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讓PC清涼一夏:打造完美主機散熱系統
眼下正是夏季,我們的PC又要忍受酷暑煎熬,如果PC散熱不合理,將出現各種各樣的問題,特別是如今CPU、顯卡等配件的性能越來越強悍,其高負荷情況下帶來的高發熱也不可小視,PC散熱不理想的話,勢必影響應用體驗,如運行速度變慢,甚至出現看視頻卡頓、玩遊戲死機等問題。
為了讓PC順利「過夏」,有必要提前對PC進行散熱布局,而PC散熱的重點則是機箱散熱。因而我們有必要再次重溫如何打造完美PC主機的機箱散熱方案。
資料顯示,PC理想的工作溫度在10°C~35°C區間,太高或太低都會影響電腦配件的壽命,我們這裡主要考慮的是高溫,高溫對PC的危害主要是對半導體電子元器件(CPU、顯卡晶片、主板晶片組等)的危害。根據電子學理論,在穩定的前提下,頻率的提高對於半導體電子元件壽命不會有影響,但是頻率變高后,由於電子元器件(如CPU、內存等)的表面積都非常小,產生的熱量都聚集在這小小的地方,假如散熱措施不理想,將會產生極高的溫度,從而引發"電子遷移"現象,而且如今PC主頻越來越高,再加上一些PC用戶為了獲取更多的性能而加電壓超頻,如此一來,產生的熱量就更多了,隨之溫度就急速提升。
高發熱量所導致的"電子遷移"現象會損壞半導體電子元器件。為了防止"電子遷移"現象的發生,我們應該把CPU的表面溫度控制在攝氏50°C以下,這樣CPU的內部溫度就可以維持在80°C以下,"電子遷移"現象就不會發生。"電子遷移"現象並非立刻就損壞晶片,它對晶片的損壞是一個緩慢的過程,或多或少會降低CPU的壽命。此外,高溫還將直接影響PC性能,因此夏季帶來之際,無論從散熱還是性能方面考慮,對PC進行散熱改造勢在必行。
首先要明確一點,機箱內部的部件溫度不可能低於所使用的空氣溫度,機箱中的熱空氣排出到房間中,而冷空氣也是從房間中進入到機箱。在一個房間中,靠近地板的空氣溫度往往低於靠近屋頂的溫度。因為空氣的密度隨著溫度的上升而下降。機箱中的空氣也是基於同樣的原理分布。當空氣通過機箱的時候,它帶走了機箱內部部件的熱量。這個過程使得空氣的密度降低,因此它會升到機箱的頂部。當空氣流出機箱時,它的溫度會比進入的時候上升了(如圖1)。其實這就是我們平常所說的風道,風道是由機箱內的風扇轉動強制形成的,因此機箱內風扇的數目和風扇的位置都會影響風道的強弱和軌跡。
在分析風道原理後,我們再看看目前大部分ATX機箱採用的原始風道形式,圖2是典型的8釐米電源風扇形成的風道圖。採用這種方式散熱的話,冷空氣從機箱前面板的下方進入機箱,從電源後面抽出。冷空氣進入機箱後,實際上並沒有流過硬碟、CPU、顯卡與光碟機這些產熱大戶。首先顯卡、硬碟產生的熱空氣,通過主風道邊緣的旋渦進入主風道排出機箱;其次硬碟產生的熱空氣上升,積聚在機箱上方,通過輔助風道排出機箱。但是採用該布局散熱的話,熱空氣不能及時地排出,而且機箱存在一些散熱死角如顯卡、PCI卡等地方。
有的電源採用了12釐米風扇,風扇位置翻轉了90度,導致了風道發生了變化。主風道經過了CPU,因此改善了CPU的散熱,但硬碟、光碟機仍然得不到理想的散熱。因此,為了彌補以上缺陷,我們必須自己為機箱增加風扇,增加少量的機箱風扇,是可以改善散熱的,但機箱風扇增加過多,會形成較多的強制風道,風道力量相互可能會抵消部分,反而影響了散熱效果,特別是機箱側面開孔過多。如圖3所示,在增加一個機箱風扇後,可以形成輔助風道,氣流可以流過CPU和顯卡附近,對這兩個配件進行散熱。
但不管以上無論改變,硬碟總是無法得到合理散熱,那麼如何改善硬碟的散熱呢?其實我們可採用比較簡單的方法,比如把軟碟機的塑料檔板卸下來,形成一個通風口(如圖3),這樣就能把硬碟的散熱解決好,這樣的散熱效果非常明顯。
此外光碟機部分的散熱比較麻煩一點,如果條件允許,建議將機想頂部開一個口安裝一個風扇,當然該方法比較復一些,因此你購買機箱的時候可考慮該類散熱的機箱。除了風道的設計外,風量的大小,也影響散熱。採用風量大的電源風扇或同時安裝兩個風扇(如圖4)。
為了組建一個合理的風道,我們建議儘量採用12釐米風扇的電源,機箱風扇和電源風扇的風量儘量大,風量最好達到20CFM以上。當然也不要安裝過多的機箱風扇,不必要的機箱開孔要儘可能封住,同時機箱內的理線要整齊(如圖5),儘量不要阻擋風道。
風冷散熱再理想,它也無法達到「0點」溫度,而為了讓PC工作在最理想狀態下,很多玩家動輒選擇水冷散熱系統。但很多用戶對水冷系統並不了解,水冷散熱系統在DIY改造、裝載的過程中,大多數PC用戶也是一頭霧水,因而有必要簡單講解水冷系統安裝方法。
以筆者的TtWater3.0Performer水冷系統為例,它所有部件包括:1個12cm風扇、加厚冷排、水泵和馬達頭集成的水冷頭、全平臺扣具等配件(如圖6),安裝方法並不難,首先找到AMDAM3接口的長條形底部扣具,扣具底板還配置了兩張雙面減震膠,進一步減緩DIY配件運行過程中所可能產生的共振。
安裝時,使用相應口徑的螺絲和螺母進行安裝(如圖7),扣具上有一些小齒扣,它是對應水冷頭上的小凹槽,對著水冷頭一一對應扣住,然後再將對應底部扣具的螺絲孔擰緊,CPU水冷頭安裝到主板上就可以了。
安裝完畢後插上供電接線,讓水冷頭隨著電源啟動而工作。接下來準備安裝冷排部分。對於冷排方面,一般都是採用風扇直吹冷排,不過也可以根據喜好或者實際裝機情況選擇風扇向外抽風的方式,或者機箱在中間位置的「夾心」安裝方式。裝載冷排進行固定的過程也非常簡單,用戶只需要規劃好水冷管的方向,但值得注意,千萬不要與其他的線材和配件、元件形成纏繞(如圖8)。
其實從扣具的組合到水冷頭的固定,再到散熱風扇、冷排的安裝,整個水冷系統的安裝難度並不算高,通常安裝說明書安裝就能順利完成。
科技觀潮(搜狐科技大咖作者,微信nxping):說說科技、數碼、網際網路、5G、AI、車聯網等相關內容!
來源:搜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