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蔚藍的大海上編織《好花紅》的藝術夢想 ---對話貴州籍布依族歌唱家、海軍政治部文工團獨唱演員曾小燕

2021-02-08 天下貴州人

新版《好花紅》獨家推送:

《貴州民族報》2017年8月16日A4版

2017年8月16日,在貴州省黔西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舉行的2017國際山地旅遊暨戶外運動大會開幕式文藝演出中,一位青春靚麗的軍旅歌唱家特別引人注目,由她改編的新版布依族民歌《好花紅》第一次在貴州「首唱」,這首歌曲在傳承傳統民歌的基礎上,加入了許多國際時尚元素,讓人耳目一新。她就是從貴州大山走向蔚藍海洋的布依族軍旅歌唱家、海政文工團的獨唱演員——曾小燕。

劉學文: 今天,由你改編的新版《好花紅》在2017國際山地旅遊暨戶外大會開幕式上第一次全新亮相,你作為一個布依歌唱家再次對這首歌曲進行全新演繹。新修改的《好花紅》版本與傳統民歌有什麼不同?這次改編將為觀眾呈現出一個什麼樣的不同視聽感受?    

       曾小燕:《好花紅》這首歌發源於貴州惠水縣好花紅鄉輝油寨,是由當地布依族群眾集體創作的歌曲,一直在布依山寨世代流傳,久唱不衰,從而成為布依民歌的經典之作。這首歌曲也有不同歌唱家的演繹和翻唱,每位老師都唱出了自己的特色和風格。而我作為一名貴州地地道道的布依族歌手,能夠重新演繹這首民歌一直是我的一個夢想,也是我莫大的榮幸。我也希望以我自己獨特的風格,通過我的歌聲,能夠給大家呈現出全新的感受。

        隨著時代的發展,音樂的多元化,使得傳統民族音樂有了更多的可能性。因此,民族經典音樂也需要不斷地傳承和創新。此次的改編策劃準備了兩年多時間,作品加入了更多時尚元素,使之更具時代感和國際化,易於流行和傳唱,我一直認為只有大眾都能傳唱的作品才能走向世界。

劉學文:《好花紅》已經成為布依文化的重要標誌。你演唱的《好花紅》讓大家都記住有一位布依族歌唱家叫曾小燕,許多觀眾都被你深情的演唱所感動。作為一名布依族歌手,你為什麼對《好花紅》這首歌曲情有獨鍾?

       曾小燕:作為布依族的女兒我的血液裡流淌著對這首歌曲深深的熱愛。這首歌曲承載著我們布依兒女共同的夢想和追求。自從走上藝術之路,進入海政歌舞團開始,我就一直懷揣著一個夢想,就是將家鄉的這首民歌《好花紅》帶到更廣闊的地方,讓更多的人聽到。當我穿上一身豔麗的布依族服裝走上舞臺時,身上就有了一種民族的責任感和使命感。我憑藉《好花紅》和《布依女》這兩首貴州民歌參加了「全國聽眾喜愛的歌手」評選並獲殊榮。從那時起,我就深深的感受到,貴州民歌是我的藝術源泉,無論走到哪裡,故鄉都是我的堅強的後盾,而我也將儘自己的綿薄之力為布依而歌,為貴州而歌。

劉學文:從貴州大山走向大海,來到海政文工團,對你的歌唱生涯有哪些新的體驗?你覺得大山與大海之間,有什麼相同之處?

        曾小燕:因為一個偶然的機緣,讓我從大山走向大海。而來到海政文工團,也為我的生活打開了一個全新的世界。參加海軍,圓了自己的一個女兵夢,畢竟我是來自大山的孩子,對於大海是非常嚮往的。人們都說大海像母親,我覺得大海更像父親,充滿威嚴而又包容和慈愛。

        我覺得山和海都有著同樣的精神氣質,它們都非常的雄偉,非常的壯闊,有著同樣深沉的美。這也是我們家鄉的山水賦予我的一種情懷,讓我對美好的一種感受,對幸福的一種感覺,對人生的一種體驗。有時候我會去想,山那邊是什麼,山外面的世界是什麼?所以對大海就更加的嚮往。在我看來,無論是大山還是大海,人類在它們面前都顯得十分渺小,我就是被它們的這種雄偉壯闊深深吸引。

