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超外援新政引發爭議,本土球員能從「N+2」中得到成長嗎?

2020-12-11 新民晚報

新賽季中超率先公布了外援出場的細節,這項看似照顧大多數球隊利益的新政,卻引發爭議。在聯賽開啟前各隊外援基本到位的情況下,「N+2」細則實際操作起來有點「雞肋」,同時也未能推動本土球員的成長。

圖說:中超外援新政引發爭議 新民晚報記者 李銘珅 攝

不作為球隊 不該享受照顧

按照中國足協此前擬定的外援政策,今年中超聯賽依然沿用以往的政策,即每家俱樂部全賽季累計註冊7名外援、同時註冊6人、單場比賽報名5人,單場比賽同時上場外援最多4人,即「報5上4」。在這個基礎上,足協增加一項「N+2」細則:比如兩支球隊比賽時,如果一方僅1名外援歸隊,則對方同時上場外援最多3人;如果一方沒有外援歸隊,則對方同時上場外援最多2人。

因為疫情,此前許多球隊的外援滯留海外,足協出臺這項細則,主要考慮儘可能優先保障聯賽的整體利益或者大多數球隊的利益。不過,隨著我國出入境政策放寬,各隊均積極運作外援歸隊。截至昨天,申花、上港、恆大、大連人、深圳佳兆業、北京國安、石家莊永昌7家俱樂部的外援已全部返回中國,其他俱樂部的多名外援也基本到位。目前重慶當代的5名外援全都未歸,河北華夏幸福僅1名外援在隊,山東魯能、武漢卓爾、天津泰達和青島黃海各有2名外援待歸。離7月24日球員報名截止時間還有兩周,上述球隊的外援大都已踏上或準備踏上歸途,屆時,絕大部分隊都能滿足每場上場4名外援的要求。

圖說:各隊均已積極運作外援歸隊 新民晚報記者 李銘珅 攝

這樣一來,這項規則照顧的球隊實際是極少數。有圈內人為此發出質疑:「外援出場遷就外援少的球隊真的不應該,畢竟從大連人的龍東和恆大的保利尼奧回來那時開始,各隊都在努力把外援弄回來,自己不作為的隊還要享受特權,不應該。」

具體操作來看,相比細則,聯賽前幾輪各隊在外援方面更實際的考驗是球員狀態是否及時調整到位。比如申花的莫雷諾剛剛結束隔離觀察,此前3個月他都是居家單獨訓練,還需儘快提升狀態以符合聯賽上場要求;後衛姆比亞兩天前才抵達上海,待他結束隔離與球隊會合後,同樣需要時間來找回狀態。而魯能的高中鋒佩萊和攻擊手德格斯仍待歸隊,球隊要在聯賽初期考慮如何彌補兩名主要得分手缺席帶來的影響。

圖說:莫雷諾此前3個月都是居家單獨訓練 新民晚報記者 李銘珅 攝

本土球員 該得到更多鍛鍊

另一方面,中超存在「外援依賴症」,如今的細則下,各隊仍缺乏足夠的積極性挖掘本土球員的潛力。這些年,一旦外援缺席或缺陣,中超球隊的技戰術水平就受到很大影響。不管是球迷、媒體、俱樂部還是其他管理者,其實都深知這一點,也都呼籲希望能夠改變現狀。中國足球水平尤其是國家隊水平要有實質提升,聯賽是基礎的鍛鍊平臺。

假設沒有規則的照顧,外援少的球隊就必須安排更多本土球員上場,也會給隊裡的年輕球員更多機會。本土球員在比賽中參與核心攻防的主動性將大大增加,承擔的責任也大得多,得到寶貴的鍛鍊機會。像近鄰的日本J聯賽、韓國K聯賽,都已揮別依賴外援的年代,本土球員成為各隊的核心力量,這也是這些國家足球水平特別是國家隊水平高於我們的重要因素。如今既然規定已定,只能期待在新賽季有限的機會中,中超的本土球員自己抓住機會,與外援爭奪上場時間,給同行、球隊和球迷帶來更多信心。(新民晚報首席記者 金雷)

