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類什麼時候可以實現穿越?

2020-12-26 科學聲音

要把這個問題給講清楚,最最重要的事情莫過於把時間到底是什麼給講清楚。

時間到底是什麼

大概自人類文明誕生以來,對於時間到底是什麼的問題的討論就從來沒有停歇過。古代的智者有過很多精彩的論述,比如,

孔老夫子站在泗水邊,望著奔流的大河,留下一句著名的話:"逝者如斯夫,不舍晝夜"。他的意思是說,時間就像連綿不斷的河水,晝夜不停地在流動著。與孔老夫子類似,英國的大物理學家牛頓也把時間比作河流,永不停歇地流逝。時間的流動似乎是獨立於人的感受之外的存在。對每個人來講,流逝的速度都是一樣的。我們只能在時間的這條大河裡隨波逐流。我們是沒有辦法改變這條河流的流速的。牛頓的時間觀念被後人稱作「絕對時空觀」,在這種觀念之下,時間旅行當然是絕對不可能的。

但是德國的數學家和哲學家萊布尼茨不認同牛頓的思想。他認為,時間不過是一系列事件的順序排列罷了。假如沒有任何事件發生,時間也就是沒有任何意義的。他們誰對誰錯呢,一時間眾說紛紜。但是,僅僅從哲學思辨的角度去討論,基本上也只能泛泛地空談,對於解決實際問題來說,似乎也沒有太多的幫助。

當時間走到了二十世紀初,在瑞士伯爾尼專利局,有一個不起眼的三級專利員也開始思考起了時間的問題。他就是愛因斯坦,正是他徹底顛覆了人們的時間觀念。愛因斯坦的核心理念是,去糾結時間的定義到底是什麼沒有意義,人類的語言是無法準確描述時間這樣的事物。研究時間的正確姿勢應該是換個思路,我們只關心怎麼測量時間,而不去糾結於時間到底是什麼。

至於時間到底是什麼,根本就不是人類的語言所能夠描述清楚的,但我們可以把時間測量的方法定義出來,那麼測量出來的值就是時間的數學意義,就能夠指導我們對世界作出預言。

把這個概念理清楚了後,很多事情一下子就變得豁然開朗了。

那麼到底怎麼測量時間呢?

愛因斯坦認為,任何有精確周期性運動的東西都可以用來測量時間,只是測量精度的不同而已。例如,

用心跳就可以測量時間,我們完全可以創造一個時間單位叫「跳」,然後我們就可以說火車從 A 地運行到 B 地需要多少跳。只不過這種測量方式就會顯得很粗糙,因為每個人心跳並不是都同步的,有些人快有些人慢,而且就是同一個人的心跳也時快時慢,所以,用心跳來作為時間單位就太粗糙了,不合適。我們也可以用太陽的東升西落來測量時間,這就精確得多了,那麼一次東升西落的時間單位就可以記作一天;我們也可以用鐘擺的來回擺動來測量時間,擺動了多少個周期,就是多少個時間單位。總之,一樣事物的周期性運動越是穩定、精確、快速,用它來測量時間,得到的數值精度就越高。

光速不變

接下去,愛因斯坦就根據前人做出的很多物理實驗的結果,做出了一個開天闢地的大膽假設,這個假設現在很多人都能郎朗上口,對的,就是光速不變,準確地說就是真空中的光速永恆不變,而且還有一個定語,無論你用什麼方式去測量,也無論你用於測量光速的物體自己本身處在怎樣的運動狀態,在排除了測量物本身的誤差後,得到的數值總是不變的。只要採用的測量方式不變,真空中光速的數值就不會變。

說實話,絕大多數人在第一次聽到我上面這段很是繞口的話之後,並沒有什麼感覺,甚至根本就沒有領會為什麼我們說這是一個非常大膽,甚至是離經叛道的假設。不舉具體的例子是很難把深奧的科學道理講淺顯的。