        曾小燕:記得第一次出海,當我惶惶然登上去南沙的補給船,那時感覺大海是那麼的陌生和冰涼,當我小心翼翼的生怕驚擾了它,它也自顧自的好像沒有看到我一樣。等到了第二次出海,大海似乎又要考驗我的忠誠,見識一下他的威嚴和驕傲,在九級大風的助瀾下掀起萬丈波濤,差點攔住了我們去往西沙的路。經過了無數次的洗禮,終於迎來了它最寬廣美麗的蔚藍。等到第三次長航時,大海已經是我的朋友,好像聽得見它的呼吸,它也聽得見我的歌唱。

        我們每到一個礁盤,演員和上島的戰士都要先乘坐補給船。由於礁盤附近的水較淺,大船過不去,必須換乘快艇。每次換船的時候,演員們都要先登上快艇,再由大船上的水兵用兩條粗大的鐵鏈將快艇從補給船上向下垂放到水面上,然後再開動快艇把演員們送到礁盤上去演出。由於洶湧海浪的作用,快艇在下降過程中會產生劇烈晃動,一不小心就可能出現意想不到的事故。對於像我這樣初來乍到的小女兵來說,這無異於一場驚心動魄的生死考驗。其實,上島演出是很艱苦的,在那些每去一處都離不開船的海島上,對於來自貴州大山的我來說,暈船是最大的挑戰。每次暈船之後,我就強迫自己多吃一點東西,以保持足夠的體力和精力。

        每逢佳節倍思親,記得一次去基層海島演出,就是在中秋節。第一次在海島上過中秋,對於遠在北京的爸爸媽媽,更為想念,然而看到身邊的守島戰士時,我心中感觸更深。水兵們在如此艱苦的環境裡都能無私奉獻,我們吃的那點苦又算得了什麼?

劉學文:從你講述的這些難忘經歷中,可以想見,你對大海、對戰友的深厚情誼。而這些常年駐紮在海島上的水兵們,是否也會帶給你特別的感動?

       曾小燕:常年駐紮在海島之上的水兵們,他們質樸無華,常常以苦作樂,沒有一句豪言壯語,在遠離家鄉的島嶼上默默地奉獻,這些在我的心裡,留下了深刻的烙印。我每天都被水兵們的淳樸善良感動著,雖然有時候時間安排很緊張,但我還是每天都抽出時間來記下自己的所思所想,記錄這些真實而有意義的時刻,以激勵自己走好每一步人生之路。

        所以每次來到海島哨卡,每次為水兵們演唱,我都格外地高興。只要水兵們還想聽,我就會一首接一首地為水兵們唱下去。每次下部隊演出都是一次心靈的洗禮,每天都會被戰友們感動著,他們會把最好吃的東西留給你,會把漂亮的貝殼送給你,會把海島上種的小花編成花環送給你.每分每秒我都在感動著。他們用實際行動教會我怎樣做一名合格的軍人。和他們在一起,你會覺得生活永遠充滿著希望和快樂。

劉學文:在雲貴高原聽到這首布依族民歌《好花紅》並不稀奇,但是在南國海疆的軍艦上,能夠聽到《好花紅》就是一件奇妙的事情。為什麼你要在海上在部隊裡給戰士們唱《好花紅》?

       曾小燕:很多時候我會穿著我們布依族的民族服裝,來到軍艦上,站在夾板上唱《好花紅》,因為戰士們大多來自沿海地區,對於我們布依族的音樂完全沒有接觸過,每當我唱起這首來自大山深處的少數民族歌曲時,戰士們都非常喜歡。因為我長期到基層哨所、到邊防小島去慰問演出,所以我覺得能夠在大海上唱響家鄉的歌謠,是件無比自豪與榮耀的事情,特別是戰士們的掌聲更是對我的激勵,讓我更加有信心把家鄉歌曲唱給更多的人聽。通過長期的歌唱,現在在海軍的艦隊裡,官兵們都知道貴州有一首叫作《好花紅》的布依族民歌,還有我這樣一位來自貴州的少數民族歌手。

劉學文:「海浪悠悠蕩起我的夢想,月亮已圓當兵的夢。遠處漁火把星星點亮,我在想,大海有我更漂亮.」這是《一個女兵的夢》裡面的歌詞,優美的旋律、動人的歌詞讓人對這首歌印象深刻,你為什麼會喜歡這首歌曲?

