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這些年來,985、211以及雙一流炒得火熱,但是最終還是要回歸到高校的辦學特色以及辦學水平,而最具體的表現是學科建設。學科建設水平越高,學校的實力越強。學生和家長在填報志願的時候,除了要看重學校的頭銜之外,還要看重自己喜歡的學科在相應學校的學科水平。
近期,軟科發布了《2020軟科中國大學學科質量排名》,這份榜單展現的是學校的學科水平質量,特別是學校擁有的優勢學科數量佔學校全部在建學科點的比例,今天筆者通過這份榜單帶大家了解哪些高校學科質量位居全國前列。
排名前三的高校,自然不用說了,北大、清華、浙大常是榜單三甲,已經不足為奇,畢竟綜合實力的強悍無人能比,只不過這次的南大和中科大就稍顯落後,位於第八名和第十二名。前十隊伍中也出現了新的成員,即第六名的上海中醫藥大學。
上海中醫藥大學其實比較低調,不管是在全國排名還是省內排名,都不佔優勢,同時也只是雙一流高校,但是在這份榜單中,闖入前十,與北師大並列,學科數比較少,可以看出來只有三個A+學科進入學科排名中,並沒有B類和C類,這個主要原因是上海中醫藥大學學科數太少了,上海中醫藥大學所出必屬精品。
此次,中山大學在榜單上也沒有佔據很好的位置,退至25名,我們來看一下這所學校的學科評估如何,雖然學校是老牌985,綜合實力常年和武大並列前十,但是此次從學科評估中可以看出,學校參評的38個學科中,僅有2個A+學科,2個A類學科,10個A-學科,因此,排名比較靠後也是無可厚非。
此次,很多醫學院也榜上有名,像第19名的北京協和醫學院、35名的天津中醫藥大學、36名的中國藥科大學、39名的首都醫科大學都超過了常年排名比較靠前985大學,比如吉林大學、湖南大學。可能是因為醫學類院校的學科建設數量比較少,而且大多數集中在以研究為主要特色的醫學領域,明顯傾向於重視學科質量,因此,學科質量自然會比吉林大學、四川大學等「大而不精」的高校。
此次墊底的是西南交通大學,排名100,這所大學雖然在地理位置上吃了虧,但是並不影響學校的招生質量以及科研實力,常年排名全國52名,此次這所大學表現極為不佳。與西北農林科技大學僅有一個A-學科相比,這所大學還有1個A+,1個A-學科,甚至比不上比自己排名還要靠後的西南大學,實在意難平。
筆者分析
以上就是本次榜單的排名情況,根據這份榜單中,專業特色比較濃厚的大學排名比較佔優勢,一些大而全,但是學科不精的綜合性學校排名比較靠後。另外,財經類高校、農業類也表現得很不錯,甚至連常年排民百強以外的上海體育學院名次也上升至32名;像邊遠地區的一些211高校新疆大學、西藏大學、寧夏大學此次沒有上榜。
高校的學科質量不僅驅使高校在擴大學科規模的同時,也要充分關注優勢學科、特色學科的比重,這樣才能增加學校的核心競爭力。而雙一流的評選也正好體現了這一趨勢,讓一些比較優勢的雙非大學也進入到這個機制,刺激傳統高校的活力,重視學科建設的質量。