兩個一百年』奮鬥目標。」黨的十九大站在新的更高的歷史起點上,對在實現第一個百年奮鬥目標基礎上,接續完成第二個百年目標任務作出了用兩個15年、分兩個階段推進的戰略安排,明確了全面建成富強民主文明和諧美麗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的路線圖、時間表,是對實現中國現代化的長遠戰略謀劃。
  • 為什麼戰國歷史是中國歷史上編年最亂的一段歷史?
    如果古代中國哪段歷史時期最混亂,你可能會說是南北朝或者五代十國,但如果問中國古代歷史上編年最亂的,你可能就不知道。對於司馬光和司馬遷等史官來說,最痛苦的莫過於編寫戰國時期的歷史了,沒錯,戰國歷史是中國歷史上編年最亂的一段歷史,沒有之一。
  • 回顧宋朝:中國的迅猛發展不是「崛起」,而是「復興」或歷史回歸
    另一位英國教授馬丁·雅克也曾經得出相似的結論:中國只是在復興,讓自己的國家更加強大。雖然中國與西方國家一樣,都是從古猿進化而來的,但是中國擁有悠久的歷史,從古至今經歷了無數次的衰落與崛起,中國文化深深地融合在每一位中國人心中。
  • 短短70年實現大國復興,中國是怎麼做到的?聯合國給出兩個字
    作為當今世界僅存的文明古國,我們中國流淌過了幾千年的歷史長河,經歷了大大小小的風浪,在這個過程中,也有不少不美好的回憶,這一路走來有多艱難只有我們自己知道。新中國成立以來,我們中國在短短70年的時間裡,突破西方的封鎖,在一個又一個領域上演彎道超車,實現了大國的復興,而我國的蛻變也被世界看在了眼裡,放眼全球,能在幾十年時間裡取得如此優異的成績的國家屈指可數,那麼中國是怎麼做到的呢?
  • 曹普:進入新發展階段是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歷史進程的大跨越
    「進入新發展階段,是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歷史進程的大跨越。」這些重要論述,對於我們深刻把握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與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的內在邏輯,奮力奪取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勝利具有重要意義。一中國共產黨成立以來近百年的全部奮鬥,就是為了實現中國的現代化和中華民族偉大復興。
  • 英國教授:中國復興是必然現象,原因是中國並非真正意義「國家」
    英國教授:中國復興是必然現象,原因是中國並非真正意義「國家」在晚清時期,列強在海岸邊隨便架起一座大炮便可以在這個古老的國度肆意妄為,八國聯軍侵華、二戰日本侵略,讓這個古老國度的人民飽受磨難。但是,如今已經都一去不復返了。
  • 「好書推薦」讀懂新思想中的歷史思維——讀《民族復興和中國共產...
    比如,以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為標誌,黨和國家工作中心從「以階級鬥爭為綱」轉移到「以經濟建設為中心」上來,實行改革開放的歷史性決策,明確提出走自己的路,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可以說,40年的偉大實踐成功開創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比如,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近70年的歷史,包括了「改革開放前近30年」和「改革開放後40年」這兩段歷史。
  • 【中國那些事兒】法國學者:疫情不會改變中國復興偉大進程
    (中國日報記者 朱興鑫 攝)中國日報網2月6日電 法國著名學者、中歐論壇創始人高大偉(David Gosset)近日在《中國日報》發表文章稱,面臨當前疫情危機,中國政府與國際社會的溝通和協調及時透明,有足夠的資源和能力應對這場突如其來的危機,這場疫情不會中斷中國的復興之路。文章認為,面對危機,當務之急是拯救生命並迅速控制疫情。現階段,醫學專家應處於舞臺中心。
  • 【中國那些事兒】法國學者:疫情不會改變中國復興偉大進程( / 1 )
    (中國日報記者 朱興鑫 攝)法國著名學者、中歐論壇創始人高大偉(David Gosset)近日在《中國日報》發表文章稱,面臨當前疫情危機,中國政府與國際社會的溝通和協調及時透明,有足夠的資源和能力應對這場突如其來的危機,這場疫情不會中斷中國的復興之路。文章認為,面對危機,當務之急是拯救生命並迅速控制疫情。現階段,醫學專家應處於舞臺中心。
  • 中國為什麼要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
    2020-05-21 17:49:22 來源: 老師說 舉報   最近,中國和美國在意識形態上的競爭非常激烈
  • 講好中國歷史故事 助力民族偉大復興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在歷史長河中,中華民族形成了偉大民族精神和優秀傳統文化,這是中華民族生生不息、長盛不衰的文化基因,也是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精神力量,要結合新的實際發揚光大。  豐厚的歷史文化凝聚著國家和民族的精神財富,蘊藏著國家和民族的集體記憶。黨的十八大以來,黨中央把歷史文化遺產保護利用工作擺到更加突出的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