舉個例子

我要藉助一個具體例子給你再講一遍愛因斯坦的大膽假設。現在,我們手裡有兩個鐘擺,它們倆是嚴格同步擺動的,我現在把這兩個鐘擺

一個放在地面上,一個放到一艘宇宙飛船上,宇宙飛船的飛行速度接近光速,在飛行的時候,飛船開了大燈,一束光從宇宙飛船的頭上照射出去了。愛因斯坦的假設是,不論是用地面上的鐘擺來測量這束光的速度還是用飛船上的鐘擺來測量光的速度,都應該是一樣的。速度的計算公式是,距離除以擺動的次數。

你可能會說,速度不是距離除以時間嗎?別忘了我們不知道時間是什麼,我只是用來回擺了多少次來代表時間。擺動的次數多,我們就認為時間長,擺動的次數少,我們就認為時間少,我們只關心怎麼測量時間,不關心時間到底是什麼。

於是,站在地面上的你就會發現,那束光離地面上的鐘擺的距離增量,總是會大於那束光離飛船上的鐘擺距離增量,因為飛船上的鐘擺也在和光一起朝前運動。這樣一來,如果愛因斯坦的假設是正確的,結論就很奇怪了,要保證距離除以擺動次數的數值始終保持相同,就必然要求兩隻鐘擺的擺動周期不相同了。可明明兩隻鐘擺都在地面上的時候擺動周期是嚴格同步的啊。

穿越到未來

你也可以把剛才這個例子中的鐘擺換成自己的心跳,假如你站在地面上,你的雙胞胎哥哥在宇宙飛船上,那麼當你的心臟跳動了 100 次時,你哥哥的心跳可能只跳動了 10 次,具體是多少下,要看飛船的運動速度有多接近光速。

這個結論對於當時的物理學家們來說,要多奇怪就有多奇怪。這也就意味著,時間不是永恆不變的,是有可能隨著相對運動的速度不同而變化的。飛船上的一天有可能等於地面上的一年。

所以,用愛因斯坦的觀點來看,穿越到未來這種事情是有可能真實發生的,只要運動的速度足夠快,就能想穿越到未來什麼時候就可以是什麼時候。請大家注意一點,根據愛因斯坦的理論,只要你比別人運動的快,你的時間在別人看來就會更慢,只是程度不同而已。所以,哪怕你騎個自行車,也相當於在向著站著不動的人的未來穿越,只不過穿越的時間很少很少而已。

愛因斯坦的這個理論在科學界被稱為「狹義相對論」,在剛剛提出的時候,那當然是遭到了一片的反對聲。因為這個結論非常的反直覺,不論是哲學家還是愛因斯坦之前的科學家,自古以來都認為時間就是永恆流逝的,是獨立於我們的物質世界之外的東西。還有一個原因,畢竟愛因斯坦的這個理是建立在光速不變這個假設上的,只有這個假設是成立的,後面的所有推論才是成立的,而這個假設到底是不是真的成立呢?至少在愛因斯坦剛剛提出理論的那會兒,大多數科學家是不贊同的。

但是,科學結論有一個最大的特點,那就是可以得到實驗的檢驗。不論多麼怪異的結論,只要這個結論是可以被檢驗的,那就好辦,是對是錯,實驗證據來說話。假如實驗的結果與理論預測的結果一致,那麼就可以反過來證明愛因斯坦做出的大膽假設是正確的。其實,要作出一些大膽的假設並不難,膽大的人很多,但是要根據這個假設作出能夠被實驗檢驗的預言就非常難了。這也是判斷科學結論和非科學結論的一個標準。

那麼,科學家們是否成功驗證了狹義相對論呢?穿越到未來有實驗證據嗎?

