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少有運動員去做大量的臥推訓練,籃球運動員也是如此。因為,在現實世界中(或競技體育中),臥推訓練帶來的胸肌力量增進對運動員來說是不夠的。對普通人來講,大重量臥推風險大、收益低,而且,臥推得到的力量不能轉移。下面我將為此做出闡述。
也許,全網就我一個人認為大重量臥推訓練對現實而言,其邊際收益是非常低的。
臥推要超過體重?
臥推,或者說水平臥推,長期以來,其負荷重量標準一直都是固定的、僵硬的——根據網際網路各種靠譜/不靠譜的消息,你的臥推重量需要達到1.25或1.5倍的體重,才被認為是強大的。
良心點說,這誇大臥推了,也誤解臥推訓練了,因為大重量臥推帶來的傷害,可能比健身房裡的大多數訓練都要多。為什麼?因為在現實生活中(健身房之外),你的胸部肌肉所承受的壓力幾乎不會超過體重。
大部分人都會在進行臥推訓練3個月左右,可以推起自己重量的槓鈴。但這算得了什麼呢?在現實中,你根本用不著,也沒有場合利用臥推所增進的力量。
想想看,如果你試著把某件你面前的物品推開,那麼,這件物品必須比你輕很多,否則你最終會被自己的力量反推出去(力的相反作用)。
要推開比你更重的東西,你自然要俯身,以獲得更多的地面牽引力和更好的角度,也就是說,獲得更多的地面反作用力。但是此刻,你的肩膀會呈現傾斜的壓力角。隨著負荷的增加,這個角度會變大,直到接近頭頂的壓力角。想想看,當車拋錨的時候,人們推車時身體傾斜,腦袋幾乎要碰到車了,而且雙手和腦袋是處於同一平面的。如果不能埋著頭,那麼只能把自己往相反的方向推開。如果想要迸發更大的力量,一定是更傾斜的。
站立時推動物體,背部不受支撐,肩胛骨可自由移動,無幹擾,也不像臥推時那樣有長凳撐著。所以,從這個角度來看,斜面臥推訓練也受益無多,對現實的幫助也極為有限。你的肩胛骨穩定器需要匹配你在現實世界中的壓力。
在健身房,你幾乎不會看到有人在做無支撐的、高傾斜的臥推(比如,站著推動啞鈴,健身術語叫「站姿前推」),因為它給胸肌帶來的刺激非常小。它幾乎與臥推無關,甚至,不屬於臥推訓練。
現實世界的胸肌推力訓練
如果你想在現實世界中打造強有力的胸肌推力,用維京推舉或地雷管推舉訓練更好。理想情況下,用這兩者進行循環訓練,單臂和雙臂相互交替,旋轉和非旋轉都照顧到,以此可以起到極大的平衡。
如果你想在現實生活中「孤立」訓練你的胸部,你最好的辦法就是用dips和伏地挺身。這些動作可以讓你的肩膀自然移動,除了訓練胸大肌以外,還能強化肩胛骨穩定。
當然,為了肩膀健康和現實世界的表現,在健身房進行專門的臥推訓練無可厚非。但同時也要意識到,對於那些不是力量舉運動員的人來說,設置臥推重量的標準是有點誤導人的。這裡健身樹洞認為,不一定非要推動自己身體1.25倍的重量,如果你喜歡臥推訓練,更輕的重量當然也有效果。中輕負荷也有增肌效果,這點已經成為健身共識了。
當然,對於那些想要讓胸肌肌肉更發達的人來說,除了臥推,還有更好的選擇,比如夾繩索胸等。但這是另一回事了。
你是否贊同本文的觀點?歡迎留言交流。#百裡挑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