獻身杏林80餘載,102歲名老中醫俞尚德先生逝世

2020-12-18 和訊

本報訊(記者柴悅穎通訊員李一璠)3月11日,全國名老中醫學術經驗繼承指導老師、我國中醫脾胃病學泰鬥俞尚德老先生在杭州家中仙逝,享年102歲。

俞尚德老先生醫德高尚,治學嚴謹,學貫中西,桃李滿天下。獻身杏林80餘載,俞老始終堅守「佛心仙技篤於行」的理念,窮盡一生潛心研究治病救人,一世精勤消減疑難病痛,一生無悔譜寫杏林春秋。

佛心仙技,辯證配伍控制藥方價格

1919年,俞尚德出生於浙江諸暨,早年師從上海名醫蔡濟平先生。1947年,學有所成的俞老返杭懸壺行醫,1960年起在杭州市腫瘤醫院工作,獻身杏林長達80多年。

「俞老畢生鑽研脾胃學說,對食管、胃、腸、肝、膽等病證進行了系統研究,治學法古融新,與時俱進,形成了在中西醫結合基礎上的『審病—辨證—治病』的診療思維,逐漸形成俞氏脾胃學術思維體系。」俞尚德的學術繼承人胡劍鳴說,老師的治學態度既不墨守成規,也不人云亦云。

俞老看病很仔細,平均每個小時最多看5人,看病最久的一位病人,僅是病史就詢問了30分鐘。他認為,來看病的都是病情較為複雜的患者,必須認真對待,診病的關鍵就是問。他還強調,作為一名醫生,醫術高明,才能為患者解除病痛。

20多年前,曾有個9歲孩子反覆腹痛,跟著家長慕名找到俞老看病。俞老仔細辯證,認為孩子屬於消化功能性疾病,開出了3帖藥,每帖只需9分錢,讓孩子回去服用。起先,家長對這麼便宜的藥半信半疑,回去後讓孩子服下一帖,病症果然好轉了。「給病人看病開方,父親尤其講究辯證配伍,以此控制方子的價格。」其子俞文武醫師說。

如何能治好難治的疾病呢?為此,俞老窮盡一生讀書、思考、實踐、寫作。俞文武醫師說,臨終時,給父親最大慰藉的還是他心心念念的書籍:「上午9點多,我問父親是不是要拿書看,他說是。我知道他已經拿不動書了,待我念起他所著的《俞氏中醫消化病學》時,他慢慢安靜下來,當晚6點40分在家中仙逝。」

筆耕不輟,精思敏悟中醫傳幫帶

俞老致力傳承創新發展中醫藥學術,在他的提議和指導下,2011年,在杭州市腫瘤醫院成立了吳山國醫館,率先開創專科醫院發展中醫藥的新模式,俞老曾任名譽館長。如今,他的學術繼承人胡劍鳴、丁紀元等仍秉持著俞老「審病辯證,辯證治病」的診療思維,救人於病痛。吳山國醫館也發展成為集中醫診療、健康管理等服務於一體的人文中醫館,愈加為群眾所深信,求診者日眾。

在兒子心裡,俞老是個「無趣」的人,讀書、看病、寫作似乎就是他人生的全部。即便在耄耋之年,經歷了癌症、中風、骨折等疾病,也沒能讓他改變這些習慣。年逾百歲,雖已不再出診,但俞老仍每天看書,做摘記,答曰:「愛好。溫故而知新。」

「父親認為,醫師應兼具醫德與醫術。」俞文武醫師說,父親對待病人從來耐心溫和,「1978年,我下鄉回來後跟著父親抄方,有一回診室裡圍著不少病人,有些人大聲喧嚷,我便開口斥責,父親馬上制止我,讓我轉變態度,與病人好好說話,這影響我至今。」

對待行醫這件事,俞老始終兢兢業業。他對學生說,作為醫生,看病看得好是先決條件;其次文章要寫得好,可以將自己的經驗傳授他人;第三是字要寫得好,以免患者拿著方子配藥出現差錯。因此他在帶學生抄方時,還要求學生練字,馬虎不得。

「父親從醫生涯筆耕不輟,代表作有《內經知要選講》《俞氏中醫消化病學》《消化系病證治》《中藥不良反應防治》等,教學生也從不留一點『私貨』。」俞文武醫師說,父親在傳授經驗方時,甚至詳細講解每味藥的用量,為中醫傳承傾盡畢生所學。

(責任編輯:張洋 HN080)