答案是有的。

第一次實驗是 1971 年,科學家們準備了兩組跳動周期完全一樣的原子鐘。

一組停留在地面一組搭乘航班做環球飛行當飛機停下來後,兩組原子鐘記錄下來的跳動次數果然不同,而且具體的數值與愛因斯坦的理論計算值非常接近。你也可以把原子鐘的跳動想像成自己的心跳。後來,各種各樣更加精確的實驗被陸續完成,全都證明愛因斯坦是對的。

空間冷原子鐘

接下來我們要來談回到過去是不是也有可能呢?這才是更有意思的話題,也或許才是你真正想知道的。

回到過去

科學家們已經證明,向前穿越到未來是完全有可能的,那麼,能不能找到某種途徑回到過去呢?這個問題遠比穿越到未來要複雜的多。

1985 年,著名的天文學家、科普達人卡爾·薩根寫了一本科幻小說,這是他一生中的唯一一本科幻小說,名字叫做《接觸》(Contact)。在這本小說中,因為情節需要,女主角要在很短的時間內抵達銀河系的中心,並且環遊銀河系,所以,他需要設計一個時空穿越的基本原理。

卡爾·薩根是一個科學家,他對自己的幻想要求很高的,所有的幻想都要找到科學依據。

有些科學愛好者聽到這裡,可能馬上就會想到,超光速不就行了唄。確實,有很多科幻作家喜歡用超光速運動來穿越,但是作為嚴謹科學家的卡爾·薩根可不會這麼幹,因為超光速運動違反了我們已知的物理定律,用超光速來實現穿越是沒有什麼科學依據的。一開始,卡爾·薩根的設想是從一個黑洞跳進去,從另外一個白洞噴出來。

黑洞是廣義相對論計算出來的一種奇特的天體。這個天體的表面引力非常大,以至於光都逃不出去。因此這個天體是烏漆嘛黑的,很難被發現。

愛因斯坦在 1915 年推導出了廣義相對論,這個理論把引力解釋為時空彎曲。地球繞著太陽轉也可以解釋為地球在彎曲的時空裡走了一條最自然不過的路線。就像皮球滾下山坡,皮球也會自己找到一條最合適的路線一樣。

我們可以這樣理解黑洞,你把太陽周圍的時空想像為一個碗,地球就像一個小球在裡面貼著碗壁轉圈圈。

而黑洞不是個碗,是一個漏鬥,如果小球已經掉進了中間的洞裡,任憑小球轉的多麼努力,也無法避免一直掉下去的命運。

無論是碗也罷,漏鬥也罷,都是愛因斯坦場方程計算出來的一個解,實際上,這個場方程組可以有無數個解。

愛因斯坦-羅森橋

1935 年,愛因斯坦和美國的助手羅森兩個人計算出了一個有趣的解,這個解就好像是個沙漏的形狀,相當於一個黑洞和一個白洞的漏鬥喉部對接起來,這個結構被稱為愛因斯坦-羅森橋。在這個結構中,似乎可以從一個時空點,跳躍到另外一個時空點,說通俗點就是時空的穿越。大家注意,我說的時空點跳躍就已經包括了時間和空間的跳躍。

愛因斯坦-羅森橋

卡爾·薩根當然是知道愛因斯坦-羅森橋的。他在寫小說的時候,就是按照這個設想,從一個黑洞跳進去,所有物質都壓向黑洞中間的奇點,然後從另外一個白洞裡噴出來。這不就實現穿越了嗎?因為卡爾薩根的本職工作並不是理論物理,他自己有點吃不準,於是他就去請教好朋友基普·索恩。這位基普·索恩就是 2017 年因為發現引力波而獲得諾貝爾獎的著名理論物理學家。

索恩認為,愛因斯坦和羅森計算出來的那個結果是沒辦法搞穿越的,喉部是堵死的,要想搞穿越只能靠蟲洞,說白了就是把喉部撐開,否者任何物質都無法通過,只有蟲洞,才有可能實現回到過去時間點的想法。

卡爾·薩根聽取了索恩的意見。這部小說非常成功,拿下了科幻界的最高獎——雨果獎。後來還拍成了電影,成了科幻史名著。索恩和他的學生也因此激發起了對蟲洞的興趣,這才有了後來的著名科幻電影《星際穿越》。