        曾小燕:我常常在演唱這首歌時被它的歌詞感動,我想這也是所有軍人才能夠體會的感動。其實,這首美麗的歌來自於一個戰士的話。有一年我們去西沙慰問戰友們,當時遇到了非常大的風浪,就阻擋了我們的路。但是島上的戰友們知道我們要去,好多天就激動的在那裡準備迎接我們。到那裡以後,因為風浪過後,天空與海連成一體,非常藍非常美,我們就在那裡讚嘆「太美了」。然後戰士們說「你們比大海還要漂亮」,因為見到我們就像見到親人一樣,很高興很激動。我們的一位作詞老師聽了這句話很感動,於是就在那樣的場景之下寫出了「一個女兵漂亮了一片海洋」。《一個女兵的夢》也就是我的一個夢,我希望自己能夠漂亮一片海洋,我希望我給他們帶去的歌聲,帶去的問候,能讓他們感受到溫暖。

       曾小燕:每年我都會和文工團的同志們一起完成一百場的下部隊演出任務。到部隊以來我走遍了海軍所有的艦隊和基地,五次隨艦赴西沙和南沙慰問守衛在祖國最南端的戰友,在西沙各島和南沙的「七礁八點」都留下了我的歌聲。我參加慶祝新中國成立六十周年的「萬裏海疆行」活動,乘坐戰艦從祖國海岸線的最北邊大連旅順港出發,航行兩千多公裡,一直到最南邊的福建三都澳,歷時一個月,為海岸線上的每一個艦隊、觀通站和哨所慰問演出。參加慶祝新中國成立六十周年 「海上軍事演習」等重大軍事行動參加全軍第七、八、九屆全軍文藝匯演,都取得了優秀的成績。我們經常赴邊疆慰問條件極其艱苦的邊境戰士,兩次到達世界最高的新疆「紅旗拉普」哨所慰問演出,兩次赴西藏中印邊境線慰問演出,在內蒙古和林哨所,冒著大雪爬到大山最深處為只有兩名戰士的哨所帶去我們的歌聲,登上紅旗拉普哨所為戰友們歌唱,為守衛在西藏中印邊境線上的戰友送去歌聲.我們熱愛部隊,把戰友們當作兄弟,為了能為戰友們歌唱,克服暈船,克服高原反應為他們送去最真摯的問候,每一次為戰友們歌唱,都是我最幸福的時刻。

劉學文:許多讀者都很想知道,你是如何走上藝術之路的?

       曾小燕:我出生在自古就有「歌舞之鄉」美稱的貴州。貴州是一個多民族的省份,居住在這裡的布依族、苗族、侗族、彝族、土家族等都能歌善舞。在我的家鄉,人們只要會說話就會唱歌。小時候,我不愛說話但是非常愛唱歌。最喜歡做的事就是把父母、鄰居和小夥伴們邀請到家裡排排坐,然後自己站在床上自演自唱,從報幕、朗讀、舞蹈到歌唱,那就是我最早的舞臺。我覺得自己的藝術細胞源於父母的遺傳,我的父母非常善良、純粹,他們熱愛音樂,尤其母親是布依族,更是能歌善舞。他們不僅給予我生命,還給我創造一個良好的氛圍,讓我去感知世界,感知幸福,我的童年充滿了快樂和幸福。我每次去參加歌唱比賽總能拿獎,大家還給我起了個「小百靈」的名字。我的父母也很開明,他們很支持我走藝術道路,所以才有了後來到中國音樂學院就讀機會。

劉學文:你到解放軍藝術學院攻讀碩士研究生,從貴州大山走向廣袤的大海,從布依族歌手到軍旅歌唱家,從國內演出到走上國際舞臺.你的每一次成長,每一次超越和突破自己,都讓年輕人驚訝和敬佩。在你看來,這些人生經歷,你最大的收穫是什麼?