相關焦點

  • 中超外援上場政策變化,本土球員獲得更多機會,挑起球隊核心重任
    日前本賽季的中超公布了關於外援出場的具體操作細節,這項新政的初衷是為了在某些隊伍的外援沒有到位的情況下,平衡大多數球隊外援上場人數,同時也能讓本土球員得到一定的上場機會。不過在聯賽即將開啟前,各支球隊的外援也基本都歸隊備賽了,因此這個「N+2」細則看似作用要小了許多。
  • 外援不再是CBA主宰者,本土球員全面爆發,籃協新政初見成效
    疫情影響之下CBA多支球隊都採用了全華班,同時由於籃協新政所致,本土球員迎來了更多機會。或許開賽之前球迷們都表示CBA的激烈程度將大打折扣,但第四輪比賽全面打響之即,賽事依然精彩紛呈,而年輕球員也得到了鍛鍊紛紛崛起,一時間CBA徹底變天,外援不再是主宰者,本土球員全面爆發成為了賽事的絕對主導,可以說籃協的新政初見成效,中國籃球也將因此而受益。
  • 備受爭議的「卡牌大師」馬寧,能代表中超本土裁判的最高水平嗎?
    馬寧是國內少數國際級裁判執法過亞冠比賽,也是中超職業裁判,2016年、2017年兩度榮獲中超金哨。「卡牌大師"不是歪哨、嫩哨、而是官哨,頗有冷血判官的形象,所以有人支持更有人不滿。北京國安2:1山東魯能比賽由韓籍金希坤執法,馬寧擔任視頻裁判,比賽69分鐘格德斯助攻段劉愚破門,當時現場都無疑義魯能在慶祝,然而馬寧提醒之前格德斯對李可有犯規,最終進球無效,5分鐘後張玉寧破門國安2:1獲勝。馬寧能代表本土的最高水平嗎?高水平裁判員在場上一定要保證比賽的流暢,對球員的犯規動作看得很準,對一些小的犯規可以不吹,競技場絕對可以身體接觸,允許對抗嘛!
  • 中超聯賽新政的歸化球員註冊和外援註冊詳解
    近日,中國足協公布了中超聯賽新政,而這裡面包括了完整的入籍球員註冊、外援註冊、限薪等事情的詳解。但是除了限薪以外,入籍球員註冊和外援註冊其實表述的晦澀難懂,在這裡我就詳細的解釋一下新政關於外援和歸化球員將會怎麼報名,怎麼上場。
  • 中國足協再推註冊新政策 港澳撞球員一律算外援
    在近日召開的中國足協競賽部、註冊辦、職業聯賽理事會執行局聯席工作會上,2016賽季國內職業聯賽內、外援引進辦法最終確定。港澳撞球員欲加盟中超、中甲俱樂部,將必須以「亞足聯外援」或「普通外援」的身份完成轉會。
  • 中超現外援「逃離潮」,矛頭直指外援新政,俱樂部也成受害者
    在上港同樣身處離隊傳聞中的還有浩克,年富力強奧斯卡得到了大合同續約,正式成為球隊中場核心,狀態下滑的浩克在上港的位置也越來越尷尬了。本賽季富力換帥之後,球隊目前只取得了2勝1平4負的戰績,排名大連賽區第6。這樣的戰績顯然無法讓外界滿意,也讓上賽季的中超金靴心灰意冷。前幾天扎哈維入選了以色列國家隊備戰歐國聯的比賽,因為他的合同也是今年到期,多家媒體認為這是扎哈維離開,也預示著他將正式告別中超聯賽。
  • 中超大牌外援掀告別潮,新政下本土球員再吃香?
    日前上海上港的超級外援浩克離隊。在此前中國足協祭出嚴苛的限薪令,並確定賽會制的安排下,更多的大牌外援或將告別中超。與此同時,當各家俱樂部經濟壓力較大,且無法大手筆引進強力外援的情況下,本土球員尤其是年輕人,或將迎來更多的表現機會。