星際穿越中的黑洞· 卡岡圖雅

1988 年,索恩和學生莫裡斯發表了一篇論文。這篇文章發表在了《美國物理學》雜誌上。這本期刊的名頭聽上去很大,"國字號"的,其實只是給物理教師看的半科普雜誌。經過他們的計算,搞出了一個真的可以穿越的解。似乎時空穿越是有物理學理論支持的。但是大家還是別高興的太早。索恩的蟲洞需要一樣特殊的物質,也就是負能量物質

我們看到所有物質都是具有正能量的,正能量會使得時空彎曲,能量越集中,那麼彎曲就越是厲害,黑洞就屬於時空被完全封閉了起來。負能量物質是理論上存在的一種物質,它的作用剛好相反。因此蟲洞的喉部是可以用負能量撐開的,撐到足夠大,才能允許一個人鑽過去。但是,根據計算,撐開一個半徑 1 釐米的蟲洞,就需要地球質量的負能物質。

1 釐米的蟲洞是不能用來穿越的,只能用來偷窺。即便撐開一個幾十米的蟲洞,也不能用來穿越。假如人離開管壁距離不夠大,是會被撕碎的。起碼直徑要達到一光年這麼粗才能安全地穿越。但這幾乎是一個不可以想像的能量,因為哪怕要撐開一個半徑 1000 米的蟲洞,就需要相當於整個太陽質量的負能物質了。不過,從理論上來說,基普索恩計算出來的蟲洞是個穩定存在的蟲洞,這種類型的蟲洞叫做"洛倫茲蟲洞"。你從洛倫茲蟲洞穿越,相當於抄近道走捷徑,但再短的捷徑也還是要花時間才能通過。

還有另一種"歐幾裡得蟲洞"。這種蟲洞描述起來就像科幻小說裡面的"瞬移",突然發生突然消失。歐幾裡得蟲洞需要極強大的磁場。只有高速旋轉的中子星周圍大概能有這麼強大的磁場,但是我們顯然沒辦法去中子星邊上檢驗一下。

因果律——邏輯上的悖論

雖然基普·索恩認為蟲洞可以讓人回到過去,但是反對這種想法的科學家那就更多了。他們的理由很簡單,回到過去會發生邏輯上的悖論,因而回到過去是不可能的。

比如說著名的"外祖母悖論"。假如你穿越回去,趁著你的外祖母生孩子之前殺死了她,那麼,既然你母親的母親都不存在了,怎麼會有你的出生,又怎麼能有你回到過去殺死外祖母呢?這是一個無法解決的矛盾。

外祖母悖論

所以,已故的著名物理學家霍金就認為:

我們的宇宙依賴於因果律,一定有某一條我們尚不知道的物理定律在保護著時序不被打亂,也就是說回到過去的時間旅行是無法完成的。

然而另外一些科學家則辯護說,我們堅信蟲洞的存在,也相信回到過去是可能的。邏輯矛盾也並不是完全無法解決,或許有這樣幾種可能性:

第一種:自由意識喪失說。就是說啊,你回到過去之後,就會完全被歷史所控制,你就會像一個不受自己支配的演員,只能按照寫好的劇本演戲。第二種:時空交錯說。就是說,你回到的那個時空和真實的歷史時空是平行糾纏在一起的,但永遠不可能相交,你可以看見歷史,但不能影響歷史。是的,只能看,不能摸。第三種:平行宇宙說。就是說,當你幹下了任何改變歷史的事情時,宇宙就分裂成了兩個平行的宇宙,在我這個宇宙中希特勒最後自殺了,在你那個宇宙中希特勒最後成了全世界的偶像。時間旅行者大會

但你可能也會跟我一樣想到這樣一個問題,我們現在是沒有能力製造時間機器的,但是未來人呢?