       曾小燕:參加碩士研究生的全國統考,我們的考試科目很多,除了進行專業考試外,還有曲式、和聲、音樂史等技術課,英語和政治還要參加全國統考,當時工作任務繁重,又一點不能耽誤,只能用業餘時間學習,非常的辛苦。但我作為一名軍人,不怕吃苦,習慣面對困難,並有效的克服困難,所以考試很順利。重新回到校園,又再一次和同學們一起參加軍訓,每天排隊上課,去飯堂打飯,為了避免遲到,每天從學員樓飛奔而下的日子充實而愉快。閒時也時常想想自己走過的路,經過的事,總覺得自己是一個非常幸運的人。從相隔幾千公裡的貴州高原來到北京,能夠接受國內最好的音樂教育,然後留在國內一流的海政文工團,這些年能夠到國內國外演出,能夠在大海上為戰友們歌唱,和大家分享美好的音樂,感到很幸福。我能穿著自己的民族盛裝,唱著大山的歌謠來和大海相聚,能夠非常順利的走到今天我的父母和我的家鄉、我的部隊以及身邊的老師、家人、朋友和同事們給予了我非常多的關愛,沒有他們也沒有我的今天,所以我非常非常的懂得感恩,感恩我生命中每一個給予我幫助的人。

劉學文:作為一名新時期的文藝工作者,全國青聯委員,多年來你積極參與國家大型演出活動與公益演出活動,從不計個人報酬,真誠服務社會,以自己的實際行動踐行著一個文藝工作者德藝雙馨的理想追求。在你看來,一個文藝工作者有著怎樣的社會責任?

       曾小燕:文藝是時代前進的號角,最能代表一個時代的風貌,最能引領一個時代的風氣。良好的文藝風尚是衡量社會風氣的重要精神標尺。而文藝工作者常常被譽為「人類靈魂的工程師」,是精神文化產品的創造者。就我個人而言,我始終牢記自己是一名軍人,時刻以軍人的身份嚴格要求自己,我希望把更多正能量的歌曲,唱給我的戰友、我的父老鄉親。

劉學文:在北京這麼多年,無論是「天下貴州人」活動,還是北京貴州商會的活動,只要是與貴州有關的活動,你都積極參與,不計任何報酬。故鄉在你心中,是一種什麼樣的感情?能否講講你的「家鄉情」?

       曾小燕:我來自貴州大山,貴州永遠是我的生命之根。只要家鄉需要,我就會用一顆真誠的心去積極參與。我特別希望能夠為「天下貴州人」活動做一些非常具體而實在的工作,希望能為「天下貴州人」活動創作一首雅俗共賞的作品,為海內外的貴州人所傳唱。我也希望能藉助「天下貴州人」的舞臺把布依民歌《好花紅》唱遍世界的每一個角落。我始終告訴自己,無論走得多遠,自己永遠是個貴州人。支持家鄉的文化活動,這不僅是作為在外發展的貴州籍歌手的責任,更是一種義務。

劉學文:你是目前國內唯一活躍在中國民歌舞臺的布依族歌唱家。傳承和傳播布依文化,你有什麼好的思路?

       曾小燕:因為布依族是生活在水邊的民族,所以音樂旋律通常較為舒緩、優美平和易於上口,像那山間的小溪淙淙流淌,娓娓道來。在軍藝讀研究生這幾年,我利用假期回到貴州,挖掘出10多首地地道道的布依族民歌,其中包括八音坐唱等布依古歌,我希望把這些歌曲整理出來。然後想辦法用一種好的方式和載體進行宣傳推廣,讓更多的人了解和喜愛布依音樂。像《好花紅》、《布依女》等都是我們布依族的民歌,我也希望通過自己的努力,用自己的歌聲,去描繪布依山寨的美麗風景,去描繪布依人民的幸福生活。

