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有球迷問我一個問題,為何中國女排現在青年隊的吳夢潔、莊宇珊和劉美君等潛力新星還不能進入成年隊聯賽?在這裡我給大家科普一下具體原因,我所知道的和理解的有四點,分主觀原因和客觀原因,望大家可以簡單了解一下,也歡迎補充!
♥ 首先說主觀原因:
①明年全運會女排青年組 (16~19歲年齡組) 是有新規定:青年隊球員要打全運會就不能打成年聯賽,一旦參加了成年隊聯賽的球員,再不能回到青年隊代表地方隊出戰。(2013年第12屆全運會有這個規定;2017年第13屆全運會沒有這個規定,像天津女排的李盈瑩已經到成年隊打了聯賽,全運會又回去代表天津隊參賽。)
②成年隊女排也有新規定:最終報名的12人大名單,得有4名球員必須是2000年以後出生的。
♥ 其次說客觀原因:
①女排青年隊教練組也是人,他們也是要靠成績吃飯,有了好的成績才能拿更多的資金獎勵來養家餬口,更何況女排青年隊平時比賽也不多,大家的關注度也低,本來就沒啥影響力和市場,這直接導致球員和教練收入很低。
所以,大家都在指望靠四年一次的全運會來出頭,如果球隊取得好成績,教練組也會有一些獎勵,甚至是進入到成年隊。當然這對於很多球員來說也算是最高級別的賽事,因為有很多球員青年隊完了以後,如果不能進入到聯賽或者是國家隊,就面臨無球可打的局面,尤其是像一些後備力量培養比較強、球員比較多的省隊更明顯。
②像吳夢潔、莊宇珊和劉美君等球員都是青年隊的進攻核心,而且她們所在的江蘇、福建和天津等球隊,都是明年全運會女排青年組的奪冠大熱門,這些有實力的球隊肯定會把她們留下來幫助球隊力爭取得好成績,尤其是能進八強、甚至是四強以及具備奪冠實力的球隊。
而一些整體實力相對不足的球隊,與其把一些潛力新星放在青年隊,反正球隊也拿不了好成績,還不如將她們早早地放到成年隊聯賽去鍛鍊,這樣對她們來說或許提高得更快,比如說朱婷所在的河南女排,現在成年隊基本都是00後左右的球員。
③有的省隊成年隊人員充足,這就會減緩新人升入一隊的速度,像天津、江蘇和山東三支球隊。有的省隊人員比較短缺,就不得不將新人更快速的升入一隊來體驗新的比賽,這個最典型的就是廣東女排。
所以,青年隊教練組真的很不容易,青年隊女排沒有聯賽,這就導致她們沒有市場和影響力,那球員和教練都沒有獎金可拿,只能指望全運會青年組女排能取得好成績,這樣才有獎金可以拿。另外青年隊教練挖掘培養出好的球員進入到成年隊以後,基本上與他們就沒啥大的關係了,那麼得到的利益也是少之又少,但是成年隊教練就不同了,年年都有聯賽,只要取得好成績就有獎金,各待遇方面青年隊教練根本沒法比。
這一切歸根結底還是制度和利益問題,如果青年隊教練挖掘培養出的球員在成年隊有好的發展,或幫助成年隊,甚至是國家隊取得好成績以後,應該加大青年隊教練組獎勵機制,這樣一來情況或許會大大改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