如果在遙遠遙遠的未來有人造出了時間機器,那麼,那個人是不是就有可能乘坐時間機器回到現在或者以前的時代呢?但為什麼我們從來沒有見到這樣的未來人呢?歷史上也從未記載有未來人光臨。假設未來無限遠的話,假設時間機器確實可以造出來的話,那麼概率再小也應該有未來人回來了啊。

有這個想法的人還真不少呢~

2005 年,為了慶祝國際物理年,同時也是為了慶祝相對論誕生 100 周年,美國麻省理工學院舉辦了一場「時間旅行者大會」,舉辦方鄭重地在報紙上刊登廣告,邀請未來的時間旅行者光臨會場,並且攜帶未來的物品作為證據。大會開了一天,確實來了很多「旅行者」,可惜沒有一個能讓人相信是「時間旅行者」。這些旅行者都辯稱時間旅行只能光著屁股旅行,就像施瓦辛格扮演的終結者那樣,所以他們沒有信物。

你別笑,這還真是支持回到過去派遇到的大麻煩。為此,有些科學家就猜想,或許,回到過去最多只能回到時間機器製造出來的那一天,時間機器就相當於是一個路標,沒有路標的時代就再也回不去了。

目前來說,是否能反向時間旅行依然是一個世界未解之謎,人們對時間的本質也還有很多的爭論。比如

時間箭頭只有一個方向到底是不是一個牢不可破的宇宙法則呢?到底有沒有一條自然法則在保護著宇宙中的因果關係呢?這一切都在等待科學的解答。

相關焦點

  • 哈佛科學家表示,蟲洞真實存在,人類完全可以穿越,但有致命弊端
    ,並且可以通過這種方式來實現穿越時間的那種可能性。當人類的科技達到一種高度的時候,可以通過科技手段進入黑洞,從而實現時空穿越的這種可能性。不過沒有實際的實驗數據支撐,這樣的理論化東西顯然是讓人難以接受了。
  • 人類真的可以穿越蟲洞嗎?
    蟲洞是科幻小說中最受歡迎的題材之一,太空飛行器可以通過蟲洞實現超光速旅行,從時空的一個點瞬間移動到另一個點。
  • 人類什麼時候可以飛出太陽系?人類會被困死在太陽系中?怎麼解釋
    不說在宇宙面前,就連在太陽系面前,人類的存在都是微乎其微。我們對太陽系的了解也僅僅停留在表層,我們是嚮往自由的,不喜歡被羈絆著。那人類最終會被困死在太陽系中嗎?將來的我們有機會能飛出太陽系嗎?有人認為人類飛出太陽系是必然的事,雖然以目前的科技水平來看,我們對太陽系的了解還遠遠不夠,但可以確定的是,我們真真切切地看到了太陽系,既然我們知道了它的存在,我們就會想方設法地去弄懂它,甚至去利用它。要相信,人類的野心是無法估量的。
  • 時間漏洞是什麼?時間漏洞存不存在?人類可以穿越時空嗎?
    每個人在童年時都想要的是小叮噹的時光機,而時光機可以隨心所欲地穿梭時空,到達你想去的地方,當然這只是漫畫裡的,但是現實社會中有誰能提出一個能隨心所欲地穿梭時間的時間漏洞,到底是怎麼回事?隨我一起來看看吧!時間上有什麼缺陷? 愛因斯坦的相對論認為重力會使時間變慢。
  • 人類有生之年可以到達另外的星系嗎,星際穿越可以實現嗎
    3000億 顆恆星是什麼概念,假如每1億顆恆星就能誕生一個文明,那麼3000億就是3000個文明。而我們非常幸運,剛好活在這個文明的時間點上。我們的太陽系大約每2.25億~2.5億年在軌道上繞行一圈,可稱為一個銀河年。因此以太陽的年齡估算,太陽已經繞行銀河20~25次了。太陽的軌道速度是217km/秒, 大約1400年可以運行1光年的距離。
  • 「曲率引擎」是什麼?人類可以藉助實現超光速飛行嗎?