  • 【深度】解讀中超新政:U23的春天來了?魯能or恆大,誰是最大受益者?
    關於新政,足協在15日下午的會議上用的「通報」,也就是必須執行,沒有商量的餘地:中超繼續註冊5名外援,18人名單中報名5名外援,最多上場外援為3人次(如果同時出場3名外援,另外的外援不能參加該場比賽),不分亞洲外援和非亞洲外援;中超和中甲聯賽,每支球隊的18人名單中至少有2名U23以下球員,其中,至少有一人首發出場。
  • 中超裁判再引巨大爭議:4次判罰讓外援本土球員全懵了
    中超第5輪在昨天已經結束,而中超開賽至今為止,中超裁判的判罰幾乎在每一場比賽中都飽受爭議。在本輪首場廣州恆大對戰河南建業的比賽中,裁判的判罰非常嚴格。在第23分鐘的時候,建業外援多拉多用肩膀輕輕碰倒了恆大球員,主裁判也立即響哨示意犯規。這樣平常的身體接觸都能吹犯規也讓多拉多頻頻無奈搖頭。
  • 天價外援對本土球員有幫助嗎?
    最近,中國足協秘書長劉奕說:「我承認浩克和保利尼奧們的到來提升了中超知名度,但這些天價外援的到來,真的會對本土球員的發展有幫助嗎?」.那麼,事實上的答案應該是怎樣的呢?那麼,請問和高水平的外援在一起訓練、比賽、競崗……本土球員到底會不會漲球呢?答案是可定的,但不是每個都會。如果你對象棋略知一二的話,你就懂得和高水平的棋手對弈,你的水平才會發生質的提升,對吧?如果是,那好的外援肯定是越多越好!而外援越好當然身價會越高,對於職業聯賽來說,這沒有任何毛病。.
  • 球員收入一夜間回到中超元年 中國足協限薪新政這次會奏效嗎?
    來源:澎湃新聞原標題:球員收入一夜間回到中超元年 中國足協限薪新政這次會奏效嗎?12月14日,職業聯賽專項治理工作會議,正如之前媒體幾次鋪墊的一樣,中國足協宣布了一系列限制俱樂部投入和球員薪水的相關政策。
  • 中超U21球員出場時間墊底,連印超都不如,打臉足協新政
    ,雖然受到限薪令等影響,很多大牌外援都逐漸離開,給本土球員更多機會,各隊也都正積極培養新人,但是從數據上得到的反饋,咱們在使用年輕球員方面還遠遠不夠,甚至已經位列全球主流聯賽的墊底水平。在這些國家中,中超聯賽U21球員佔總出場時間比例為3.9%,在整個排名中處於墊底位置,該中心給出的評價是:從數據中看到,中國還遠沒有準備好要成為足球強國,他們的年輕球員嚴重缺乏比賽經驗。
  • 中超U21球員出場時間全球墊底,連印超都不如足協新政被打臉
    中超第一階段聯賽即將結束,雖然受到限薪令等影響,很多大牌外援都逐漸離開,給本土球員更多機會,各隊也都正積極培養新人,但是從數據上得到的反饋,咱們在使用年輕球員方面還遠遠不夠,甚至已經位列全球主流聯賽的墊底水平。
  • 足協新政來了!取消U23,猛增外援和歸化,國足邁上希望之路?
    11月8日,《足球報》記者白國華消息透露,有關部門給中國足協開放了50個入籍球員名額,目前除了李可、侯永永、德爾加多、艾克森、蔣光太、高拉特、阿蘭、費南多、洛國富外,還剩41個名額。此外中國足協還將出臺新政,新賽季中超聯賽可能取消U23政策,每隊可以註冊6外援、2名歸化球員;每場比賽可4名外援,1名歸化球員(此前已歸化球員不計入內)。