相關焦點

  • 餘西古鎮的名老中醫 曹姓名中醫 餘西古鎮,龍地生輝,人傑地靈
    餘西古鎮的名老中醫餘西古鎮,龍地生輝,人傑地靈,歷史文化底蘊深厚,出過不少歷史名人。但鮮為人知的餘西古鎮的中醫事業曾一度十分興旺,不僅推動了祖國中醫事業的發展,而且為餘西古鎮及周圍十裡八鄉的百姓解決了就醫的困難。同時,也出過不少中醫名人,主要有朱姓和曹姓兩家。
  • 沉痛悼念 | 上海市名中醫曹仁發教授千古
    沉痛悼念 | 上海市名中醫曹仁發教授千古 2020-12-21 21:24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湖南省名老中醫顧國榮考察市婦幼新院國醫館建設
    「中醫薪火永相傳」  ——湖南省名老中醫顧國榮考察市婦幼新院國醫館建設  嶽陽日報全媒體訊( 林新平 趙雅文 ) 6月10日下午,嶽陽市婦幼保健院湖南省名老中醫、80歲高齡的顧國榮來到新院建設項目工地參觀了解國醫館的建設情況, 院黨委書記陳卓、院長黎珊、黨委副書記袁五一、嫡傳弟子等10餘人陪同參觀
  • 上虞人民醫院主任中醫師李鈞烈:深耕杏林六十載 厚德仁愛濟蒼生
    他本可以頤養天年,卻心繫病患,83歲高齡仍堅持坐診。他讀經典,精岐黃,望聞問切善施治;勤耕耘,攜後學,傳道授業守初心。杏林六十載,韶光易逝;資深老中醫,風華正茂。他就是剛剛獲評「越醫名家」稱號的上虞人民醫院主任中醫師李鈞烈。
  • 會寧舉行首個百年誕辰紀念活動緬懷老中醫的傳奇人生
    就在這個有特殊紀念的節日裡,會寧民間組織了「身獻岐黃、情系民眾」老中醫李萬祥先生百年誕辰紀念活動舉行,據我所知,這是會寧舉行的首個百年誕辰紀念活動。李萬祥先生1916年農曆臘月初八出生於陝西省華陰縣華山鄉王道村, 15歲來到會寧,從此開始了他平凡而不尋常的一生。2011年2月2日先生因病辭世,享年95歲。
  • 名老中醫10名、名中醫藥專家80名……山東中醫藥名醫工程評審結果...
    齊魯網·閃電新聞7月28日訊 閃電新聞記者從山東省衛健委獲悉,近期,山東省衛健委同省人社廳、省中醫藥管理局在全省範圍內開展了山東名老中醫、山東名中醫藥專家和山東基層名中醫的評審工作。經個人申報、單位推薦、基層公示、考試考核、形式審查和專家評審等程序,最終確定山東名老中醫10名、山東名中醫藥專家80名(其中50歲以下中醫臨床人員24名)、山東基層名中醫120名。現將人員名單予以公示。目前名單已經予以公示,公示期為5個工作日(2020年7月27日至7月31日)。
  • 遲華基等十人擬獲評山東名老中醫,80名中醫藥專家也已公示
    齊魯晚報齊魯壹點記者 王小蒙7月28日,記者從山東省衛健委了解到,山東名老中醫、山東名中醫藥專家和山東基層名中醫的評審結果出爐,210名中醫擬獲評。根據原省衛生計生委、省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廳、省中醫藥管理局《關於印發山東中醫藥名醫工程實施意見的通知》(魯衛中綜合發〔2013〕1號)要求,近期,山東省衛生健康委會同省人社廳、省中醫藥管理局在全省範圍內開展了山東名老中醫、山東名中醫藥專家和山東基層名中醫的評審工作。
  • 淮安看脾胃的老中醫,淮安名老中醫講如何調理脾胃
    淮安看脾胃的老中醫有很多,這位老中醫就是其中廣受好評的一位。原中醫院大內科主任——潘順成潘順成中醫,主任醫師,畢業於南京中醫藥大學,淮安市中醫藥學會會員,江蘇省中西醫結合學會呼吸專業委員會委員,在全國性和省級以上的醫學雜誌上發表過論文10多篇。
  • 山東擬評審山東名老中醫10名、名中醫藥專家80名
    齊魯網·閃電新聞6月11日訊 閃電新聞記者近日從山東省衛健委獲悉,根據原省衛生計生委、省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廳、省中醫藥管理局《山東中醫藥名醫工程實施意見》(魯衛中綜合發〔2013〕1號),為進一步弘揚祖國傳統醫學,在全省中醫藥系統樹立一批先進典型,激勵和帶動廣大幹部職工擔當作為、開拓進取,推動中醫藥強省建設,經研究,定於近期在全省範圍內開展山東名老中醫
  • 哥斯大黎加前第一夫人逝世,享年102歲