    最近,有一位粉絲問了我這樣一個問題:「曲速引擎是什麼?能否實現呢?」,筆者在查詢了相關資料後發現這個問題十分有趣,決定和大家共同探討一下這個問題。科學家其實已經做出了很多設想,首先,一部分科學家認為,或許在未來人類可以利用更加高效的能源時,就可能實現亞光速飛行甚至是超光速飛行,這些假想中的能源有「反物質」,甚至還有「暗能量」,可是如何利用這些能源,又應該用怎樣的材質才能造出可以承受這麼高速度的飛船?都是無法解決的難題。
  • 人類到達比鄰星需要多久?什麼時候我們才能實現星際航行?
    雖然人類是一個誕生在地球上的種族,但是人類從來沒有停下探索外太空的計劃。50億年之後太陽會膨脹到地球軌道,那時候地球的環境將變得不適合居住,所以我們遲早要離開的。本期節目我們來討論一下人類什麼時候才能實現星際旅行?
  • 人類穿越回侏羅紀時期,可以打敗恐龍嗎?打贏了也不是好結局
    侏羅紀是一個溫暖潮溼適宜生存的時代,那麼有人就有疑問了,如果人們在侏羅紀生存,可以活下來嗎?如果是一個原始人穿越回去侏羅紀,估計一下就被恐龍踩扁了,所以我們今天討論的是擁有目前高科技的文明社會的人類穿越回去,存活的機率有多大?首先我們需要明確是我們的敵人,閉眼就可以猜到一定是龐大的恐龍。看過一些科幻片的朋友可能想到一些人們制服恐龍的畫面,比如使用麻醉劑。
  • 人類什麼時候可以登陸太陽?
    就目前所知,人類什麼時候也無法活著登陸太陽,太陽可不是一個想去就去的星球。首先,太陽沒有像地球那樣可供著陸的陸地。
  • 人類什麼時候才可以擺脫電線?
    理線這件事情讓人頭大的程度不亞於一場艱苦卓絕的外科手術,就在你以為找到了線頭的時候,其實才剛剛舉起了伽馬刀。當然,要是有一門善於收納線材的手藝,凌亂的電線成為一件藝術品好像也不是什麼難事。只要在發射機的範圍內有電力接收端,原理上不單單能實現無線輸電,人類連發電站估計都不需要。
  • 我們可能無法回到過去,但我們可以通過幻想實現穿越,這就是現在
    我不止一次想過,如果孔子、老子、孟子、孫子、祖衝之、張衡、華佗、李時珍、秦始皇、李世民、武則天、康熙、曹操、諸葛亮、關羽、周瑜、石、王昭君、丟辛的故事、等,都可以留下自己工作和生活的視頻圖像,那會是什麼樣子,我很想看看他們當時是怎麼生活的。
  • 如果可以穿越時空改變歷史了,現下人類生活的空間是否會消失?
    時空穿越當下時空穿越劇受到了眾多影迷的熱捧,這似乎也昭示了眾多人渴望能夠自由的穿越時空。人生這一輩子,總有幾件事讓我們後悔遺憾的事,於是便有了如果當初不那樣,我現在也不至於如此後悔或者留下遺憾。很多人渴望著有一個自己的月光寶盒,能夠自由的穿越未來與過去,是挽回當初不該發生的事情。愛因斯坦的著作《相對論》告訴我們,假如人類能夠製造出超越光速的機器,人類就可以和時間賽跑並超過時間的速度從而達到穿越時空的目的。就目前而言,所謂的穿越時空還存在科幻想像的階段只是理論上可行而已。那麼假如人類真的能夠穿越時空,而且還在相應的歷史時段改變了當時的歷史,後果會是如何?
  • 人類可以肢體再生嗎?科學家斷言:很快人類就可以實現肢體再生