劉學文:你通過自己的努力,成為軍旅歌唱家中的代表人物之一,曾榮獲第九屆全國少數民族聲樂大賽「孔雀獎」,中國音樂「金鐘獎」,廣電總局「全國聽眾喜愛的歌手」十佳歌手「金號獎」,「廣播文藝獎」,全軍首屆聲樂大賽優秀演員獎,「第九屆全軍文藝匯演」二等獎,中央電視臺第九屆全國青年歌手電視大獎賽團體二等獎銀獎等等,還參加了慶祝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六十周年大型音樂舞蹈史詩「復興之路」的演出,參加了北京奧運會閉幕式的演出,多次隨共青團中央組織的「中國青年代表團」赴德國、日本、韓國和越南訪問演出,為增進各國青年的友誼做出了貢獻。多次參加中央電視臺春節聯歡晚會,以及中央電視臺各大型欄目的演出,由中國唱片總公司出版發行個人專輯《好花紅》和《一個女兵的夢》,拍攝個人音樂電視作品《快樂中國》和《一個女兵的夢》《好花紅》,《桂花開放貴人來》,獲得業界與市場的一致好評,《中華英才》、《中華兒女》、《文藝報》、《解放軍畫報》、《解放軍日報》、《人民海軍報》《北京文藝》、《西南畫報》、《北京日報》、《貴州日報》等多家權威媒體對你做過人物專訪,可謂是碩果纍纍。在藝術之路上,你有哪些人生感悟?

       曾小燕:我要感謝我經歷的一切。在生活中不斷成長,不斷收穫,也正是生活教會了我很多,也給予了很多。最大的感觸就是:用心付出就會有回報,真誠真心很重要。當我在大海上看到生活枯燥的戰友們以苦為樂,平靜地面對生活,當在各地下基層演出,看到鄉場上父老鄉親們那一張張樸實的臉,都讓我非常的感動,所以只要去到海軍邊防為戰友們歌唱,去到各地基層為群眾演唱,每次演唱我都會能以最好的精神面貌展現自己,我的心裡都會泛起溫暖的感覺。在今後的軍旅歲月裡,我願意從點滴做起,懷抱著滿腔的熱情和一顆感恩的心,去為士兵服務,為家鄉服務,為社會服務,給大家帶去無限的快樂。