    9月9日,哥斯大黎加前第一夫人亨利埃塔·博格斯(Henrietta Boggs)在其女兒穆妮·菲格雷斯·博格斯(Muni Figueres Boggs)的陪伴下,於美國阿拉巴馬州蒙哥馬利的家中逝世,享年102歲,其遺體將被捐贈給當地大學。
  • 全國有名的老中醫
    老中醫,基本上都是七老八十的了,有的年紀都超過九旬了,經過時間的沉澱,可以說這些老中醫擁有極其深厚的中醫理論底蘊和極為豐富的中醫臨床經驗,他們深厚的中醫造詣已經是當前我國中醫界的最高水準了。那來聊一聊我比較熟悉的幾個老中醫吧。
  • 山東省名老中醫名單公布!
    山東省衛生健康委會同省人社廳、省中醫藥管理局在全省範圍內開展了山東名老中醫、山東名中醫藥專家和山東基層名中醫的評審工作。 評審最終確定了山東名老中醫10名、山東名中醫藥專家80名(其中50歲以下中醫臨床人員24名)、山東基層名中醫120名。
  • 著名無機化學家、教育家,東北師範大學榮譽教授、博士生導師王恩波先生逝世
    ,因病於2019年9月27日20時50分在長春逝世,享年86歲。  王恩波先生教書育人62載,畢生踐行黨的教育方針,牢記為黨育人、為國育才的初心和使命,是高校立德樹人的師德楷模。他用實際行動教育師生執著堅守、永不言棄、團結合作、敢為人先;他在工作中注重團隊建設、提攜晚輩、甘當人梯,真誠無私地幫助全國無機化學界的同行。他尊重學生、包容差異,真情付出、真心關愛,教育學生為人、為學、為師。
  • 程先生患癌3年,因為老中醫的這個方法,成功擺脫腫瘤
    全國腫瘤登記中心的數據顯示,20 - 39 歲年齡組的腫瘤發病率在 2000 年是 39.22 / 10 萬,到 2013 年增至 70.01 / 10 萬,這也意味著,13 年的時間裡,年輕人癌症病發率增長了將近 80%,按照 2013 年的人口統計數據進行計算
  • 神醫董奉的杏林和老虎
    而其「虎守杏林」的典故,則流傳最廣,以致「杏林」往往成為中醫界的代名詞,如「杏林春到」、「譽滿杏林」之類的詞就有很多。考前代文獻,關於董奉的記載,最早出在晉·葛洪的《神仙傳》中。以後如裴松之注《三國志·吳志·卷四十九·士燮傳》,也是引用葛洪之說。
  • 寶中康金遠林教授榮獲「首屆深圳杏林十大名醫」稱號
    近日,深圳市衛生健康委員會發布了《關於表彰突出貢獻榮譽中醫、從醫50年榮譽老中醫、首屆深圳十大杏林名醫的通知》,《通知》對深圳市中醫藥事業做出突出貢獻的優秀中醫工作者給予充分肯定,授予榮譽並表彰。(寶安中醫院(集團)康復科主任、學科帶頭人金遠林教授榮獲「首屆深圳十大杏林名醫」稱號。)「杏林」,源於古代傳說,現代多用作「中醫界」的代名詞,人們在稱讚有高尚醫德、精湛醫術的醫生時,往往用「杏林春暖」、「譽滿杏林」、「杏林高手」等詞句來形容。金遠林教授獲此殊榮,實至名歸,不僅是對其醫術的肯定,也是對教授醫德的表彰!
  • 著名神經藥理學家池志強逝世,享年95歲
    我國著名神經藥理學家、中國共產黨黨員、中國工程院院士、中國科學院上海藥物研究所研究員、離休幹部池志強先生,因病醫治無效,於2020年1月7日1時43分在上海華東醫院逝世,享年95歲。池志強先生是我國神經藥理學學科的開拓者之一,在抗放射損傷藥物、神經系統藥物研究方面取得了突出成就。1950年代,他的副博士論文證明,由中國科學家研發的二巰基丁二酸鈉較前蘇聯科學家研發的二巰基丙基磺酸鈉對血吸蟲病治療銻劑吐酒石的治療指數高一倍,讓導師刮目相看。
  • 80歲老中醫坐輪椅娶女徒弟,男徒弟:兩人結合是為傳承針灸事業
    1月7日,據沸點視頻報導,貴州遵義一名80歲的老中醫迎娶42歲新娘,引發社會廣泛關注。據悉,新娘帶兒子來治病時被老先生醫術折服,隨後成為師徒並心生愛意。老先生的徒弟周先生介紹,老人無子女,網傳新娘已懷孕的消息是假的,新娘能力強有責任心,兩人結合是為更好傳承針灸事業。
  • 中國著名歷史學家朱寰逝世,享年95歲
    中國著名歷史學家朱寰逝世,享年95歲 澎湃新聞首席記者 嶽懷讓 2020-08-08 21:29 來源:澎湃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