    據國外媒體報導,如果你切斷蠑螈的腿部,它們會重新長出來,然而人類卻不具備這樣的能力,其原因並不簡單,在一定程度上充滿神秘色彩。美國加州大學埃爾文分校發育和細胞生物學教授大衛·加德納(David Gardiner)說:實際上我們人類也有再生能力,例如:表皮組織,此外,人體也可以再生部分腸道黏膜,但是人類無法再生更複雜的身體組織。肢體再生(類似蠑螈的再生能力)不僅僅是取代組織部分,肢體再生需要骨骼、肌肉、血管和神經組織,成體幹細胞是一種未分化細胞,它對於再生肌肉組織具有特殊作用,但是它們並沒有激活。
  • 我們有三種方法可以穿越時空,但科學家警告,最好不要回到過去!
    過去的已經過去,永遠再不會重來;未來在遙遠的地方,他該來的時候就回來,但絕不會提前一秒鐘到你的眼前!那麼過去未來真的是無法穿越的嗎?我們也知道,這是目前最火的一個話題,在無數的影視劇中,時空穿越是最令人著迷的。那麼真的有辦法實現時空穿越嗎?科學家們認為,從理論上來講,我們有三種方法可以實現時空的穿越。
  • 美國一男子自稱從未來穿越,2749年人類只剩3億人?
    「穿越」這個詞在中國興起的時候大概是本世紀初的時候吧,還記得小時候,有那麼一段時間穿越劇興起。最早的《神話》到後來的各色各樣的劇本,穿越話題可謂是爛大街。而很多自稱是「穿越者」的人也是越來愈多的出現子啊社會公眾視野裡。
  • 曲率引擎能利用物理定律漏洞實現「超光速」,人類有可能實現嗎?
    在這裡還有一個有趣的事情,理論上認為飛船處於時空彎曲的「泡泡」中時候,或許不需要自身的動力,「泡泡」就會將飛船以極高的速度推動前進,好比人們在衝浪時候,浪頭推動著人前行。要實現這樣的引擎,目前從理論上看是有可能的。科學家們在實驗室中利用一套名為「「懷特-朱迪曲率場幹涉儀」的雷射裝置,已經實現了百萬分一尺度的時空擾動。
  • 穿越時空將不能被實現,科學家表示,蝴蝶效應就是最好的證明!
    穿越時空將不能被實現,科學家表示,蝴蝶效應就是最好的證明!在很多科幻大片中,我們可以看到人們能夠穿越回過去,完成一些未完成的心願,在科幻大片《復仇者聯盟》中,鋼鐵俠就曾和眾人穿越回去,只為了阻擋滅霸毀滅宇宙。
  • 如果75億人類,集體穿越回侏羅紀時代,我們人類會生存多久?
    如果75億人類,集體穿越回侏羅紀時代,我們人類會生存多久?人類生存在地球這些年裡,憑藉自己的智慧不斷地進化和演變,終於成為了地球上最頂端的生物。隨著人類科技文明的發展,也開始做出了一些思考,是不是人類很可能就像地球上的其他生物一樣?
  • 黑洞是天然時間漏洞,未來人類或許能穿越時空,回到過去
    誠然,只要你是一個熱愛思考的人,你一定會思考過,時間究竟是什麼,人類是否能夠穿越時間回到過去,從而改變過往種種。而今天我們就來談談這個有意思的話題,黑洞是天然時間漏洞,未來人類或許能穿越時空,回到過去愛因斯坦在相對論中曾提出過這樣一個理論,那就是重力可以讓相對時間變慢。因此,我們提出疑問如果在某種極端的重力情況下, 時間會不會完全靜止住呢?
  • 若穿越並不能實現,地球上的這些案例,又該如何解釋呢?
    在一些科幻電影當中,有許多時空旅行者的存在,他們可以隨意控制時間,穿越未來或者歷史的朝代,這是非常容易的事情。在前幾年有一位自稱來自火星的男孩,從他的口中講述了許多關於火星的知識,許多網友瞬間炸開了鍋,有人認為他是真的從火星穿越而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