相關焦點

  • 布依族民歌《好花紅》的來龍去脈
    在上音博士劉博的帶領下,一行人驅車前往貴州惠水縣。  原名毛家苑鄉    好花紅鄉,是黔南布依族民族文化品牌「好花紅」民歌的發源地,也是惠水著名的「文化之鄉」、「山歌之鄉」和「金錢桔之鄉」,距離貴陽60多公裡。
  • 著名歌唱家宋祖英,10幅書法作品欣賞,網友:字美人美書法更美
    宋祖英宋祖英書者介紹:宋祖英(1966年8月13日—),出生於湖南,中國女高音歌唱家,國家一級演員,享受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1991年被調入海政文工團任獨唱演員,2005年7月,擔任中國人民解放軍海軍政治部文工團副團長,2013年8月9日升任為海政文工團團長。 1990年,宋祖英憑藉歌曲《小背簍》在央視春晚中初展頭角,之後連續24年登上央視春晚的舞臺,逐漸被廣大觀眾所熟知。
  • 姜昆周煒卞留念等「藝術大咖」對話浙大學子
    浙大學生與大咖合影留念杭州網訊 3月27日晚,中國文聯文藝志願服務小分隊走進浙江大學紫金港校區,與青年學子開展藝術對話、送上藝術講座和培訓。參加活動的藝術家有:中國曲藝家協會主席、中國文藝志願者協會主席、相聲表演藝術家、國家一級演員姜昆,國家一級指揮、中國武警文工團原團長鄭健,國家一級作曲家、演奏家、中國文藝志願者協會理事卞留念,中國舞蹈家協會副主席、中國文藝志願者協會理事黃豆豆,火箭軍政治工作部文工團團長、相聲表演藝術家、國家一級演員周煒,海政文工團青年歌唱家、國家一級演員、中國文藝志願者協會理事呂薇,青年歌手、中國文藝志願者協會會員平安
  • 男高音歌唱家馬關輝脫貧攻堅歌曲集《你的愛》分享會在葉辛好花紅...
    12月12日,由貴州省音樂家協會、貴州師範學院、天下貴州人俱樂部主辦,惠水縣文聯、葉辛好花紅書院承辦的男高音歌唱家馬關輝脫貧攻堅歌曲集《你的愛》分享會在葉辛好花紅書院舉行。
  • 鬱鈞劍打造的200位歌唱家成都惠民音樂會明晚唱響 節目單獨家曝光
    此次中國優秀民族聲男高音惠民音樂會將有200多位來自全國的歌唱家,為成都市民獻歌。去年9月,已經從中國文聯演藝中心主任以及百花迎春中國文聯春節大聯歡總導演位置上退下來的鬱鈞劍,從北京來到成都全身心地投入四川的音樂文化事業。他首先擔任了成都大學的中國-東協藝術學院院長,悉心為四川培養藝術人才。據鬱鈞劍介紹,參加音樂會演出的嘉賓共有200多位歌唱家演出,在成都規模空前。
  • 馬關輝脫貧攻堅專輯《你的愛》分享會在黔南惠水葉辛好花紅書院舉行
    男高音歌唱家馬關輝放歌漣江12月12日,由貴州省音樂家協會、貴州師範學院、天下貴州人俱樂部主辦,惠水縣文聯、葉辛好花紅書院承辦的男高音歌唱家馬關輝脫貧攻堅歌曲專輯分享會在惠水葉辛好花紅書院舉行,我省知名音樂人黃承志、凌飛、丁傑等與馬關輝分享新專輯的喜悅
  • 李菲菲(青年歌唱家)簡介
    李菲菲青年歌唱家,中華全國總工會文工團女高音獨唱演員,師從著名歌劇表演藝術家王昆老師。李菲菲的音色甜美,音域寬廣,聲線純淨,極具藝術表現力和情感張力,王昆老師評價她的演唱「讓人如飲甘怡」。曾受邀參加過多次國家級、央視及地方衛視的大型晚會與活動,並多次與國內知名歌唱家合作,深受廣大觀眾的喜愛。
  • 為愛而唱 彝族歌唱演員陶建阿成16日在昆舉辦新春公益演唱會
    陶建阿成是中央民族歌舞團青年彝族歌唱演員,是解放軍藝術學院碩士研究生,師叢於著名歌唱家、解放軍藝術學院萬山紅教授,同時還是雲南省軍區軍樂團特聘演員,共青團雲南省委省青聯志願者藝術團特聘青年歌唱家。作為近年成長起來的青年男高音歌唱新星,陶建阿成熱愛我國少數民族音樂,並擅長各種民歌演唱,得到了業界專家的肯定和好評。
  • 黔南的布依族姑娘在北京「戀愛」了!
    「好花紅……好花紅……好花生在刺藜蓬……」婉約的黔南布依族民歌悠揚在北京中國評劇大劇院內,精彩地迴響在觀眾的心中,贏得陣陣掌聲。全劇以布依族古老的文化為背景,以布依情歌對唱等歌舞藝術為載體。中國少數民族戲劇學會副會長、中國藝術所研究院研究員李悅認為,這臺戲很不錯,故事悽美,表現善良、忠誠、勇敢、執著的性格與精神。
  • 原創歌劇《拉貝日記》演員陣容揭秘
