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 | 陳丁睿
雖然萬通集團、天津天海俱樂部和天津市體育局的溝通還在繼續,但過去一天時間,關於贊助合作的利好消息並沒有任何端倪。與此同時,由於談判沒有實質性進展,以及中國足協隨時可能結束等待,天津天海俱樂部的存活前景已經愈發渺茫。
贊助擱淺、準入失敗、告別中超、破產清算,近兩年命途多舛的天津天海俱樂部,大概已經難逃這樣的潦草離散。
一旦天津天海失去2020賽季中超聯賽的參賽資格,能在遞補名單位列第一順位的存在,就是天海上賽季的保級競爭對手——深圳佳兆業。
誠然,在俱樂部和中國足協尚未蓋棺定論時,眼見萬通集團的贊助無法到位,天津天海的部分球員和教練,時隔一個月又展開了自救行動。
5月9日,以副總經理李瑋鋒為代表的多位教練、一隊球員和預備隊球員,以籤名按手印的聯名方式,發布了一份《致中國足球協會及天津市體育局的信》。文中稱:「我們希望接手天海俱樂部……如有機會實現上述願望,我們鄭重承諾——如2020年新俱樂部遇到財政困難,我們自願部分放棄或全部放棄酬金。今年聯賽所需資金我們自籌,我們保證順利完成今年聯賽全部比賽任務。」
放棄薪酬,只為留在中超,天津天海部分將士,已經拿出了最後的底牌。短短一個多月,這已經是天海球員和教練員第二次公開發聲了——4月初,他們就聯名發布了《誓死依法捍衛踢中超的權利》的公開信,義正詞嚴地表到了立場和態度。
只是,不同於彼時籤名球員包括所有的一隊核心球員,這份最新出爐的「請願書」,只出現了三名教練和兩位一隊球員的手印。這樣翻天覆地的變化,足以說明天津天海目前的內外交困。
對此,李瑋鋒如是表示:「自救,這是我們第二次提出自救,所以不是衝動,是深思熟慮的結果,一上午,大部分球員籤名了。到現在,我們仍然希望球隊能用最正常的方式順利留在中超,但是,實在不行的話,我們,做好了準備,自己來!」
但眾所周知,這樣孤注一擲的集體行動,只是形式大於內容的施壓。他們的熱血求生,可以博得公眾的同情和聲援,但在必須按章辦事的職業聯賽,這樣的上書建議並不具有任何操作性。
畢竟,中國足協和中超聯賽審核的主體,是各個職業俱樂部,而不是與其籤下合約的球員。
球員和教練希望接手俱樂部,這樣的情願放眼世界足壇都著實不多。若要提起在同一家俱樂部擔任球員兼投資人的極端例子,非洲傳奇迪迪爾·德羅巴算是開創先河。
2017年4月,在拒絕了巴西豪門科林蒂安的召喚後,德羅巴與美國足球聯盟的菲尼克斯崛起隊籤約。但不同於以往的是,象牙海岸人除了拿到球員合約之外,甚至給俱樂部完成注資、買下部分股權,成為了投資人之一。
就這樣,世界足壇歷史上第一位球員兼投資人的案例,由德羅巴據為己有。
效力於菲尼克斯崛起的兩個賽季,德羅巴出戰26場,收穫了17個進球,唯一遺憾的是,他沒有以一個總冠軍,為自己的職業生涯劃下句號。而在退役之後,德羅巴正致力於幫助俱樂部更上一層樓,希望可以儘早獲得加入美職聯的資格。
李瑋鋒終究不是德羅巴,萬通與天海的剪不斷理還亂,恐怕難有奇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