  • 26歲本土後衛要為中國球員正名,沒外援也能贏
    目前中超聯賽還是一個拼外援的聯賽,尤其是在中超開啟金元模式以後,大量的世界級外援來到中超,更是沒中國球員什麼事兒。因為這些外援無論名氣還是實力都高出我們本土球員一大截,所以競爭力的懸殊也讓我們的本土球員不得不安心打輔助和替補。尤其是這些年,幾乎每家中超俱樂部的中軸線幾乎都用的是外援,這也讓國足中軸線幾乎無人可用,這也是國足成績下滑的重要原因之一。
  • 解讀中超新政:降級名額1.5,中甲球隊怎麼辦?
    這幾條核心規則裡,有合理的,也有爭議的,依次展開聊聊。1.新賽季中超,降級名額確定為1.5個。幾天前,廣州富力俱樂部董事長黃盛華,曾經「代表中小俱樂部」表示,希望中超本賽季取消降級。理由很簡單,保護中超的「中小俱樂部」利益嘛。最終足協做出的決策,顯然照顧到了他們的需求,最終把降級名額從2個縮減到了1.5個。
  • 外媒關注中超新政:一大批外援即將「逃離」
    相較於本土球員因「高薪低能」而被降薪的情況,外援的巨幅薪資調整,更受國外媒體關注。不少國外媒體不約而同地預測,中超可能會迎來一場「外援集體大逃離」。BBC報導截圖外媒觀點一致眾所周知,近年的中超已經成為一些外援理想的淘金目的地。不僅是步入職業生涯中後期、離開歐洲五大聯賽的明星球員,正值當打之年的高水平球員也越來越多。
  • 外媒關注中超新政:一大批外援即將「逃離」
    相較於本土球員因「高薪低能」而被降薪的情況,外援的巨幅薪資調整,更受國外媒體關注。不少國外媒體不約而同地預測,中超可能會迎來一場「外援集體大逃離」。不僅是步入職業生涯中後期、離開歐洲五大聯賽的明星球員,正值當打之年的高水平球員也越來越多。動輒千萬歐元的年薪,似乎早已成為中超「土豪」的標配。甚至此前在英超只能拿百萬歐元的外援,也加入了「千萬俱樂部」。然而鑑於中超賽場有限的職業程度和影響力,能夠抓住這些外援的,也只有高薪這一個方法了。
  • 外援紛紛離去!中超巨變,本土球員挑起大梁!中超將更加純粹
    眾多外援將紛紛出走,中超即將由本土球員挑起大梁。希望離開中超這個足球沙漠。雖然這話不是很好聽,但是客觀的來說中超本土球員的實力的確比不上外國聯賽中的俱樂部。這個現象也不是一年兩年了,心裡不樂意咱們卻也無法反駁。
  • 知道中超外援一年工資總和是多少嗎?看了這,還反對足協限薪嗎
    目前,隨著中超四支俱樂部在亞冠賽事中被淘汰,中國足壇最為關注的事情自然成為了中國足協推出的新政。在這些新政裡面,最讓球隊、球員與球迷們關注的是被稱為史上最嚴限薪令的正式公布。這些球隊大多數為中甲、中乙等中國職業足壇塔基球隊,沒有了塔基的支撐,塔尖還能站得穩嗎?正是在這樣的一個大背景下,中國足協推出了限薪令。此前的的限薪令並沒有太多的效果,有不少球隊在2020賽季仍然有一些豪購行為,而本土球員中的1200萬年薪與1000萬年薪仍然被證實還是太高了。在2020賽季結束後,中國足協決定要進一步將聯賽的泡沫擠掉,選擇出臺最嚴限薪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