    男高音歌唱家,上海歌劇院獨唱演員,CCTV中國新十大男高音歌唱家之一。以專業第一名的成績畢業於上海音樂學院聲樂系,曾在英國皇家歌劇院青年藝術家培訓計劃學習,先後師從於陳星教授、周小燕教授、著名男高音歌唱家魏松先生。2013年,獲得第十五屆CCTV全國青年歌手電視大獎賽美聲組第二名。2010年5月,獲得義大利理察·贊道納伊國際青年歌唱家大賽第一名。
  • 貴州少數民族---布依族
    建國後,黨和政府從人力、物力、財力等方面大力幫助布依族人民發展醫療衛生事業,在布依族地區初步形成了醫療保健網,有效地保障了人民的身體健康。文化藝術   千百年來,布依族人民在長期的生產和生活中,創造了豐富多彩的文化藝術,成為中華民族文化藝術寶庫中的珍貴遺產。民間流傳的口頭文學,有民歌、故事、神話、寓言、諺語、歇後語和謎語等。
  • 黔籍高音歌唱家馬關輝脫貧攻堅歌曲集分享會舉行
    「公路修到小村莊,易地搬遷展希望,吃穿不愁有住房,產業興旺人健康……」12月12日,由貴州省音樂家協會、貴州師範學院、天下貴州人俱樂部主辦的男高音歌唱家馬關輝脫貧攻堅歌曲集《你的愛》分享會在葉辛好花紅書院舉行。
  • 讓我們共睹這藝術盛宴
    本次春晚將涵蓋歌曲、舞蹈、相聲、說唱、雜技、戲曲等多個藝術門類,將給觀眾獻上一場真正的藝術盛宴。親情中華走進白銀」慰問演出暨白銀市春節文藝晚會節目單一、開場歌舞:《鼓舞金鼠年》表演者:範業琦 吳福生 李令銀 陳露 王瑩瑩等(牛丫丫舞蹈工作室 青雲舞蹈學校)二、女聲獨唱
  • 走曉月:為新時代高唱讚歌的國家一級演員青年歌唱家
    中國雷鋒戰友藝術團優秀青年歌唱家。國家一級演員。畢業於瀋陽音樂學院,東京學藝大學碩士研究生畢業。榮獲中央電視臺青歌賽民族唱法優秀歌手獎。曾多次獲得省市歌手大賽冠軍。2017年9月榮獲大愛無疆全球共享一帶一路愛心行愛心藝術家貢獻獎;曾與趙忠祥、毛寧、楊玉瑩同臺演出獻藝,多次參加東南亞國家巡迴演出; 2018年中國演藝界春晚發布會榮獲優秀歌手獎、傑出貢獻獎; 2018年1月5日中國樂壇春晚聯歡晚會榮獲最佳形象大使、最佳優秀歌手獎; 2018年1月13日第二屆雷鋒春晚(全國政協禮堂錄製中央電視臺教育頻道播出); 2018年2月6日受邀呼和浩特電視臺星光夢想秀節目榮獲亞軍
  • 彝族歌唱演員陶建阿成新春獨唱音樂會在京舉行
    1月22日,《家在彩雲南·山裡的火塘》2016陶建阿成北京新春獨唱音樂會在中央民族歌舞團民族劇院舉行。    《月亮升起來》《馬幫情歌》《山裡的火塘》《醉在女兒國》《甲板上的馬頭琴》《讓我聽懂你的語言》《感謝你》……到時候觀眾將聆聽到十幾首各民族各種風格的歌曲被中央民族歌舞團青年彝族歌唱演員陶建阿成以高亢宏亮的嗓音和極具本土民族氣息的優美樂音來演繹,同時本場音樂會還邀請到國內知名青年歌手楊倩琳、蘇都阿洛、陳思、周麗珍等傾情演唱《花腰女》《趕圩歸來阿哩哩》《啊,我的虎子哥》《一家親》等風格不同的曲目
  • 惠水縣布依族民歌「好花紅」調歌王爭霸賽報名中
    近日,記者從惠水縣民族山歌協會獲悉,主題為「好花正紅·暢遊端午」的惠水縣2020年布依族民歌「好花紅」調歌王爭霸賽活動從6月12日開始報名,報名時間持續到6月22日。比賽將於6月24日至6月25日(農曆五月初四、初五)在惠水縣好花紅廣場(漣江國際酒店旁)舉行。
  • 中國鐵路文工團慰問演出活動在欒川縣新南村火熱開演
    中國鐵路文工團慰問演出活動在欒川縣新南村火熱開演 2020-10-12 17:37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著名男低音歌唱家楊比德先生 美國線上追思會隆重舉行
    【美國新聞速遞】 劉茁 洛杉磯報導: 11月3日,中國著名男低音歌唱家、聲樂教育家楊比德教授逝世於海軍總醫院,享年93歲。消息傳來,海外藝術界人士深感悲痛。
  • 貴州的特色之一,少數民族的風情——布依族
    貴州的少數民族風情之一的——布依族說起貴州,就想起我們貴州的風情文化,少數民族聚集地,多種民族風情,特色風情文化,這些都是我大貴州的特色風情名片,今天我來和大家說說少數民族風情之一的——布依族布依族的族稱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